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内容 二年级第三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认识“锋、蜂”等9个生字;说说自己根据字形特点猜出汉字意思的方法。
2.积累带“言、语”的四字词语,能猜测词语的意思。
3.能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
4.了解汉字“左短右长”“右短左长”的间架结构,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5.积累古诗《江雪》。
6.阅读《刻舟求剑》,体会故事的寓意,和同学交流阅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锋、蜂”等9个生字;说说自己根据字形特点猜出汉字意思的方法。
2.能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难点: 1.能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 课时建议 本课建议教学3课时
教学流程 预设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环节一: 识字加油站 出示带有提手旁和口字旁的字,读一读,说说发现了什么。 总结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 出示二、三组词语,提示把字和词语的意思联系起来思考。 组织讨论:学过的字中有哪些相同部件的字,是怎么区分的。 仔细观察生字,发现形声字特点。 尝试连一连,并汇报交流。 交流字的部件不同,表示的意思也不同。 小组讨论并积累。 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历“回顾一一发现一一运用一一总结积累”的过程,在主动建构中进一步理解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并会选择运用。
环节二: 字词句运用 第一题: 成语接龙小游戏,积累运用和“言语”有关的成语。 出示书上8个成语,引导学生发现特点。 交流成语意思,相机指导。 小游戏:比一比,一分钟内谁记住的成语最多。 第二题: 出示例句,读一读,注意加点的字,说说自己的发现。 引导学生尝试填空,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描述。 全班交流反馈。 拓展练习: ①说一说 ( )的小狗;( )的叶子;( )的月亮 ②填一填 她( )的眉毛下面长着一双( )的眼睛,笑起来的时候。嘴角两边还有两个( )的小酒窝。 5.小结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口诀。 第一题: 自读成语,发现都带有“言”和“语”,都和言语活动有关。 小组交流,根据字面意思猜猜成语意思。 第二题: 读一读,发现加点词语具体说明了后面事物怎么样。 学生填空后小组交流,彼此丰富描述角度。 说一说,填一填。从不同角度描述事物,把句子写具体,再把写好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把“发现”的机会还给孩子,让他们在发现中寻找表达的特点,在比较中感受词语使用的妙处,在识记中内化,在运用中提高。
环节三: 书写提示 分两组出示四个要求写的字,引导观察:两组左右结构的字,左右部件对比,你有什么发现? 第一组“观”和“呼”写字指导,教师范写“观”并提示要领:“又”在左边写得短小,“见”写得宽大,撇穿插到“
又”的下面。 第二组“忙”“如”写字指导,与上一组做对比。 投影展示学生书写,强化巩固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及变化。 学生观察发现:汉字结构位置不同,第一组左边短,右边长;第二组左边长,右边短。 学生练习书写“观”,先描红再练写。 自主迁移练写“呼”。 自主练写“忙”“如”。 同桌评议,集体评议: ①描红不漏红。 ②结构合理。 ③卷面干净整洁。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写字经验,所以将对字观察分析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在独立书写4个字后独立寻找左右结构的汉字,并运用得的方法练习书写,做到“会一个,通一类”,提高学生书写左右结构字的水平。
环节四: 日积月累 出示古诗《江雪》:自己尝试着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教师范读、领读,读出节奏与停顿。 师生反复诵读,引导想象:从这首古诗里你都看到了什么?能连起来说一说吗? 指导学生借助关键词背诵。 借助拼音自读古诗,同桌相互检查读音是否准确。 学生倾听,并练习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圈出诗中景物。 借助“千山”、“万径”、“孤舟”、“蓑笠翁”、“寒江雪”等关键词背诵古诗。 通过有梯度的朗读练习,让学生体会诗的韵律,将对诗的理解融入朗读,以读促悟。找景物,入情境,感悟诗的画面。
环节五: 我爱阅读 回顾本单元三篇课文及插图,总结:这三个小故事都让我们读后有思考,懂得生活中的一些道理。 出示故事《刻舟求剑》,引导学生自读故事。 指名朗读汇报,纠正字音。 引导学生小组交流阅读中的问题和感受,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引发进一步思考:生活中有类似的人或事吗? 回顾课文,说说三篇课文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自读故事,读准字音。 小组交流自己在阅读时的问题,说说这个故事的寓意。 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事。 通过单元课文的比较梳理,发现本单元三篇文章借故事说明道理的写法,帮助学生养成关联思考的意识,为下面的自主阅读做好铺垫。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在交流、结合生活实际领会故事寓意。
作业评价思路 作业安排: 书写生字。 背诵《江雪》。 评价思路: 是否能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2. 是否能流利地背诵《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