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

文档属性

名称 晏子使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1-09 15:4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晏子使楚 南通市通州区金北学校徐生教学目标:
⒈了解晏子和晏子使楚的背景。
⒉掌握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及文言句式。学习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个性化的语言。
⒊领略晏子政治家、外交家的风采, 学习晏子忠于祖国的品格。晏子简介: 晏子,就是晏婴(?~公元前500年),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于诸侯。晏子使楚的背景: 晏子何时使楚,史无具体记载。晏子历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使楚当在早年。此时齐桓公去世已近百年,齐国称霸的盛世已过,但作为大国,雄风犹存,在诸侯逐鹿中,仍处举足轻重的地位。楚国自从楚庄王一鸣惊人之后,迅速跃居五霸之列,国力日强,骄横日盛。在楚强齐弱的态势下,晏子代表齐国使楚,受到楚王的冷落、戏弄,是不足奇怪的。稳扎稳打学文言: 晏子使楚。(使:出使)释题:晏子使楚是一个主谓短语,主语晏子,谓语使楚,从中我们可以判定这是一篇记叙文,叙事性便是它的特征。从题目我们不难看出,这篇文章就是要通过晏子使楚这件事来展现晏子这个人物形象。晏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且看文章。稳扎稳打学文言: 晏子将 使 楚 。(使,出使。)
晏子将要出使 到楚国去。
这一句话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楚王闻 之 ,(闻,听说。)
楚王听说这个消息,(之,代词,这个消息,指“晏子将使楚”。)
稳扎稳打学文言: 谓左右 曰:“晏婴, 齐之习
对手下的人说:“晏婴是齐国的善于
辞 者也,今 方 来,
辞令的人,现在他将要来了,
谓左右曰:对手下的人说。谓……曰,对……说。左右,近旁的人,这里指近侍。
习辞者:善于辞令(很会说话)的人。习,熟练。辞,言辞,辞令。今,现在。
稳扎稳打学文言 方:将要。
补充:1、普少习吏事:赵普年轻的时候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物。2、益习其声:(老虎)逐渐习惯(熟悉)了驴的叫声。
吾欲 辱之 , 何 以 也?”
我想侮辱他一下,用什么办法呢?”
何以,即以何。稳扎稳打学文言: 从楚王的问话中我们可以看出:
楚王想侮辱晏子,却想不出办法,就问计于手下。晏子是“齐之习辞者也”,这是楚王想侮辱晏子的原因。
楚王有意为难(故意刁难)。 稳扎稳打学文言: 左右 对曰:“为其 来
手下的人回答说:“当他到来
也, 臣请缚 一 人过王
的时候,请允许我们绑上一个人从您
而行。(对:回答。)
面前走过。(为其来也:当他到来的时候。为,相当于“于”。过王而行:从大王您的面前走过。 )稳扎稳打学文言 王 曰, 何为者也? 对
大王就说,这是做什么的人?我们就
曰, 齐人也。 王 曰, 何
说,是齐国人。大王再问,犯了什么
坐? 曰,坐 盗 。”
罪?我们就说,犯了偷窃罪。”稳扎稳打学文言: 何为者:做什么的人。何坐:犯了什么罪?坐,犯罪。盗,偷窃。
●手下想出了污蔑齐人为盗的计谋。

悬念 晏子将要使楚楚王预谋羞辱稳扎稳打学文言:⒈赐:赏赐,给予。
⒉楚王赐晏子酒 酒:喝酒。(名词作动词)
⒊酒酣: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
⒋吏二:两个小官吏。(古汉语中数词一般放在名词后面,不用量词。)
⒌诣【yì】:到(指到尊长那里去)。稳扎稳打学文言: 王曰: “缚 者 曷为者也?”
楚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对曰:“齐人也,坐
(小官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
盗 。 (曷【hé】:同“何”,
偷窃罪。 什么)(齐人也:省略 主语的判断句)
晏子到来楚国,楚王依计而行。
稳扎稳打学文言: 王视 晏子曰:“齐 人固 善
楚王瞟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
盗乎?”(固:本来)
于偷窃吗?”( 善:善于,擅长 )
“齐人”二字就把矛头指向了所有的齐国人,一个“固”字更是对齐国人的极大污蔑。稳扎稳打学文言: 晏子至 ,楚王赐晏子 酒。酒
晏子来了,楚王请晏子喝酒。酒
酣 , 吏二缚
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官吏绑着
一 人 诣 王 。
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晏子巧辩楚王维护尊严避席
淮南 橘
淮北 枳
水土 异
齐楚 民
类比稳扎稳打学文言: 晏子 避席 对曰:“婴 闻
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我听说过
之,橘 生 淮南则 为橘
这样的事,橘子生长在淮南就是橘子
生 于淮北则 为枳, 叶 徒
生长在淮北就变成枳了,只是叶子的
相似,其 实 味 不
形状很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完全不稳扎稳打学文言:⒈避席:离开座位,表示郑重。古代把铺在地上坐,所以座位叫“席”。
⒉闻之,之:代词,这样的事,指下文的“橘生淮南则为橘,……其实味不同”。
⒊于:在。⒋则:就。
⒌为:变为,变成。
⒍枳【zhǐ】:也叫“枸橘”,果实酸苦。
⒎徒:只。稳扎稳打学文言:⒏其实:它们的果实。其,代词,它们,代橘和枳。实,果实。在这里,其实是两个单音节的词,它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其实”(副词,表示所说的实际情况)。
⒐所以然者何: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然,指示代词,这样。
⒑得无:莫非。稳扎稳打学文言: 王笑 曰:“圣人 非所与 熙”
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
也,寡人反 取病焉。”
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圣人:才德极高的人。与:即“与之”。熙:同“嬉”,开玩笑。
反取病焉:反而自讨没趣了。病,辱。焉,语气助词。稳扎稳打学文言:同。 所以然 者 何? 水
同。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水
土异也。 今 民生长于齐 不
土不同。现在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
盗 ,入 楚 则盗 ,得无楚
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楚
之水土使 民善 盗 耶?
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晏子巧辩楚王维护尊严 晏子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反驳。先举出一个事实“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并指明原因:“水土异也。”在前面类比的前提下,顺理成章地提出是“楚之水土使民善盗”。晏子说其转化的条件都是“水土异也”。片言只语之间化被动为主动。“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一句把事件推向高潮。晏子巧辩楚王维护尊严 楚王无法解释被缚者入楚为盗的原因,自作聪明结果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得自我解嘲,低头认输,自取其辱。
楚王依计
羞辱晏子晏子巧辩
反辱楚王主题归纳: 本文通过晏子出使楚国,挫败楚王污蔑齐人为盗的阴谋的故事,表现了晏子机智善辩的才能和强烈的爱国热情,展现了杰出的政治家的风度。讽刺了楚王的自作聪明反而自取欺辱。告诉人们侮辱别人的人到头来必然受辱于人、自讨没趣的道理。艺术手法:⒈刻画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
人物的刻画具有形象鲜明、个性突出的特点。晏子的机智勇敢、灵活善辩、不辱使命,楚王的趾高气扬、傲慢自大、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窘态,都跃然纸上。艺术手法:⒉高超的语言艺术。
晏子既要反驳楚王的诬陷,又不能激怒楚王,因此在反驳时,他“避席”以对,显示其庄严的态度。但说话时,又非常注意掌握分寸,寓刚于柔,把十分确定的反击对方的语言,用模棱两可的揣度、疑问的形式表达出来,语气委婉,既维护尊严,又不使对方过分难堪,以致损害两国关系。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义正词严、不卑不亢折服了楚王,显示其睿智的思维和高超的语言艺术。古今异义:何坐?曰,坐盗古义:犯罪;今义:坐下
寡人反取病焉 古义:辱;今义:生病。
晏子避席对曰 古义:离开;今义:回避。
其实味不同 古义:他们的果实;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谓左右曰 古义 :指近侍;今义: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