【精品解析】2022年秋季北师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单元检测B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2年秋季北师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单元检测B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0-14 13:58:00

文档简介

2022年秋季北师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单元检测B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2022·百色)已知△ABC与△A1B1C1是位似图形,位似比是1:3,则△ABC与△A1B1C1的面积比(  )
A.1 :3 B.1:6 C.1:9 D.3:1
【答案】C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ABC与△A1B1C1是位似图形,位似比是1:3,
∴△ABC与△A1B1C1的面积比为1:9.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位似图形的面积比等于位似比的平方进行解答.
2.(2022·雅安)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和AC上的点,DE∥BC,若=,那么=(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 =,
DE∥BC,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可得,易证△ADE∽△ABC,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计算.
3.(2022·镇江)如图,点、、、在网格中小正方形的顶点处,与相交于点,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的长等于(  )
A.2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 AD= ,AB=2,CD=3,
∵AB∥DC,
∴△AOB∽△DOC,
∴ ,
∴设AO=2x,则OD=3x,
∵AO+OD=AD,
∴2x+3x=5.
解得:x=1,
∴AO=2.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可得AD的值,由图形可得AB=2,CD=3,易证△AOB∽△DO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设AO=2x,则OD=3x,根据AO+OD=AD可得x的值,据此解答.
4.(2022·贵阳)如图,在中,是边上的点,,,则与的周长比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B=∠ACD,∠A=∠A,
∴△ACD∽△ABC,
∴,
∵,
∴,
∴,
∴△ADC与△ACB的周长比1:2.
故答案为:B.
【分析】易证△ACD∽△AB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进行解答.
5.(2022·鄂尔多斯)如图,菱形ABCD中,AB=2,∠ABC=60°,矩形BEFG的边EF经过点C,且点G在边AD上,若BG=4,则BE的长为(  )
A. B. C. D.3
【答案】B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过点G作GM⊥BC于点M,过点C作CN⊥AD于点N,
∵四边形ABCD为菱形,
∴AB=BC=CD=,AD=BC,∠ABC=∠D=60°,AD∥BC,
∴∠MGN=90°,
∴四边形GMCN为矩形,
∴GM=CN,
在△CDN中,∠D=60°,CD=,
∴CN=CD sin60°=,
∴MG=3,
∵四边形BEFG为矩形,
∴∠E=90°,BG∥EF,
∴∠BCE=∠GBM,
又∵∠E=∠BMG,
∴△GBM∽△BCE,
∴,
∴,
∴BE= ,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求出四边形GMCN为矩形,再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计算求解即可。
6.(2022·绍兴)将一张以AB为边的矩形纸片,先沿一条直线剪掉一个直角三角形,在剩下的纸片中,再沿一条直线剪掉一个直角三角形(剪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剩下的是如图所示的四边形纸片 ,其中 , , , , ,则剪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不可能是(  )
A. B. C.10 D.
【答案】A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1,
∵剪掉的是两个直角三角形,
∴∠F=∠BCE=90°,∠FED+∠BEC=90°,∠BEC+∠CBE=90°,
∴∠FED=∠CBE,
∴△FED∽△CBE,

∵矩形ABEF,
∴AB=EF=9,
设DF=x,则AF=BE=x+2,CE=y,则DE=6+y

解之:
经检验是有原方程组的解
∴,故B不符合题意;
,故D不符合题意;
如图2
同理可知△CFD∽△EFB,

设FC=m,则BF=7+m,DF=n,则AF=BE=n+2,

解之:
经检验是原方程组的解,
∴DF=10,故C不符合题意;
BF=7+8=15,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分情况讨论:如图1,易证△FED∽△CBE,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得比例式,设DF=x,则AF=BE=x+2,CE=y,则DE=6+y,可得到关于x,y的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x,y的值;再求出DE,BE的长,可对B,D作出判断;如图2,同理可知△CFD∽△EFB,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得比例式,设FC=m,则BF=7+m,DF=n,则AF=BE=n+2,可得到关于m,n的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m,n的值;再求出DF,BF的长,可对A,C作出判断.
7.(2022·达州)如图,点E在矩形 的 边上,将 沿 翻折,点A恰好落在 边上的点F处,若 , ,则 的长为(  )
A.9 B.12 C.15 D.18
【答案】C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矩形ABCD,
∴∠B=∠C=∠A=90°,BC=AD,AB=CD,
∵△ADE沿DE翻折,点A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F处,
∴AE=EF,∠A=∠DFE=90°,
∴∠BEF=∠DFC,
∴△FCD∽△EBF,
∴CD:BF=FC:EB,
又∵CD=3BF,
∴FC:EB=3:1,
∵BE=4,
∴FC=12,
设AE=EF=a,则AB=CD=a+4,
∴BF=,
在Rt△EBF中,BF2+BE2=EF2,
∴()2+42=a2,
整理,解得:a=-4(舍去)或a=5,
∴BF=3,
∴AD=BC=BF+FC=3+12=15.
故答案为:C.
【分析】由矩形性质得∠B=∠C=∠A=90°,BC=AD,AB=CD,由折叠得AE=EF,∠A=∠DFE=90°,可得∠BEF=∠DFC,继而证出△FCD∽△EBF,由相似三角形对应比比例关系结合CD=3BF求得FC=12,设AE=EF=a,则AB=CD=a+4,从而得BF=,由勾股定理得到a的方程()2+42=a2,解得a=5,求得BF的长,进而求出AD的长.
8.(2021·湘西)如图,在菱形 中, 是 的中点, ,交 于点 ,如果 ,那么菱形 的周长是(  )
A.11 B.22 C.33 D.44
【答案】D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 ,
∴ ,
∴ ,
∵ 是 的中点,
∴ ,即 ,
∵ ,
∴ ,
∵四边形 是菱形,
∴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平行线可证 ,可得 ,由 是 的中点,可得EF是△ACD的中位线,可得CD=2EF=11,利用即可求出结论.
9.(2021·雅安)如图,将 沿 边向右平移得到 , 交 于点G.若 . .则 的值为(  )
A.2 B.4 C.6 D.8
【答案】B
【知识点】平移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由平移的性质可得:AD=BE,且AD∥BE
∴△CEG∽△ADG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平移的性质可得AD=BE,且AD∥BE,可证△CEG∽△ADG,可得,由BC:EC=3:1可求出BE:EC=2:1,即得AD:EC=2:1,利用面积比即可求出结论.
10.(2022·黔西)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顶点A在第一象限,B,D分别在y轴上,AB交x轴于点E,轴,垂足为F.若,.以下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①;②AE平分;③点C的坐标为;④;⑤矩形ABCD的面积为.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答案】C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解答】解:∵AF⊥x轴,
∴∠AFE=∠BOE=90°,
∵∠OEB=∠AEF,
∴△AEF∽△BEO,
∴,∠EAF=∠OBE,
∴BO=3AF,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O=CO=BO=DO,
∴AO=3AF,∠OBA=∠OAB,故①正确;
∴∠OAB=∠EAF,
∴AE平分∠OAF,故②正确;
∵OE=3,EF=1,
∴OF=4,
∵OA2 AF2=OF2,
∴8AF2=16,
∴(取正值),
∴点A坐标为,
∵点A,点C关于原点对称,
∴点C,故③正确;
∵,OA=3AF,
∴,
∴,故④错误;

∴矩形ABCD的面积,故⑤正确;
∴正确的个数有4个.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垂直的定义和对顶角相等,可证得∠AFE=∠BOE,∠OEB=∠AEF,可得到△AEF∽△BEO,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BO=3AF,∠EAF=∠OBE,利用矩形的性质可推出AO=CO=BO=DO,可对①作出判断;同时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OBA=∠OAB,可推出∠OAB=∠EAF,可对②作出判断;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F的长,可得到点A的坐标,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可得到点C的坐标,可对③作出判断;利用OA=3AF,可求出BD的长,可对④作出判断;然后求出BD的长,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BD的面积,即可求出矩形ABCD的面积,可对⑤作出判断;综上所述,可得到正确结论的个数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1.(2022·沈阳)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折叠,折痕为MN,点M,N分别在边AD,BC上,点C,D的对应点分别在E,F且点F在矩形内部,MF的延长线交BC与点G,EF交边BC于点H.,,当点H为GN三等分点时,MD的长为   .
【答案】或4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CD=AB=4,∠D=∠C=90°,
∴∠DMN=∠GNM,
由折叠得,∠DMN=∠GMN,EF=CD==4,CN=EN=2,∠EFM=∠D=90°,
∴∠GMN=∠GNM,∠GFH=∠NEH,
∴GM=GN,
又∠GHE=∠NHE,
∴,
∴,
∵点H是GN的三等分点,则有两种情况:
①若时,则有:
∴EH=,GF=2NE=4,
由勾股定理得,,
∴GH=2NH=
∴GM=GN=GH+NH=,
∴MD=MF=GM-GF=;
②若时,则有:
∴EH=,GF=NE=1,
由勾股定理得,,
∴GH=NH=
∴GM=GN=GH+NH=5;
∴MD=MF=GM-GF=
综上,MD的值为或4.
【分析】先求出,再分类讨论计算求解即可。
12.(2022·黔西)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位似,位似中心是坐标原点O.若点,点,则与周长的比值是   .
【答案】2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点A(4,0),点C(2,0),
∴OA=4,OC=2,
∵与位似,位似中心是坐标原点O,
∴与周长的比值是.
故答案为:2.
【分析】利用点A,C的坐标可求出OA,OC的长;再利用位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可得答案.
13.(2022·娄底)如图,已知等腰的顶角的大小为,点D为边上的动点(与、不重合),将绕点A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角度时点落在处,连接.给出下列结论:①;②;③当时,的面积取得最小值.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填结论对应的序号).
【答案】①②③
【知识点】垂线段最短及其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旋转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AD绕点A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角度得到AD'
∴,




得:(SAS)
故①对
∵△ABC和△ADD'是顶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故②对

即AD最小时最小
当AD⊥BC时,AD最小
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此时D点是BC中点
故③对
故答案为:①②③.
【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DAD′=,AD=AD′,由角的和差关系可得∠CAD=∠BAD′,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判断①;根据△ABC和△ADD′是顶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结合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判断②;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结合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可判断③.
14.(2022·武威)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cm,BC=9cm,点E,F分别在边AB,BC上,AE=2cm,BD,EF交于点G,若G是EF的中点,则BG的长为   cm.
【答案】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CD=6cm,∠ABC=∠C=90°,AB∥CD,
∴∠ABD=∠BDC,
∵AE=2cm,
∴BE=AB-AE=6-2=4(cm),
∵G是EF的中点,
∴EG=BG= EF,
∴∠BEG=∠ABD,
∴∠BEG=∠BDC,
∴△EBF∽△DCB,
∴ ,
∴ ,
∴BF=6,
∴EF= (cm),
∴BG= EF= (cm).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AB=CD=6cm,∠ABC=∠C=90°,AB∥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BD=∠BDC,由线段的和差关系可得BE=AB-AE=4cm,根据中点的概念可得EG=BG=EF,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EG=∠ABD,推出∠BEG=∠BDC,证明△EBF∽△DCB,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F,由勾股定理可得EF,进而可得BG.
15.(2021·镇江)如图,点D,E分别在△ABC的边AC,AB上,△ADE∽△ABC,M,N分别是DE,BC的中点,若 = ,则 =   .
【答案】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M,N分别是DE,BC的中点,
∴AM、AN分别为△ADE、△ABC的中线,
∵△ADE∽△ABC,
∴ = = ,
∴ =( )2= ,
故答案为: .
【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中线比等于相似比得出的比值,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解答.
16.(2021·台州)如图,点E,F,G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AB,BC,AD上,AF⊥EG.若AB=5,AE=DG=1,则BF=   .
【答案】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在正方形ABCD中,AF⊥EG,
∴∠AGE+∠GAM =90°,∠FAB+∠GAM=90°,
∴∠FAB =∠AGE,
又∵∠ABF=∠GAE=90°,
∴ ,
∴ ,即: ,
∴BF= .
故答案是: .
【分析】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及垂直的定义可证∠AGE+∠GAM =90°,∠FAB+∠GAM=90°,可推出∠FAB =∠AGE,由此可推出△ABF∽△GAE,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出BF的长.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2021·沈阳)如图,在菱形中,点M,N分别是边,上的点,,.连接,,延长交线段延长线于点E.
(1)求证:;
(2)若AD=4,则ME的长是   .
【答案】(1)证明:四边形为菱形,
,,
,,

在和中,


(2)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2)四边形为菱形,












【分析】(1)先利用菱形的性质可得BM=DN,再利用“SAS”证明即可;
(2)先证明,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再结合可得,再求出,MC=1,最后利用计算即可。
18.(2021·鄂州)如图,在 中,点E、F分别在边 、 上,且 .
(1)探究四边形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连接 ,分别交 、 于点G、H,连接 交 于点O.若 , ,求 的长.
【答案】(1)解: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
理由如下:
∵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
(2)解:设 ,∵
∴ ,
∵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
∴ , ,





∴ .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1)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D∥BC,结合∠ABE=∠CDF,求出BE∥DF,则可证出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2)设AG=2a,结合AG和OG的比值把OG和OA表示出来,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把AC和CG表示出来,然后证明△AGE∽△CGB,再根据相似的性质列出比例式,结合AE=4,即可求出BC.
19.(2021·玉林)如图,在 中,D在 上, , .
(1)求证: ∽ ;
(2)若 ,求 的值.
【答案】(1)证明:∵ , ,
∴ ,
∴ ;
(2)解:由(1)可知 ,
∵ ,
∴ ,
∴ ,
∴ ,
∴ .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 可得 ,根据 可得 可得结果;
(2)由(1)可得 , ,根据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相似比的平方可得 ,即可得结果.
20.(2021·梧州)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为边BC,CD上的点,且AE⊥BF于点P,G为AD的中点,连接GP,过点P作PH⊥GP交AB于点H,连接GH.
(1)求证:BE=CF;
(2)若AB=6,BE BC,求GH的长.
【答案】(1)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
AB=BC,∠ABC=∠C=90°,
∵AE⊥BF,
∴∠BPE=90°,
∴∠BAP+∠ABP=∠FBC+∠ABP=90°,
∴∠BAP=∠FBC,
∴△ABE≌△BCF(ASA),
∴BE=CF
(2)解:由题意,在正方形ABCD中,
∵AB=6,BE BC,
∴ , ,
∴ ,
∵G为AD的中点,
∴ ,
∵∠BAE=∠PBE,∠AEB=∠BEP,
∴△ABE∽△BPE,
∴ ,即 ,
∴ ,
∵∠APB=90°,
∴ ,
∵∠APG+∠APH=∠APH+∠HPB=90°,
∴∠APG =∠HPB,
∵∠GAP+∠PAB=∠PAB+∠ABP=90°,
∴∠GAP=∠ABP,
∴△APG∽△BPH,
∴ ,即 ,
∴ ,
∴ ,
在直角三角形AGH中,由勾股定理,则
【知识点】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解析】【分析】(1)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可证得AB=BC,∠ABC=∠C=90°,利用垂直的定义及余角的性质可推出∠BAP=∠FBC;再利用ASA证明△ABE≌△BCF,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结论.
(2)利用正方形的性质,结合已知可求出AB,BE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E的长,同时可求出AG的长;再证明△ABE∽△BPE,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BP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P的长;然后证明△APG∽△BPH,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BH的长;从而可求出AH的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GH的长.
21.(2021·南京)如图, 与 交于点O, ,E为 延长线上一点,过点E作 ,交 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 ;
(2)若 ,求 的长.
【答案】(1)证明:∵ ,
又∵ ,

(2)解:∵ ,
∴ , ,
∵ ,
∴ ,
∴ ,
∴ ,
∴ ,
∴ 的长为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1)图形中隐含对顶角相等,因此利用AAS可证得结论.
(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求出DC,BE的长;再由EF∥CD可证得△BEF∽△BCD,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得比列式,代入计算求出EF的长.
22.(2022·包头)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是一条对角线,且,,,是边上两点,点在点的右侧,,连接,的延长线与的延长线相交于点.
(1)如图1,是边上一点,连接,,与相交于点.
①若,求的长;
②在满足①的条件下,若,求证:;
(2)如图2,连接,是上一点,连接.若,且,求的长.
【答案】(1)解:①解:如图,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
∴,
∴,
∵,
∴,
∴,
∴,
∴的长为.
②证明:∵,
∴,
∵,
在和中,
∴,
∴,
∵,,
∴,
∴,
∴,
∵,
∴,
∴,
∵,
∴.
(2)解:如图,连接,
∵,,
∴,
∴,
∵,
在和中,
∴,
∴,

∵,
∴,
∴,
∴,
∵,
∴,
∵,
∴,,
∴,
∴,
∴,
∴,
设,则,
∵,
∴,
∴,
即,
∴,
∴.
∴的长为2.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1)①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解答即可;②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
(2)连接CF,通过相似三角形的判断定理和方程思想解答即可。
23.(2021·贵港)已知在 ABC中,O为BC边的中点,连接AO,将 AOC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角为钝角),得到 EOF,连接AE,CF.
(1)如图1,当∠BAC=90°且AB=AC时,则AE与CF满足的数量关系是   ;
(2)如图2,当∠BAC=90°且AB≠AC时,(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3,延长AO到点D,使OD=OA,连接DE,当AO=CF=5,BC=6时,求DE的长.
【答案】(1)AE=CF
(2)解:结论成立.
理由:如图2中,
, ,



, ,

.
(3)解:如图3中,
由旋转的性质可知 ,



, , ,






.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旋转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1)结论: .
理由:如图1中,
, , ,
, ,


, ,

.
【分析】(1)证明 ,可得 .
(2)成立,理由:同(1)可证;
(3) 由旋转的性质及已知可得,从而可得AD=10,证明 ,可得,据此求出AE,利用股股定理即可求出DE.
24.(2021·衢州)如图,
(1)【推理】
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CD上一动点,将正方形沿着BE折叠,点C落在点F处,连结BE,CF,延长CF交AD于点G.
求证: .
(2)【运用】
如图2,在(推理)条件下,延长BF交AD于点H.若 , ,求线段DE的长.
(3)【拓展】
将正方形改成矩形,同样沿着BE折叠,连结CF,延长CF,BF交直线AD于G,两点,若 , ,求 的值(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证明:如图1,
由 折叠得到,

.
又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又 正方形

(2)解:如图,连接 ,
由(1)得 ,

由折叠得 , ,
.
四边形 是正方形,


又 ,

.
, ,
, .


( 舍去)
(3)解:如图,连结HE,
由已知 可设 , ,可令 ,
①当点H在D点左边时,如图,
同(2)可得, ,

由折叠得 ,

又 ,


又 ,





.



( 舍去).
②当点 在 点右边时,如图,
同理得 , ,
同理可得 ,
可得 , ,


( 舍去).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1)利用折叠的性质可证得BE⊥CF,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可得到BC=CD,∠D=∠BCE,利用余角的性质可得到∠BEC=∠CGD;然后利用AAS可证得结论.
(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DG的长,利用折叠的性质可得到BC=BF,CE=EF=9;再证明∠HFG=∠HGF,利用等角对等边可证得HF=HG,结合已知条件可求出HD,HF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关于DE的方程,解方程求出DE的长.
(3)连结HE, 设DH=4m,HG=5m, ,①当点H在D点左边时,同理可证得HF=HG,可得到DG=9,利用折叠的性质及余角的性质可推出∠BEC=∠CGD,利用有两组对应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可证得△CDG∽△BCE,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表示出CE的长,即可得到DE的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x的值,即可得到DE与EC的比值;②当点 在 点右边时,如图,同理可证得△CDG∽△BCE,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表示出CE的长,即可得到DE的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x的值,即可得到DE与EC的比值.
1 / 12022年秋季北师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单元检测B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2022·百色)已知△ABC与△A1B1C1是位似图形,位似比是1:3,则△ABC与△A1B1C1的面积比(  )
A.1 :3 B.1:6 C.1:9 D.3:1
2.(2022·雅安)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和AC上的点,DE∥BC,若=,那么=(  )
A. B. C. D.
3.(2022·镇江)如图,点、、、在网格中小正方形的顶点处,与相交于点,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的长等于(  )
A.2 B. C. D.
4.(2022·贵阳)如图,在中,是边上的点,,,则与的周长比是(  )
A. B. C. D.
5.(2022·鄂尔多斯)如图,菱形ABCD中,AB=2,∠ABC=60°,矩形BEFG的边EF经过点C,且点G在边AD上,若BG=4,则BE的长为(  )
A. B. C. D.3
6.(2022·绍兴)将一张以AB为边的矩形纸片,先沿一条直线剪掉一个直角三角形,在剩下的纸片中,再沿一条直线剪掉一个直角三角形(剪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剩下的是如图所示的四边形纸片 ,其中 , , , , ,则剪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不可能是(  )
A. B. C.10 D.
7.(2022·达州)如图,点E在矩形 的 边上,将 沿 翻折,点A恰好落在 边上的点F处,若 , ,则 的长为(  )
A.9 B.12 C.15 D.18
8.(2021·湘西)如图,在菱形 中, 是 的中点, ,交 于点 ,如果 ,那么菱形 的周长是(  )
A.11 B.22 C.33 D.44
9.(2021·雅安)如图,将 沿 边向右平移得到 , 交 于点G.若 . .则 的值为(  )
A.2 B.4 C.6 D.8
10.(2022·黔西)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顶点A在第一象限,B,D分别在y轴上,AB交x轴于点E,轴,垂足为F.若,.以下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①;②AE平分;③点C的坐标为;④;⑤矩形ABCD的面积为.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1.(2022·沈阳)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折叠,折痕为MN,点M,N分别在边AD,BC上,点C,D的对应点分别在E,F且点F在矩形内部,MF的延长线交BC与点G,EF交边BC于点H.,,当点H为GN三等分点时,MD的长为   .
12.(2022·黔西)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位似,位似中心是坐标原点O.若点,点,则与周长的比值是   .
13.(2022·娄底)如图,已知等腰的顶角的大小为,点D为边上的动点(与、不重合),将绕点A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角度时点落在处,连接.给出下列结论:①;②;③当时,的面积取得最小值.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填结论对应的序号).
14.(2022·武威)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cm,BC=9cm,点E,F分别在边AB,BC上,AE=2cm,BD,EF交于点G,若G是EF的中点,则BG的长为   cm.
15.(2021·镇江)如图,点D,E分别在△ABC的边AC,AB上,△ADE∽△ABC,M,N分别是DE,BC的中点,若 = ,则 =   .
16.(2021·台州)如图,点E,F,G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AB,BC,AD上,AF⊥EG.若AB=5,AE=DG=1,则BF=   .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2021·沈阳)如图,在菱形中,点M,N分别是边,上的点,,.连接,,延长交线段延长线于点E.
(1)求证:;
(2)若AD=4,则ME的长是   .
18.(2021·鄂州)如图,在 中,点E、F分别在边 、 上,且 .
(1)探究四边形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连接 ,分别交 、 于点G、H,连接 交 于点O.若 , ,求 的长.
19.(2021·玉林)如图,在 中,D在 上, , .
(1)求证: ∽ ;
(2)若 ,求 的值.
20.(2021·梧州)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为边BC,CD上的点,且AE⊥BF于点P,G为AD的中点,连接GP,过点P作PH⊥GP交AB于点H,连接GH.
(1)求证:BE=CF;
(2)若AB=6,BE BC,求GH的长.
21.(2021·南京)如图, 与 交于点O, ,E为 延长线上一点,过点E作 ,交 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 ;
(2)若 ,求 的长.
22.(2022·包头)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是一条对角线,且,,,是边上两点,点在点的右侧,,连接,的延长线与的延长线相交于点.
(1)如图1,是边上一点,连接,,与相交于点.
①若,求的长;
②在满足①的条件下,若,求证:;
(2)如图2,连接,是上一点,连接.若,且,求的长.
23.(2021·贵港)已知在 ABC中,O为BC边的中点,连接AO,将 AOC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角为钝角),得到 EOF,连接AE,CF.
(1)如图1,当∠BAC=90°且AB=AC时,则AE与CF满足的数量关系是   ;
(2)如图2,当∠BAC=90°且AB≠AC时,(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3,延长AO到点D,使OD=OA,连接DE,当AO=CF=5,BC=6时,求DE的长.
24.(2021·衢州)如图,
(1)【推理】
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CD上一动点,将正方形沿着BE折叠,点C落在点F处,连结BE,CF,延长CF交AD于点G.
求证: .
(2)【运用】
如图2,在(推理)条件下,延长BF交AD于点H.若 , ,求线段DE的长.
(3)【拓展】
将正方形改成矩形,同样沿着BE折叠,连结CF,延长CF,BF交直线AD于G,两点,若 , ,求 的值(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ABC与△A1B1C1是位似图形,位似比是1:3,
∴△ABC与△A1B1C1的面积比为1:9.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位似图形的面积比等于位似比的平方进行解答.
2.【答案】D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 =,
DE∥BC,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可得,易证△ADE∽△ABC,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计算.
3.【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 AD= ,AB=2,CD=3,
∵AB∥DC,
∴△AOB∽△DOC,
∴ ,
∴设AO=2x,则OD=3x,
∵AO+OD=AD,
∴2x+3x=5.
解得:x=1,
∴AO=2.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可得AD的值,由图形可得AB=2,CD=3,易证△AOB∽△DO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设AO=2x,则OD=3x,根据AO+OD=AD可得x的值,据此解答.
4.【答案】B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B=∠ACD,∠A=∠A,
∴△ACD∽△ABC,
∴,
∵,
∴,
∴,
∴△ADC与△ACB的周长比1:2.
故答案为:B.
【分析】易证△ACD∽△AB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进行解答.
5.【答案】B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过点G作GM⊥BC于点M,过点C作CN⊥AD于点N,
∵四边形ABCD为菱形,
∴AB=BC=CD=,AD=BC,∠ABC=∠D=60°,AD∥BC,
∴∠MGN=90°,
∴四边形GMCN为矩形,
∴GM=CN,
在△CDN中,∠D=60°,CD=,
∴CN=CD sin60°=,
∴MG=3,
∵四边形BEFG为矩形,
∴∠E=90°,BG∥EF,
∴∠BCE=∠GBM,
又∵∠E=∠BMG,
∴△GBM∽△BCE,
∴,
∴,
∴BE= ,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求出四边形GMCN为矩形,再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计算求解即可。
6.【答案】A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1,
∵剪掉的是两个直角三角形,
∴∠F=∠BCE=90°,∠FED+∠BEC=90°,∠BEC+∠CBE=90°,
∴∠FED=∠CBE,
∴△FED∽△CBE,

∵矩形ABEF,
∴AB=EF=9,
设DF=x,则AF=BE=x+2,CE=y,则DE=6+y

解之:
经检验是有原方程组的解
∴,故B不符合题意;
,故D不符合题意;
如图2
同理可知△CFD∽△EFB,

设FC=m,则BF=7+m,DF=n,则AF=BE=n+2,

解之:
经检验是原方程组的解,
∴DF=10,故C不符合题意;
BF=7+8=15,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分情况讨论:如图1,易证△FED∽△CBE,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得比例式,设DF=x,则AF=BE=x+2,CE=y,则DE=6+y,可得到关于x,y的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x,y的值;再求出DE,BE的长,可对B,D作出判断;如图2,同理可知△CFD∽△EFB,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得比例式,设FC=m,则BF=7+m,DF=n,则AF=BE=n+2,可得到关于m,n的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m,n的值;再求出DF,BF的长,可对A,C作出判断.
7.【答案】C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矩形ABCD,
∴∠B=∠C=∠A=90°,BC=AD,AB=CD,
∵△ADE沿DE翻折,点A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F处,
∴AE=EF,∠A=∠DFE=90°,
∴∠BEF=∠DFC,
∴△FCD∽△EBF,
∴CD:BF=FC:EB,
又∵CD=3BF,
∴FC:EB=3:1,
∵BE=4,
∴FC=12,
设AE=EF=a,则AB=CD=a+4,
∴BF=,
在Rt△EBF中,BF2+BE2=EF2,
∴()2+42=a2,
整理,解得:a=-4(舍去)或a=5,
∴BF=3,
∴AD=BC=BF+FC=3+12=15.
故答案为:C.
【分析】由矩形性质得∠B=∠C=∠A=90°,BC=AD,AB=CD,由折叠得AE=EF,∠A=∠DFE=90°,可得∠BEF=∠DFC,继而证出△FCD∽△EBF,由相似三角形对应比比例关系结合CD=3BF求得FC=12,设AE=EF=a,则AB=CD=a+4,从而得BF=,由勾股定理得到a的方程()2+42=a2,解得a=5,求得BF的长,进而求出AD的长.
8.【答案】D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 ,
∴ ,
∴ ,
∵ 是 的中点,
∴ ,即 ,
∵ ,
∴ ,
∵四边形 是菱形,
∴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平行线可证 ,可得 ,由 是 的中点,可得EF是△ACD的中位线,可得CD=2EF=11,利用即可求出结论.
9.【答案】B
【知识点】平移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由平移的性质可得:AD=BE,且AD∥BE
∴△CEG∽△ADG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平移的性质可得AD=BE,且AD∥BE,可证△CEG∽△ADG,可得,由BC:EC=3:1可求出BE:EC=2:1,即得AD:EC=2:1,利用面积比即可求出结论.
10.【答案】C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解答】解:∵AF⊥x轴,
∴∠AFE=∠BOE=90°,
∵∠OEB=∠AEF,
∴△AEF∽△BEO,
∴,∠EAF=∠OBE,
∴BO=3AF,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O=CO=BO=DO,
∴AO=3AF,∠OBA=∠OAB,故①正确;
∴∠OAB=∠EAF,
∴AE平分∠OAF,故②正确;
∵OE=3,EF=1,
∴OF=4,
∵OA2 AF2=OF2,
∴8AF2=16,
∴(取正值),
∴点A坐标为,
∵点A,点C关于原点对称,
∴点C,故③正确;
∵,OA=3AF,
∴,
∴,故④错误;

∴矩形ABCD的面积,故⑤正确;
∴正确的个数有4个.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垂直的定义和对顶角相等,可证得∠AFE=∠BOE,∠OEB=∠AEF,可得到△AEF∽△BEO,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BO=3AF,∠EAF=∠OBE,利用矩形的性质可推出AO=CO=BO=DO,可对①作出判断;同时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OBA=∠OAB,可推出∠OAB=∠EAF,可对②作出判断;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F的长,可得到点A的坐标,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可得到点C的坐标,可对③作出判断;利用OA=3AF,可求出BD的长,可对④作出判断;然后求出BD的长,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BD的面积,即可求出矩形ABCD的面积,可对⑤作出判断;综上所述,可得到正确结论的个数
11.【答案】或4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CD=AB=4,∠D=∠C=90°,
∴∠DMN=∠GNM,
由折叠得,∠DMN=∠GMN,EF=CD==4,CN=EN=2,∠EFM=∠D=90°,
∴∠GMN=∠GNM,∠GFH=∠NEH,
∴GM=GN,
又∠GHE=∠NHE,
∴,
∴,
∵点H是GN的三等分点,则有两种情况:
①若时,则有:
∴EH=,GF=2NE=4,
由勾股定理得,,
∴GH=2NH=
∴GM=GN=GH+NH=,
∴MD=MF=GM-GF=;
②若时,则有:
∴EH=,GF=NE=1,
由勾股定理得,,
∴GH=NH=
∴GM=GN=GH+NH=5;
∴MD=MF=GM-GF=
综上,MD的值为或4.
【分析】先求出,再分类讨论计算求解即可。
12.【答案】2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点A(4,0),点C(2,0),
∴OA=4,OC=2,
∵与位似,位似中心是坐标原点O,
∴与周长的比值是.
故答案为:2.
【分析】利用点A,C的坐标可求出OA,OC的长;再利用位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可得答案.
13.【答案】①②③
【知识点】垂线段最短及其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旋转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AD绕点A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角度得到AD'
∴,




得:(SAS)
故①对
∵△ABC和△ADD'是顶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故②对

即AD最小时最小
当AD⊥BC时,AD最小
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此时D点是BC中点
故③对
故答案为:①②③.
【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DAD′=,AD=AD′,由角的和差关系可得∠CAD=∠BAD′,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判断①;根据△ABC和△ADD′是顶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结合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判断②;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结合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可判断③.
14.【答案】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CD=6cm,∠ABC=∠C=90°,AB∥CD,
∴∠ABD=∠BDC,
∵AE=2cm,
∴BE=AB-AE=6-2=4(cm),
∵G是EF的中点,
∴EG=BG= EF,
∴∠BEG=∠ABD,
∴∠BEG=∠BDC,
∴△EBF∽△DCB,
∴ ,
∴ ,
∴BF=6,
∴EF= (cm),
∴BG= EF= (cm).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AB=CD=6cm,∠ABC=∠C=90°,AB∥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BD=∠BDC,由线段的和差关系可得BE=AB-AE=4cm,根据中点的概念可得EG=BG=EF,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EG=∠ABD,推出∠BEG=∠BDC,证明△EBF∽△DCB,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F,由勾股定理可得EF,进而可得BG.
15.【答案】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M,N分别是DE,BC的中点,
∴AM、AN分别为△ADE、△ABC的中线,
∵△ADE∽△ABC,
∴ = = ,
∴ =( )2= ,
故答案为: .
【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中线比等于相似比得出的比值,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解答.
16.【答案】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在正方形ABCD中,AF⊥EG,
∴∠AGE+∠GAM =90°,∠FAB+∠GAM=90°,
∴∠FAB =∠AGE,
又∵∠ABF=∠GAE=90°,
∴ ,
∴ ,即: ,
∴BF= .
故答案是: .
【分析】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及垂直的定义可证∠AGE+∠GAM =90°,∠FAB+∠GAM=90°,可推出∠FAB =∠AGE,由此可推出△ABF∽△GAE,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出BF的长.
17.【答案】(1)证明:四边形为菱形,
,,
,,

在和中,


(2)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2)四边形为菱形,












【分析】(1)先利用菱形的性质可得BM=DN,再利用“SAS”证明即可;
(2)先证明,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再结合可得,再求出,MC=1,最后利用计算即可。
18.【答案】(1)解: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
理由如下:
∵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
(2)解:设 ,∵
∴ ,
∵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
∴ , ,





∴ .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1)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D∥BC,结合∠ABE=∠CDF,求出BE∥DF,则可证出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2)设AG=2a,结合AG和OG的比值把OG和OA表示出来,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把AC和CG表示出来,然后证明△AGE∽△CGB,再根据相似的性质列出比例式,结合AE=4,即可求出BC.
19.【答案】(1)证明:∵ , ,
∴ ,
∴ ;
(2)解:由(1)可知 ,
∵ ,
∴ ,
∴ ,
∴ ,
∴ .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 可得 ,根据 可得 可得结果;
(2)由(1)可得 , ,根据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相似比的平方可得 ,即可得结果.
20.【答案】(1)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
AB=BC,∠ABC=∠C=90°,
∵AE⊥BF,
∴∠BPE=90°,
∴∠BAP+∠ABP=∠FBC+∠ABP=90°,
∴∠BAP=∠FBC,
∴△ABE≌△BCF(ASA),
∴BE=CF
(2)解:由题意,在正方形ABCD中,
∵AB=6,BE BC,
∴ , ,
∴ ,
∵G为AD的中点,
∴ ,
∵∠BAE=∠PBE,∠AEB=∠BEP,
∴△ABE∽△BPE,
∴ ,即 ,
∴ ,
∵∠APB=90°,
∴ ,
∵∠APG+∠APH=∠APH+∠HPB=90°,
∴∠APG =∠HPB,
∵∠GAP+∠PAB=∠PAB+∠ABP=90°,
∴∠GAP=∠ABP,
∴△APG∽△BPH,
∴ ,即 ,
∴ ,
∴ ,
在直角三角形AGH中,由勾股定理,则
【知识点】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解析】【分析】(1)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可证得AB=BC,∠ABC=∠C=90°,利用垂直的定义及余角的性质可推出∠BAP=∠FBC;再利用ASA证明△ABE≌△BCF,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结论.
(2)利用正方形的性质,结合已知可求出AB,BE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E的长,同时可求出AG的长;再证明△ABE∽△BPE,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BP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P的长;然后证明△APG∽△BPH,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BH的长;从而可求出AH的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GH的长.
21.【答案】(1)证明:∵ ,
又∵ ,

(2)解:∵ ,
∴ , ,
∵ ,
∴ ,
∴ ,
∴ ,
∴ ,
∴ 的长为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1)图形中隐含对顶角相等,因此利用AAS可证得结论.
(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求出DC,BE的长;再由EF∥CD可证得△BEF∽△BCD,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得比列式,代入计算求出EF的长.
22.【答案】(1)解:①解:如图,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
∴,
∴,
∵,
∴,
∴,
∴,
∴的长为.
②证明:∵,
∴,
∵,
在和中,
∴,
∴,
∵,,
∴,
∴,
∴,
∵,
∴,
∴,
∵,
∴.
(2)解:如图,连接,
∵,,
∴,
∴,
∵,
在和中,
∴,
∴,

∵,
∴,
∴,
∴,
∵,
∴,
∵,
∴,,
∴,
∴,
∴,
∴,
设,则,
∵,
∴,
∴,
即,
∴,
∴.
∴的长为2.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1)①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解答即可;②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
(2)连接CF,通过相似三角形的判断定理和方程思想解答即可。
23.【答案】(1)AE=CF
(2)解:结论成立.
理由:如图2中,
, ,



, ,

.
(3)解:如图3中,
由旋转的性质可知 ,



, , ,






.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旋转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1)结论: .
理由:如图1中,
, , ,
, ,


, ,

.
【分析】(1)证明 ,可得 .
(2)成立,理由:同(1)可证;
(3) 由旋转的性质及已知可得,从而可得AD=10,证明 ,可得,据此求出AE,利用股股定理即可求出DE.
24.【答案】(1)证明:如图1,
由 折叠得到,

.
又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又 正方形

(2)解:如图,连接 ,
由(1)得 ,

由折叠得 , ,
.
四边形 是正方形,


又 ,

.
, ,
, .


( 舍去)
(3)解:如图,连结HE,
由已知 可设 , ,可令 ,
①当点H在D点左边时,如图,
同(2)可得, ,

由折叠得 ,

又 ,


又 ,





.



( 舍去).
②当点 在 点右边时,如图,
同理得 , ,
同理可得 ,
可得 , ,


( 舍去).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1)利用折叠的性质可证得BE⊥CF,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可得到BC=CD,∠D=∠BCE,利用余角的性质可得到∠BEC=∠CGD;然后利用AAS可证得结论.
(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DG的长,利用折叠的性质可得到BC=BF,CE=EF=9;再证明∠HFG=∠HGF,利用等角对等边可证得HF=HG,结合已知条件可求出HD,HF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关于DE的方程,解方程求出DE的长.
(3)连结HE, 设DH=4m,HG=5m, ,①当点H在D点左边时,同理可证得HF=HG,可得到DG=9,利用折叠的性质及余角的性质可推出∠BEC=∠CGD,利用有两组对应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可证得△CDG∽△BCE,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表示出CE的长,即可得到DE的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x的值,即可得到DE与EC的比值;②当点 在 点右边时,如图,同理可证得△CDG∽△BCE,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表示出CE的长,即可得到DE的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x的值,即可得到DE与EC的比值.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