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3.2 大气受热过程 同步练习(B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3.2 大气受热过程 同步练习(B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10 22:05:37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3.2 大气受热过程 同步练习(B卷)
一、单选题
(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读图“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箭头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D
2.C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点评】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通过太阳辐射把能量给了大地,地面吸收热量以后,通过地面辐射把能量给了大气,大气吸收热量后通过大气逆辐射把能量还给了大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散射(空气分子散射蓝色光,使天空呈蔚蓝色);反射(云反射太阳辐射,使天空呈灰色);吸收(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所以阴天的夜晚气温高一些。
1.读图可知,图中①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是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小且集中在平流层和高层大气),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地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波长短的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较弱,吸收波长较长的地面辐射的能力很强,因此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主要是大气释放能量的方式,不是近地面主要直接热源。因此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答案为:D。
2.读图可知,图中①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是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小且集中在平流层和高层大气),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地面辐射。①是地面主要能量来源,②的能量大多不到地面,④是地面损失能量的方式,这些均不是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方式,排除ABD;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以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因此③符合题意,即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3.(2021高一上·杭州期末)某校兴趣小组用手电筒进行地理模拟探究实验。读图,该对比实验模拟了(  )
A.海拔高度与辐射强度关系 B.大气厚度与辐射强度关系
C.太阳高度与辐射强度关系 D.地表覆盖与辐射强度关系
【答案】C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光柱与水面的夹角不同,导致单位面积获得光能的多少出现差异,光柱与水面垂直时,单位面积获得光能更多,可以反映太阳高度与辐射强度关系,C正确。图示实验均无法反映海拔、大气厚度以及地表覆盖等对辐射强度的影响,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具体图解如下。
(2021高一上·抚顺期末)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有众多假说,最为人熟知的是小行星撞击地球说。科学家发现中生代末期的地层内铱元素是相邻岩层的30多倍,而铱元素在地球表面罕见,在陨石中常见。据此推测约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200km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发生强烈爆炸,并造成超级火山喷发,大量烟尘弥漫天空,引起地球气候变化。据此完成问题。
4.请推测超级火山喷发对地表气温的影响及原因(  )
A.变暖: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变暖;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C.变冷:大气逆辐射减弱
D.变冷;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5.关于中生代末期地层,以下推测最有可能的是(  )
A.中生代裸子植物茂盛,可能存在大量煤矿
B.其下部为新生代地层,可能找到鸟类化石
C.其上部为古生代地层,可能找到蕨类植物化石
D.其下部为中生代早期地层,可能找到人类活动遗迹
【答案】4.D
5.A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点评】(1)中生代是 显生宙第二个代,晚于古生代,早于新生代。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中生界。中生代名称是由英国地质学家J.菲利普斯于1841年首先提出来的,是表示这个时代的生物具有古生代和新生代之间的中间性质。中生代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开始,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自老至新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2)在判读大气受热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一是要理解大气受热过程的实质,地面先吸收太阳辐射,然后把热量传给大气,大气通过逆辐射把热量又还给地面;二是地表主要在白天接收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随时都存在,只不过不同时刻强弱不同,且大气辐射最强和地面辐射最强的时刻分别是大气温度最高和地面温度最高的时刻;三是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白天一般主要考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晚上一般考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4.根据材料可知,超级火山喷发导致“大量烟尘弥漫天空”,因此大气对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减弱,地表温度降低,D正确。二氧化碳作为温室气体,对地球表面的主要作用是“保温”,而地球上热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当太阳辐射到达地表的量减少时,即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保温”作用增强,也改变不了地球温度低的情况,因此超级火山喷发对地表温度的影响是通过大量烟尘弥漫天空减弱了太阳辐射而实现的,与二氧化碳浓度关系较小,A错误。根据前面分析,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会导致地面长波辐射也减少,B错误。“大量烟尘弥漫天空”,会增强大气逆辐射,C错误。故答案为:D。
5.中生代裸子植物茂盛,是重要的造煤时期,A正确。中生代末期地层上部应该为更新的新生代地层,下部为更古老的古生代或者中生代早期地层,B、C错误。人类出现在新生代末期的第四纪,在中生代早期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人类活动遗迹,D错误。故答案为:A。
6.(2021高一上·乾安期末)自然状态下,青藏高原与同纬度的四川盆地相比,花开得更鲜艳,病虫害更少。其主要原因是 (  )
A.海拔高,冬夏温差大 B.海拔高,降水多
C.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坦 D.太阳紫外线强,总辐射量大
【答案】D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多,为我国太阳辐射能最丰富地区,四川盆地,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阴雨天气多,大气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少,为我国太阳辐射能最贫乏地区,青藏高原与同纬度的四川盆地相比太阳辐射总量大,太阳紫外线强,病虫害少。、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一些特殊地区是高考考查重点,应熟记以下知识要点:
地区 太阳辐射 对比分析
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丰富 排除纬度因素,侧重分析:①天气因素:北方地区晴天多,阴雨天少;②昼长因素:夏季北方地区昼较长,日照时间长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丰富 从气候的角度侧重分析天气晴朗
青藏地区 最丰富 重点强调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时间长
四川盆地 贫乏 重点分析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雨、雾天多
7.(2021高一上·宁波期末)“蓝天白云,晴空万里。”天空呈蓝色,云为白色的成因分别为(  )
A.吸收和散射 B.吸收和反射 C.散射和反射 D.散射和散射
【答案】C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可知,空气分子对太阳光中的蓝紫光散射较强烈,使天空呈蔚蓝色;云层对太阳光具有反射作用,反射作用没有选择性,各波段的可见光都可被反射,所以云层呈现白色。故其原因分别是散射和反射,故选C。
【点评】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具体图解如下。
(2021高一上·丽江期末) 2021年7月1日,敦煌的光热电站调动了3700多面定日镜,拼组巨幅党徽为建党百年献礼(图乙)。图甲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③
9.定日镜拼组出闪亮党徽与图甲中的哪个过程相关(  )
A.① B.③ C.④ D.⑤
【答案】8.B
9.A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点评】大气的受热过程:
(1)两个来源:①地球大气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太阳辐射。②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辐射。
(2)两大过程:①地面增温过程: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②大气增温过程:地面被加热,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3)两大作用:①削弱作用:大气层中的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②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
8.在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中: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故图中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削弱后的太阳辐射,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即为④。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从而使大气增温,过程即为①→②→④。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9.定日镜拼组出闪亮党徽,主要是因为定日镜反射了照射在镜面上的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由上题可知,图中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削弱后的太阳辐射,故定日镜拼组出闪亮党徽与图甲中的①或②有关,A项符合题意;③示意大气逆辐射、④示意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⑤示意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③④⑤都属于红外线长波辐射,故排除BCD三项。故答案为:A。
(2021高一上·齐齐哈尔期末) 2021年11月28日5时30分齐齐哈尔市气象局发布大雾橙色预警,受大雾天气影响当日齐齐哈尔市公路客运站停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C.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D.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
11.11月28日当天大雾持续不散,齐齐哈尔市近地面气温分布状况最接近(  )
A.
B.
C.
D.
【答案】10.D
11.B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点评】削弱作用:指太阳辐射中被大气吸收的部分,云层越厚,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多,削弱作用越强,来到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少,地面温度越低;青藏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削弱作用弱,吸收的太阳辐射少,来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地面温度高。
10.雾是空气中的水汽超过饱和量,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凝结成小水滴,悬浮空气层里,它对可见光具有反射作用, 会将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到宇宙中去,这种反射无选择性。 雾越大,反射作用越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越少,能见度越低。故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削弱)作用。D对,故答案为:D。
11.根据题设11月28日当天大雾持续不散,跟齐齐哈尔市近地面气温有关,说明当天近地面出现了逆温,逆温造成上下空气无法对流,大气稳定,不利于雾的扩散。同时,根据逆温是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可知近地面气温发生逆温现象的是B选项。故答案为:B。
(2021高一上·长春月考)下图为四川盆地某时段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近地面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四川盆地日温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①较弱 B.②较强 C.③较强 D.④较强
【答案】12.C
13.D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点评】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②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12.根据图中箭头的指向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弱,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强,因此地面辐射(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海拔越高,获得的地面辐射(③)越少,大气温度则降低,C符合题意;近地面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递减,与太阳辐射(①和②)、大气逆辐射(④)直接关系不大,排除ABD。故答案为:C。
13.四川盆地多云雨雾,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弱,地面获得的能量较少,地面辐射不强,气温不高,夜晚大气逆辐射(④)强,使得地面损失的能量少且慢,气温降低慢且幅度小,气温不低,则日温差较小,因此四川盆地日温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②较弱,④较强,排除B,D符合题意;四川盆地日温差较小与到达上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①)关系不大,排除A;如果白天地面辐射(③)较强,则白天气温高,如果夜晚地面辐射(③)较强,则可能地面损失能量多,因此地面辐射(③)较强不是日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排除C。故答案为:D。
(2021高一上·惠阳期末)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数字代码表示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
A.①——地面辐射 B.②——大气辐射
C.④——大气逆辐射 D.⑤——地面辐射
15.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和②较小 B.②和③较小 C.③和④较小 D.③和⑤较小
16.我国西北内陆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昼夜温差明显较大,其合理的解释是(  )
A.白天①辐射强,夜晚②辐射弱 B.白天①辐射弱,夜晚③辐射强
C.白天④辐射弱,夜晚②辐射弱 D.白天①辐射强,夜晚③辐射弱
【答案】14.D
15.D
16.D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点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4.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可知,图中①为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②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部分,⑤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⑥为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部分,⑤、⑥都属于地面辐射。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15.青藏高原气温低的原因是由于地势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作用较弱,大气逆辐射较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即图中③(大气逆辐射)和⑤(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较小,而四川盆地地势较低,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作用较强,大气逆辐射较强,导致了青藏高原的温度低于同纬度的四川盆地。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16.根据上题的分析,①为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②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部分,⑤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⑥为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部分,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大陆内部,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较多,故白天温度高;夜晚晴天,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降低的多,故夜晚温度低,昼夜温差较大;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湿润,阴雨天气较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近面显示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夜晚阴天,大气逆辐射较强,降温幅度较小,气温较高,昼夜温差较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二、综合题
17.(2021高一上·云县期末)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辐射名称是:A   ,E   ,H   。
(2)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跟图中哪一环节有关   (填字母)。近地面大气主要热源是   (填字母),图中起保温作用的是   (填字母),起此作用的主要气体是   。
(3)新疆地区昼夜温差较大,当地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著名谚语,根据图可知,新疆昼夜温差大除陆地比热容小,升温快降温也快外,还与白天多晴天,   作用小,晚上的   作用弱有关。
【答案】(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2)C;E;H;二氧化碳、水汽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大气逆辐射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1)根据箭头指向,A代表的是太阳辐射,E代表的是地面辐射,H代表的是大气逆辐射。
(2)多云的白天,层厚,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因而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与图中C环节云层的反射有关。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源,对应的是E;地面辐射被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能量返还给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的作用,对应的是H。
(3)新疆昼夜温差大应该从大陆性和天气等方面进行分析。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大陆性强,陆地比热容小,升温快,降温也快;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多晴天,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地面获得的能量多,地面辐射强,导致气温高;晚上大气逆辐射作用微弱,保温效果差,气温低。所以新疆昼夜温差大。
【点评】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该传输过程可以划分成三大主要的环节,如下图所示:
18.(2021高一上·东丽期末)读图1“大气垂直分层图”和图2“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大气的垂直分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   层(填文字),该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是   .
(2)图1中利于高空飞行的是   层(填文字),主要原因是   .
(3)图2中①表示   辐射,④表示   辐射。
(4)如今,低碳生活逐渐在我国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倡导低碳生活,可以使____(读图2选择填空)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减弱
(5)北京市郊区利用温室大棚种植香蕉、木瓜等南方水果。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   (填图2中数字),大气温度升高,同时   (填图2中数字)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满足南方水果生长的热量条件。
(6)暑假去西藏旅游,需准备防晒霜、厚衣服等物品。这是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夜晚大气对地面的   作用弱,气温低。
【答案】(1)对流;地面;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
(2)平流;大气平稳,天气晴朗,能见度高
(3)太阳;大气逆
(4)D
(5)③;④
(6)削弱;保温
【知识点】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1)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人类生活所在的对流层。对流层大气 的直接热源是地面。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2)利于高空飞行的是平流层,主要原因是平流层大气平稳,天气晴朗,能见度高。(3)图2中,①从太阳射向地球,表示太阳辐射。④从大气射向地面,表示大气逆辐射。(4)图2中,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部分、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低碳生活,可使大气逆辐射④减弱,D正确。(5)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只收更多的③地面辐射,大气温度升高,同时使④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6)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
【点评】在判读大气受热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一是要理解大气受热过程的实质,地面先吸收太阳辐射,然后把热量传给大气,大气通过逆辐射把热量又还给地面;二是地表主要在白天接收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随时都存在,只不过不同时刻强弱不同,且大气辐射最强和地面辐射最强的时刻分别是大气温度最高和地面温度最高的时刻;三是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白天一般主要考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晚上一般考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9.(2020高一上·磐安月考)某同学尝试完成了下图所示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15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底部没有放土的乙箱气温高了3℃。完成下面小题。
(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环流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2)甲箱气温比乙箱气温高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削弱作用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答案】(1)D
(2)B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甲中有土层,而乙图没有土层;土层吸收太阳辐射辐射能力较强,产生的地面辐射也较强;乙箱中没有土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较弱,故产生的地面辐射也较弱;据此可以得出,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地面状况不同,地面辐射状况不同,近地面大气获得的热量不同,升温幅度不同。故D正确,ABC错误。
(2)由两幅图的差异可知,甲图下垫面为土层,乙图没有土层即为玻璃,而土层相对于玻璃而言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较强,反射率较低,故温度较高,形成的地面辐射较强,故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较多,气温较高。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1)D;(2)B。
【点评】大气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原理是: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20.(2020高一上·兖州期中)图甲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图乙示意某地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甲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是   (填字母);全球气候变暖与   (填字母)过程有关。
(2)图乙①、②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   。
(3)在早春莱阳梨花盛开季节晴朗低温的夜晚,果农往往在梨树边燃烧大量的湿草来防御冻害。试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其原因。
【答案】(1)B;C
(2)②
(3)燃烧湿草可产生大量浓烟,可以强烈吸收地面辐射,然后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减少热量损失,避免梨花遭受冻害。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1)近地面大气主要通过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源,图中B为地面辐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与大气逆辐射增强有关,图中C为大气逆辐射。(2)阴天时,云层较厚,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气温相对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强,气温相对较高,气温日较差较低,图中②曲线气温日较差较低,所以②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3)注意题干信息“早春、晴朗低温、夜晚、燃烧湿草、防御冻害”。早春晴朗低温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夜晚降温快,果树易受冻害,燃烧湿草可产生大量浓烟,浓烟可以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在夜间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从而减少地面热量损失,使得夜晚降温幅度减小,从而使得梨花免遭冻害。
【点评】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通过太阳辐射把能量给了大地,地面吸收热量以后,通过地面辐射把能量给了大气,大气吸收热量后通过大气逆辐射把能量还给了大地。白天和夜晚都晴朗,温差大。原因:白天云层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温度高;夜晚云层薄,保温作用弱,温度低。
21.(2020高一上·吉林期中)读 “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表示    辐射 ②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    辐射
③表示    辐射 ④表示    辐射
(2)如今,低碳生活逐渐在我国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倡导低碳生活,可以使 (选择填空)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减弱
(3)北京市郊区利用温室大棚种植香蕉、木瓜等南方水果。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   (填图17中数字),大气温度升高,同时   (填图中数字)增强,   作用增强,满足南方水果生长的热量条件。
(4)暑假去西藏旅游,需准备防晒霜、厚衣服等物品。这是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夜晚大气对地面的   作用弱,气温低。
【答案】(1)①太阳;②大气;③地面;④大气逆
(2)D
(3)③;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
(4)削弱;保温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2)倡导低碳生活,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进而减少大气逆辐射的作用,即是④减弱,故答案为:D项。(3)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地面辐射,大气温度升高,同时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温度升高,热量充足,从而满足南方水果生长的热量条件。 (4)暑假去西藏旅游,需准备防晒霜、厚衣服等物品。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用弱,太阳辐射强,为了防止太阳晒伤,因此需要防晒霜;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气温低,因此需要厚衣服来保暖。
【点评】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通过太阳辐射把能量给了大地,地面吸收热量以后,通过地面辐射把能量给了大气,大气吸收热量后通过大气逆辐射把能量还给了大地。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发季节蔬菜、利用玻璃温室育苗等。塑料薄膜、玻璃能使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棚内或室内,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使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内。
1 / 1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3.2 大气受热过程 同步练习(B卷)
一、单选题
(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读图“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箭头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2021高一上·杭州期末)某校兴趣小组用手电筒进行地理模拟探究实验。读图,该对比实验模拟了(  )
A.海拔高度与辐射强度关系 B.大气厚度与辐射强度关系
C.太阳高度与辐射强度关系 D.地表覆盖与辐射强度关系
(2021高一上·抚顺期末)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有众多假说,最为人熟知的是小行星撞击地球说。科学家发现中生代末期的地层内铱元素是相邻岩层的30多倍,而铱元素在地球表面罕见,在陨石中常见。据此推测约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200km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发生强烈爆炸,并造成超级火山喷发,大量烟尘弥漫天空,引起地球气候变化。据此完成问题。
4.请推测超级火山喷发对地表气温的影响及原因(  )
A.变暖: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变暖;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C.变冷:大气逆辐射减弱
D.变冷;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5.关于中生代末期地层,以下推测最有可能的是(  )
A.中生代裸子植物茂盛,可能存在大量煤矿
B.其下部为新生代地层,可能找到鸟类化石
C.其上部为古生代地层,可能找到蕨类植物化石
D.其下部为中生代早期地层,可能找到人类活动遗迹
6.(2021高一上·乾安期末)自然状态下,青藏高原与同纬度的四川盆地相比,花开得更鲜艳,病虫害更少。其主要原因是 (  )
A.海拔高,冬夏温差大 B.海拔高,降水多
C.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坦 D.太阳紫外线强,总辐射量大
7.(2021高一上·宁波期末)“蓝天白云,晴空万里。”天空呈蓝色,云为白色的成因分别为(  )
A.吸收和散射 B.吸收和反射 C.散射和反射 D.散射和散射
(2021高一上·丽江期末) 2021年7月1日,敦煌的光热电站调动了3700多面定日镜,拼组巨幅党徽为建党百年献礼(图乙)。图甲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③
9.定日镜拼组出闪亮党徽与图甲中的哪个过程相关(  )
A.① B.③ C.④ D.⑤
(2021高一上·齐齐哈尔期末) 2021年11月28日5时30分齐齐哈尔市气象局发布大雾橙色预警,受大雾天气影响当日齐齐哈尔市公路客运站停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C.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D.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
11.11月28日当天大雾持续不散,齐齐哈尔市近地面气温分布状况最接近(  )
A.
B.
C.
D.
(2021高一上·长春月考)下图为四川盆地某时段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近地面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四川盆地日温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①较弱 B.②较强 C.③较强 D.④较强
(2021高一上·惠阳期末)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数字代码表示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
A.①——地面辐射 B.②——大气辐射
C.④——大气逆辐射 D.⑤——地面辐射
15.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和②较小 B.②和③较小 C.③和④较小 D.③和⑤较小
16.我国西北内陆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昼夜温差明显较大,其合理的解释是(  )
A.白天①辐射强,夜晚②辐射弱 B.白天①辐射弱,夜晚③辐射强
C.白天④辐射弱,夜晚②辐射弱 D.白天①辐射强,夜晚③辐射弱
二、综合题
17.(2021高一上·云县期末)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辐射名称是:A   ,E   ,H   。
(2)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跟图中哪一环节有关   (填字母)。近地面大气主要热源是   (填字母),图中起保温作用的是   (填字母),起此作用的主要气体是   。
(3)新疆地区昼夜温差较大,当地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著名谚语,根据图可知,新疆昼夜温差大除陆地比热容小,升温快降温也快外,还与白天多晴天,   作用小,晚上的   作用弱有关。
18.(2021高一上·东丽期末)读图1“大气垂直分层图”和图2“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大气的垂直分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   层(填文字),该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是   .
(2)图1中利于高空飞行的是   层(填文字),主要原因是   .
(3)图2中①表示   辐射,④表示   辐射。
(4)如今,低碳生活逐渐在我国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倡导低碳生活,可以使____(读图2选择填空)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减弱
(5)北京市郊区利用温室大棚种植香蕉、木瓜等南方水果。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   (填图2中数字),大气温度升高,同时   (填图2中数字)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满足南方水果生长的热量条件。
(6)暑假去西藏旅游,需准备防晒霜、厚衣服等物品。这是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夜晚大气对地面的   作用弱,气温低。
19.(2020高一上·磐安月考)某同学尝试完成了下图所示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15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底部没有放土的乙箱气温高了3℃。完成下面小题。
(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环流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2)甲箱气温比乙箱气温高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削弱作用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20.(2020高一上·兖州期中)图甲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图乙示意某地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甲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是   (填字母);全球气候变暖与   (填字母)过程有关。
(2)图乙①、②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   。
(3)在早春莱阳梨花盛开季节晴朗低温的夜晚,果农往往在梨树边燃烧大量的湿草来防御冻害。试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其原因。
21.(2020高一上·吉林期中)读 “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表示    辐射 ②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    辐射
③表示    辐射 ④表示    辐射
(2)如今,低碳生活逐渐在我国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倡导低碳生活,可以使 (选择填空)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减弱
(3)北京市郊区利用温室大棚种植香蕉、木瓜等南方水果。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   (填图17中数字),大气温度升高,同时   (填图中数字)增强,   作用增强,满足南方水果生长的热量条件。
(4)暑假去西藏旅游,需准备防晒霜、厚衣服等物品。这是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夜晚大气对地面的   作用弱,气温低。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C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点评】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通过太阳辐射把能量给了大地,地面吸收热量以后,通过地面辐射把能量给了大气,大气吸收热量后通过大气逆辐射把能量还给了大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散射(空气分子散射蓝色光,使天空呈蔚蓝色);反射(云反射太阳辐射,使天空呈灰色);吸收(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所以阴天的夜晚气温高一些。
1.读图可知,图中①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是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小且集中在平流层和高层大气),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地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波长短的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较弱,吸收波长较长的地面辐射的能力很强,因此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主要是大气释放能量的方式,不是近地面主要直接热源。因此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答案为:D。
2.读图可知,图中①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是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小且集中在平流层和高层大气),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地面辐射。①是地面主要能量来源,②的能量大多不到地面,④是地面损失能量的方式,这些均不是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方式,排除ABD;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以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因此③符合题意,即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3.【答案】C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光柱与水面的夹角不同,导致单位面积获得光能的多少出现差异,光柱与水面垂直时,单位面积获得光能更多,可以反映太阳高度与辐射强度关系,C正确。图示实验均无法反映海拔、大气厚度以及地表覆盖等对辐射强度的影响,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具体图解如下。
【答案】4.D
5.A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点评】(1)中生代是 显生宙第二个代,晚于古生代,早于新生代。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中生界。中生代名称是由英国地质学家J.菲利普斯于1841年首先提出来的,是表示这个时代的生物具有古生代和新生代之间的中间性质。中生代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开始,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自老至新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2)在判读大气受热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一是要理解大气受热过程的实质,地面先吸收太阳辐射,然后把热量传给大气,大气通过逆辐射把热量又还给地面;二是地表主要在白天接收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随时都存在,只不过不同时刻强弱不同,且大气辐射最强和地面辐射最强的时刻分别是大气温度最高和地面温度最高的时刻;三是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白天一般主要考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晚上一般考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4.根据材料可知,超级火山喷发导致“大量烟尘弥漫天空”,因此大气对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减弱,地表温度降低,D正确。二氧化碳作为温室气体,对地球表面的主要作用是“保温”,而地球上热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当太阳辐射到达地表的量减少时,即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保温”作用增强,也改变不了地球温度低的情况,因此超级火山喷发对地表温度的影响是通过大量烟尘弥漫天空减弱了太阳辐射而实现的,与二氧化碳浓度关系较小,A错误。根据前面分析,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会导致地面长波辐射也减少,B错误。“大量烟尘弥漫天空”,会增强大气逆辐射,C错误。故答案为:D。
5.中生代裸子植物茂盛,是重要的造煤时期,A正确。中生代末期地层上部应该为更新的新生代地层,下部为更古老的古生代或者中生代早期地层,B、C错误。人类出现在新生代末期的第四纪,在中生代早期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人类活动遗迹,D错误。故答案为:A。
6.【答案】D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多,为我国太阳辐射能最丰富地区,四川盆地,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阴雨天气多,大气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少,为我国太阳辐射能最贫乏地区,青藏高原与同纬度的四川盆地相比太阳辐射总量大,太阳紫外线强,病虫害少。、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一些特殊地区是高考考查重点,应熟记以下知识要点:
地区 太阳辐射 对比分析
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丰富 排除纬度因素,侧重分析:①天气因素:北方地区晴天多,阴雨天少;②昼长因素:夏季北方地区昼较长,日照时间长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丰富 从气候的角度侧重分析天气晴朗
青藏地区 最丰富 重点强调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时间长
四川盆地 贫乏 重点分析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雨、雾天多
7.【答案】C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可知,空气分子对太阳光中的蓝紫光散射较强烈,使天空呈蔚蓝色;云层对太阳光具有反射作用,反射作用没有选择性,各波段的可见光都可被反射,所以云层呈现白色。故其原因分别是散射和反射,故选C。
【点评】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具体图解如下。
【答案】8.B
9.A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点评】大气的受热过程:
(1)两个来源:①地球大气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太阳辐射。②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辐射。
(2)两大过程:①地面增温过程: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②大气增温过程:地面被加热,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3)两大作用:①削弱作用:大气层中的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②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
8.在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中: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故图中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削弱后的太阳辐射,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即为④。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从而使大气增温,过程即为①→②→④。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9.定日镜拼组出闪亮党徽,主要是因为定日镜反射了照射在镜面上的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由上题可知,图中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削弱后的太阳辐射,故定日镜拼组出闪亮党徽与图甲中的①或②有关,A项符合题意;③示意大气逆辐射、④示意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⑤示意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③④⑤都属于红外线长波辐射,故排除BCD三项。故答案为:A。
【答案】10.D
11.B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点评】削弱作用:指太阳辐射中被大气吸收的部分,云层越厚,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多,削弱作用越强,来到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少,地面温度越低;青藏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削弱作用弱,吸收的太阳辐射少,来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地面温度高。
10.雾是空气中的水汽超过饱和量,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凝结成小水滴,悬浮空气层里,它对可见光具有反射作用, 会将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到宇宙中去,这种反射无选择性。 雾越大,反射作用越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越少,能见度越低。故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削弱)作用。D对,故答案为:D。
11.根据题设11月28日当天大雾持续不散,跟齐齐哈尔市近地面气温有关,说明当天近地面出现了逆温,逆温造成上下空气无法对流,大气稳定,不利于雾的扩散。同时,根据逆温是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可知近地面气温发生逆温现象的是B选项。故答案为:B。
【答案】12.C
13.D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点评】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②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12.根据图中箭头的指向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弱,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强,因此地面辐射(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海拔越高,获得的地面辐射(③)越少,大气温度则降低,C符合题意;近地面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递减,与太阳辐射(①和②)、大气逆辐射(④)直接关系不大,排除ABD。故答案为:C。
13.四川盆地多云雨雾,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弱,地面获得的能量较少,地面辐射不强,气温不高,夜晚大气逆辐射(④)强,使得地面损失的能量少且慢,气温降低慢且幅度小,气温不低,则日温差较小,因此四川盆地日温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②较弱,④较强,排除B,D符合题意;四川盆地日温差较小与到达上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①)关系不大,排除A;如果白天地面辐射(③)较强,则白天气温高,如果夜晚地面辐射(③)较强,则可能地面损失能量多,因此地面辐射(③)较强不是日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排除C。故答案为:D。
【答案】14.D
15.D
16.D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点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4.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可知,图中①为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②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部分,⑤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⑥为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部分,⑤、⑥都属于地面辐射。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15.青藏高原气温低的原因是由于地势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作用较弱,大气逆辐射较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即图中③(大气逆辐射)和⑤(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较小,而四川盆地地势较低,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作用较强,大气逆辐射较强,导致了青藏高原的温度低于同纬度的四川盆地。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16.根据上题的分析,①为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②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部分,⑤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⑥为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部分,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大陆内部,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较多,故白天温度高;夜晚晴天,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降低的多,故夜晚温度低,昼夜温差较大;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湿润,阴雨天气较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近面显示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夜晚阴天,大气逆辐射较强,降温幅度较小,气温较高,昼夜温差较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17.【答案】(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2)C;E;H;二氧化碳、水汽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大气逆辐射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1)根据箭头指向,A代表的是太阳辐射,E代表的是地面辐射,H代表的是大气逆辐射。
(2)多云的白天,层厚,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因而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与图中C环节云层的反射有关。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源,对应的是E;地面辐射被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能量返还给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的作用,对应的是H。
(3)新疆昼夜温差大应该从大陆性和天气等方面进行分析。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大陆性强,陆地比热容小,升温快,降温也快;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多晴天,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地面获得的能量多,地面辐射强,导致气温高;晚上大气逆辐射作用微弱,保温效果差,气温低。所以新疆昼夜温差大。
【点评】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该传输过程可以划分成三大主要的环节,如下图所示:
18.【答案】(1)对流;地面;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
(2)平流;大气平稳,天气晴朗,能见度高
(3)太阳;大气逆
(4)D
(5)③;④
(6)削弱;保温
【知识点】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1)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人类生活所在的对流层。对流层大气 的直接热源是地面。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2)利于高空飞行的是平流层,主要原因是平流层大气平稳,天气晴朗,能见度高。(3)图2中,①从太阳射向地球,表示太阳辐射。④从大气射向地面,表示大气逆辐射。(4)图2中,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部分、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低碳生活,可使大气逆辐射④减弱,D正确。(5)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只收更多的③地面辐射,大气温度升高,同时使④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6)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
【点评】在判读大气受热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一是要理解大气受热过程的实质,地面先吸收太阳辐射,然后把热量传给大气,大气通过逆辐射把热量又还给地面;二是地表主要在白天接收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随时都存在,只不过不同时刻强弱不同,且大气辐射最强和地面辐射最强的时刻分别是大气温度最高和地面温度最高的时刻;三是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白天一般主要考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晚上一般考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9.【答案】(1)D
(2)B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甲中有土层,而乙图没有土层;土层吸收太阳辐射辐射能力较强,产生的地面辐射也较强;乙箱中没有土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较弱,故产生的地面辐射也较弱;据此可以得出,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地面状况不同,地面辐射状况不同,近地面大气获得的热量不同,升温幅度不同。故D正确,ABC错误。
(2)由两幅图的差异可知,甲图下垫面为土层,乙图没有土层即为玻璃,而土层相对于玻璃而言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较强,反射率较低,故温度较高,形成的地面辐射较强,故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较多,气温较高。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1)D;(2)B。
【点评】大气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原理是: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20.【答案】(1)B;C
(2)②
(3)燃烧湿草可产生大量浓烟,可以强烈吸收地面辐射,然后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减少热量损失,避免梨花遭受冻害。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1)近地面大气主要通过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源,图中B为地面辐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与大气逆辐射增强有关,图中C为大气逆辐射。(2)阴天时,云层较厚,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气温相对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强,气温相对较高,气温日较差较低,图中②曲线气温日较差较低,所以②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3)注意题干信息“早春、晴朗低温、夜晚、燃烧湿草、防御冻害”。早春晴朗低温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夜晚降温快,果树易受冻害,燃烧湿草可产生大量浓烟,浓烟可以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在夜间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从而减少地面热量损失,使得夜晚降温幅度减小,从而使得梨花免遭冻害。
【点评】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通过太阳辐射把能量给了大地,地面吸收热量以后,通过地面辐射把能量给了大气,大气吸收热量后通过大气逆辐射把能量还给了大地。白天和夜晚都晴朗,温差大。原因:白天云层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温度高;夜晚云层薄,保温作用弱,温度低。
21.【答案】(1)①太阳;②大气;③地面;④大气逆
(2)D
(3)③;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
(4)削弱;保温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2)倡导低碳生活,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进而减少大气逆辐射的作用,即是④减弱,故答案为:D项。(3)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地面辐射,大气温度升高,同时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温度升高,热量充足,从而满足南方水果生长的热量条件。 (4)暑假去西藏旅游,需准备防晒霜、厚衣服等物品。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用弱,太阳辐射强,为了防止太阳晒伤,因此需要防晒霜;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气温低,因此需要厚衣服来保暖。
【点评】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通过太阳辐射把能量给了大地,地面吸收热量以后,通过地面辐射把能量给了大气,大气吸收热量后通过大气逆辐射把能量还给了大地。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发季节蔬菜、利用玻璃温室育苗等。塑料薄膜、玻璃能使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棚内或室内,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使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内。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