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黄巾起义的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时间:公元184年 领导人:张角 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作用:使东汉政权土崩瓦解
A.时间 B.领导人 C.口号 D.作用
2.老师在讲述两汉历史时画了一个时间轴让同学们填写。其中①处的皇帝应该是( )
A.光武帝 B.汉明帝 C.汉顺帝 D.汉献帝
3.对下图所反映东汉末期历史现象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4.马援,生于公元前14年,追随刘秀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于公元25年,助刘秀建立东汉,此时他( )
A.28岁 B.33岁 C.38岁 D.43岁
5.下图所示物件可折射出东汉时期( )
A.平民百姓的房屋布局 B.豪强大族的厚葬习俗
C.经济政治的发展状况 D.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
6.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
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7.年代尺有助于历史记忆。下列所示年代尺上的括号内所对应的是我国历史上的两个王朝。这两个王朝的都城分别是( )
A.阳城、亳 B.殷、镐京 C.咸阳、洛阳 D.长安、洛阳
8.“国祚”指王朝维持的时间。参考下图。可计算出西汉王朝的国祚为( )
A.177年 B.193年 C.210年 D.236年
9.从吕思勉《秦汉史》目录中,可以看出东汉后期( )
第六章 汉末事迹 第十章 后汉衰乱
第一节 元帝宽驰 第一节 后汉外戚宦官之祸
第二节 成帝荒淫 第五节 灵帝荒淫
第三节 衰帝纵恣 第六节 后汉中叶后外患
A.军阀割据严重,战乱频繁 B.豪强地主势力膨胀,争权夺利
C.诸侯王争霸,对抗中央 D.皇帝无能与外戚宦官专政
10.(2022·广西河池·七年级期末)“(公元25年)九月,赤眉入长安,更始降,旋为赤眉所杀。光武则乘机南下,攻下洛阳,并定都于此。”后世称“光武”所建的政权为( )
A.西汉 B.东汉 C.蜀汉 D.后汉
11.他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使得东汉初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其统治时期史称“光武中兴”。“他”是( )
A.刘邦 B.嬴政 C.刘秀 D.王莽
12.东汉末年爆发的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是( )
A.黄巾起义 B.义和团运动 C.李密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二.材料题
13.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是人民的期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
材料二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西汉初年的社会局势,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他下令让士兵还乡务农,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
材料三 (西汉)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
材料四 到他统治后期,东汉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一以上四则材料均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初年的什么社会状况?根据材料一指出出现这一社会状况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中的“他”应该是西汉哪位皇帝?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位皇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主要目的。
(3)材料三表达了什么重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列出汉文帝和汉景帝践行这重要思想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4)材料四中的“他”是指东汉哪位皇帝?
(5)两汉时期均出现盛世局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4.面对各种社会问题,汉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初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汉书 食货志》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为此,西汉初年的统治者采取了何种政策?
材料二:
汉文帝时采纳了大臣晃错提出的“务民于农桑,薄赋敛”的建议:文帝十三年下诏废除肉刑,着手改革刑制。 光武帝下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建武六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赋制”“被略为奴婢者,皆一切免为庶人”
(2)材料二中汉文帝、光武帝采取重视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刑罚等措施后,出现了哪两个治世局面?材料三: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
(3)材料三反映出西汉初期,谁的势力强大,威胁到西汉王朝的统治?为了巩固大一统,汉武帝在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施了什么令,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思想方面,接受谁提出的什么建议?把哪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文化方面,在长安兴办什么,培养儒学人才?军事方面,派谁和霍去病大力反击匈奴?
(4)汉武帝的措施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什么时期?
答案:
1.C 2.A 3.D 4.C 5.C 6.C 7.D 8.C 9.D 10.B 11.C 12.A
13. (1)状况:残破荒凉或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秦末的战乱。
(2)皇帝:刘邦或汉高祖。目的:巩固政权,稳定西汉初年的社会局势或稳定社会局势。
(3)思想:以农业为本;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或重视农业。措施:减轻赋税或减轻徭役;三十税一;废除严刑峻法;提倡节俭等。
(4)皇帝:刘秀或光武帝。
(5)因素:国家统一或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等。
14. (1)残破荒凉(或者经济萧条,人民生活极端困苦符合题意即可);休养生息政策。
(2)“文景之治”;“光武中兴”。
(3)诸侯王;推恩令;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太学;卫青。
(4)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