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时训练4 《聊斋志异》 香玉 王六郎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朝暾(tūn) 豇豆(jiāng)
冠名(guàn) 贻笑大方(yí)
B.谶语(jì) 祗候(zhī)
啁啾(jiū) 接踵而至(zhǒng)
C.创痏(yǒu) 俾使(bǐ)
款洽(qià) 悒悒不乐(yì)21世纪教育网
D.恸哭(tòng) 觇视(chān)
砍斫(zhuó) 扺掌而谈(dǐ)
解析:B项,“谶”应读“chèn”;C项,“痏”应读“wěi”;D项,“扺”应读“zhǐ”。
答案: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联袂 狎昵 无耻滥言 得陇望蜀
B.貂帽 腆物 侧隐之心 璀璨似锦
C.嗜好 编篡 摇摇欲坠 扬手掷足
D.灌溉 桥拱 徇情枉法 脍炙人口
解析:A项,滥—谰;B项,侧—恻;C项,篡—纂。
答案:D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胶州黄生,舍读其中(住处)
乞早见示,仆将抱植家中(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B.归后,以金遗道士(赠送)
明日,许货鱼,益沽酒(卖)[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此我生期,非死期也,何哀为(句末语气词,呢)
祖送出村(古人出行前祭祀路神)
D.愀然曰:“妾有大难!”(忧郁、凄切的样子)
俾香玉复降宫中(使)21世纪教育网
解析:“舍”,安排住宿。
答案:A
4.与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生怪之
A.子舆之归家 B.风行露宿
C.朝服衣冠 D.许亦异之
解析:例句与D项加点的字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A、C两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B项为名词用作状语。
答案:D[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2012·北京高考)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音输入、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方便、环保的功能和作用。
B.依据欧洲银行已完成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各国接受测试的91家大小银行,只有7家未能符合规定的6%的一级资本比率。
C.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天子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方面难免会有些千篇一律,显得呆板而缺乏创意。
D.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场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出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搭配不当,“高雅、时尚、方便”不属于“功能和作用”。B项,句式杂糅,“依据……结果”或“……结果显示”,保留一个即可。D项,成分残缺,“营造”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跑来”后加“效果”。
答案:C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然睹促织,隐中胸怀。折藏之,归以示成。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稿葬。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徬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翼日进宰……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臣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 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6.下列语句都是和成名有关的行动和心理描写,试体会其表达效果。
(1)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2)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
解析:(1)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应该重点理解“如被冰雪”的含义。(2)应该抓住“惊”“宛然”等关键词进行理解。
参考答案:(1)表现了成名乍闻“噩耗”时身心皆遭到巨大打击时的惊怖之情。“如被冰雪”用语非常形象。(2)表现了处于极度绝望中的成名,忽然听到促织的叫声、看到促织时惊喜莫名、恍惚如在梦中的情形。“宛然”一词用得非常形象、贴切,它包含有多方面的意味:一则成名因为一夜没合眼而眼睛发花,看不真切;一则因为他不敢相信促织又活了过来;一则这只促织本身就是“虚”的,其任务只是引起成名的兴趣而已。
7.本文情节经历了几次波折 请你谈谈这样安排的妙处是什么。
解析:紧扣“促织”这条明线和内在感情这条暗线 (由悲而喜,由喜转悲,悲极复喜),看成名做了哪些事,成名家发生了什么事,揭示了怎样的主题,然后梳理整合即可。情节设置的好处要从与主题的关系和产生的效果入手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情节发展经历了三次大的波折:第一次,岁征促织,成名破产受刑,无计可施,走投无路时得到神巫指点,成名得虫;第二次,节外生枝,成子弄死促织,投井自杀,成家陷入绝境;第三次,成子起死回生,魂化促织,成家因祸得福。这样的安排避免了一览无余,它的跌宕起伏,丰富了内容,深化了主题。情节的变化曲折,再现了生活的实际,增强了文本与现实的联系,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
8.小说如果先交代那只勇猛善斗的小促织是成名的儿子所化,在阅读效果上与现在这种布局会有什么不同
解析:文中一波三折式的情节安排,具有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等作用,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深刻地揭示主题,寄寓作者的孤愤之情。
参考答案:成子复苏之后再交代“自言身化促织”,点明了神异促织的来历,这样前文设置的悬念就在此得到了合理诠释。这样构思,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与神奇色彩,也加深了故事的悲剧性:在官府逼迫之下,成子自杀之后还要魂化促织以供玩赏,方能解脱一家的苦难,这就更加表现出其所受迫害之深,更进一步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荒淫。如先交代这一点,就不会有如此效果。
9.怎样理解文后作者的评语
解析:从表明写作意图、揭示主题、增强社会针对性等角度理解。
参考答案:①从贪官污吏追溯到天子宫廷,指出“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寄讽谏之旨。②就成名的一贫一富说明是“天将以酬长厚者”,反映了“善恶有报”的宿命论思想。③针对抚臣、令尹蒙受促织“恩荫”,证实“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说法,生动地表明封建官僚的升迁发迹是建立在百姓苦难的基础上的,抒发了作者的愤愤不平之感。
三、语言运用
10.“文革”动乱时期,蒲松龄的墓椁被挖,与蒲松龄合葬的一部力作遭到破坏。请阅读下面的文字,说说关于这部书风格的推断,你是否赞成下面文字中作者的观点 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次去拜谒蒲松龄先生正是“文革”动乱年代,当我听说蒲松龄的墓椁被挖开了时,我的心震颤了,便乘公共汽车到洪山,再沿乡间泥路磕磕绊绊地去了蒲氏墓园。那时墓园没有围墙,老远就能见到几丛高大的古柏下新挖的黄土堆积如丘。走近了,看清墓穴洞开着,只见些许朽木、碎骨、发丝,墓地周遭纸灰飘零,据附近一老者言,这是墓中一部书的残迹。这是一部从未面世的书,是作者临终前叮嘱家人务必与其合葬的一部书。
果真如此,这太可悲了。日后若以现代高科技摄像技术,必将全真迹大白于天下。先生《聊斋志异》成书后,王渔洋1688年题写了那首著名的《戏书蒲生<聊斋志异>卷后》的绝句:“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这一年,蒲松龄48岁,离他驾鹤西去,还有27年的人生旅程,作为一生勤奋笔耕的蒲留仙,决不会坐等时光,我想坟前这部“飞天”之作,很可能就是他继《聊斋志异》之后,又一部力作。我想,在写作上,或许会丢掉他惯用的狐鬼花妖的表现形式,而选择直抒胸臆的笔触,既然要去另一世界阅读,就不必再讳避文字狱的加害了。
解析:“看法”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要么赞成,要么反对,不能含糊其辞,态度不明;其次要读懂材料,文字中作者的观点是“在写作上,或许会丢掉他惯用的狐鬼花妖的表现形式,而选择直抒胸臆的笔触,既然要去另一世界阅读,就不必再讳避文字狱的加害了”;最后,联系蒲松龄的写作风格,用通畅的文字谈出自己的看法。
答案示例:①赞成。因为蒲松龄写《聊斋志异》,是给民间百姓看的,他要讳避文字狱,只能借助狐鬼花妖世界的生活方式,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对人生的观点,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他的另一部力作是写给自己的,用不着委婉曲折,完全可以直抒胸臆。②不赞成。一个人一旦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他的这一部力作不仅会与《聊斋志异》风格一致,甚至有可能进一步发扬这种风格,达到更高的境界。至于作者的推断,是一种愤激和赞美之语,蒲松龄活着时社会黑暗,没有言论自由,他死后也是精神不屈的。
11.某班举办“经典作品评介”活动,每位同学都写了书评,在班内交流。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在下面提供的信息之间加上一段衔接性的文字。
某同学评介《红楼梦》与《罗密欧与朱丽叶》。
主持人:
某同学评介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解析:添加“衔接性文字”是语言运用中的常规题目。所谓“衔接性文字”就是过渡语,要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里“承上”应概括《红楼梦》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主要内容,“启下”应概述出《聊斋志异》一书的主要内容或艺术特色。
答案示例:刚才我们聆听了两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为他们而感伤,不管是宝黛爱情,还是罗朱爱情,都受到了社会的影响与制约,是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如何打破社会的束缚呢 需要我们的斗争。下面让我们走进蒲松龄为我们创造的狐鬼人神的世界,去体味那“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艺术魅力吧!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时训练3 《西游记》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提防(dī) 悚惧(sǒng)
哄堂大笑(hōng) 装模作样(mó)
B.散光(sǎn) 笼罩(lóng)[21世纪教育网
扛鼎之作(gāng) 尽情劫掳(lù)
C.恐吓(hè) 觌面(dí)
家私渐废(jiàn) 东渐于海(jiān)
D.盘诘(jié) 旋风(xuán)
佶屈聱牙(jí) 古刹钟声(chà)
解析:A项,“模”应读“mú”;B项,“笼”应读“lǒng”,“掳”应读“lǔ”;D项,“旋”应读“xuàn”。
答案:C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摩天碍日 摩拳擦掌 碧纱红帐
金壁辉煌 颠峰
B.誓不两立 伫立云霄 宵衣旰食
倚草附木 剿除
C.心灰意懒 法网恢恢 金箍儿咒21世纪教育网
拾金不昧 皈依
D.腰胯疼痛 纨绔子弟 搽脂抹粉
附葛扳藤 捽倒21世纪教育网
解析:A项,壁—碧,颠—巅;B项,誓—势;C项,金—紧。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最近,朋友间的舆论压力使得他每天都抱着战战兢兢的心情上学,结果他的成绩就一落千丈了。
B.张小明心事重重地说:“我们不怕那伙人明火执仗地攻击,就怕他们背地里来个暗箭伤人。”
C.明代才子吴承恩看到嵖岈山天造地设的奇观,灵感顿发,创作出名著《西游记》。如果你设身处地,也会不知天上人间!
D.美国金融系统正遭受着新一轮冲击,在是否要对银行实施国有化的问题上,美国政府正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
解析:A项,战战兢兢: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B项,明火执仗:原指公开抢劫。后比喻公开地、毫不隐藏地干坏事。C项,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D项,进退维谷:进退两难。21世纪教育网
答案:C
4.选出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 )
(1)孙悟空在乌鸡国刚降了青毛狮怪,马上又遇到了小妖精红孩儿,又是一场 ……
(2)我等因为前生有罪,感蒙观世音菩萨劝化,与我们摩顶受戒,改换法名, 佛果,情愿保护唐僧上西方拜佛求经,将功折罪。
(3)行者道:“你等既受他 ,常在他洞下,可知他是那里妖精,叫做甚么名字 ”
A.灾难 归顺 管辖
B.劫难 皈依 节制
C.劫难 皈依 管辖
D.灾难 归顺 节制
解析:劫难:灾难;灾祸。在佛家,战争和灾难叫做劫难。皈依:原指佛教的入教仪式,后来泛指虔诚地信奉佛教或其他宗教组织。此指本意。归顺:归附顺从,向敌对势力屈服。节制:指挥管辖,限制或控制。管辖:管理,统辖。
答案:B
5.(2011·辽宁高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循环经济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它 , , , , , ,有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①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
②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③促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
④通过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生产—消费—再循环”的模式
⑤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⑥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
A.①④⑤③②⑥ B.①⑥④③⑤②
C.④②③⑤①⑥ D.④⑤⑥③②①
解析:④是循环经济的手段方式,应放在前面。②③⑤关系密切,是循环经济的作用和目的。①⑥是循环经济的意义。⑥中的“也”表明⑥放在①后。总体上说这段文字是对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的解读。
答案:C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那呆子拉着马,有草处且不教吃草,嗒嗒嗤嗤的赶着马,转到后门首去。只见那妇人,带了三个女子,在后门外闲立着,看菊花儿耍子。他娘女们看见八戒来时,三个女儿闪将进去,那妇人伫立门首道:“小长老那里去 ”这呆子丢了缰绳,上前唱个喏,道声:“娘!我来放马的。”那妇人道:“你师父忒弄精细,在我家招了女婿,却不强似做挂搭僧,往西跄路 ”八戒笑道:“他们是奉了唐王的旨意,不敢有违君命,不肯干这件事。刚才都在前厅上栽我,我又有些奈上祝下的,只恐娘嫌我嘴长耳大。”那妇人道:“我也不嫌,只是家下无个家长,招一个倒也罢了,但恐小女儿有些儿嫌丑。”八戒道:“娘,你上复令爱,不要这等拣汉。想我那唐僧人才虽俊,其实不中用。我丑自丑,有几句口号儿。”妇人道:“你怎的说么 ”八戒道:“我——
虽然人物丑,勤紧有些功。若言千顷地,不用使牛耕。只消一顿钯,布种及时生。没雨能求雨,无风会唤风。房舍若嫌矮,起上二三层。地下不扫扫一扫,阴沟不通通一通。家长里短诸般事,踢天弄井我皆能。”
那妇人道:“既然干得家事,你再去与你师父商量商量看。不尴尬,便招你罢。”八戒道:“不用商量!他又不是我的生身父母,干与不干,都在于我。”妇人道:“也罢,也罢,等我与小女说。”看他闪进去,扑的掩上后门。八戒也不放马,将马拉向前来。怎知孙大圣已一一尽知,他转翅飞来,现了本相,先见唐僧道:“师父,悟能牵马来了。”长老道:“马若不牵,恐怕撒欢走了。”行者笑将起来,把那妇人与八戒说的勾当,从头说了一遍,三藏也似信不信的。
少时间,见呆子拉将马来拴下,长老道:“你马放了 ”八戒道:“无甚好草,没处放马。”行者道:“没处放马,可有处牵马么 ”呆子闻得此言,情知走了消息,也就垂头扭颈,努嘴皱眉,半晌不言。又听得呀的一声,腰门开了,有两对红灯,一副提壶,香云霭霭,环珮叮叮,那妇人带着三个女儿,走将出来,叫真真、爱爱、怜怜,拜见那取经的人物。那女子排立厅中,朝上礼拜。果然也生得标致,但见他——
一个个蛾眉横翠,粉面生春。妖娆倾国色,窈窕动人心。花钿显现多娇态,绣带飘飖迥绝尘。半含笑处樱桃绽,缓步行时兰麝喷。满头珠翠,颤巍巍无数宝钗簪;遍体幽香,娇滴滴有花金缕细。说什么楚娃美貌,西子娇容 真个是九天仙女从天降,月里嫦娥出广寒!
那三藏合掌低头,孙大圣佯佯不睬,这沙僧转背回身。你看那猪八戒,眼不转睛,淫心紊乱,色胆纵横,扭捏出悄语低声道:“有劳仙子下降。娘,请姐姐们去耶。”那三个女子,转入屏风,将一对纱灯留下。妇人道:“四位长老,可肯留心,着那个配我小女么 ”悟净道:“我们已商议了,着那个姓猪的招赘门下。”八戒道:“兄弟,不要栽我,还从众计较。”行者道:“还计较什么 你已是在后门首说合的停停当当,娘都叫了,又有什么计较 师父做个男亲家,这婆儿做个女亲家,等老孙做个保亲,沙僧做个媒人。也不必看通书,今朝是个天恩上吉日,你来拜了师父,进去做了女婿罢。”八戒道:“弄不成,弄不成!那里好干这个勾当!”
行者道:“呆子,不要者嚣,你那口里娘也不知叫了多少,又是什么弄不成 快快的应成,带携我们吃些喜酒,也是好处。”他一只手揪着八戒,一只手扯住妇人道:“亲家母,带你女婿进去。”那呆子脚儿趄趄的要往那里走,那妇人即唤童子:“展抹桌椅,铺排晚斋,管待三位亲家。我领姑夫房里去也。”一壁厢又吩咐庖丁排筵设宴,明晨会亲,那几个童子,又领命讫。他三众吃了斋,急急铺铺,都在客座里安歇不题。
(节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6.文中用了哪些手法描写三位“女儿”的美貌
解析:这段描写非常成功,按照总—分—总的顺序条理井然地展示这些美丽超常的女子,收到的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参考答案:(1)对偶。“妖娆倾国色,窈窕动人心”“花钿显现多娇态,绣带飘飖迥绝尘”“半含笑处樱桃绽,缓步行时兰麝喷”等。(2)衬托。用楚娃的美貌、西子的娇容来衬托三位“女儿”的美色绝伦。(3)比喻。把三位“女儿”比喻成下凡的仙女、月宫的嫦娥。
7.见到这么美丽的女子,唐僧师徒四人有什么样的反应 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心态
解析:师徒四人除了八戒大感兴趣,其他三人视若无睹,可见八戒色心未泯。
参考答案:见到这么美丽的女子,“三藏合掌低头,孙大圣佯佯不睬”,“沙僧转背回身”,“那猪八戒,眼不转睛,淫心紊乱,色胆纵横,扭捏出悄语低声”要跟几个女子去。可见八戒尘心未绝,好色冲动,贪心不足,意志力薄弱;而其他三人意志坚定,尘心已绝。
8.猪八戒费尽心思要入赘为婿,结果怎样
解析:一则若八戒就此留了下来,就不会有师徒四人同到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了;二则文段选自《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从这个题目也可看出这事来得蹊跷,去得也会蹊跷,不会正常发展。
参考答案:结果:八戒没有得逞,先被“娘几个”戏弄一番,后又被网住吊在大树上,还是让师兄救了下来。
9.你怎么认识“呆子”八戒这个人物形象
解析:此题是个开放性题目,能自圆其说即可。
答案示例:(1)我认为八戒十分可恶。他好吃懒做、见识短浅、贪恋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好占小便宜,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实在多。(2)我认为八戒十分可爱。虽然本事比孙悟空差,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他憨厚老实,有力气,忠勇和善良,能知错就改,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的第一得力助手,也算个英雄。
三、语言运用
10.阳光中学高二(1)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会。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该怎么说
正方:我方认为,唐僧能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他意志坚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来没有动摇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即使误放妖魔,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反方:
解析:答案不唯一,反驳有针对性,抓住“固执己见”“人妖不辨”,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示例:我方认为,唐僧的仁爱之心是虚伪的,他在惩罚一路为他降妖除魔的孙悟空时,毫不手软;他一意孤行,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人妖不辨,经常被妖魔鬼怪迷惑,是一个毫无原则、是非不分、固执己见的人。
11.模仿下面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一句与之句式相同且语意连贯的句子。
我爱读书,我经常在书的海洋里遨游。读《三国演义》,我如同追踪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陶醉于他驰骋疆场的威武雄姿。读《西游记》,
21世纪教育网
解析:补写的关键有二:一是弄清楚画线句的句式特点,二是对《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了然于胸。
答案示例:我仿佛跟随孙悟空去西天取经,领略了他斩妖除魔的高超本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