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3.3 大气热力环流 同步练习(B卷)
一、单选题
(2021高一上·期末)冰川风是指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冰川风的成因是( )
A.冰川地区空气湿度大,保温作用强
B.冰川地区比热容更大,昼夜温差大
C.冰川地区冰面反射强,吸收作用弱
D.冰川地区保温作用强,增温速度快
2.冰川风对该谷地山风的影响是( )
A.延长山风的时间,增强山风的势力
B.延长山风的时间,削弱山风的势力
C.缩短山风的时间,减弱山风的势力
D.缩短山风的时间,增加了山风势力
【答案】1.C
2.A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
【解析】【点评】冰川地区,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迫使冰缘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了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
1.冰川风是指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由于与山谷处相比,冰川的反射率更高,表面吸收的热量较少,温度更低,由于与附近山谷之间存在冷热差异,因此形成冰川风,C正确;A、B、D错误。
2.冰川风与山风的方向一致,会延长山风的时间,同时会加强山风的势力,A正确;B、C、D错误。
(2021高一上·期末)等温面是空间气温相等的点组成的面,下图示意某地区等温面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受热力因素影响( )
A.高空气流由甲地向乙地运动 B.甲地气流向上升
C.近地面气流由甲地向乙地运动 D.乙地气流向下沉
4.推测该地区等压面的分布状况是( )
A.在甲地近地面向上凸起 B.在乙地近地面向上凸起
C.在甲地高空向上凸起 D.在乙地高空向下凹陷
【答案】3.C
4.A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点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四关键”
3.据图可知,乙地近地面等温面上凸,故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D错误。甲地相对冷却,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B错误。甲地高空为低压,乙地高空为高压,故高空大气由乙地流向甲地,A错误。甲地近地面为高压,乙地近地面为低压,故近地面大气由甲地流向乙地,C正确。故答案为:C。
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地气温低,气压高,近地面等压面向上凸起,A正确;乙地气温高,气流上升运动,气压较低,等压面向下凹陷,B错误;甲地近地面是高压,对应的高空是低压,高空等压面向下凹陷,C错误;乙地近地面是低压,对应的高空是高压,高空等压面向上凸,D错误。故答案为:A。
(2021高一上·惠阳期末)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成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较为广泛,例如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体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读“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图中,与上图中所示气压分布状态相符的是( )
A. B.
C. D.
6.拉萨市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北侧。年平均日照总时数多达3005.3小时,有“日光城”之称,拉萨的年雨量为454毫米且多夜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正确示意拉萨多夜雨的是( )
A. B.
C. D.
【答案】5.C
6.B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点评】海陆风 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5.由图及热力环流原理可知,图中①处处于高空等压面上方,气压较低,为低压,②处位于高空等压面下侧,气压较高,为高压,近地面甲处等压面向高空凸出,为高压,气温较低,乙处等压线向近地面凸出,为低压,气温较高,因此,在竖直方向上,甲地气流下沉,乙地气流上升,在水平方向上气流运动,②流向①、甲流向乙。C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6.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可知,夜晚,谷地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山坡降温快,气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在近地面,气流由山坡流向谷底,在高空,气流由谷地上空流向山坡的上空。谷地气流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水汽凝结,易形成夜雨。据ABCD四个选项中的气流运动情况,B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7.(2021高一上·深圳月考)山谷风是局地性的大气运动,对小尺度区域的气候、农业影响较大。昆明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历经一年时间对附近山区进行山风与谷风的观测从而得出一些结论。下图示意该中学附近山区某时刻旗子的飘向。据此完成下题。
图中旗子的飘向,说明此时该地区( )
A.山风势力较强 B.谷风势力较强
C.大气对流显著 D.受山谷风影响小
【答案】D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分析】 山谷风是局地性的大气运动, 夜间山坡上的冷空气迅速冷,沿山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白天山坡受热快,风由谷底吹向山坡,形成谷风。图中不同山坡山顶旗子的飘向一致,说明此时该地区受大规模同一风向影响,受山谷风影响小 。
故答案为:D。
【点评】山谷风
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气温高,气流上升,气压低,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气温低,气流下沉,气压高,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
8.(2021高一上·深圳月考)下图表示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题。
图示时刻,上海的风向是(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答案】B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
【解析】【分析】读图,上海的西侧为高压,东侧为低压,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形成西北风。
故答案为:B。
【点评】近地面大气运动与等压线之间的关系::近地面大气在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斜交。
(2021高一上·惠阳期末)如图为某地因热力环流形成的垂直方向上的等压面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若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则M、N两地间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10.与M地相比,N地( )
A.气温高、气压低 B.气温低、气压高
C.气温高、气压高 D.气温低、气压低
【答案】9.A
10.B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点评】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具体如下图所示:
9.由图可知,图中M地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弯曲,为低压,说明气温高;N地近地面等压面向上凸起,为高压,说明气温低。故MN两地间的风向由N指向M ,北半球向右偏转,N地位于M地的东方,可判断两地之间风向为东南风,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10.根据上题的分析,N地为高压,气温低,M地为低压,气温高。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2021高一上·前郭月考)下图是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指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可能出现的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1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⑧
13.下图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①>②
【答案】11.A
12.C
13.A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
【解析】【点评】影响风向的因素
影响风向的主要因素:大气的受力状况、地转偏向力及其存在位置。具体表现是:
(1)同一平面气流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若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对风向的影响,则风向与等压线垂直;若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对风向的影响,则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若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及地转偏向力对风向的影响,则风向应该是斜穿等压线,且从高压吹向低压。
(2)近地面的风运动过程中往往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高空的风一般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3)风向与摩擦力的方向总相反;地转偏向力的方向总与风向、摩擦力的方向垂直;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总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相反。
(4)高空和近地面没有明确规定的高度,但是一般以1500米为参考数值。
11. 若此图表示北半球等高面,PM>PN,⑤为水平气压梯度力,⑥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⑦为北半球高空风向,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⑤为水平气压梯度力,⑦为北半球高空风向,③为南半球高空风向,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3.四幅等压线分布图的图幅相同,比例尺相同,单位距离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①②③④四幅图气压差分别为6、8、4、2, 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②>①>③>④,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1高一上·天津月考)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应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幅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海滨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拍摄的时段为( )
A.16时至次日8时 B.8时至16时
C.18时至次日6时 D.6时至18时
【答案】14.D
15.B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点评】海陆风是出现于近海和海岸地区的,具有日周期的地方性风 。海陆风在近地面有两个局地环流组分,即日间由海洋吹向陆地的海风和夜间由陆地吹向海洋的陆风,海陆风的成因为昼夜交替过程中海洋-陆地间的气温差,即日间海面上气温低于陆地,而夜间高于陆地。气温差带来了近地面大气的密度和气压差,气压梯度力推动气流由高压(低温)区域向低压(高温)区域运动。
14.读图可知,陆地④处气流上升,海洋①处气流下沉,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可知,气流上升的地方往往是空气受热膨胀上升,下沉的地方往往是冷却收缩下沉,因此④处气温高于①处,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④气温高于③处,①处气温高于②处,因此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④处,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15.读图乙可知,在16时至次日8时、8时至16时、18时至次日6时、6时至18时四个时段中,只有8时至16时这个时段中陆地气温始终高于海洋气温(其他时段全部或部分时间陆地气温低于少海洋气温),陆地气流受热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气流冷却收缩下沉形成高压,近地面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即由海洋流向大陆,形成海风,此时女主角面朝大海,头发向后飘逸,因此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答案为:B。
16.(2021高一上·上海市月考)杭州西湖边的居民,一天里能感受到风向的变化。以下示意图,正确表示西湖边空气运动变化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陆地和湖泊比热不同,白天陆地增温比西湖快,陆地温度高,形成低压,吹湖风,③正确;晚上陆地降温比西湖快,陆地气温低,形成高压,吹陆风,②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湖陆风是在沿湖地区,由于大陆地面的夜间冷却和白天加热作用,在夜间风从大陆吹向湖区,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的天气气候现象。如湖南省岳阳位于洞庭湖东北侧,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夜晚风从市区吹向湖面,而白天从湖面吹向市区。群众称为"进湖风"和"出湖风"。
17.(2021高一上·天津月考)下列四幅等压线图(单位:百帕)中,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
【解析】【分析】读图A可知,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大致由南指向北,相对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风向明显向左偏转与等压线斜交,应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A不符合题意;图B中风向与等压线垂直,与当地水平气压梯度力一致,应是不考虑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的风向,理论上只在赤道存在,不是北半球近地面风向,B不符合题意;图C中风向与当地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当地等压线垂直,大致由东指向西)相比,明显左偏,应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C不符合题意;图D中风向大致当地等压线斜交,且相对当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大致由东指向西)明显右偏,符合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的特征,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大气水平运动——风
二、综合题
18.(2020高一上·通化月考)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N”和“某地的气压状况图P”,图P是图N中的A层某地,该地位于在北半球,中1、2、3位于等压面上,4、5位于等高面上,回答下列问题。
(1)A为 层,B为 层。
(2)A层的直接热源是 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 (升高或降低)。
(3)图P中1、2、3、4、5表示气压相等的数码是 ,表示气压最高的数码是 ,表示气压最低的数码是 ;
(4)甲、乙两处气温较高的是 处,甲乙两地之间的实际风向为 。
(5)若图P表示的是海滨地区晴热白天的热力环流图,则甲地为 (海洋或陆地).若表示的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乙地为 (城市或郊区)。
【答案】(1)对流层;平流层
(2)地面辐射;降低
(3)123;4;5
(4)乙;西北
(5)海洋;城市
【知识点】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运动;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的垂直分层,图N中A层是大气层的最底层为对流层,对流层的高低在12千米,B层高度在距离地面12—50千米,为平流层。
(2)A层为对流层,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距离地面越远,小时到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越低,故对流层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
(3)近地面空气的密度大,气压高,高空空气密度小,气压低,故在同一地方竖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逐渐递减,由图P可知,图中1、2、3在同一等压面上,气压数值相同,5在该等压面的上方,其气压数值小于等压面的数值,4为该等压面的下方,其气压数值小于等压面的数值,故1、2、3、4、5中气压相等的是1、2、3;气压最高的是4,气压最低的是5。
(4)根据上题的分析5处气压较低,4处气压高,近地面与高空气压性质相反,故近地面甲处为高压,气流下沉,气温较低,乙处为低压,气流上升,气温较高。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的影响下,甲乙之间的风向是西北风。
(5)若图P表示海洋与陆地之间的热力环流,白天陆地升温较海洋快,陆地气温高于海洋,陆地气流上升,海洋气流下沉,则甲为海洋,乙为陆地;若该图表示 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城市气流上升,郊区气流下沉,则甲为郊区,乙地为城市。 【点评】太阳辐射在地表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气温不同,导致水平方向上各地间气压差异,引起大气运动。地面均匀受热时等压面平行地面。当地面某地受热较多时,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压,其高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另一地受热较少时,冷却下沉在高空形成低压,在近地面形成高压,等压面出现弯曲;在水平方向上气压差异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并造成空气水平运动(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热力环流。三力影响下的风向的方向与等压线斜交。
19.(2020高一上·安居期中)读右图某地等压面图,AB代表高空等压面,完成下列要求。
(1)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
A.D>C>A>B B.C>B>A>D C.B>C>D>A D.B>D>C>A
(2)请画出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图。
(3)C处天气状况是 (晴朗或阴雨),D处天气状况是 (晴朗或阴雨)
【答案】(1)A
(2)C→A;A→B;B→D;D→C,箭头呈顺时针
(3)阴雨;晴朗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分析】(1)根据高空等压面的分布,A在等压面下面,B在等压面上面,根据大气压随海拔升高而降低,A气压高于B地。根据热力环流原理,C处气流受热上升,气压下降,D处空气遇冷下沉气压升高,C处低于D处气压,所以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D>C>A>B,A正确。故答案为:A。
(2)根据C处受热、D处遇冷和气压D>C>A>B分析,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图为。
(3)C处空气受热上升,水蒸气易遇冷凝结,天气状况多阴雨,D处遇冷下沉,气温升高,水蒸气不易凝结,天气状况多晴朗。
【点评】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即气压)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
20.(2020高一上·天津期中)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实验一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
实验二 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
(1)实验一主要目的是测试(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太阳辐射强弱的影响因素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
(2)甲箱温度应该比乙箱温度的读数 (填“大”或“小”)一些。为什么?
(3)实验二中放入瓶中的温度计的读数会 (填“大”或“小”)一些。为什么?
(4)华北地区春播时常进行地膜覆盖,试解释其原理。
【答案】(1)D
(2)大;有土的玻璃箱吸收的太阳辐射多,产生的地面辐射也强
(3)大;太阳辐射可穿透玻璃瓶使瓶内气温升高,而玻璃可阻挡瓶内热量向外散发,所以瓶内气温会高一些
(4)地膜覆盖,太阳短波辐射可以穿越薄膜,使地面增温,而地面长波辐射和大气辐射却很少能穿越薄膜,就相当于阻止了热对流,起到保温作用。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分析】(1)实验一是对有土层的玻璃箱和没有土层的玻璃箱进行温度比较,主要测试大气主要的直热热源是地面,D正确。该实验测试不出温室效应,A错。从图中看,太阳光线没有差异,不是测试太阳辐射强弱的影响因素,B错。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从实验中读不出来,C错。(2)甲箱有土层,比没有土层的乙箱温度高。原因是有土层玻璃箱比没有土层的玻璃箱吸收太阳辐射较多,产生的地面辐射多。(3)放入瓶中的温度计读数会大,原因是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穿透能力强,可穿透玻璃瓶,使玻璃瓶内气温升高。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穿透能力差,玻璃可阻挡瓶内热量向外辐射,导致瓶内气温高。(4)华北春播时气温相对较低,覆盖地膜主要为了保温。原理是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穿透能力强,可穿透地膜,使地膜内温度升高。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穿透能力差,地膜可阻挡膜内热量向外辐射,起到保温作用。
【点评】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通过太阳辐射把能量给了大地,地面吸收热量以后,通过地面辐射把能量给了大气,大气吸收热量后通过大气逆辐射把能量还给了大地。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塑料薄膜、玻璃能使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棚内或室内,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使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内。
21.(2020高一上·淄博期中)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某季节日均温等温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城市白天比郊区太阳辐射弱的原因。
(2)绘制A—B—线高空及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
(3)简述城市中心气温高于郊区的原因。
【答案】(1)城市的雾岛、雨岛效应、多云雾、阴雨天气;城市颗粒污染物增加、大气尘埃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等削弱作用强;城市污染物多、产生的光化学烟雾多,遮挡阳光
(2)
(3)市中心建筑密集,地面多硬化,吸收太阳辐射多,向大气传送的热量也多;市中心人口密集,产业发达,生产生活向大气释放的废热较多;城市建筑高大稠密,不易通风散热。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城市具有雾岛、雨岛效应,所以多云雾、阴雨天气,云雾对太阳辐射反射作用强;城市工业发达,颗粒污染物多、大气尘埃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等削弱作用强;城市污染物在紫外线作用下形成光化学烟雾,遮挡阳光作用强,所以城市白天比郊区太阳辐射弱。(2)据图可知,N地气温高,空气上升,高空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低压,AB处气温低,空气受冷收缩下沉,高空形成低压,近地面形成高压。所以A—B—线高空等压面中间高,两侧低,近地面等压面中间低,两侧高。(如图)(3)市中心建筑物高大密集,多硬化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多,向大气中传送的热量也多;市中心人口密集,生活废热释放较多;城市各种产业发达,生产过程中向大气释放的废热较多;城市建筑高大稠密,不利于通风散热。
【点评】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空气的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沉),进而导致高空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高空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进而使得近地面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近地面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地区间的冷热不均;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同一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原动力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22.(2020高一上·临汾期中)图甲为某校学生设计的“热力环流”模拟实验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罩里的纸条M、N就会发生摆动。依据实验过程,请在图乙中连续绘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在环节1中图中括号内标出近地面甲、乙两地气温差异(填冷或热);在环节2图中用箭头标出①、②气流运动方向;在环节3图中括号内标出近地面甲、乙两地气压状况(填高压或低压);在环节4图中用箭头标出③、④风向。
(2)根据该模拟实验,可推测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
(3)应用热力环流原理,可以解释很多现象。图丙为“面向大海,发丝飘动”的照片。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解释图丙中现象的是 (选择填空)。
A. B.
C. D.
(4)图丁中近地面的气流方向是从 (填市区或郊区)向 (填市区或郊区)。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该城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选在图丁中①、②两地中的 地。
【答案】(1)
(2)冷热不均
(3)C
(4)郊区;市区;①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分析】(1)图甲中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电炉会加热其上空空气,另一侧有冰块的上空空气遇冷,即在环节1中图中,近地面甲处受热、乙处空气遇冷,两地气温出现冷热不均差异;在环节2图中,甲地受热后①空气膨胀上升,乙处空气②遇冷收缩下沉;由于冷热不均,近地面甲处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乙地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如环节3图;同一水平面出现气压差,导致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出现热力环流,如环节4图③④。
(2)根据该模拟实验,可推测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
(3)由图丙为“面向大海,发丝飘动”的照片可以看出,人面向大海,头发向后飘,吹的是海风,白天陆地增温快形成低气压,海洋相对冷形成高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白天陆地增温快形成低气压,海洋相对冷形成高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示意图中C是正确的;图B反映的是夜间空气运动;图A、D是错的。
(4)城市产生各种废热形成热岛效应,即城市温度较郊区高,城市形成低气压,郊区形成高气压,图丁中近地面的气流方向是从郊区向市区。城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选在图丁中①处,可以通过城市-郊区间的空气流动,把郊区的空气源源不断的输往城市,利于减轻城市热岛效应;②地位于城郊环流圈之外,不利于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
【点评】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即气压)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3.3 大气热力环流 同步练习(B卷)
一、单选题
(2021高一上·期末)冰川风是指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冰川风的成因是( )
A.冰川地区空气湿度大,保温作用强
B.冰川地区比热容更大,昼夜温差大
C.冰川地区冰面反射强,吸收作用弱
D.冰川地区保温作用强,增温速度快
2.冰川风对该谷地山风的影响是( )
A.延长山风的时间,增强山风的势力
B.延长山风的时间,削弱山风的势力
C.缩短山风的时间,减弱山风的势力
D.缩短山风的时间,增加了山风势力
(2021高一上·期末)等温面是空间气温相等的点组成的面,下图示意某地区等温面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受热力因素影响( )
A.高空气流由甲地向乙地运动 B.甲地气流向上升
C.近地面气流由甲地向乙地运动 D.乙地气流向下沉
4.推测该地区等压面的分布状况是( )
A.在甲地近地面向上凸起 B.在乙地近地面向上凸起
C.在甲地高空向上凸起 D.在乙地高空向下凹陷
(2021高一上·惠阳期末)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成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较为广泛,例如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体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读“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图中,与上图中所示气压分布状态相符的是( )
A. B.
C. D.
6.拉萨市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北侧。年平均日照总时数多达3005.3小时,有“日光城”之称,拉萨的年雨量为454毫米且多夜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正确示意拉萨多夜雨的是( )
A. B.
C. D.
7.(2021高一上·深圳月考)山谷风是局地性的大气运动,对小尺度区域的气候、农业影响较大。昆明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历经一年时间对附近山区进行山风与谷风的观测从而得出一些结论。下图示意该中学附近山区某时刻旗子的飘向。据此完成下题。
图中旗子的飘向,说明此时该地区( )
A.山风势力较强 B.谷风势力较强
C.大气对流显著 D.受山谷风影响小
8.(2021高一上·深圳月考)下图表示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题。
图示时刻,上海的风向是(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2021高一上·惠阳期末)如图为某地因热力环流形成的垂直方向上的等压面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若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则M、N两地间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10.与M地相比,N地( )
A.气温高、气压低 B.气温低、气压高
C.气温高、气压高 D.气温低、气压低
(2021高一上·前郭月考)下图是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指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可能出现的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1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⑧
13.下图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①>②
(2021高一上·天津月考)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应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幅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海滨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拍摄的时段为( )
A.16时至次日8时 B.8时至16时
C.18时至次日6时 D.6时至18时
16.(2021高一上·上海市月考)杭州西湖边的居民,一天里能感受到风向的变化。以下示意图,正确表示西湖边空气运动变化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7.(2021高一上·天津月考)下列四幅等压线图(单位:百帕)中,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A. B.
C. D.
二、综合题
18.(2020高一上·通化月考)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N”和“某地的气压状况图P”,图P是图N中的A层某地,该地位于在北半球,中1、2、3位于等压面上,4、5位于等高面上,回答下列问题。
(1)A为 层,B为 层。
(2)A层的直接热源是 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 (升高或降低)。
(3)图P中1、2、3、4、5表示气压相等的数码是 ,表示气压最高的数码是 ,表示气压最低的数码是 ;
(4)甲、乙两处气温较高的是 处,甲乙两地之间的实际风向为 。
(5)若图P表示的是海滨地区晴热白天的热力环流图,则甲地为 (海洋或陆地).若表示的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乙地为 (城市或郊区)。
19.(2020高一上·安居期中)读右图某地等压面图,AB代表高空等压面,完成下列要求。
(1)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
A.D>C>A>B B.C>B>A>D C.B>C>D>A D.B>D>C>A
(2)请画出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图。
(3)C处天气状况是 (晴朗或阴雨),D处天气状况是 (晴朗或阴雨)
20.(2020高一上·天津期中)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实验一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
实验二 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
(1)实验一主要目的是测试(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太阳辐射强弱的影响因素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
(2)甲箱温度应该比乙箱温度的读数 (填“大”或“小”)一些。为什么?
(3)实验二中放入瓶中的温度计的读数会 (填“大”或“小”)一些。为什么?
(4)华北地区春播时常进行地膜覆盖,试解释其原理。
21.(2020高一上·淄博期中)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某季节日均温等温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城市白天比郊区太阳辐射弱的原因。
(2)绘制A—B—线高空及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
(3)简述城市中心气温高于郊区的原因。
22.(2020高一上·临汾期中)图甲为某校学生设计的“热力环流”模拟实验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罩里的纸条M、N就会发生摆动。依据实验过程,请在图乙中连续绘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在环节1中图中括号内标出近地面甲、乙两地气温差异(填冷或热);在环节2图中用箭头标出①、②气流运动方向;在环节3图中括号内标出近地面甲、乙两地气压状况(填高压或低压);在环节4图中用箭头标出③、④风向。
(2)根据该模拟实验,可推测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
(3)应用热力环流原理,可以解释很多现象。图丙为“面向大海,发丝飘动”的照片。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解释图丙中现象的是 (选择填空)。
A. B.
C. D.
(4)图丁中近地面的气流方向是从 (填市区或郊区)向 (填市区或郊区)。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该城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选在图丁中①、②两地中的 地。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A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
【解析】【点评】冰川地区,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迫使冰缘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了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
1.冰川风是指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由于与山谷处相比,冰川的反射率更高,表面吸收的热量较少,温度更低,由于与附近山谷之间存在冷热差异,因此形成冰川风,C正确;A、B、D错误。
2.冰川风与山风的方向一致,会延长山风的时间,同时会加强山风的势力,A正确;B、C、D错误。
【答案】3.C
4.A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点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四关键”
3.据图可知,乙地近地面等温面上凸,故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D错误。甲地相对冷却,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B错误。甲地高空为低压,乙地高空为高压,故高空大气由乙地流向甲地,A错误。甲地近地面为高压,乙地近地面为低压,故近地面大气由甲地流向乙地,C正确。故答案为:C。
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地气温低,气压高,近地面等压面向上凸起,A正确;乙地气温高,气流上升运动,气压较低,等压面向下凹陷,B错误;甲地近地面是高压,对应的高空是低压,高空等压面向下凹陷,C错误;乙地近地面是低压,对应的高空是高压,高空等压面向上凸,D错误。故答案为:A。
【答案】5.C
6.B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点评】海陆风 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5.由图及热力环流原理可知,图中①处处于高空等压面上方,气压较低,为低压,②处位于高空等压面下侧,气压较高,为高压,近地面甲处等压面向高空凸出,为高压,气温较低,乙处等压线向近地面凸出,为低压,气温较高,因此,在竖直方向上,甲地气流下沉,乙地气流上升,在水平方向上气流运动,②流向①、甲流向乙。C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6.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可知,夜晚,谷地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山坡降温快,气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在近地面,气流由山坡流向谷底,在高空,气流由谷地上空流向山坡的上空。谷地气流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水汽凝结,易形成夜雨。据ABCD四个选项中的气流运动情况,B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7.【答案】D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分析】 山谷风是局地性的大气运动, 夜间山坡上的冷空气迅速冷,沿山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白天山坡受热快,风由谷底吹向山坡,形成谷风。图中不同山坡山顶旗子的飘向一致,说明此时该地区受大规模同一风向影响,受山谷风影响小 。
故答案为:D。
【点评】山谷风
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气温高,气流上升,气压低,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气温低,气流下沉,气压高,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
8.【答案】B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
【解析】【分析】读图,上海的西侧为高压,东侧为低压,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形成西北风。
故答案为:B。
【点评】近地面大气运动与等压线之间的关系::近地面大气在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斜交。
【答案】9.A
10.B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点评】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具体如下图所示:
9.由图可知,图中M地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弯曲,为低压,说明气温高;N地近地面等压面向上凸起,为高压,说明气温低。故MN两地间的风向由N指向M ,北半球向右偏转,N地位于M地的东方,可判断两地之间风向为东南风,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10.根据上题的分析,N地为高压,气温低,M地为低压,气温高。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答案】11.A
12.C
13.A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
【解析】【点评】影响风向的因素
影响风向的主要因素:大气的受力状况、地转偏向力及其存在位置。具体表现是:
(1)同一平面气流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若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对风向的影响,则风向与等压线垂直;若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对风向的影响,则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若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及地转偏向力对风向的影响,则风向应该是斜穿等压线,且从高压吹向低压。
(2)近地面的风运动过程中往往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高空的风一般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3)风向与摩擦力的方向总相反;地转偏向力的方向总与风向、摩擦力的方向垂直;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总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相反。
(4)高空和近地面没有明确规定的高度,但是一般以1500米为参考数值。
11. 若此图表示北半球等高面,PM>PN,⑤为水平气压梯度力,⑥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⑦为北半球高空风向,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⑤为水平气压梯度力,⑦为北半球高空风向,③为南半球高空风向,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3.四幅等压线分布图的图幅相同,比例尺相同,单位距离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①②③④四幅图气压差分别为6、8、4、2, 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②>①>③>④,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4.D
15.B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点评】海陆风是出现于近海和海岸地区的,具有日周期的地方性风 。海陆风在近地面有两个局地环流组分,即日间由海洋吹向陆地的海风和夜间由陆地吹向海洋的陆风,海陆风的成因为昼夜交替过程中海洋-陆地间的气温差,即日间海面上气温低于陆地,而夜间高于陆地。气温差带来了近地面大气的密度和气压差,气压梯度力推动气流由高压(低温)区域向低压(高温)区域运动。
14.读图可知,陆地④处气流上升,海洋①处气流下沉,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可知,气流上升的地方往往是空气受热膨胀上升,下沉的地方往往是冷却收缩下沉,因此④处气温高于①处,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④气温高于③处,①处气温高于②处,因此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④处,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15.读图乙可知,在16时至次日8时、8时至16时、18时至次日6时、6时至18时四个时段中,只有8时至16时这个时段中陆地气温始终高于海洋气温(其他时段全部或部分时间陆地气温低于少海洋气温),陆地气流受热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气流冷却收缩下沉形成高压,近地面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即由海洋流向大陆,形成海风,此时女主角面朝大海,头发向后飘逸,因此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答案为:B。
16.【答案】B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陆地和湖泊比热不同,白天陆地增温比西湖快,陆地温度高,形成低压,吹湖风,③正确;晚上陆地降温比西湖快,陆地气温低,形成高压,吹陆风,②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湖陆风是在沿湖地区,由于大陆地面的夜间冷却和白天加热作用,在夜间风从大陆吹向湖区,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的天气气候现象。如湖南省岳阳位于洞庭湖东北侧,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夜晚风从市区吹向湖面,而白天从湖面吹向市区。群众称为"进湖风"和"出湖风"。
17.【答案】D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
【解析】【分析】读图A可知,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大致由南指向北,相对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风向明显向左偏转与等压线斜交,应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A不符合题意;图B中风向与等压线垂直,与当地水平气压梯度力一致,应是不考虑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的风向,理论上只在赤道存在,不是北半球近地面风向,B不符合题意;图C中风向与当地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当地等压线垂直,大致由东指向西)相比,明显左偏,应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C不符合题意;图D中风向大致当地等压线斜交,且相对当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大致由东指向西)明显右偏,符合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的特征,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大气水平运动——风
18.【答案】(1)对流层;平流层
(2)地面辐射;降低
(3)123;4;5
(4)乙;西北
(5)海洋;城市
【知识点】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运动;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的垂直分层,图N中A层是大气层的最底层为对流层,对流层的高低在12千米,B层高度在距离地面12—50千米,为平流层。
(2)A层为对流层,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距离地面越远,小时到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越低,故对流层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
(3)近地面空气的密度大,气压高,高空空气密度小,气压低,故在同一地方竖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逐渐递减,由图P可知,图中1、2、3在同一等压面上,气压数值相同,5在该等压面的上方,其气压数值小于等压面的数值,4为该等压面的下方,其气压数值小于等压面的数值,故1、2、3、4、5中气压相等的是1、2、3;气压最高的是4,气压最低的是5。
(4)根据上题的分析5处气压较低,4处气压高,近地面与高空气压性质相反,故近地面甲处为高压,气流下沉,气温较低,乙处为低压,气流上升,气温较高。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的影响下,甲乙之间的风向是西北风。
(5)若图P表示海洋与陆地之间的热力环流,白天陆地升温较海洋快,陆地气温高于海洋,陆地气流上升,海洋气流下沉,则甲为海洋,乙为陆地;若该图表示 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城市气流上升,郊区气流下沉,则甲为郊区,乙地为城市。 【点评】太阳辐射在地表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气温不同,导致水平方向上各地间气压差异,引起大气运动。地面均匀受热时等压面平行地面。当地面某地受热较多时,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压,其高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另一地受热较少时,冷却下沉在高空形成低压,在近地面形成高压,等压面出现弯曲;在水平方向上气压差异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并造成空气水平运动(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热力环流。三力影响下的风向的方向与等压线斜交。
19.【答案】(1)A
(2)C→A;A→B;B→D;D→C,箭头呈顺时针
(3)阴雨;晴朗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分析】(1)根据高空等压面的分布,A在等压面下面,B在等压面上面,根据大气压随海拔升高而降低,A气压高于B地。根据热力环流原理,C处气流受热上升,气压下降,D处空气遇冷下沉气压升高,C处低于D处气压,所以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D>C>A>B,A正确。故答案为:A。
(2)根据C处受热、D处遇冷和气压D>C>A>B分析,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图为。
(3)C处空气受热上升,水蒸气易遇冷凝结,天气状况多阴雨,D处遇冷下沉,气温升高,水蒸气不易凝结,天气状况多晴朗。
【点评】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即气压)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
20.【答案】(1)D
(2)大;有土的玻璃箱吸收的太阳辐射多,产生的地面辐射也强
(3)大;太阳辐射可穿透玻璃瓶使瓶内气温升高,而玻璃可阻挡瓶内热量向外散发,所以瓶内气温会高一些
(4)地膜覆盖,太阳短波辐射可以穿越薄膜,使地面增温,而地面长波辐射和大气辐射却很少能穿越薄膜,就相当于阻止了热对流,起到保温作用。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分析】(1)实验一是对有土层的玻璃箱和没有土层的玻璃箱进行温度比较,主要测试大气主要的直热热源是地面,D正确。该实验测试不出温室效应,A错。从图中看,太阳光线没有差异,不是测试太阳辐射强弱的影响因素,B错。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从实验中读不出来,C错。(2)甲箱有土层,比没有土层的乙箱温度高。原因是有土层玻璃箱比没有土层的玻璃箱吸收太阳辐射较多,产生的地面辐射多。(3)放入瓶中的温度计读数会大,原因是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穿透能力强,可穿透玻璃瓶,使玻璃瓶内气温升高。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穿透能力差,玻璃可阻挡瓶内热量向外辐射,导致瓶内气温高。(4)华北春播时气温相对较低,覆盖地膜主要为了保温。原理是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穿透能力强,可穿透地膜,使地膜内温度升高。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穿透能力差,地膜可阻挡膜内热量向外辐射,起到保温作用。
【点评】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通过太阳辐射把能量给了大地,地面吸收热量以后,通过地面辐射把能量给了大气,大气吸收热量后通过大气逆辐射把能量还给了大地。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塑料薄膜、玻璃能使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棚内或室内,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使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内。
21.【答案】(1)城市的雾岛、雨岛效应、多云雾、阴雨天气;城市颗粒污染物增加、大气尘埃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等削弱作用强;城市污染物多、产生的光化学烟雾多,遮挡阳光
(2)
(3)市中心建筑密集,地面多硬化,吸收太阳辐射多,向大气传送的热量也多;市中心人口密集,产业发达,生产生活向大气释放的废热较多;城市建筑高大稠密,不易通风散热。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城市具有雾岛、雨岛效应,所以多云雾、阴雨天气,云雾对太阳辐射反射作用强;城市工业发达,颗粒污染物多、大气尘埃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等削弱作用强;城市污染物在紫外线作用下形成光化学烟雾,遮挡阳光作用强,所以城市白天比郊区太阳辐射弱。(2)据图可知,N地气温高,空气上升,高空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低压,AB处气温低,空气受冷收缩下沉,高空形成低压,近地面形成高压。所以A—B—线高空等压面中间高,两侧低,近地面等压面中间低,两侧高。(如图)(3)市中心建筑物高大密集,多硬化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多,向大气中传送的热量也多;市中心人口密集,生活废热释放较多;城市各种产业发达,生产过程中向大气释放的废热较多;城市建筑高大稠密,不利于通风散热。
【点评】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空气的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沉),进而导致高空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高空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进而使得近地面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近地面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地区间的冷热不均;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同一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原动力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22.【答案】(1)
(2)冷热不均
(3)C
(4)郊区;市区;①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分析】(1)图甲中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电炉会加热其上空空气,另一侧有冰块的上空空气遇冷,即在环节1中图中,近地面甲处受热、乙处空气遇冷,两地气温出现冷热不均差异;在环节2图中,甲地受热后①空气膨胀上升,乙处空气②遇冷收缩下沉;由于冷热不均,近地面甲处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乙地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如环节3图;同一水平面出现气压差,导致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出现热力环流,如环节4图③④。
(2)根据该模拟实验,可推测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
(3)由图丙为“面向大海,发丝飘动”的照片可以看出,人面向大海,头发向后飘,吹的是海风,白天陆地增温快形成低气压,海洋相对冷形成高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白天陆地增温快形成低气压,海洋相对冷形成高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示意图中C是正确的;图B反映的是夜间空气运动;图A、D是错的。
(4)城市产生各种废热形成热岛效应,即城市温度较郊区高,城市形成低气压,郊区形成高气压,图丁中近地面的气流方向是从郊区向市区。城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选在图丁中①处,可以通过城市-郊区间的空气流动,把郊区的空气源源不断的输往城市,利于减轻城市热岛效应;②地位于城郊环流圈之外,不利于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
【点评】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即气压)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