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9.2《项脊轩志》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9.2《项脊轩志》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4 20:4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归有光,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项脊生。江苏昆山人。九岁能属文,以同邑人魏校为师,通经史,善古文。嘉靖十九年中举人。其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不第。后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生徒常达数十百人,被称为震川先生。嘉靖四十四年始中进士,授长兴知县。
在文学上,他和王慎中、茅坤、唐顺之合称唐宋派。
他的散文的特点是:
①即事抒情,真切感人。
②注重细节,刻画生动。
③篇幅短小,言简意赅。
④结构精巧,波折多变。代表作品有《项脊轩志》、《先批事略》、《思子亭记》、《寒花葬志》。
走近作者
项脊轩: 渗漉: 修葺:
垣墙: 栏楯: 偃仰:
万籁: 迨: 异爨:
老妪: 婢: 先妣:
呱呱: 阖门: 象笏:
扃牖: 长号:
字词正音
xuān


yuán
shǔn
yǎn
lài
dài
cuàn



gū gū


háo
jiōng yǒu
文题解读
·轩,小室;项脊轩,书斋名
·“项脊”之意有二:
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项脊之间;
一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以地名轩,有“怀宗追远”之意。
志,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本文是一篇借记物以忆人、抒情的散文名篇。
项脊轩

初读课文
思考文章写了什么?



根据课文内容,给这三个数字各加上几个字概括主要内容。
整体感知
一间阁子
两种情感
三个女人
项脊轩


先妣
大母
吾妻
1、一间阁子。作者是怎样描写项脊轩前后变化的?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书房怀有怎样的情感?
2、两种情感。用原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3、三个女人。文中回忆了与轩有关的哪三个女人?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描写她们的 这些描写流露出作者对她们怎样的感情?
4、此文在选材和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对我们的写作有何启示?
研读课文
精读首段——一间阁子
1.自由朗读第一段,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段意。
2.自己尝试画出重点字词、特殊句式,标志出疑难之处。
(1)重要实词:
(2)古今异义:
(3)词类活用:
(4)特殊句式:
雨泽下注、使不上漏、前辟四窗、
垣墙周庭、亦遂增胜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明月(照)半墙
方丈
文言积累
每移案
顾视无可置者
以当南日
精读首段——一间阁子
(1)方丈:一丈见方
(2) 下:名作状,向下
(3)案:桌子
(4)顾:环顾
(5)置:放置,置者,放置的地方
(6)北向:坐南朝北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一间阁子——项脊轩
喜从何来?
狭小
老旧
破漏
阴暗
分享“喜”

项脊轩之喜,喜在:______
要求:
1、先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2、然后简要用“项脊轩之喜,喜在:______”
的句式,谈谈自己的感受。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精读首段——一间阁子
(1)修葺:修补
(2)上:名作状,从上面
(3)前:名作状,在前面
(4)垣墙:名作动,砌上矮墙 周:围绕
(5)当:挡住
(6)洞然:明亮的样子
(7)胜:形容词作名词,美丽的景致
(8)偃仰:偃仰,这里指安居、休息
(9)去:离开
屈原以兰桂喻美德,宋代人以竹喻志节。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作者品格高洁,志趣高雅。
思考:“万籁有声”能否换成“万籁俱寂” ?
“万籁有声”,指作者凝神专思时书斋里静得连最细微的声音也能听到,这是以声衬静的写法, 这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诗句)意境相同。
而这种静是有灵气的“幽静”,而不是一片“死寂”,真可谓“此时有声胜无声”。
万籁有声:指自然界发出的一切声响都能听到。
万籁俱寂: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声响都没有。
品读语言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项脊轩
狭小
破漏
阴暗
修缮
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 垣墙周庭 日影反照
室始洞然
杂植兰桂
庭阶寂寂
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
不漏
明亮
幽雅
前后对比鲜明
喜爱之情深厚

项脊轩
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 垣墙周庭 日影反照
室始洞然
杂植兰桂
庭阶寂寂
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
不漏
明亮
幽雅
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
冥然兀坐
志趣高尚,心境恬淡
项脊轩之喜,
喜在:______
修葺一新,明亮;
庭中幽雅,宁静;
读书之乐,悠闲。
感受“喜”
精读第二、三段——两种情感
三个女人
1.自由朗读第二、三段,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段意。
2.自己尝试画出重点字词、特殊句式,标志出疑难之处。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1)先是:在此以前
(2)一:数词作名词,一体(一个整体)
(3)迨诸父异爨:等到。异爨:分家
(4)内外多置小门墙:名作状,在内外;设置
(5)往往:到处
(6)西:名作状,对着西边
(7)客逾庖而宴:越过厨房;表承接;名作动,吃饭
(8)鸡栖于厅:状语后置
(9)已:不久
(10)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1)尝居于此:曾经;在,曾在这里居住过,状语后置。
(2)乳:名作动,喂养
(3)先:已经逝世的。 先妣/先考
(4)抚:对待
(5)室西连于中闺:屋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状语后置。
(6)每:经常
(7)而:你的
(8)兹:这里
(9)呱呱而泣:表修饰
(10)相为应答:相,动作偏指一方,她;为,作出
余自束发读书(于)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1)束发:清朝以前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成童;20岁时行冠礼,成年。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的年龄,即15至20岁。
(2)过:看望
(3)若:你
(4)竟日:整日
(5)类:像(佛印绝类弥勒)
(6)比去:比,等到;去,离开。
(7)以手阖门:以,用;阖,关闭
(8)效:这里指获取功名
(9)顷之:不久,之,音节助词
(10)以朝:以,连词,相当于“来” ;朝:名作动,上朝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1)过:经过
(2)扃牖:关着窗户;扃,关闭; 而,表修饰
(3)以:根据,凭借
(4)凡:共
(5)得不焚:得,能够;被动句,能够不被烧毁
(6)殆:恐怕,可能
“能以足音辨人”,写自己在轩中生活时间之长,流露出对轩的感情之深。
勤勉发奋的书生苦读图
精读第四、五段——两种情感
三个女人
1.自由朗读第四、五段,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段意。
2.自己尝试画出重点字词、特殊句式,标志出疑难之处。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既:……之后;为:写
(2)归:女子出嫁
归宁:回娘家探亲
(3)或:有时;凭:靠着;几:书桌;学书:学写字
(4)其制稍异于前:制,形制,规制;状语后置
(5)手:名作状,亲手
补记
补记:怀念亡妻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生前
庭有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
死后
室坏不修。


余久卧病。

睹物思人,悲从中来。
为什么文末还要写“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
不言情而情无限,
言有尽而意无穷。
“庭有批把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作者睹物思人,物虽在而人已去,看到树,就似乎看到妻子的音容笑貌,就似乎听到妻子的欢声笑语。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 (以乐景衬哀情),寄寓了自己对妻子早亡的深深悲痛。
品读语句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母亲
慈爱
祖母
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用之!”
爱妻
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盖矣。
怜爱期望
恩爱
三个女人的情感
母亲的慈爱,祖母的殷切期望之情,夫妻的深情,回忆这些时,作者内心无限伤感,用文中的一个字概括——
“悲”
归有光之悲,悲在______
要求:
1、最好用四个字一组的短语概括内容;
2、短语可以在文章中找,也可以自创;
3、每个小标题必须出现和作者关系密切的人物
和事件。

感受“悲”
相关背景
自幼苦读,八岁丧母,九岁能文;
仕途不利,35岁中举,八试不第;
迁居嘉定,收徒讲学,尊为先生;花甲及第,授县令职,颇不得志。
诸父异爨
慈母早逝
祖母厚望
爱妻逝世
家道衰落 颓败零乱
幼年丧母 痛失母爱
夫妻永诀 痛不欲生
殷殷期盼 终落成空
项脊轩之悲,
悲在:______
悲在何处?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分家)
从客观的记述中寄予深长的感叹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情动于中,有泪无声,含蓄而有节制
令人长号不自禁
情如汹涌的潮水,直泻而出,完全失控

情感表达极有层次
由内向转为外露
由沉稳渐趋强烈
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却自风韵疏淡。
——姚鼐
“题”指“内容”,“语”指“语言”,“不要紧”指“平常”“质朴”,也就是说作者擅长用日常生活琐事,平淡的语言来表达真挚的情感。
一往深情,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
——黄宗羲
归有光擅长用细节描写打动人
相关评论
请从这篇散文写“悲”的部分,找一些细节,说说那些“不要紧之题不要紧之语”是如何打动你的。
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诵这个细节;
2 、注意找到感情的触动点
(如人的动作、语言……)
3、最好能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类似的情感体验来谈谈
自己的感触。
细节传情
1,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
大类女郎也?”
——语气亲切而风趣,又爱怜又赞誉。
2.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喃喃自语,忧虑中充满殷切希望。
3.顷之,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用之!”
——庄重的嘱咐,谆谆的语气,真诚的情意,更表露了她对小辈的期望与鼓励。
三个细节,三个层次,依次如实道来,不饰雕琢,但感人至深,读之欲泪。
细节传情
内容:
情感:
写作特点:
归有光借________叙_______ 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____情,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和对________的深切怀念。
一间阁子,三个女人,多件小事
两种情感
运用典型的细节,平实的语言抒发真挚的情感。
项脊轩
家庭琐事
诸父异爨
慈母早逝
有负祖母厚望
夫妻相隔

(以喜衬悲)
物在人亡,三世变迁
死去亲人
课文总结
《项脊轩志》对我们的写作有哪些借鉴意义?
提示:
可从选材、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多角度考虑。
讨论
 ①取材方面的借鉴
  《项脊轩志》的题材,它选取的都是家庭琐事、书斋生活、家族往事、母子之情、祖孙之情,没有一样是“轰轰烈烈”的,但都写得真切感人,可谓从细处落笔,从细处动情。
生活中不是缺少素材,而是缺少发现,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动情点。
  ②结构方面的借鉴
  《项脊轩志》在结构上是双线并重:表面线索是物线——项脊轩的兴废;内在线索是情线——作者对亲人、对生活环境的强烈感情。双线交织,贯穿始终。同时用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连接文章,使结构清晰,主次分明。
  在创作散文时,落实一个贯穿全文的情感寄托于物,这样能使文章结构疏而不散。
  ③语言风格的借鉴
  朴素清淡是《项脊轩志》的语言特色,所谓“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文章的感人之处并不在于有多少华丽的辞藻,而在于真情的流露。其实,朴素也是一种美,往往“清水出芙蓉”胜过“浓妆牡丹”。
语言不在于华丽与否,而在于动人与否,浸透了真情实感的语言就是有生命力的语言。
  ④表现手法方面的借鉴
  作者能自如运用融情于景、寓情于事、寄情于物等表现手法,善于将感情融注在叙事和描写之中。这种“含蓄”之美,有时比激情奔放、汪洋恣肆式的抒情更具感人的艺术魅力。
  要写好文章,必须掌握寓情于景、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寓情于景、借物抒情,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只是手段,传情即传达作者对生活的感悟才是宗旨。所借之物是表达感悟的外壳,描写事物要紧扣与此事物有关的人事的变迁,处处都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
  ⑤抒情方面的借鉴
  展现内心世界,抒发真情实感,是人们创作的一个永恒主题。归有光在文中将母子情、祖孙情、夫妻情写得那样深沉缠绵、感人肺腑。倾注了真情实感的文章一定是好文章。
文章的感人之处并不在于殴多少华丽的辞藻,而在于真情的流露。 写文章贵在抒发真情实感,一个对生活、对他人充满爱心的人才能写出感情饱满的文章。
不必写惊天动地的大事,曰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只要你用心感受,抓住富有特征的细节,定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平平淡淡总是真
写作启示
质朴语言书写生活琐事
典型细节饱含真情实感
你和你的亲人之间有哪些感人的小事或细节。
——亲情是一盏灯,在晦暗的时光里照亮自己;亲 情是一棵树,是你倦 极而归时的依靠。
体验思考
小练笔
归有光用“不要紧之题不要紧之语”打动我们,我们也尝试一下这方面的传作,写一段表现亲情的文字。
训练要求:细节描写,回忆生活中最打动你的亲情细节,用简洁质朴的语言把它写出来吧。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