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上册《1.1 身边的化学》2022年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1.1 身边的化学》2022年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0-15 07:4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1.1 身边的化学》2022年同步练习卷(4)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
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将元素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 钟南山 B. 门捷列夫 C. 张青莲 D. 袁隆平
下列说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 将设备进行改进,提高化石燃料的燃烧利用率
B. 禁止使用化石燃料,以达到环保要求
C. 推广使用氢能源汽车,代替传统燃油汽车
D. 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我们学化学、用化学、爱化学。下列有关化学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 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与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B. 绿色化学使更多的化学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C.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之后,化学学习与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D. 化学不但研究原子、分子的性质,而且要深入研究电子、质子、中子的性质
下列科学家在化学的发展史上都做出巨大贡献,世纪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 道尔顿 B. 门捷列夫 C. 拉瓦锡 D. 舍勒
下列叙述不符合化学史实的是( )
A.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B. 拉瓦锡对空气成分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C.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工业制烧碱的研究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D. 道尔顿的原子论和阿伏伽德的分子学说,使化学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月日,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火星上有峡谷山群、尘埃风暴,昼夜温差较大。安全着陆无需考虑的因素是( )
A. 火星地形地貌 B. 探测器金属硬度 C. 火星岩石成分 D. 探测器外壳熔点
倡导“绿色化学”是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下列措施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A. 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大力发展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
B. 淘汰落后产能,将污染严重的企业从城市迁往农村
C. 生产安全、能降解、可再利用的产品
D. 禁止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晋朝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之,尽服之”,受此启发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
A. 屠呦呦 B. 钟南山 C. 侯德榜 D. 张青莲
图片中不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的是( )
A. 生产化肥增加粮食产量
B.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
C. 新材料用于口罩
D. 改良水稻品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关于化学、物质、人类活动和环境问题的认识,合理的是( )
A. 化学是环境污染的主因,没有化学,就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B. 有毒的化学物质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应禁止使用
C. 化工生产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化工生产一定会导致环境污染
D. 解决环境问题,应从源头禁止排放污染物,而不是先排放后治理
化学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奠定了现代化学基础的是( )
A. 火的发现和利用 B. 金属的冶炼和利用
C.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D.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图片中内容与“住”有关的是( )
A. 生产消毒液 B. 合成药物
C. 生产水泥 D. 生产塑料饮料瓶
化学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下列事实与化学发挥的作用不符合的是( )
A. 生产化学肥料和农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B. 研发新型药物治疗困扰人类的癌症--用化学解决疑难病救治的问题
C. 研发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燃烧--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
D. 研制可降解塑料--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0分)
某班同学在进行“化学的利与弊”的辩论会上,甲方认为:“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化学正造福于人类。”乙方认为:“化学给环境带来了污染,正在危害着人类的安全。”如果你请你也加入其中,你会愿意加入______方,你的理由是至少答三条: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是在 ______ 层次上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 ______ 规律的科学.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化学是在______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科学,它能指导我们更好的认识、______和______物质.
化学很奇妙,它能把石油、空气、食盐等极为普通的物质转化为功能各异的产品.它能______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也能______我们不需要的物质,还能实现______与______的转化.
我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的国家之一,某些化学工业发明较早,如______、______、______.
火的使用是人类最初的化学实践。到了近代,______和______等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物质是由______和______构成的。门捷列夫发现了______,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将左边科学家与他们相应的研究成果用直线连接。
门捷列夫 放射性的钋和镭
居里夫人 元素周期表
诺贝尔 研究炸药,改进引爆装置
拉瓦锡 研究空气成分
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化学在提高人类生活水平、促进科技进步中作出的贡献。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将元素有序地排列起来,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故选:。
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关注化学学科成就、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答案】
【解析】解:、设备改进,提高化石燃料的燃烧利用率,能够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A正确;
B、化石燃料应适量使用,不能全部禁用,B错误;
C、使用氢能源汽车,代替传统燃油汽车能够减少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的排放,C正确;
D、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能够减少水体污染,对环境有利,D正确;
故选:。
结合简单的化学知识,选择对环境友好的措施,符合绿色化学原则。
本题较易,考查了对环境有利的措施,学生结合课本基础知识就能作答。
3.【答案】
【解析】解:、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所以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与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故说法合理;
B、绿色化学是指在化学生成过程中尽量不产生污染,所以绿色化学使更多的化学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故说法合理;
C、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之后,化学学习与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故错误;
D、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而不是深入研究电子、质子、中子的性质。说法不合理。
故选:。
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才能利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社会责任感。
4.【答案】
【解析】解: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选项错误.
B.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错误.
C.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正确.
D.舍勒早在世纪就发现了氧气,但由于受当时传统“燃素学说”的影响,错过了发现空气组成的机会,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本题很简单,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关注化学学科成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答案】
【解析】解:、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说法正确。
B、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经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说法正确。
C、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工业制纯碱的研究中取得了巨大成就,烧碱是氢氧化钠,纯碱是碳酸钠,故选项说法错误。
D、道尔顿的原子论和阿伏伽德的分子学说,使化学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本题很简单,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关注化学学科成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6.【答案】
【解析】解:根据火星表面的特殊情况,安全着陆需考虑的因素有火星地形地貌、探测器金属硬度、探测器外壳熔点等;但无需考虑火星岩石成分。
故选:。
根据探测器着陆时应考虑的安全因素来分析。
解答这类题目时,对化学的用途有个大致的了解,熟记与生活、生产、交通、医疗保健、环境等方面联系密切的相关化学知识.特别是一些典型的关键的事例,并将其与相关知识关联起来理解。
7.【答案】
【解析】解:、化石能源会造成污染,太阳能、氢能是无污染的能源,积极发展太阳能、氢能产业,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B、将污染严重的企业从城市迁往农村并没有减少或杜绝污染的产生,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C、生产安全、能降解、可再利用的产品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D、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因此禁止将工业废水直接排放,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故选:。
根据“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污染,尽可能使原料的利用率提高进行解答。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社会的热点,也是中考热点之一,增强环保意识、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答案】
【解析】解:屠呦呦团队在世界率先确定了青蒿素的疗效,获得诺贝尔奖,故A正确;
B.钟南山传染病学专家,故B错误;
C.侯德榜改进制碱方法,故C错误;
D.张青莲测定许多原子量的新值,故D错误。
故选:。
晋朝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关键词“青蒿一握”。
了解化学史和化学家的历史和贡献,激发爱国热情和学习化学的兴趣,题目简单。
9.【答案】
【解析】解:、、选项都是利用化学原理制备出对人类生产与生活起到积极作用的新物质;而选项中的改良水稻品种属于生物学的研究范畴。
故选:。
化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是指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等;但有时还会涉及到科技前沿领域。例如,高分子化学研究高聚物的合成、反应、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应用的化学、纳米技术、复合材料、隐身材料、绿色化学、导电塑料、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等。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在做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题时要注意。
10.【答案】
【解析】解:、化学是环境污染的主因,没有化学,也会产生环境问题,如噪音污染等,故A错误;
B、有毒的化学物质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应合理使用,不能禁止,故B错误;
C、化工生产是环境污染的主因,但化工生产不一定会导致环境污染,故C错误;
D、解决环境问题,应从源头禁止排放污染物,而不应先排放后治理,故D正确。
故选:。
A、根据没有化学,也会产生环境问题解答;
B、根据有毒的化学物质应合理使用解答;
C、化工生产不一定会导致环境污染解答;
D、根据根据保护环境的做法解答。
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是中考的热点问题,主要的环境问题有: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温室效应、酸雨等,了解污染来源或成因、防治措施等,是解题的必要条件。
11.【答案】
【解析】解:、火的发现和利用,只是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使人类变得更加聪明和强大,故A错误;
B、金属的冶炼和利用是现代化学科技成果,原子论和分子学说早以确立很久,所以B错误;
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是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本质的基础,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近代化学基础,故C正确;
D、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使化学的研究和学习变得有规律可循,故D错误。
故选:。
根据化学发展的历史阶段判断,化学的发展分为古代阶段、近代阶段、现代阶段,在古代阶段,人类对化学的认识还停留在表象阶段,到了近代,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分别提出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这些观点成了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本质的基础,从而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近代化学基础.
了解化学发展的历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符合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要求.
12.【答案】
【解析】解:、生产消毒液是用来杀菌消毒的,与住无关,故A错;
B、合成药物是与人类的健康有关,与住无关,故B错;
C、生产水泥可以用来盖房子用,与住有关,故C正确;
D、生产塑料饮料瓶是用来盛装饮料的,与住无关,故D错。
故选:。
根据人类居住需要的材料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3.【答案】
【解析】解:、生产化学肥料和农药不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错误;
B、研发新型药物治疗困扰人类的癌症可以用化学解决疑难病救治的问题,正确;
C、研发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可以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正确;
D、研制可降解塑料可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正确;
故选A
根据化学的用途进行判断即可.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在做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题时要注意.
14.【答案】甲 化学可以制造新的材料,用于人类生活 化学可以制造新的药物,保证人类的身体健康 通过化学知识可以保护我们的环境
【解析】解:我愿意加入甲方,化学可以制造新的材料,用于人类生活,化学可以制造新的药物,保证人类的身体健康;通过化学知识可以保护我们的环境。
故答案为:甲;化学可以制造新的材料,用于人类生活;化学可以制造新的药物,保证人类的身体健康;通过化学知识可以保护我们的环境。
根据化学给人类带来的便利条件,保护环境等优点进行回答。
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化学的作用。
15.【答案】分子、原子;变化
【解析】解:化学是一门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
故答案为:分子、原子;变化.
根据化学的定义、研究内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才能利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社会责任感.
16.【答案】原子、分子 改造 利用 创造 消除 物质 能量
【解析】解: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科学,它能指导我们更好的认识、改造和利用物质,故填:原子、分子,改造,利用.
化学能把石油、空气、食盐等极为普通的物质转化为功能各异的产品.它能创造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也能消除我们不需要的物质,还能实现物质与能量的转化,故填:创造,消除,物质,能量.
根据已有的化学研究的范围以及化学变化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了化学研究的范围,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7.【答案】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解析】解:在我国的四大发明中有两项是属于化学工艺:造纸和火药,另外我国古代的瓷器烧制技术闻名于世界,我国是最早使用青铜器和冶炼铁的国家,这些都对世界的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故答案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合理即可
根据我国古代在化学工艺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使用化学历史比较悠久,可以据此来填空解答.
了解我国化学研究的历史,学习化学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所以我们要学好化学,同时要树立为科学而奋斗的精神.
18.【答案】道尔顿 阿伏加德罗 分子 原子 元素周期律
【解析】解: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该学说的内容是: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答案为:道尔顿;阿伏加德罗; 分子;原子;元素周期律。
根据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的原子论和分子学说、门捷列夫的成就等主要内容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关注化学学科成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9.【答案】解:根据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可知: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的钋和镭;诺贝尔研究炸药,改进引爆装置;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故选A; ; ; 。
【解析】根据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发现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本题考查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发现,并应用此知识进行分析解题。
20.【答案】通过化学来制造新材料,开发新能源,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年月日时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征程。这是人类首次进行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实地探测,为推动航天事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综合国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析】根据化学提高人类生活水平促进科技进步中作出的贡献回答本题。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