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4.2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同步练习(B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4.2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同步练习(B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10 22:24:20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4.2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同步练习(B卷)
一、单选题
(2021高一上·南关期中)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能正确表示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上题选定曲线反映了某月大连港附近海域水温垂直分布,则此季节(  )
A.辽河口表层水温最低 B.辽河口表层盐度最低
C.辽河径流量最小 D.辽河流域气候干旱
【答案】1.A
2.B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点评】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
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海水温度递减; 夏季海水温度高于冬季海水温度。
②海水深度: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不均匀降低。
③洋流:同纬度海区暖流经过海水温度高,同纬度海区寒流经过海水温度低。
1.表层海水随深度增加温度下降,排除③④;海水1000米以下深层水温经常保持恒温的低温状态,①正确,②错误。故答案为:A。
2.①表层海水温度约为25℃,水温较高,为北半球夏季。 夏季辽河口表层水温最高,辽河流域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径流量最大,河口淡水汇入最多,盐度最低。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1高一上·南关期中)读下图,完成下面下列小题。
3.图示海水盐度的分布,可以描述为(  )
①自河口向外海递增②自西向东递增③自河口向外海递减④自东向西递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影响图示海水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海域轮廓 B.降水 C.河流径流 D.蒸发
【答案】3.A
4.C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点评】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
①气候因素:不同纬度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即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降水——降低海水的盐度;蒸发——使海水的盐度升高。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
②洋流因素:同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盐度偏低。
③河流径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④海区的封闭度:海区封闭度越强,与外界海水交换少,盐度会趋于更高或更低。
⑤高纬度海区结、融冰量的大小: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
3.①④、自河口向外海等盐度线数值增大①正确,④错误;
②③、自西向东等盐度线数值增大②正确,③错误;
故答案为:A。
4.
图示为长江入海口,河口盐度较低是由于河流带来大量淡水具有稀释作用,所以影响图示海水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河流径流,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1高一上·南关期中)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2”号于2019年10月15日从深圳启航,在澳大利亚霍巴特港接受补给后,驶往中山站(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下列小两题。
5.“雪龙2”号经过的海域中,海水温度最高的是(  )
A.深圳沿海 B.赤道海域 C.霍巴特港 D.中山站沿海
6.从深圳至中山站航线所经历的海域,海水吃水深度的变化是(  )
A.变深 B.变浅
C.先变深后变浅 D.先变浅后变深
【答案】5.B
6.C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点评】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
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海水温度递减;夏季海水温度高于冬季海水温度。
②海水深度: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不均匀降低。
③洋流:同纬度海区暖流经过海水温度高,同纬度海区寒流经过海水温度低。
5.水平方向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雪龙2”号经过的海域中赤道海域纬度最低,海水温度最高。
故答案为:B。
6.船只吃水深度主要与海水密度有关,密度大,吃水浅,密度小,吃水深。表层海水密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增。 从深圳至中山站航线所经历的海域 ,纬度先降低后升高,海水密度先减小后升高,吃水深度 先变深后变浅 。
故答案为:C。
(2021高一上·福田期中)下面左图为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右图为某监测站水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7.右图中监测站位于左图中的(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8.右图所示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是(  )
A.表层向深层递增 B.1000米以下变化较大
C.表层向深层递减 D.1000米以上相对稳定
【答案】7.A
8.C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点评】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1)纬度:不同纬度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则温度不同。全球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由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递减。(2)洋流: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海水温度较高,寒流流经海水温度较低。(3)季节:夏季海水温度高,冬季海水温度低。(4)深度:表层海水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递减,1000米以内变化较明显,1000米——2000米变化较小,2000米以常年保持低温状态。
7.从右图中某监测站海水温度垂直分布来看,表层水温大于10℃小于20℃,左图中甲乙丙丁对应中只有甲点符合右图中海水表层水温数值,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8.结合右图可知,海水温度随深度从表层向深层递减。在1000米深度以上,海水温度随深度迅速降低,1000米深度向下海水温度变化较小。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2021高一上·通化期中)
9.读《海洋温度、密度、盐度》图,正确的是(  )
A.a盐度、b温度、c密度 B.a密度、b温度、c盐度
C.a盐度、b密度、c温度 D.a温度、b密度、c盐度
10.世界表层海水温度最主要的热源来自(  )
A.潮汐能 B.地球内能 C.波浪能 D.太阳辐射
11.影响世界表层海水盐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①河流入海淡水量②降水量③蒸发量④冰雪融水量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D
9.D
10.D
11.B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点评】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水平分布规律 同一季节不同纬度 低纬海区水温高;高纬海区水温低 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
同一海区不同季节 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
垂直分布规律 1 000米以上 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海水导热率低,太阳辐射热量集中储存于海洋表层
1 000米以下 低温状态,随深度变化幅度很小
9.a曲线由赤道往两极递减,太阳辐射整体由赤道往两极递减,因此a是海洋温度。b与a相反,由赤道往两极递增,海洋的温度与密度呈负相关,因此b是密度。c在副热带地区最大,由副热带地区往两侧递减,副热带地区盛行下沉气流,气温高、降水少,海水蒸发强烈,海洋盐度高,因此c是盐度。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10.由图可知,世界表层海水温度与纬度呈反比,赤道附近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海水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温度高,所以最主要的热源来自太阳辐射,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11.影响世界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最主要的因素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海水盐度较低;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海水盐度较高。河流入海淡水量、冰雪融水量会影响表层海水盐度,但不是影响表层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2021高一上·通化期中)下图1为“某测站水温垂直分布图”,图2为“某海域表层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2.图1所示海区,对应可能是图2中的点(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图2中虚线表示流经该海区的洋流,由图可知该洋流是(  )
A.北半球的寒流 B.南半球的寒流
C.北半球的暖流 D.南半球的暖流
14.若图2中点①与②,③与④分别处于同一纬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与②的盐度大小相同 B.②的密度大于③的密度
C.④的密度大于③的密度 D.①的盐度小于④的盐度
【答案】12.A
13.C
14.C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点评】海水的温度
1.水平分布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太阳辐射 ①同一海区的水温,夏季高些,冬季低些;
②不同海区的水温,低纬度高些,高纬度低些
洋流 暖流水温高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寒流水温低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
2.垂直分布
海水层次 特点
表层区 水温基本上趋向于均匀分布
温跃层 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
深水区 水温受外界的影响较小,变化缓慢,温度偏低
12.从图中看,图1所示海区表层水温为10~20℃。图2中①的水温为10~20℃,②的温度为20~30℃C,③的水温为0~10℃,④的水温为0℃,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13.图2中等温线向北温度减少,说明向北纬度高,为北半球,等温线的凸向即洋流流向,图中洋流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为暖流,C符合题意0。故答案为:C。
14.暖流可增温、增湿、增盐度,因此②比①温度高、盐度高,A错误;一般来说,海水表层温度越高,密度越低,②温度比③高,密度比③小,B错误;④温度③低,密度比大,C正确;海水盐度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根据温度可推测出图示区域位于中高纬度,①温度高于④,纬度较④低,则盐度高于①,D错误。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15.(2021高一上·通化期中)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  )
①候潮进港 ②麦田灌溉 ③潮汐发电 ④滩涂养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潮汐现象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所产生的能量巨大;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侯潮进港、潮汐发电、滩涂养殖,故①③④正确。而麦田灌溉需要淡水,而潮汐为威水,不能灌溉,②错误。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 潮汐能利用的主要方式是发电获取能量,但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景观抄袭很复杂,但对于任何地方的潮汐都可以进行准确预报。潮汐能的利用方式主要是发电。潮汐发电是利用海湾、河口等有利地形,建筑水堤,形成水库,以便于大量蓄积海水,并在坝中或坝旁建造水力力电厂房,通过水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
16.(2021高一上·通化期中)有关海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浪的能量十分密集,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能源
B.海啸只能由地震、火山爆发引起
C.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D.海浪主要由地、日、月三者的相互吸引产生
【答案】C
【知识点】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海浪是由风吹拂海面而形成的,主要是由风力作用产生的,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如海蚀崖、海蚀柱等,C正确。海啸可由地震、火山爆发引起,也可以由台风引起,B错误。波浪能量分散,且不稳定,很难作为能源利用,A错误。潮汐是由地、日、月三者的相互吸引产生,D错误。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波浪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波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同时影响海上作战、船只航行、海洋过程、渔业资源。
二、综合题
17.(2021高一上·遵义期末)下图示意8月份大西洋沿某一经线表层海水性质随纬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表示海洋表层温度和盐度的曲线分别是   、   。(填序号)
(2)图中②曲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和   。②曲线的数值在甲海域比乙海域低,是因为甲海域   。
(3)说明①曲线随纬度变化的一般规律。
【答案】(1)③;②
(2)降水量;蒸发量;降水多
(3)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高,盐度低,密度最小;由赤道向两极方向,水温下降,海水密度逐渐增大;在两极的寒冷海域密度出现最大值。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海洋表层温度分布规律为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所以③曲线为海洋表层温度;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低纬递减,所以②曲线为海洋表层盐度
(2)根据上题分析,②曲线为海洋表层盐度,盐度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量与蒸发量之差,其次还有汇入的淡水量,海域封闭情况等。甲海域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降水大于蒸发,盐度低;乙海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盐度高。
(3)根据图中信息,①曲线呈现出由低纬向高纬增大的规律,因为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高,盐度低,密度最小;由赤道向两极方向,水温下降,海水密度逐渐增大;在两极的寒冷海域密度出现最大值。
【点评】1、表层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1)海水表面平均温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从低纬向高纬递减。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所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受地球形状的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2)海水表面温度的变化特点:海水表面温度受季节影响、纬度制约以及洋流性质的影响。
2、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
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随深度增加而递减。表层海水到1000米,水温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递减,1000米以下,水温下降变慢。其原因主要是海洋表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大,在海洋深处受太阳辐射和表层热量的传导、对流影响较小。
18.(2021高一上·辽宁期中)下图为全球降水、蒸发、海水盐度变化曲线图,A,B,C,D分别表示四个海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说明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2)简析A海区盐度比B海区盐度低的原因。
(3)南纬60°附近的海水盐度约为   %,与北纬60°附近的海域相比,海水盐度大的是   附近海域。这两个海域的海水盐度不同的原因是   。
【答案】(1)南北半球的两个副热带海区最高,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减。
(2)A海区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蒸发量大,但其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因此其盐度并不是最高,而B海区位于副热带海区,副热带海区炎热少雨(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而盐度高。
(3)3.4;南纬60°;原因:北纬60°陆地面积广,河水注入多,盐度低;南纬60°绝大部分是海洋,很少有陆地河水注入,盐度偏高。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分析】(1)副热带海区长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表层海水盐度较高;赤道附近降水量较多,表层海水盐度较低;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小,太阳辐射越弱,温度越低,蒸发越弱,因此平均盐度也就越低。故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是: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南北回归线附近)分别向南北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2)海水盐度的高低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A海区位于赤道附近,赤道附近海域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常年盛行上升气流,终年高温多雨,降水量大于蒸发量;B海区位于副热带海区,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终年炎热干燥,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故盐度相对于南、北两侧副热带海区较低。
(3)观察图示坐标可知,60°S附近的海水盐度约为3.4%,与60°N附近(盐度约为3.25%)相比相对较大,这是因为60°N附近海区被大陆包围,有大量陆地淡水注入,对海水起到稀释作用,盐度较低,而60°S附近基本上全是海洋,很少有陆地河水注入,因此盐度偏高。
【点评】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1.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盐度较低
2.有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较高,有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较低
3.有大量淡水注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4海区形状越封闭,盐度就会越趋向于更高或更低
19.(2021高一上·辽阳期末)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图中洋流信息,分析甲、乙两地自然植被差异明显的原因。
(2)简述在纽芬兰岛附近航行的船容易遭受海雾和冰山威胁的原因。
【答案】(1)甲地位于中高纬度大洋西侧,洋流自北冰洋流向低纬,为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作用,沿岸气温低,降水少,形成苔原景观;乙地位于中高纬度大洋东侧,洋流自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流,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沿岸气温高,降水多,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2)纽芬兰岛附近海域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水汽易凝结形成海雾;纽芬岛东侧有来自北冰洋的洋流﹐容易从极地带来冰山。
【知识点】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1)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作用,暖流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导致甲、乙两地的植被差异明显。甲地位于中高纬度大洋西侧,洋流自北冰洋流向低纬,为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作用,导致沿岸气温低,降水少,形成苔原景观;乙地位于中高纬度大洋东侧,洋流自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流,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沿岸气温高,降水多,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2)纽芬岛东侧有来自北冰洋的洋流--拉布拉多寒流从极地携带冰川南下威胁航行安全;纽芬兰岛附近海域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海雾。
【点评】海雾的形成与洋流存在的密切关系,可以分成以下三种情况。
①低纬寒流流经海区。低纬海区水温高,海水蒸发量大,大气中水汽丰富,有寒流流经海区,沿海空气与寒流水面接触,下层冷却,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水汽凝结形成雾。如秘鲁沿海多雾与秘鲁寒流有关。
②寒暖流交汇处海区。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上空的空气较寒冷;暖流(增温增湿)上空有温暖湿润的水汽(夏季时,这股水汽更加湿润)。在寒暖流交汇处,寒流为冷源,暖流为热源,会形成局部热力环流,暖流上空的空气上升并向寒流上空流动,由于气流受冷却作用,下部温度降低,形成逆温结构,进而成雾。如北海海区终年多雾。
③中高纬度暖流流经海区。中高纬度地区(特别是冬季)空气温度低,暖流蒸发的暖湿空气降温凝结形成雾。如冬、春季节北太平洋暖流流经海域多雾。
20.(2021高一上·乾安期末)读东南亚马来群岛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区域海水温度   (填“高”或“低”),说明理由。   
(2)①海域和②海域相比,海水盐度更低的是   ,分析原因。   
(3)分析①海域风浪较小的原因,并说明对轮船航行的影响。
【答案】(1)高;该地区位于赤道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气温高,海水温度高
(2)①;①海域沿岸有多条河流,淡水注入多,盐度低
(3)原因:位于赤道地区,热量较多,大气受热,垂直上升运动强烈,水平运动较弱,风力小,海浪小。
影响:风力较小,轮船航行时可借助的风力小,消耗的燃料增多;海浪小,有利于轮船安全行驶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水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读图可知,图示海域位于赤道附近,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海水温度高。
(2)读图可知,①②海域位于赤道附近,且①海域由多条河流注入,淡水起到稀释海水的作用,盐度较低。
(3)读图可知,①海域位于赤道附近,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气温高,大气受热,对流运动强烈,水平运动较弱,所以风力较小,海浪小,对轮船航行的有利影响主要是有利于轮船安全行驶;不利影响主要有:风力较小,轮船航行时可借助的风力小,消耗的燃料增多。
故答案为:(1)高;该地区位于赤道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气温高,海水温度高;
(2)①;①海域沿岸有多条河流,淡水注入多,盐度低;
(3)原因:位于赤道地区,热量较多,大气受热,垂直上升运动强烈,水平运动较弱,风力小,海浪小;影响:风力较小,轮船航行时可借助的风力小,消耗的燃料增多;海浪小,有利于轮船安全行驶。
【点评】海水温度的主要影响因素:①太阳辐射、②洋流;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⑴空间:①不同纬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②同一纬度: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水温低。⑵时间:同一海区,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垂直海水温度分布规律:海面至水下1000米,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1000米以下,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很小,呈低温状态;海水盐度的主要影响因素:①气候、②洋流、③陆地淡水汇入;表层海水盐度空间分布规律:⑴不同纬度: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海区递减。⑵同一纬度:暖流流经盐度高,寒流流经盐度低;汇入淡水多盐度低,如河口海水盐度低。
21.(2021高一上·鄂州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水盐度受当地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影响,与所在地气候关系密切。下左图为世界表层海水平均盐度纬度分布图,右图为“圣劳伦斯湾位置略图”。
(1)描述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纬度分布的规律。
(2)分析世界表层海水盐度最高值不在甲处的原因。
(3)说明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较同纬度大洋低的原因。
【答案】(1)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高低纬度海区递减;极低值出现在60°N附近海域;最高值出现在副热带海域;整体上同纬度地区,南半球表层海水盐度高于北半球
(2)甲处虽然纬度低,气温高,蒸发较强;但因靠近赤道地区,降水较多,稀释作用强;所以盐度并非最高
(3)径流汇入(圣劳伦斯河注入淡水多);海域较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不便);高纬低温海水注入(寒流带来低盐度海水)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分析】(1)分布的规律:由图表可以看出,副热带地区由于降水少,蒸发旺盛,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高低纬度海区递减;极低值出现在60°N附近海域,因为纬度高蒸发弱,而且降水较多;最高值出现在副热带海域;整体上同纬度地区,南半球缺少陆地径流的注入,表层海水盐度高于北半球。
(2)甲处地处赤道附近,虽然纬度低,气温高,蒸发较强,海水盐度较高;但因靠近赤道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沛,稀释作用强烈;所以盐度并非最高。
(3)圣劳伦斯河是五大湖的唯一出水通道,圣劳伦斯河注入淡水多,稀释了海水的盐度;海域较封闭,缺乏与其它海区的水体交换;高纬拉布拉多寒冷的低温海水注入,起到降咸的作用。
【点评】海水表层盐度分布规律:
1、南北方向:自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度、低纬度海区递减。
其中副热带海区地处副热带高压带,蒸发大于降水,因此盐度较高;赤道附近海区地处赤道低压带,降水大于蒸发,因此盐度较低;自副热带向高纬度海区,温度逐渐降低,蒸发逐渐减少,盐度也逐渐降低。
2、东西方向:一般受洋流影响。暖流流经海区,盐度较高,寒流经过海区,盐度较低。大洋中部盐度居中。
比如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西岸为日本暖流,盐度较高,大洋东岸为加利福尼亚寒流,盐度较低。
其他影响盐度的因素还有,淡水汇入。各大河流入海口处,盐度都较低。如亚马孙河、刚果河、长江、密西西比河等。
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区是红海,一是因为当地地处副热带海区,二是因为当地周围几乎没有淡水汇入。
世界盐度最低的海区是波罗的海,一是因为当地地处高纬海区,二是因为当地周围有大量淡水汇入。
1 / 1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4.2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同步练习(B卷)
一、单选题
(2021高一上·南关期中)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能正确表示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上题选定曲线反映了某月大连港附近海域水温垂直分布,则此季节(  )
A.辽河口表层水温最低 B.辽河口表层盐度最低
C.辽河径流量最小 D.辽河流域气候干旱
(2021高一上·南关期中)读下图,完成下面下列小题。
3.图示海水盐度的分布,可以描述为(  )
①自河口向外海递增②自西向东递增③自河口向外海递减④自东向西递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影响图示海水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海域轮廓 B.降水 C.河流径流 D.蒸发
(2021高一上·南关期中)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2”号于2019年10月15日从深圳启航,在澳大利亚霍巴特港接受补给后,驶往中山站(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下列小两题。
5.“雪龙2”号经过的海域中,海水温度最高的是(  )
A.深圳沿海 B.赤道海域 C.霍巴特港 D.中山站沿海
6.从深圳至中山站航线所经历的海域,海水吃水深度的变化是(  )
A.变深 B.变浅
C.先变深后变浅 D.先变浅后变深
(2021高一上·福田期中)下面左图为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右图为某监测站水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7.右图中监测站位于左图中的(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8.右图所示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是(  )
A.表层向深层递增 B.1000米以下变化较大
C.表层向深层递减 D.1000米以上相对稳定
(2021高一上·通化期中)
9.读《海洋温度、密度、盐度》图,正确的是(  )
A.a盐度、b温度、c密度 B.a密度、b温度、c盐度
C.a盐度、b密度、c温度 D.a温度、b密度、c盐度
10.世界表层海水温度最主要的热源来自(  )
A.潮汐能 B.地球内能 C.波浪能 D.太阳辐射
11.影响世界表层海水盐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①河流入海淡水量②降水量③蒸发量④冰雪融水量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21高一上·通化期中)下图1为“某测站水温垂直分布图”,图2为“某海域表层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2.图1所示海区,对应可能是图2中的点(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图2中虚线表示流经该海区的洋流,由图可知该洋流是(  )
A.北半球的寒流 B.南半球的寒流
C.北半球的暖流 D.南半球的暖流
14.若图2中点①与②,③与④分别处于同一纬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与②的盐度大小相同 B.②的密度大于③的密度
C.④的密度大于③的密度 D.①的盐度小于④的盐度
15.(2021高一上·通化期中)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  )
①候潮进港 ②麦田灌溉 ③潮汐发电 ④滩涂养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2021高一上·通化期中)有关海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浪的能量十分密集,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能源
B.海啸只能由地震、火山爆发引起
C.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D.海浪主要由地、日、月三者的相互吸引产生
二、综合题
17.(2021高一上·遵义期末)下图示意8月份大西洋沿某一经线表层海水性质随纬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表示海洋表层温度和盐度的曲线分别是   、   。(填序号)
(2)图中②曲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和   。②曲线的数值在甲海域比乙海域低,是因为甲海域   。
(3)说明①曲线随纬度变化的一般规律。
18.(2021高一上·辽宁期中)下图为全球降水、蒸发、海水盐度变化曲线图,A,B,C,D分别表示四个海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说明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2)简析A海区盐度比B海区盐度低的原因。
(3)南纬60°附近的海水盐度约为   %,与北纬60°附近的海域相比,海水盐度大的是   附近海域。这两个海域的海水盐度不同的原因是   。
19.(2021高一上·辽阳期末)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图中洋流信息,分析甲、乙两地自然植被差异明显的原因。
(2)简述在纽芬兰岛附近航行的船容易遭受海雾和冰山威胁的原因。
20.(2021高一上·乾安期末)读东南亚马来群岛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区域海水温度   (填“高”或“低”),说明理由。   
(2)①海域和②海域相比,海水盐度更低的是   ,分析原因。   
(3)分析①海域风浪较小的原因,并说明对轮船航行的影响。
21.(2021高一上·鄂州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水盐度受当地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影响,与所在地气候关系密切。下左图为世界表层海水平均盐度纬度分布图,右图为“圣劳伦斯湾位置略图”。
(1)描述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纬度分布的规律。
(2)分析世界表层海水盐度最高值不在甲处的原因。
(3)说明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较同纬度大洋低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B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点评】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
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海水温度递减; 夏季海水温度高于冬季海水温度。
②海水深度: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不均匀降低。
③洋流:同纬度海区暖流经过海水温度高,同纬度海区寒流经过海水温度低。
1.表层海水随深度增加温度下降,排除③④;海水1000米以下深层水温经常保持恒温的低温状态,①正确,②错误。故答案为:A。
2.①表层海水温度约为25℃,水温较高,为北半球夏季。 夏季辽河口表层水温最高,辽河流域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径流量最大,河口淡水汇入最多,盐度最低。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3.A
4.C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点评】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
①气候因素:不同纬度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即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降水——降低海水的盐度;蒸发——使海水的盐度升高。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
②洋流因素:同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盐度偏低。
③河流径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④海区的封闭度:海区封闭度越强,与外界海水交换少,盐度会趋于更高或更低。
⑤高纬度海区结、融冰量的大小: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
3.①④、自河口向外海等盐度线数值增大①正确,④错误;
②③、自西向东等盐度线数值增大②正确,③错误;
故答案为:A。
4.
图示为长江入海口,河口盐度较低是由于河流带来大量淡水具有稀释作用,所以影响图示海水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河流径流,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5.B
6.C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点评】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
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海水温度递减;夏季海水温度高于冬季海水温度。
②海水深度: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不均匀降低。
③洋流:同纬度海区暖流经过海水温度高,同纬度海区寒流经过海水温度低。
5.水平方向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雪龙2”号经过的海域中赤道海域纬度最低,海水温度最高。
故答案为:B。
6.船只吃水深度主要与海水密度有关,密度大,吃水浅,密度小,吃水深。表层海水密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增。 从深圳至中山站航线所经历的海域 ,纬度先降低后升高,海水密度先减小后升高,吃水深度 先变深后变浅 。
故答案为:C。
【答案】7.A
8.C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点评】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1)纬度:不同纬度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则温度不同。全球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由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递减。(2)洋流: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海水温度较高,寒流流经海水温度较低。(3)季节:夏季海水温度高,冬季海水温度低。(4)深度:表层海水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递减,1000米以内变化较明显,1000米——2000米变化较小,2000米以常年保持低温状态。
7.从右图中某监测站海水温度垂直分布来看,表层水温大于10℃小于20℃,左图中甲乙丙丁对应中只有甲点符合右图中海水表层水温数值,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8.结合右图可知,海水温度随深度从表层向深层递减。在1000米深度以上,海水温度随深度迅速降低,1000米深度向下海水温度变化较小。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答案】D
9.D
10.D
11.B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点评】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水平分布规律 同一季节不同纬度 低纬海区水温高;高纬海区水温低 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
同一海区不同季节 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
垂直分布规律 1 000米以上 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海水导热率低,太阳辐射热量集中储存于海洋表层
1 000米以下 低温状态,随深度变化幅度很小
9.a曲线由赤道往两极递减,太阳辐射整体由赤道往两极递减,因此a是海洋温度。b与a相反,由赤道往两极递增,海洋的温度与密度呈负相关,因此b是密度。c在副热带地区最大,由副热带地区往两侧递减,副热带地区盛行下沉气流,气温高、降水少,海水蒸发强烈,海洋盐度高,因此c是盐度。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10.由图可知,世界表层海水温度与纬度呈反比,赤道附近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海水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温度高,所以最主要的热源来自太阳辐射,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11.影响世界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最主要的因素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海水盐度较低;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海水盐度较高。河流入海淡水量、冰雪融水量会影响表层海水盐度,但不是影响表层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答案】12.A
13.C
14.C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点评】海水的温度
1.水平分布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太阳辐射 ①同一海区的水温,夏季高些,冬季低些;
②不同海区的水温,低纬度高些,高纬度低些
洋流 暖流水温高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寒流水温低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
2.垂直分布
海水层次 特点
表层区 水温基本上趋向于均匀分布
温跃层 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
深水区 水温受外界的影响较小,变化缓慢,温度偏低
12.从图中看,图1所示海区表层水温为10~20℃。图2中①的水温为10~20℃,②的温度为20~30℃C,③的水温为0~10℃,④的水温为0℃,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13.图2中等温线向北温度减少,说明向北纬度高,为北半球,等温线的凸向即洋流流向,图中洋流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为暖流,C符合题意0。故答案为:C。
14.暖流可增温、增湿、增盐度,因此②比①温度高、盐度高,A错误;一般来说,海水表层温度越高,密度越低,②温度比③高,密度比③小,B错误;④温度③低,密度比大,C正确;海水盐度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根据温度可推测出图示区域位于中高纬度,①温度高于④,纬度较④低,则盐度高于①,D错误。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15.【答案】B
【知识点】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潮汐现象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所产生的能量巨大;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侯潮进港、潮汐发电、滩涂养殖,故①③④正确。而麦田灌溉需要淡水,而潮汐为威水,不能灌溉,②错误。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 潮汐能利用的主要方式是发电获取能量,但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景观抄袭很复杂,但对于任何地方的潮汐都可以进行准确预报。潮汐能的利用方式主要是发电。潮汐发电是利用海湾、河口等有利地形,建筑水堤,形成水库,以便于大量蓄积海水,并在坝中或坝旁建造水力力电厂房,通过水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
16.【答案】C
【知识点】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海浪是由风吹拂海面而形成的,主要是由风力作用产生的,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如海蚀崖、海蚀柱等,C正确。海啸可由地震、火山爆发引起,也可以由台风引起,B错误。波浪能量分散,且不稳定,很难作为能源利用,A错误。潮汐是由地、日、月三者的相互吸引产生,D错误。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波浪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波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同时影响海上作战、船只航行、海洋过程、渔业资源。
17.【答案】(1)③;②
(2)降水量;蒸发量;降水多
(3)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高,盐度低,密度最小;由赤道向两极方向,水温下降,海水密度逐渐增大;在两极的寒冷海域密度出现最大值。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海洋表层温度分布规律为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所以③曲线为海洋表层温度;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低纬递减,所以②曲线为海洋表层盐度
(2)根据上题分析,②曲线为海洋表层盐度,盐度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量与蒸发量之差,其次还有汇入的淡水量,海域封闭情况等。甲海域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降水大于蒸发,盐度低;乙海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盐度高。
(3)根据图中信息,①曲线呈现出由低纬向高纬增大的规律,因为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高,盐度低,密度最小;由赤道向两极方向,水温下降,海水密度逐渐增大;在两极的寒冷海域密度出现最大值。
【点评】1、表层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1)海水表面平均温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从低纬向高纬递减。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所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受地球形状的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2)海水表面温度的变化特点:海水表面温度受季节影响、纬度制约以及洋流性质的影响。
2、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
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随深度增加而递减。表层海水到1000米,水温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递减,1000米以下,水温下降变慢。其原因主要是海洋表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大,在海洋深处受太阳辐射和表层热量的传导、对流影响较小。
18.【答案】(1)南北半球的两个副热带海区最高,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减。
(2)A海区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蒸发量大,但其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因此其盐度并不是最高,而B海区位于副热带海区,副热带海区炎热少雨(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而盐度高。
(3)3.4;南纬60°;原因:北纬60°陆地面积广,河水注入多,盐度低;南纬60°绝大部分是海洋,很少有陆地河水注入,盐度偏高。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分析】(1)副热带海区长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表层海水盐度较高;赤道附近降水量较多,表层海水盐度较低;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小,太阳辐射越弱,温度越低,蒸发越弱,因此平均盐度也就越低。故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是: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南北回归线附近)分别向南北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2)海水盐度的高低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A海区位于赤道附近,赤道附近海域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常年盛行上升气流,终年高温多雨,降水量大于蒸发量;B海区位于副热带海区,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终年炎热干燥,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故盐度相对于南、北两侧副热带海区较低。
(3)观察图示坐标可知,60°S附近的海水盐度约为3.4%,与60°N附近(盐度约为3.25%)相比相对较大,这是因为60°N附近海区被大陆包围,有大量陆地淡水注入,对海水起到稀释作用,盐度较低,而60°S附近基本上全是海洋,很少有陆地河水注入,因此盐度偏高。
【点评】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1.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盐度较低
2.有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较高,有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较低
3.有大量淡水注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4海区形状越封闭,盐度就会越趋向于更高或更低
19.【答案】(1)甲地位于中高纬度大洋西侧,洋流自北冰洋流向低纬,为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作用,沿岸气温低,降水少,形成苔原景观;乙地位于中高纬度大洋东侧,洋流自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流,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沿岸气温高,降水多,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2)纽芬兰岛附近海域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水汽易凝结形成海雾;纽芬岛东侧有来自北冰洋的洋流﹐容易从极地带来冰山。
【知识点】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1)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作用,暖流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导致甲、乙两地的植被差异明显。甲地位于中高纬度大洋西侧,洋流自北冰洋流向低纬,为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作用,导致沿岸气温低,降水少,形成苔原景观;乙地位于中高纬度大洋东侧,洋流自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流,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沿岸气温高,降水多,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2)纽芬岛东侧有来自北冰洋的洋流--拉布拉多寒流从极地携带冰川南下威胁航行安全;纽芬兰岛附近海域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海雾。
【点评】海雾的形成与洋流存在的密切关系,可以分成以下三种情况。
①低纬寒流流经海区。低纬海区水温高,海水蒸发量大,大气中水汽丰富,有寒流流经海区,沿海空气与寒流水面接触,下层冷却,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水汽凝结形成雾。如秘鲁沿海多雾与秘鲁寒流有关。
②寒暖流交汇处海区。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上空的空气较寒冷;暖流(增温增湿)上空有温暖湿润的水汽(夏季时,这股水汽更加湿润)。在寒暖流交汇处,寒流为冷源,暖流为热源,会形成局部热力环流,暖流上空的空气上升并向寒流上空流动,由于气流受冷却作用,下部温度降低,形成逆温结构,进而成雾。如北海海区终年多雾。
③中高纬度暖流流经海区。中高纬度地区(特别是冬季)空气温度低,暖流蒸发的暖湿空气降温凝结形成雾。如冬、春季节北太平洋暖流流经海域多雾。
20.【答案】(1)高;该地区位于赤道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气温高,海水温度高
(2)①;①海域沿岸有多条河流,淡水注入多,盐度低
(3)原因:位于赤道地区,热量较多,大气受热,垂直上升运动强烈,水平运动较弱,风力小,海浪小。
影响:风力较小,轮船航行时可借助的风力小,消耗的燃料增多;海浪小,有利于轮船安全行驶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水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读图可知,图示海域位于赤道附近,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海水温度高。
(2)读图可知,①②海域位于赤道附近,且①海域由多条河流注入,淡水起到稀释海水的作用,盐度较低。
(3)读图可知,①海域位于赤道附近,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气温高,大气受热,对流运动强烈,水平运动较弱,所以风力较小,海浪小,对轮船航行的有利影响主要是有利于轮船安全行驶;不利影响主要有:风力较小,轮船航行时可借助的风力小,消耗的燃料增多。
故答案为:(1)高;该地区位于赤道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气温高,海水温度高;
(2)①;①海域沿岸有多条河流,淡水注入多,盐度低;
(3)原因:位于赤道地区,热量较多,大气受热,垂直上升运动强烈,水平运动较弱,风力小,海浪小;影响:风力较小,轮船航行时可借助的风力小,消耗的燃料增多;海浪小,有利于轮船安全行驶。
【点评】海水温度的主要影响因素:①太阳辐射、②洋流;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⑴空间:①不同纬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②同一纬度: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水温低。⑵时间:同一海区,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垂直海水温度分布规律:海面至水下1000米,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1000米以下,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很小,呈低温状态;海水盐度的主要影响因素:①气候、②洋流、③陆地淡水汇入;表层海水盐度空间分布规律:⑴不同纬度: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海区递减。⑵同一纬度:暖流流经盐度高,寒流流经盐度低;汇入淡水多盐度低,如河口海水盐度低。
21.【答案】(1)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高低纬度海区递减;极低值出现在60°N附近海域;最高值出现在副热带海域;整体上同纬度地区,南半球表层海水盐度高于北半球
(2)甲处虽然纬度低,气温高,蒸发较强;但因靠近赤道地区,降水较多,稀释作用强;所以盐度并非最高
(3)径流汇入(圣劳伦斯河注入淡水多);海域较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不便);高纬低温海水注入(寒流带来低盐度海水)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分析】(1)分布的规律:由图表可以看出,副热带地区由于降水少,蒸发旺盛,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高低纬度海区递减;极低值出现在60°N附近海域,因为纬度高蒸发弱,而且降水较多;最高值出现在副热带海域;整体上同纬度地区,南半球缺少陆地径流的注入,表层海水盐度高于北半球。
(2)甲处地处赤道附近,虽然纬度低,气温高,蒸发较强,海水盐度较高;但因靠近赤道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沛,稀释作用强烈;所以盐度并非最高。
(3)圣劳伦斯河是五大湖的唯一出水通道,圣劳伦斯河注入淡水多,稀释了海水的盐度;海域较封闭,缺乏与其它海区的水体交换;高纬拉布拉多寒冷的低温海水注入,起到降咸的作用。
【点评】海水表层盐度分布规律:
1、南北方向:自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度、低纬度海区递减。
其中副热带海区地处副热带高压带,蒸发大于降水,因此盐度较高;赤道附近海区地处赤道低压带,降水大于蒸发,因此盐度较低;自副热带向高纬度海区,温度逐渐降低,蒸发逐渐减少,盐度也逐渐降低。
2、东西方向:一般受洋流影响。暖流流经海区,盐度较高,寒流经过海区,盐度较低。大洋中部盐度居中。
比如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西岸为日本暖流,盐度较高,大洋东岸为加利福尼亚寒流,盐度较低。
其他影响盐度的因素还有,淡水汇入。各大河流入海口处,盐度都较低。如亚马孙河、刚果河、长江、密西西比河等。
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区是红海,一是因为当地地处副热带海区,二是因为当地周围几乎没有淡水汇入。
世界盐度最低的海区是波罗的海,一是因为当地地处高纬海区,二是因为当地周围有大量淡水汇入。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