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优化设计】2014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套练习】第八单元 人在都市(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志鸿优化设计】2014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套练习】第八单元 人在都市(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1-08 20:01:14

文档简介

课时训练15 《子夜》
吴老太爷进城
一、夯基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字形与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霓虹(ní)     碧宵(xiāo)
嘈杂(zāo) 时髦(máo)
B.瞥见(piē) 作孽(niè)
骤然(zhòu) 鼓槌(chuí)
C.掳掠(lǔ) 蓦地(mù)
邪魔(xié) 迷罔(wǎng)
D.朽弱(xiǔ) 目炫(xuàn)
怜悯(mǐn) 摩天(mó)
解析:A项,“宵”应为“霄”,“嘈”应读“cáo”;C项,“蓦”应读“mò”,“罔”应为“惘”;D项,“炫”应为“眩”。
答案:B
2.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怎么不捉!可是捉不完。啊哟!真不知道哪里来的这许多不要性命的人?
B.四小姐蕙芳像是摆脱了什么重压似的松一口气,对阿萱说:“七弟,这可长住在上海了。究竟上海有什么好玩,我只觉得乱烘烘地叫人头痛。”
C.以黑格尔—哥特式建筑为例(12到16世纪初期欧洲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具体说明了美是一种精神的外化,即理念的感性显现。
D.在建国60周年阅兵式上,展出的新式武器:歼-10型战斗机、歼轰-7A型战斗机“飞豹”、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等,引起了全世界人们强烈的兴趣。
解析:A项,不是问句,把问号改为感叹号;C项,括号要紧跟在“建筑”一词的后面;D项,冒号须改为破折号。
答案:B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武则天精心设计的无字碑,    在乾陵的众多石雕中,它     因处于显著位置而引人注目,    以其精湛的雕刻艺术,独特的丰姿韵味,以及种种富于传奇色彩的传说故事而备受青睐,    。?
A.树立  不是  而是  闻名遐迩
B.树立 不是 就是 举世闻名
C.竖立 不仅 而且 名播八方
D.竖立 虽然 但是 四海皆知
解析:“无字碑”是具体事物,用“竖立”。第二、三句之间应为递进关系,用“不仅……而且”。
答案:C
4.(2011·课标全国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
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辨析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D项,“指日可待”指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多指事情、希望等),一般多指好事情,此处用在“全球性大灾难”上显然不合适。A项,“步履维艰”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亦可用在具体事业的艰辛追求上。B项,“尘埃落定”比喻事情经过许多变化,终于有了结果;或经过一阵混乱后将结果确定下来。C项,“妙手偶得”指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A、B、C三项均符合语境。
答案:D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东西行的车辆此时正在那里静候指挥交通的红绿灯。
B.阿萱猛地从座位上站起来,看见荪甫和竹斋的汽车也衔接着进来,铁门两旁站着四五个当差,其中有武装的巡捕。
C.车子向左转,驶入一条静荡荡的浓阴夹道的横马路,从树叶的密层中灯光洒下来,斑斑驳驳地落在二小姐她们身上。
D.长蛇阵似的一串黑怪物,头上都有一对大眼睛放射出叫人目眩的强光。
解析:A项,成分残缺,在最后加“的命令”;B项,偷换主语,在“铁门”前加“又看见”;C项,语序不当,把“从树叶的密层中”放在“灯光”后面。
答案:D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茶 垢
凌鼎年
史老爹喝茶大半辈子,喝出了独家怪论:“茶垢,茶之精华也!”
故而,他那把紫砂茶壶是从来不洗不擦的。因常年在手里摩挲,壶身油腻腻,紫黑里透亮。揭开壶盖,但见壶壁发褐发赭,那厚厚的茶垢竟使壶内天地瘦了一大圈呢。
莫看此壶其貌不扬邋里邋遢,却是史老爹第一心爱之物。从不许他人碰一碰,更不要说让喝壶中之茶了。
据说此壶乃传之于史老爹祖上有位御笔亲点的状元之手。更有一说录此备考:即此壶较之一般茶壶有不可同日而语的两大特色。其一,任是大暑天,此壶所泡之茶,逾整日而原味,隔数夜而不馊;其二,这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茶垢厚实,若是茶叶断档,无妨,白开水冲下去,照样水色如茶,其味不改。
史老爹曾不无炫耀地说过:“如此丰厚之茶垢,非百年之积淀,焉能得之?!壶,千金可购;垢,万金难求。此壶堪称壶之粹,国之宝……”
史老爹喜欢端坐在那把老式紫檀木太师椅上,微眯着眼,轻轻地呷上一口,让那苦中蕴甘的液体滋润着口腔,然后顺着喉道慢慢地滑下去,他悠悠然品着,仿佛在体会着祖上所遗精华之韵味,简直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去年夏天,史老爹在上海工作的小儿子带了放暑假的女儿清清回古庙镇来探望老人。
清清读二年级,长得天真可爱。史老爹一见这天使般的孙女,自是高兴不尽。大概他太喜欢这孙女了,竟破天荒地想让孙女喝一口紫砂壶中的茶。哪料到清清一见这脏兮兮的紫砂壶,直感恶心。她推开紫砂壶说:“爷爷,你不讲卫生,我不喝。”
“你不喝我喝。”史老爹有滋有味地呷着品着。
第二天一早起来,史老爹照例又去拿紫砂壶泡茶。谁知不看犹可,一看刹那间两眼发直,腮帮上的肉颤抖不已,嘴巴张得大大的,如同傻了似的——原来那把紫砂壶被清洗得干干净净,里面的百年茶垢荡然无存。
僵立半晌后,史老爹突然发出撕心裂肺般的叫喊:“还我茶垢!还我……”
随着这一声喊,史老爹突然血窜脑门,痰塞喉头,就此昏厥于地。
清清又惊又怕,委屈得直抹眼泪。
一阵忙乎后,清清父亲赶紧用紫砂壶泡了一壶茶,小心翼翼地捧到老人面前。
恍恍惚惚中回过气来的史老爹一见紫砂壶,顿时如溺水者抓到了什么,一把抢过紫砂壶,紧紧地贴在胸口。许久,他泪眼迷糊地呷了一口。哪晓得茶才入口,即刻乱吐不已。眼神一下子黯然失色。手,无力地垂了下来,面如死灰似的。唯听得他气若游丝,喃喃地吐出:“不是这味!不……是……这……味……不……是……这……味……”
6.这篇小小说的情节可分为哪几个部分?试简要归纳。(每一部分不超过8个字)
参考答案:老爹炫耀茶垢;孙女拒绝茶垢;孙女清洗茶垢;老爹留恋茶垢。
7.文中画线的一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何特点?从全文看,有何作用?
解析:针对人物描写的几种方法,从内容和结构形式两方面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运用了细节描写(或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法。内容上,突出了史老爹对茶垢的痴迷,和清清对茶垢的拒绝形成对比;结构上,为下文写史老爹因茶垢被清洗而昏厥作铺垫。
8.分析“如此丰厚之茶垢,非百年之积淀,焉能得之?!壶,千金可购;垢,万金难求。此壶堪称壶之粹,国之宝……”在文章中的作用。
解析:可从描摹人物语态,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情节发展(为情节张本)等方面思考分析。
参考答案:(1)这段话通过语言直接描绘出了史老爹对茶垢的自豪和引以为傲。(2)在结构上为下文史老爹的晕厥张本,突显了发生晕厥情况的可能。(3)在内容上进一步描写出史老爹对茶垢的钟爱,对传统的拘泥和执著。(4)同时也暗写了打破传统势力的艰难。
9.你认为这篇小说中“茶垢”的寓意是什么?试简要分析小说的主题。
解析:小说的主题寓于小说的题材和人物形象之中。本文就是通过祖孙二人对“茶垢”的不同态度来揭示新旧文化观念的冲突这一主题的。
参考答案:“茶垢”寓指传统文化(或“传统思想”“传统习惯”)。史老爹对“茶垢”的痴迷可以看做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和坚守;清清对 “茶垢”的拒绝和清洗则可以看做新的文化观念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反叛)。作者通过祖孙二人对“茶垢”的不同态度,表现了新的文化观念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三、语言运用
10.(2011·浙江高考)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余光中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位作家笔下,如果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的文笔就只有一个’平面’。如果他的’文笔’里也有文言的墨水,在紧要关头,例如要求简洁、对仗、铿锵、隆重等,就能召之即来,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松散和浅露。一篇五千字的评论,换了有文言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一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如能’文白相济’,其语言当有立体之感。所以我的八言座右铭是:’ ’”?
A.文以为常,白以应变。
B.文白相济,见真求新。
C.白以为常,文以应变。
D.白话为本,力求立体。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连贯。通读材料,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关键词“紧要关头”出现了两次,所以,“文言”侧重于“应变”,而“力求立体”难以总结全面,“见真求新”则根本没有涉及。对于类似的语句衔接题,我们首先要把握语段大意,然后根据空格位置来选择更准确连贯的语句。一般段首是领起句,段中是承上启下句,段尾是总结句。
答案:C
11.下面加点的是一些“时尚词语”,请对其中的信息加以整合,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对这些词语的含义加以解释。
(1)脱口秀、服装秀、发型秀、汽车秀、婚纱秀、大腕明星做秀
(2)热播、热映、热销、热线、热捧王菲、大跳狂野热舞、热裤昭示青春
(3)食品包装、真空包装、全新包装李宇春、全新包装越剧《红楼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准确。做题的关键是从同类词语中提取共同本质的信息,从而准确理解词语所包含的意思。同时,语言简明、准确与否也是不可忽视的。
参考答案:(1)秀:有陈列、展示、表演等意思。另外,还有“故作姿态,有意显示”的意思,用作贬义。(2)热:表示动作行为的热切程度、受人喜爱以及时尚的意味。(3)包装:原指把商品包装起来,今又指对人或事物从形式上加以美化,以便更具吸引力或商业价值。
课时训练16 《骆驼祥子》
高 妈
一、夯基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烙饼(lào)     骆驼(tuo)
打烊(yáng) 天梯石栈(zhàn)
B.合辙(zhé) 放饷(xiǎnɡ)
荆杞(qǐ) 庠序之教(yáng)
C.酗酒(xù) 嘟囔(nɑnɡ)
忖度(cǔn) 杀一儆百(jǐng)
D.宽绰(chuo) 木讷(nè)
滂沱(pāng) 心宽体胖(pàng)
解析:A项,“烊”应读“yàng”;B项,“庠”应读“xiáng”;D项,“胖”应读“pán”。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烙饼   不约而同   永保青春
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
B.鼓逗 物欲横流 绰绰有余
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
C.木讷 谍谍不休 厉兵秣马
置之死地而后生
D.积蓄 明枪暗剑 仗义执言
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解析:A项,“保”应为“葆”;C项,“谍谍”应为“喋喋”;D项,“剑”应为“箭”。
答案:B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在抗癌明星座谈会上张老汉很自豪地说:“   得病十几年了,我的身子骨还很硬朗。”?
(2)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工夫,   学习外语呢??
(3)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   受损。?
A.虽然   况且   荣誉
B.即使 何况 名誉
C.虽然 何况 名誉
D.即使 况且 荣誉
解析:可结合语境运用搭配法选用词语。“即使”表示让步假设关系,“虽然”关联的内容是事实情况。“况且”与“还”搭配,“连”与“何况”搭配;“何况”可用于反问,“况且”不能。“荣誉”常与“称号”搭配,“名誉”常与“侵权”搭配。
答案:C
4.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没有证据就是诽谤,我让她吃不了兜着走。
B.每次对某件事物口无遮拦地进行炮轰完后,崔永元总是能够出人意外地和稀泥。
C.看祥子没动静,高妈真想俏皮他一顿,可是一想他的真诚劲儿,又不太好意思了:“你真行!’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也好!”
D.道理明摆着,不去“祝贺”一下,把自来水公司得罪了,以后给你穿小鞋,经常停水,有你受的。
解析:B项,和稀泥:比喻无原则地用调和、折中的办法处理事情,贬义词。这里应该用“打圆场”(调解纠纷,缓和矛盾)。
答案:B
5.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  )
A.大家都说高妈厉害,她自己也这么承认;她的厉害是困苦中折磨中锻炼出来的。
B.他不明白城里有许多许多的事,听朋友们在茶馆里议论更使他发胡涂,因为一人一个说法,而且都说得不到家。
C.她不比银行经理并不少费心血,因为她需要更多的小心谨慎。
D.祥子用不着说什么,他的神气已足表示他很佩服高妈的话。
解析:A项,成分残缺,在“困苦中”前加“由”;B项,语序颠倒,“他不明白”与“城里有许多许多的事”应调换位置;C项,多重否定不当,删掉第一个“不”。
答案:D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人和车厂的老板刘四爷快七十岁了;人老,心可不老实。年轻的时候他当过库兵,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干这些营生所应有的资格与本领——力气,心路,手段,交际,字号等等——刘四爷都有。在前清的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跪过铁索。跪上铁索,刘四爷并没皱一皱眉,没说一个饶命。官司教他硬挺了过来,这叫作“字号”。出了狱,他开了个洋车厂子。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注:调皮捣乱)的。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到现在,他有六十多辆车,至坏的也是七八成新的,他不存破车。车租,他的比别家的大,可是到“三节”他比别家多放着两天的份儿。人和厂有地方住,拉他的车的光棍儿,都可以白住——可是得交上车份儿,交不上账而和他苦腻(注:软磨硬缠)的,他扣下铺盖,把人当个破水壶似的扔出门外。大家若是有个急事急病,只须告诉他一声,他不含糊,水里火里他都热心地帮忙,这叫作“字号”。
刘四爷是虎相。快七十了,腰板不弯,拿起腿还走个十里二十里的。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个老虎。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儿高,头剃得很亮,没留胡子。他自居老虎,可惜没有儿子,只有个三十七八岁的虎女——知道刘四爷的就必也知道虎妞。她也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作太太。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刘四爷打外,虎妞打内,父女把人和车厂治理得铁筒一般。人和厂成了洋车界的权威。
在买上自己的车以前,祥子拉过人和厂的车。他的积蓄就交给刘四爷给存着。把钱凑够了数,他要过来,买上了那辆新车。
“刘四爷,看看我的车!”祥子把新车拉到人和厂去。
老头子看了车一眼,点了点头:“不离!”
“我可还得在这儿住,多咱我拉上包月,才去住宅门!”祥子颇自傲地说。
“行!”刘四爷又点了点头。
不拉刘四爷的车,而能住在人和厂,据别的车夫看,是件少有的事。因此,甚至有人猜测,祥子必和刘老头子是亲戚;更有人说,刘老头子大概是看上了祥子,想弄个上门女婿。这种猜想里虽然怀着点妒羡,可是万一要真是这么回事呢,将来刘四爷一死,人和厂就一定归了祥子。这个,教他们只敢胡猜,而不敢在祥子面前说什么不受听的。其实呢,刘老头子的优待祥子是另有笔账儿。祥子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新的环境里还能保持着旧的习惯。假若他去当了兵,他决不会一穿上那套虎皮,马上就不傻装傻地去欺侮人。在车厂子里,他不闲着,把汗一落下去,他就找点事儿做。他去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用不着谁支使,他自己愿意干,干得高高兴兴,仿佛是一种极好的娱乐。厂子里平常总住着二十来个车夫;收了车,大家不是坐着闲谈,便是蒙头大睡;祥子,只有祥子的手不闲着。初上来,大家以为他是向刘四爷献殷勤,狗事巴结人;过了几天,他们看出来他一点没有卖好讨俏的意思,他是那么真诚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刘老头子没有夸奖过他一句,没有格外多看他一眼;老头子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虎妞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当祥子去拉包月的时候,刘家父女都仿佛失去一个朋友。赶到他一回来,连老头子骂人也似乎更痛快而慈善一些。
(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第四章,有删改)
6.第一段中画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
解析:分析小说的语言特色,要明确语言的一些基本特点。
参考答案:运用了口语方言(北京方言,或“有京味儿”“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例如“土混混”“耍骨头”“松一步儿”“迷迷糊糊”等;质朴(自然、通俗)、形象(活泼、生动)。
7.第二段开头对刘四爷的肖像描写,在本文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析:题目要求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人物刻画的作用。分析内容的作用,就要分析上下文与这一人物有关的情节,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对形成整体情节所担负的“责任”。分析结构的作用,一般可以从过渡与照应、铺垫等角度考虑。
参考答案:(1)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一段对刘四爷的概括叙述,引出虎妞这一人物形象。(2)内容上,突出刘四爷的“虎气”(性格),使这一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具体可感)。
也可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回答,比如:在上一段对刘四爷概括叙述的基础上,用这一段肖像描写使刘四爷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具体可感);同时突出他的“虎气”(性格),引出虎妞这一人物形象。
8.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解析:分析概括小说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应该说难度不大,在平时的小说学习中经常训练这种能力。概括时注意结合具体情节从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以及侧面描写等)入手把握其性格。
参考答案:勤劳;朴实(憨厚老实,善良);上进(有生活目标,有追求,有上进心);真诚自然(不讨好卖俏)。
9.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解析:这是一道探究性题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说明理由。分析说明必须结合文本和小说创作的特点,不能只凭个人好恶毫无依据地分析阐述。
答案示例:(1)祥子。祥子是作者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着力刻画的一个形象。从正面,运用了动作、语言描写等手法;从侧面,用刘氏父女来衬托祥子,用“别的车夫”与祥子形成对比(或:用“别的车夫”衬托祥子)。
或答:首先,小说从正面运用动作、语言描写等手法塑造了祥子这一鲜明的人物形象;其次,用刘氏父女来衬托祥子;再次,还用“别的车夫”与祥子形成对比(或:用“别的车夫”衬托祥子)。
(2)刘四爷。首先,刘四爷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一个人物,小说从出身、阅历、肖像、动作、语言等方面刻画了这个形象;其次,刘四爷是贯穿全文始终的角色,由刘四爷才引出人和车厂、虎妞、祥子等;再次,写祥子和其他车夫,都是为了突出刘四爷的性格。
(3)虎妞。虎妞尽管是作者着墨不多的一个人物,但是性格鲜明,且她是连接刘四爷与祥子的关键人物。
三、语言运用
10.高妈教导祥子的那些话,你觉得是否有道理?是否有人也这样苦口婆心地教导过你?若有,请写下来,并谈谈你的感受。
解析:别人类似的话,肯定有,比如让你学习做人、做事、读书等,把你感受比较深的写出来。
参考答案:有道理。有人这样教导过我。比如“孩子啊,现在你不认真学习,以后能有什么出路啊?你看人家隔壁的小龙,哪天不是学到半夜,我看你缺少的就是人家这股子韧劲。”妈妈每每这样对我唠叨个不停。感受略,言之成理即可。
11.细琢磨北京日常的口语词语,往往能看出北京人的智慧。说出话来,仿佛看得见,摸得着,非常形象,十分生动。比如,天刚黑,说是“擦黑儿”,刚和“黑”擦个边儿,多有分寸!试着举出一个北京日常口语词语,并就其形象生动的特点作简要解说。
解析:京味儿的口语化语言,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文中有不少北京方言:“合了辙”“抄着根儿来的”“撒手”“急得红着眼转磨”“吹上了牙”“放了鹰”“鼓逗”“横是”等。仔细品味,顿觉“语言大师”老舍的语言工夫了不得。
答案示例:①剃光头,也叫“刮灯”,外地人一定不知道啥叫“刮灯”,“刮”字很准确,用剃刀,而“灯”字形象地说出了光头人的脑袋像灯一样亮,突出了北京人的那股子风趣幽默。②男子汉,说是“爷们儿”,“爷”表现出一种自信,一种主人翁精神,同时,“爷们儿”又有一种群体感,一种责任感。③春天,树上长出绿芽,北京人说是“爆芽儿”,“爆”字突出了强劲的生命力,“芽儿”突出了嫩嫩的绿色,既有动态,又有色彩,多么形象生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