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穆青、冯健、周原
1.了解通讯的文体特点;并比较消息和通讯的不同。
2.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3.感受并学习焦裕禄精神。
学习目标
穆青(1921年3月15日—2003年10月11日),1921年出生于河南周口,曾任新华通讯社社长、近代新闻记者。
冯健,解放前夕主要从事新闻宣传报道工作。1949年后调新华社工作。建国后,历任新华通讯社开封分社、江西分社记者,新华社中南总分社、湖北分社记者、编委。撰有通讯《英勇搏斗一百天》、《管得宽》等。
周原(本名乔元庆),新华社高级记者,1944年参加八路军,1945年,周原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调入新华社任记者、高级记者、国内部机动采访室主任,写出了一大批有思想有特色的报告文学,其作品曾多次获奖。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1965年12月17日,在兰考县委的会议室里,穆青第一次听到焦裕禄身边的干部介绍焦书记的事迹。大家说着哭着,会议室里哭声一片。穆青坐不住了,他放下笔,不停地掏出手帕擦眼泪。他走到焦裕禄曾经坐过的因肝癌剧痛顶出窟窿的藤椅前,久久无语。接下来,他和同事冒着严寒,沿着焦裕禄走过的路,访问焦裕禄慰问过的农户,寻找焦裕禄的足迹和精神,多少次,泪水模糊了他的眼睛。
穆青说,不把这篇文章写好,那简直对不起老百姓。三天以后,在开封宾馆,穆青和冯健、周原组成了一个写作班子。1966年2月7日清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打破常规,占用新闻节目的时间,用1小时20分钟,播出了长篇人物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而著名播音员齐越,则是含着热泪、几经哽咽才完成播音。焦裕禄的光辉形象影响了几代人的精神世界。
题目解说
“县委书记”是焦裕禄的身份,“榜样”是贯穿全文始终的写作目的,“焦裕禄”是这篇通讯的写作对象。由题目可知,本文是通过介绍焦裕禄的事迹,赞扬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宝贵的共产党人精神。
字音字形
盐碱(jiǎn) 鲜血(xuè)
抡着(lūn) 淤塞(yū sè)
跋涉(bá shè) 部署(shǔ)
颤抖(chàn) 噙着(qín)
巍然(wēi)
层次结构
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坚定信心,转变思想作风。
第二部分:通过调研掌握战胜灾害的资料。
第三部分:写兰考县人民在县委领导下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经过。
第四部分:县委书记焦裕禄团结同志、关心干部、务实清廉的作风。
第五部分:写焦裕禄在紧张而艰苦的工作中积劳成疾,最后去世。
第六部分:写兰考县的群众和作者对焦裕禄的思念之情。
文章是如何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刻画焦裕禄形象的?
矛盾冲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恶劣的自然环境内涝、风沙、盐碱作斗争;二是同自己的病痛作斗争。文章正是在十分尖锐的斗争中显示了焦裕禄的“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革命性格。
本文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焦裕禄这一典型形象?请举例说明。
①白描化的语言描写。
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绚丽的语言,却能从平淡中体现出典型人物的丰满、细腻,这离不开白描化的语言描写。焦裕禄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深刻的道理说教,每一句话都明白、简单,能让百姓听懂、感动。如:那句“我是您的儿子”温暖了那对无依无靠的老人的心,他成为党员干部所追求的人民公仆的楷模。那句“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感人肺腑,把人物的精神实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②生动的细节描写。
对于焦裕禄身患严重肝病仍坚持工作的场景,文中用“踩”“顶”“揣”“按”一系列动词将焦裕禄忍痛工作的细节描绘出来,突出了焦裕禄忘我工作的人民公仆形象。再如:“焦裕禄听见风雪声;倚在门边望着风雪发呆。”抓住“发呆”的神态,揭示了焦裕禄心中时刻装着人民的襟怀。
③典型的环境描写。
文章第三段写“三害”的象征和标志:“黄沙”“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色调的变化,展现出兰考大地遭受灾荒的苦难景象,更显示出焦裕禄身上的责任之重大。面对这种状况,焦裕禄不退缩、不逃避,展现了其不怕困难、勇于担当的大无畏精神。
④有力的侧面烘托。
文中除了对焦裕禄言行举止的直接描写外,还通过其他的人物来表现焦裕禄的崇高品质。在引言部分,“大家议论说新来的县委书记看问题高人一着棋,他能从困难中看到希望能从不利条件中看到有利因素”,通过别人的评价,表现了焦裕禄不怕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在第一节中,通过对金营大队支部书记李广志的“吃惊”“非常感动”的描写,表现了焦裕禄重视调研、实事求是的精神风貌。在文章最后一节,通过老百姓的回忆、评价,表现了焦裕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
焦裕禄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结合课文内容加以分析。
①实事求是、善于调查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
在焦裕禄看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既是一种科学精神,也是一种工作作风,还是一种人生态度。他说过“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一到兰考,他就“到灾情最重的公社和大队去”,认为“必须进行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他在兰考的一年多中,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对全县当时149个大队中的120多个进行了走访和蹲点调研。正是这种深入、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使焦裕禄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对改变兰考面貌提出切合实际的规划。
②不怕困难、勇于担当的大无畏精神。
责任担当是共产党人公心为民必然的价值取向,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当焦裕禄到兰考时,兰考正遗受着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但他没有逃避,勇于担当。他“是怀着改变兰考灾区面貌的坚定决心来的”,在思想上早做好了经受最严峻考验的准备。他说:“灾区有个好处,它能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焦裕禄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以共产党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带领广大千部群众大力治理风沙、内涝、盐碱“三害”,以满腔热情和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改天换地的英雄壮歌。
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精神。
焦裕禄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始终与人民群众心相连、情相依,是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他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在大雪封门的时候,他带头到群众中去。焦裕禄想的是群众的温饱,他带头深入基层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一句“我是您的儿子”,如春风化雨,拉近了党群距离、干群距离,温暖了群众的心坎。
④勤政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也是焦裕禄精神的鲜明特点。焦裕禄不怕苦、不怕辆牲,不为名、不为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拖着病痛的身体,忍着肝病的折磨常年奔波在田地之间,置身于群众之中。直到最后弥留之际,他嘱咐身边的人“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学习焦裕禄同志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灵魂。
学习焦裕禄同志心里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公仆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所在。
学习焦裕禄同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
如今我们各方面条件虽说好了很多,但困难、风险尚存,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同时存在,更需要我们像当年焦裕禄同志那样与困难顽强斗争,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好作风,扎扎实实开展好各项工作。
有人认为,焦裕禄生活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半个世纪以后的今天再来提倡和学习焦裕禄的精神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了,你的意见呢?(同学们可自由发表意见)
观点一:认为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是因为焦裕禄同志经历的艰苦时代,现代人大多没有经历过,也不太可能感同身受。所以他们认为提倡学习焦裕禄无惧困难、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艰苦奋斗精神离当代人过于遥远,有些不大符合实际,更何况现在的生活条件都变好了,也没必要对自己那么苛刻了,更多的是享受生活的美好。
观点二: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因为生活越来越美好,所以才更需要有许许多多像焦裕禄这样“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党员干部来时刻守护群众的美好生活。以焦裕禄为榜样,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忠于党,忠于人民。脚踏实地,俯首为牛,才能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求真务实,廉洁奉公,算好维护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幸福账”,才能提升基层干部在群众心中的“满意账”。
这篇人物通讯记录了焦裕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事迹,通过记叙焦裕禄到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呕心沥血带领兰考县人民摆脱“盐、碱、旱”等难题,直至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感人事迹,激励着全国人民学习焦裕禄精神,共同建设社会主义。
中心思想
1.在掌握大量真实素材的基础上,按主人公出场次序及事件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来安排结构。
2.始终围绕“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主线来选择事例和细节,体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原则。
3.用真实可信的细节和环境描写刻画一个真实的焦裕禄形象。
艺术特色
1.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②约翰逊的学术方法虽比较新颖,但其学术成果得到学术界公认的却不是很多,再加上其追随者大都等而下之,以致他的学术地位一直不高。
③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虚拟广告的监管,使得滥竽充数的广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研究调查,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⑤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⑥丹 罗斯嘉德发明的“雾霾塔”是一种利用静电吸附尘粒原理的环保装置,脏空气滔滔不绝地从塔顶进入后,能在塔中间得到净化。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小试牛刀
B
解析: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整顿再起。滥竽充数: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滔滔不绝:滔滔:形容流水不断。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小试牛刀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年来,故宫博物馆一直在努力挖掘文物背后的时代精神、人文价值、艺术造诣,力图让故宫的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呈现和利用。
B.随着养老金的并轨,使得公职人员的“铁饭碗”被打破,不少“体制内人员”对以后的退休待遇产生了担忧,一些公务员开始抱怨起了自身工作和待遇的差距。
C.银行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D.大脑的神经连接线有18万公里长,差不多是地球到月亮距离的一半,而其中80%以上是反馈连接,这一动态系统如何工作,对于人类还是比较陌生的。
小试牛刀
C
解析:
A.“挖掘”与“造诣”搭配不当。
B.主语缺失,去掉“随着”。
D.主客颠倒,应该是“人类对于这一动态系统如何工作还是比较陌生的”。
小试牛刀
3.阅读下面的文字,将画线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要求:不得改变原意)
焦裕禄是闻名全国、感动全国的“县委书记的榜样”。他在兰考县忘我奋斗一年零五个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焦裕禄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成为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在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时代里,他是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人民是不会忘记焦裕禄的。
小试牛刀
焦裕禄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是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是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
4.最近几年,网络上频繁出现恶搞甚至诋毁英雄的现象。如有人恶搞邱少云“火烧不动违反生理学”;有人质疑黄继光“身堵枪眼与常识不符”;有人在节目中暗嘲人民公仆焦裕禄;有人诋毁雷锋,说雷锋“爱显摆,好自我表现”“干好事,本身有他的动机”“写日记是想给大伙儿看”;等等。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短评,表明你的观点,200字左右。
小试牛刀
提示:写作时应结合材料,明确点出此类现象出现的原因、危害等。比如,郁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曾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我国古语云:“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如果我们连自己的英雄、自己的先辈都要恶搞,甚至诋毁,那我们这个民族就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