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地球公转的特点和黄赤交角
一、选择题
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当地球运行至图中d点时,我国的节气为(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2.当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 )
A.地球公转的角速度最慢
B.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最快
C.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最快
D.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最慢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冬至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如图表示“地球公转运动轨道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的位置。读图,完成3~4题。
3.“九尽桃花开”时,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的( )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4.当地球公转到丁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黄赤交角变为0°
B.此时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90°
C.此时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南移
D.此时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北移
下图是“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的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5.图中能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7.确定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是依据( )
A.日地距离 B.黄赤交角
C.地球自转周期 D.地球公转速度
读下图,完成8~9题。
8.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则图中字母L和S代表的角的度数为( )
A.20° B.23.5° C.30° D.66.5°
9.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当地球越过P点后的一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 )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B.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C.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地球自转周期不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快
据科学考察:火星的运行确实与地球有着相似之处,它的自转周期仅比地球长41分钟,它的自转轴倾角也只比地球的黄赤交角大32分,火星上不仅有类似地球上的季节之分,还可明显地区分出“五带”。据此完成12~13题。
12.火星的自转周期是( )
A.24时41分 B.23时19分
C.24时37分4秒 D.23时15分4秒
13.太阳在火星表面直射点的移动范围约是( )
A.23.5°N至23.5°S
B.23°N至23°S
C.24°02′N至24°02′S
D.23°31′N至23°31′S
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射点位于④处时,应是6月22日前后
B.直射点位于⑤处时,节气是秋分
C.直射点位于①处时,节气是春分
D.直射点从①处到③处期间,我国各地得到的太阳辐射能越来越多
15.上图中,当太阳直射点由②处向③处移动时,关于地球公转速度,叙述正确的是( )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慢—快—慢 D.快—慢—快
二、非选择题
16.读“地球公转位置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适当位置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地球公转到A点时的节气是________,日期是________前后。
(3)地球公转到C点时,北京的季节是________。
(4)在A、B、C、D四点中,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点,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________点附近。
(5)地球自B点经C、D、A再运行至B点所需时间为________,称1个________年。
17.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太阳直射点移动路线上B、C、D三处的节气名称和所在的纬线名称。
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的度数和表示的含义以及存在的结果。
(3)直射点移动到C处的运动方向为向________(南或北),D处之后的运动方向为向________(南或北)。
18.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图1中的A、B、C、D标在图2中适当的位置,并注明二至日。
(2)在图2中画出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
(3)地球公转轨道为近似________的椭圆轨道,地球运行到图中________点时,接近远日点位置,其公转速度________(快、慢)。
(4)A→B期间,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半球,并且正在向________移动。
19.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上画出地球公转、自转的方向。
(2)写出①②③④点的节气名称及其日期。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3)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它刚好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4)当地球位于⑤位置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正处于右图中的________段。第1课时 地球公转的特点和黄赤交角
一、选择题
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当地球运行至图中d点时,我国的节气为(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2.当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 )
A.地球公转的角速度最慢
B.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最快
C.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最快
D.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最慢
答案 1.D 2.A
解析 第1题,地球在1月初位于近日点,d点位于近日点之前,和冬至最接近,因此当地球运行至图中d点时,我国的节气为冬至。第2题,当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最慢。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冬至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如图表示“地球公转运动轨道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的位置。读图,完成3~4题。
3.“九尽桃花开”时,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的( )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4.当地球公转到丁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黄赤交角变为0°
B.此时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90°
C.此时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南移
D.此时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北移
答案 3.C 4.D
解析 第3题,由材料“数九从每年冬至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可知,12月22日向后数81天就是‘九尽桃花开’”时,此时大概为3月11日前后。甲在远日点之前,远日点为7月初,所以甲应该为夏至。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可以推断出乙为秋分,丙为冬至,丁为春分,所以“九尽桃花开”时,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的丙丁之间。第4题,目前黄赤交角变为23.5°,不会在一年内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66.5°,不会随节气发生变化。此时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北移。
下图是“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的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5.图中能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7.确定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是依据( )
A.日地距离 B.黄赤交角
C.地球自转周期 D.地球公转速度
答案 5.A 6.B 7.B
解析 第5题,黄赤交角是地球自转轨道面(赤道面)和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的夹角,从图中看出①表示黄赤交角。第6题,从图中看出,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应为北半球夏至日。第7题,黄赤交角的度数和回归线的纬度数是相等的,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
读下图,完成8~9题。
8.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则图中字母L和S代表的角的度数为( )
A.20° B.23.5° C.30° D.66.5°
9.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当地球越过P点后的一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 )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B.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C.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答案 8.B 9.C
解析 第8题,由图中信息可知,P、Q分别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和冬至日,L和S代表的是黄赤交角。第9题,夏至日后,太阳直射点仍在北半球,但开始向南移动。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地球自转周期不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快
答案 10.D 11.D
解析 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则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及其运动方向与以太阳为参照系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及其运动方向相反,所以图1中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动方向应为自右向左。第10题,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应在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前且靠近6月22日处,故应为丁。第11题,图中显示,甲、乙两点关于冬至点对称,而非关于近日点对称,所以日地距离不同;而地球公转速度与日地距离相关,故公转速度也不同;地球自转周期是相同的,此位置地球位于轨道的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快。
据科学考察:火星的运行确实与地球有着相似之处,它的自转周期仅比地球长41分钟,它的自转轴倾角也只比地球的黄赤交角大32分,火星上不仅有类似地球上的季节之分,还可明显地区分出“五带”。据此完成12~13题。
12.火星的自转周期是( )
A.24时41分 B.23时19分
C.24时37分4秒 D.23时15分4秒
13.太阳在火星表面直射点的移动范围约是( )
A.23.5°N至23.5°S
B.23°N至23°S
C.24°02′N至24°02′S
D.23°31′N至23°31′S
答案 12.C 13.C
解析 第12题,火星的自转周期仅比地球长41分钟,地球的自转周期为23时56分4秒,所以火星的自转周期是24时37分4秒,选C。第13题,地球的黄赤交角约为23.5°,火星的自转轴倾角比地球的黄赤交角大32′,即火星自转轴倾角约为24°02′,所以太阳直射点在火星表面的移动范围为24°02′N至24°02′S,选C。
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射点位于④处时,应是6月22日前后
B.直射点位于⑤处时,节气是秋分
C.直射点位于①处时,节气是春分
D.直射点从①处到③处期间,我国各地得到的太阳辐射能越来越多
15.上图中,当太阳直射点由②处向③处移动时,关于地球公转速度,叙述正确的是( )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慢—快—慢 D.快—慢—快
答案 14.C 15.D
解析 第14题,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回归运动。图中①②③④⑤对应的节气和时间分别为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次年春分(3月21日前后)。直射点由①处到②处期间,我国各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越来越多,由②处到③处期间我国各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越来越少。第15题,直射点由②处到③处期间,地球经过远日点(7月初),在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最慢,之后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二、非选择题
16.读“地球公转位置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适当位置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地球公转到A点时的节气是________,日期是________前后。
(3)地球公转到C点时,北京的季节是________。
(4)在A、B、C、D四点中,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点,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________点附近。
(5)地球自B点经C、D、A再运行至B点所需时间为________,称1个________年。
答案 (1)略。 (2)冬至 12月22日 (3)夏季 (4)A C (5)365日5时48分46秒 回归
17.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太阳直射点移动路线上B、C、D三处的节气名称和所在的纬线名称。
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的度数和表示的含义以及存在的结果。
(3)直射点移动到C处的运动方向为向________(南或北),D处之后的运动方向为向________(南或北)。
答案 (1)夏至,北回归线 秋分,赤道 冬至,南回归线
(2)23.5°。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3)南 北
18.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图1中的A、B、C、D标在图2中适当的位置,并注明二至日。
(2)在图2中画出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
(3)地球公转轨道为近似________的椭圆轨道,地球运行到图中________点时,接近远日点位置,其公转速度________(快、慢)。
(4)A→B期间,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半球,并且正在向________移动。
答案 (1)上为A,下为C,左为B,右为D;左为夏至日,右为冬至日。
(2)略(均为逆时针)。
(3)正圆 B 慢 (4)北 北
19.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上画出地球公转、自转的方向。
(2)写出①②③④点的节气名称及其日期。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3)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它刚好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4)当地球位于⑤位置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正处于右图中的________段。
答案 (1)图略 (2)秋分—9月23日前后 冬至—12月22日前后 春分—3月21日前后 夏至—6月22日前后 (3)B (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