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29张PPT)+5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29张PPT)+5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9.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5 20:35:19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学习目标
1. 了解北伐战争中工农运动的发展情况;知道中共三大内容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
2. 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 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国共合作的实现、北伐胜利进军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视频:第一次国共合作
国共合作的实现
初期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刚成立不久,力量还比较弱小,只有联合其他革命力量,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发动了一系列革命,均以失败而告终。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应该要寻找革命的新出路。
五四运动显示出了人民力量的伟大
共同目标:打倒列强
除军阀
在共产国际帮助下
第一次国共合作
国共合作的实现
中共三大——政策
时间:1923年6月
主要内容: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中共三大
国共合作的实现
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广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中国革命之需要……“依中国社会的现状……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革命的党。 ——中共三大宣言
视频:国民党一大与孙中山
国共合作的实现
国共合作的实现
背景: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人新鲜血液
时间:1924年1月
地点:广州
组织领导: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共产党员参加大会的领导和组织工作
内容: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成果:创办黄埔军校
01
资料2:黄埔军校是一所国共合作的学校,蒋介石为校长,后来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从1924年5月创建于广州长洲岛。1924年5月至1927年7月,招收了六期学生共2万多人。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批著名将领和军事人才。
02
资料1: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中国革命迟迟不能成功,就是因为没有真正的革命武装队伍。为了早日完成革命的使命,我们采下决心改组国民党,建立革命军,使革命与民众力量相结合。”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革命者来
蒋介石(校长)
周恩来(政治部主任)
国共合作的实现
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名将
黄埔一期:左权、陈赓、徐向前(中共)
杜聿明、胡宗南(国民党)
黄埔四期:林彪(中共)
黄埔六期:罗瑞卿(中共)戴笠(国民党)
林 彪 左 权 徐向前 胡宗南
国共合作的实现
1925年3月12日 ,中华民国与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终年59岁。 临终前,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和平、奋斗、救中国。”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目的: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总司令:蒋介石
军阀 控制地区 兵力
吴佩孚 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隶的一部 20万
孙传芳 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 20万
张作霖 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山东、察哈尔和直隶 35万
北伐胜利进军
1925年7月国民政府广州成立,将部队改称国民革命军。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正式北伐。图为誓师大会,台上左一为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我不牺牲,国将沉沦。
我不流血,民无安宁。
国既沉沦,家孰与存。
视频:军阀混战
北伐胜利进军
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浙江
福建
河南
上海
北京

西
江苏
广东
广西
湖南


山东



张作霖
吴佩孚
孙传芳
湖北
兵力20万
兵力35万
兵力20万
广东
广西
三大军阀各自势力范围
三大军
北伐胜利进军
《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
“本党敢郑重向全国民众宣言曰: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不能不出师....本党为民请命,为国除奸,成败利钝,在所不顾,任何牺牲,在所不惜。”
北伐胜利进军
北伐战争初期
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
广州
浙江
福建
郑县
北京
南昌
桂林
南京
直隶
广州
桂林
长沙


山东



武昌


湖南

西


湖北
浙江






上海
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英雄军队: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北伐胜利进军
主要战役:汀泗桥战役
贺胜桥战役
视频:汀泗桥战役
北伐胜利进军
汀泗桥战役
1926年8月,国民革命军由湘向鄂挺进,军阀吴佩孚调集重兵扼守汀泗桥,企图阻拦国民革命军北上;汀泗桥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在数番激战后,27日,叶挺率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先遣队向吴佩孚军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敌军全线溃退,国民革命军占领了汀泗桥,为攻取武汉打开了南大门,使革命的势力迅速发展到长江流域。此役十分惨烈,北伐军第七军军长李宗仁回忆:战后三个月,路过汀泗桥,依然觉得血腥扑鼻,必须用手绢掩口鼻方能通过。
北伐胜利进军
材料一: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合作,发动了1924~1927年的革命。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这是两党结成了统一战线的结果。
——《毛泽东选集》
1. 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推进
思考:北伐节节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根据敌我双方的军力情况,北伐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作战方针。首先以主力指向湖南、湖北战场……再集中兵力转向东南各省……最后进入长江以北地区……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材料三: “我们为什么能够建立这样的伟大战功呢?主要的—个原因,就是因为独立团是共产党的军队,因为有了共产党,我们才能成为铁甲。”
——《叶挺传》
3.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 北伐作战方针正确
北伐胜利进军
北伐战争为什么在短期内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呢?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建立(根本原因)
2、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
3、广大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5、北洋军阀失道寡助;各自为战
北伐胜利进军
各地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到1926年11月底,湖南已有54个县建立农民协会组织,会员达到107万人,到1927年1月,会员又增加到200万人;湖北全省农民协会会员1926年7月有3万多人,到11月增加到20万人左右。 在城市,工人在党的领导和工会的组织下,建立了武装纠察队。一些城市相继举行罢工。上海工人在党的领导下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最后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
北伐胜利进军
视频:四一二政变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仅三天时间,共产党员工人领袖,革命群众被杀300多人,被捕1000多人,失踪5000多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就在这时英勇就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1928年底,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典礼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
“宁可枉杀千人,
不可使一人漏网”
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口号,汪精卫完全抛弃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公开反共,成为反革命的中心人物。国共合作完全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二次北伐及东北易帜
张学良
①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在“分工清党”、镇压工农运动的同时,继续北伐。1928年6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一带。
②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首先,要区分“国民大革命”和“北伐”这两个概念。北伐只是大革命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国民大革命运动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有农民运动、工人起义和北伐战争等,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运动中的高潮事件。
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打倒北洋军阀,统一中国。这一目的达到了,因此说北伐战争胜利了。
国民革命的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对中国的统治 。但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了革命,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因此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教训:使共产党认识到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建立自己的军队。
国共合作的实现
中共三大(1923年,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国民党一大(1924年1月,标志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黄埔军校的创建(1924年)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蒋介石“四一二”政变 (1927.4)
时间:1926年
目的:打倒军阀,统一全国
主要战场、重要战役、成果
汪精卫武汉“分共会议”(1927.7)
国民革命失败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时间:1927年4月
继续北伐
东北易帜
统一全国
国民革命与北伐战争
课堂小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