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5 09:5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建国大业 政权巩固 外交风云
建国大业
进京赶考
毛泽东:“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 ... 退回去就失败了。我们绝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1949年3月23日 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向北平出发
毛泽东率中共中央领导进入北京
建国大业
筹备建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时间:1949.9.21
地点:北平(中南海怀仁堂)
代表: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及特邀代表等662人
一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一)主席:毛泽东
(二)副主席: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
(三)常务委员:
共产党员: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李维汉、朱德、林彪、邓颖超、刘宁一、冯文彬、杨秀峰、沈雁冰、郭沫若
民革:李济深、王昆仑、蒋光鼐、邵力子
民盟:张澜、沈钧儒、吴鸿宾(回族)
农工民主党:章伯钧;民主建国会:黄炎培
民主促进会:马叙伦 九三学社:梁希
爱国民主人士:陈叔通、章乃器、张奚若、乌兰夫(蒙古族)、陈嘉庚(华侨)
“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这是什么意思呢?我望着会场前挂着大大的‘代表’二字,不免点起头来。 ——费孝通
建国大业
筹备建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①大会一致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国名;确定了首都、国旗、纪年、代国歌等。
张奚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提出者)
曾连松(国旗设计者)
国歌的作词者田汉和作曲者聂耳(2004年《义勇军进行曲》正式确定为国歌)
张仃、林徽因等人设计(1950年政协二次会议采用)
建国大业
筹备建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它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1949年9月21-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民主党派、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和特邀代表662人……经过充分的民主讨论,代表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 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
思考:为什么说《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
规定了国家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③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建国大业
旧政协 VS 新政协
历史条件
组织者
代表利益
会议核心
目的
参与力量
结局
国民党
共产党联合各民主党派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内战爆发前
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建国前夕组织召开
人民
大地主大官僚大资产阶级
讨论如何建立联合政府
为内战夺取政权拖延时间
国民党和青年党等少数党派
国民党撕毁会议决议,单方面宣布召开国民大会,遂使旧政协解体
协商新中国建设问题
建立新中国
中共、各民主团体、各民族人士、无党派人士等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
全国人大成立后,作为统战组织存在至今
建国大业
开国大典
①1949年10月1日,上午九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②下午3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
根据材料结合教材156页概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人民地位
社会性质
中华民族的面貌
极大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对世界的意义
对中国的意义
三大改变
政权巩固——军事稳政权
一、追缴国民党残余
1950年7月后,匪特煽动大规模暴乱,县以下政权机关遭匪袭击、围攻达220余次,一些县城被匪长时间侵占,全省有41个区、乡政府被匪摧毁、150个曾遭匪围攻;许多农会和民兵组织解体,有的地区股匪强迫群众举村暴乱,仅象县就有30多个村庄集体暴乱;被匪杀害的县以下干部、农会会员、民兵、进步群众达7000余人,数千名妇女被匪强奸;匪特强抢民枪1200余支,粮食1800余万公斤、牲畜5万余头(匹),焚毁民房1万余栋;全省大部分公路与桥梁被破坏,桂黔铁路线上前后有5个车站曾被匪占据,导致水陆交通瘫痪。 ——广西地方史
1949年10月14日华南-广州解放解放
1.背景:
①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组成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
②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解放台湾,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③朝鲜向中共请求援助
◎朝鲜半岛及“三八线”地图
◎美军第七舰队闯入台湾海峡 ◎麦克阿瑟
二、抗美援朝
政权巩固——军事稳政权
政权巩固——军事稳政权
(2)过程:
①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②1953年7月,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取得胜利。
二、抗美援朝
杨根思(长津湖战役)黄继光(上甘岭战役) 邱少云(进攻金化) 中共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3)影响:
①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志愿军涌现出30多万英雄模范和功臣,他们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政权巩固——经济稳人心
一、土地改革
背景:新解放区约占总数2/3的农民没有土地
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内容:①1950年6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②没收地主的土地和财产,按农村人口重新进行分配
实质:生产关系的调整
结果: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共获得约7亿亩土地
第二条 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
1952年底,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49%,大大解放了生产力
政权巩固——经济稳人心
二、稳定财经
措施:①“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行政、法律手段)
(经济手段)
实质:
党和政府与资本家争夺市场领导权。
②统一财政经济
①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
②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结果:
——治标
一、基本经济制度
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1.过渡时期总路线
2.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
背景:①国内经济的恢复②政治条件:人民政权的建立与巩固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8月)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共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一、基本经济制度
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1.过渡时期总路线
2.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
背景:①国内经济的恢复②政治条件:人民政权的建立与巩固
1952年经济指标较1949年的增长率
项目 工农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职工平均工资 农民收入
增长率 77.5% 145% 48.5% 60%-120% 30%
1949年与1952年粮、棉、钢产量比较
产品名称 1949年 1952年 增长率
粮食产量 1.1亿吨 1.54亿斤 40%
钢产量 15.8万吨 134.9万吨 754%
棉花产量 44.5万吨 130.4万吨 193%
一、基本经济制度
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1.过渡时期总路线
2.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
背景:①国内经济的恢复②政治条件:人民政权的建立与巩固
方式:农业、手工业成立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公私合营
项目 农业、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方法 典型示范逐步推进 赎买政策
步骤 农业互助组 (换工、劳动互助)
初级合作社 (土地入股统一经营;收益按土地和劳动力分配)
高级合作社 (生产资料折价归集体所有,完全实行按劳分配) 加工订购、统购包销、经销代销
(生产资料私有,生产和销售被纳入国家计划)
公私合营
(生产资料部分公有,利润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
全行业公私合营
(资本家领取10年股息,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
一、基本经济制度
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1.过渡时期总路线
2.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
背景:①国内经济的恢复②政治条件:人民政权的建立与巩固
方式:农业、手工业成立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公私合营
实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初步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五计划”主要项目在地理分布上的特点和原因?
①东北地区资源丰富,交通发达
②工业基础好(日本侵华后遗留的工业设备)
③地理位置优越,背靠苏联,便于接受援助
二、基本政治制度
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①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②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③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当代中国国家机构
国家元首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法律监督机关
审判机关
监察机关
军事机关
◎五大省级自治区示意图
二、基本政治制度
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1949.9.21
人民政协
第一届全体会议
《共同纲领》
1954.9
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暂时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职能转变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1956
社会主义制度
基本确立
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外交风云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总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方针 内容 作用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
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地位,
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地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
使新中国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特点:革命性及意识形态色彩;结盟性;平等性;过渡性。
二、三大政策
外交风云
“一边倒”的实施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的发展。
——游艳丽《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
面对周边独立国家的民族独立浪潮,中国一度将推进世界革命、实现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作为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别国造成了干涉内政的印象,恶化了周边环境。——刘海泉
“一边倒”是当时中共基于国家利益的现实考量,为处理新中国与前苏联的国家关系而提出的外交方针。这一选择并非双方意识形态同一性的必然结果,也并不主要是应对当时国际格局的对策。随着中共从革命运动的领导者成为执政者,面临的主要任务转向建立和巩固新政权,新中国在安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国家利益便生成了,在“一边倒”的选择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对这些利益的考虑。
——摘编自关锦伟《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政策研究综述》
史料史证能力训练: 实行“一边倒”政策的原因、实质及影响
主要原因:(1) 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发展经济的需要。
(2) 战后两极格局之下,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遏制中国。
(3)中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相同。
(4)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安全和扩大新中国的国际影响。
实质:针对西方国家抵制中国所采取的政治方针。
影响:
①赢得了苏联的支持和帮助,出现第一次建交高潮;
②利于巩固政权、维护国防安全,保障经济建设;
③改善与周边邻国关系;
④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
⑤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⑥受苏联影响,不利于同非社会主义国家交往
互不干涉内政
目标
平等互利
基础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保证
互不侵犯
和平共处
三、三大活动
外交风云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目的:
提出:
为了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53年,与印度;54年,与印度、缅甸(基本原则)
国内: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外交新局面奠定基础。
国际: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包容性:它适用于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
适用于发展中或发达国家;
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或经济关系。
开放性:在不同历史时期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
其内涵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充实和丰富。
意义:
特点:
1949年与1953年,新中国外交视角有何不同?
1949年,中共领导人一直是用革命者的眼光来看世界的... ...在他们的眼中,除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外,其他不是帝国主义国家,就是被帝国主义或反革命势力所掌控的国家。
1953年,新的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 ...实施这项政策需要与周边国家形成睦邻友好关系... ...
——《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强调社会制度意识形态
突出国家利益
革命外交
国家外交
成熟
三、三大活动
外交风云
目 的:
出席对象:
重要成果:
意 义:
和平解决朝鲜、印度支那问题
中苏美英法和有关国家
《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1、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2、进一步缓和亚洲与世界的紧张局势
3、大大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日内瓦会议(1954.4-7)
印度支那问题


老挝
柬埔寨
二战前,属于法国的殖民地
二战中,被日本占领
战后获得解放,但是法国企图重建殖民地,于是在美国支持下卷土重来
1946~1954印度支那人民进行反法斗争
1954年《日内瓦会议》承认三国独立和主权,越南以北纬17°为界,南北分治
1、亚非会议的背景、主题、特点是什么?
2、周恩来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
3、“求同存异”中的“同”与“异”分别指的是什么?
4、会议对我国外交产生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背景: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主题: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
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面对帝国主义国家对会议的干扰破坏,与会国存在矛盾和分歧可能使会议走向歧途;
万隆会议(55年)
①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②与更多亚非国家建交
“同”指的是有共同的任务,即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任务。
“异”指的是国家制度、宗教信仰、意识形态、文化习俗的差异
1949年 1953年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边倒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与苏联等17国建交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
走向社会主义
走向睦邻友好
走向世界舞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