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黄山奇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9.黄山奇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5 13:39: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黄山奇石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闻、名”等15个生字,正确书写“南、部”两个生字。
通过找近义词、观察字形、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中外闻名、奇形怪状、尤其的意思。
通过想象画面和朗读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和“有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美之情。
通过想象画面,运用比喻句介绍黄山其他的3块石头。
视频导入(3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上课方式可有点不一样,瞧,我们要与视频那边的鹅
山小学的小朋友们一起同上一堂课,我们先相互热情地打个招呼吧。打完招呼了,大家准备好了吗?——上课
1.展示黄山(照片)
师:同学们,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这样表达他对黄山的赞美和热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真的这样神奇吗?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山。(播放视频)
看了视频,我想说黄山的( )真( )
师: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可以用下面的句式来表达
师:我们先请鹅山的小朋友来回答一下。——你的词语用得真巧妙
师:有不一样的感受吗?
师:黄山有五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和冬雪,尤其是那里的奇石,精妙绝伦,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黄山奇石
师:从课题你知道黄山的石头有什么特点吗?
生:很奇特、奇形怪状(真厉害,你用了课文中的词语)
师: 同学们注意,“形”“状”都是后鼻音,要读准,请你读,请你读,请鹅山的小朋友一起读,全班一起读。
师:同学们,如果要表达黄山石很奇特,怎么读呢?请你。生:黄山奇石。
师:对了,同学们,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这可不是一般的石头,一起读——黄山奇石
师:你看,朗读的侧重点不同,传递的信息也不同了。
二、连词成句练语言(10分)
师:同学们,课文预习过吗?那老师要检测一下,看看课文中带生字的字词你们是否都能认识了。
1.(出示第一组词:风景区、黄山风景区、中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
师:请你——风景区
师:真厉害,你注意到了风和景都是后鼻音。请你读,请你读,(注意看鹅山的同学)一起读
师:今天,我们课堂要了解的什么风景区?——黄山风景区
师:是怎样的黄山风景区呢?请你读——中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
师:真厉害,你这样朗读,就在回答老师的问题了
师:同学们,闻是前鼻音,名是后鼻音,谁能读好。请鹅山的小朋友来读一读。大家一起读
师:什么是“闻名”?(有名、出名)
师:课文中也有一个近义词,你找到了吗——著名
师:同学们真厉害,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真好。老师还想教大家一个方法,就是看这个字的字形来想这个字的意思,看看“闻”的字形
师:同学们看,闻的外面是个——门,里边是个——耳,你看“闻”的字形就像一个人把耳朵贴在门边,好像在——听,(出示图片)所以闻的意思就是——听见。人们听到了谁的名字啊——黄山风景区
师:理解了闻和闻名的意思,那同学们来猜猜中外闻名是什么意思?
生:黄山风景区很有名,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听过它的名字。
师:你脑筋动的真快,中外闻名就是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听过它的名字。也就是黄山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一起读——中外闻名
师:和“中外闻名”相近的词你还知道哪些
师:比如远的近的都听到过他的名字——远近闻名
师:在全世界都很有名——举世闻名,还可以说——名扬四海
师:请同学们这样读——中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远近闻名的黄山风景区,
师:同学们,学一个词,要学会找找他的近义词。这样你的词语积累就丰富了
(出示第二组)(南部、安徽省南部)
师:第二组词语,谁来读一读
师:我们在什么省呀?——浙江省
师:你们真细心,注意到省是后鼻音。一起读
师:南部,“部”是什么旁?——双耳旁
师:双耳旁在右边,也可以叫做右耳旁,那同学们知道右耳旁与什么有关吗?
师:同学们看古文写右耳旁是这样的,下面部分是席地而坐的人,上面部分是一个方形的区域,表示人所居住的地方。所以右耳旁往往与区域或一个地方有关,北方的区域叫—— 北部。
师:南方的区域叫——南部。
师:同学们,学习就是要学会举一反三。
现在老师加大难度,谁能把这两组词连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吗?
生:中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
师:掌声送给他,全班一起读
3.出示第三组词语(秀丽神奇、尤其、那些)
师:第三组词语,请一位鹅山小朋友来读一下,一起读。
继续加大难度,谁能用上第三组,把这句话说完整。
生:中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风景秀丽,尤其是怪石十分有趣。师:老师要表扬他,他用上自己的词语,把这句话说得更完整了。
师:同学们,句子就是这样由一个个词语组成的。 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刚
才大家读的词语全部集中在第1自然段,一起来读读——(出示)
中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师:同学们,黄山景色秀丽神奇,那里有黄山四绝——“奇松、云海、怪石、温泉”,在所有景物中,作者觉得最有趣的是——怪石。(板书“有趣”)
师:你是从哪个词语知道的?——尤其
师:那老师再问问你,“尤其”是什么意思呀?——“特别”
师:真厉害,你用上了找近义词的办法。我们把特别代进去,读一读。
相机学些生字
师:同学们在这一段里面,有个词语是需要我们会书写的,一起读——南部
师:同学们看南字——
一看结构——上下结构,二看占比——上小下大
再看下面框里可容易错了,你看看它是什么?——羊少一横,半不出头。
师:和老师一起写——横短竖略左斜,横折钩横从横中线起笔,折往左倾斜,比左边略长,里面羊少一横,半不出头。
师:再看部字,一看结构——左右结构,二看占比——左高右低,左右等宽。和老师一起写,上面一个——立,下面一个口,上大下小,右边双耳旁,两笔写成,横撇弯钩,竖。
师:请你在书本上描一个写一个。写完的同学用坐姿告诉我。
梳理内容明大意(3分)
师:看了小朋友的字,我感觉班里有不少小小书法家,虽然鹅山的小朋友书写的字我看不到,相信你们的书写也同样漂亮,安徽省南部的黄山风景区有可多奇形怪状的石头了,赶快读一读课文,找一找作者写到了哪些奇石?
师:课文中写到了哪几块石头呀?哪位鹅山的小朋友愿意回答?
生:“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师:一起读
师:这些石头的名字多有趣。这么多的石头,哪些是作者详细介绍的?——“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师:一个自然段一块石头,介绍得多详细。
五、学习“仙桃石”,体会想象(5)
师:光是这些奇石的名字就让我们浮想联翩,充满了期待。作者说黄山的怪石,有趣极了。它们是怎么有趣呢?你看,仙桃石来了。(出示第二自然段)请你自己读一读这一段,找一找你从哪些字词感受到了这块石头很有趣,可以圈一圈,画一画。
样子奇
师:我们先请一位鹅山的小朋友来分享一下。
师:是啊,它的样子很神奇,它长得像一个大桃子,多有趣(板书“样子奇”)
师:作者是用了哪个词写出了它样子的神奇
师:作者用了好像,看石头像什么,把它比作了什么。这是一句——比喻句
(板书:好像)
位置奇
师:这块石头除了样子很神奇,哪里还很神奇
生:在山顶的石盘上
师:是呀,这块石头不仅样子很神奇,而且还偏偏在山顶的岩石上,位置也很神奇。
3.动作奇
师:样子这么奇特的一块石头,还偏偏在山顶上,你觉得它可能怎么来的呢?
生:是从天上飞下来,落在山顶的石盘上。(板书飞、落)
师:是啊,作者觉得人间没有这么大的桃子,可能从天上飞下来。
师:王母娘娘的蟠桃,一扔,落在了这
师:这么大的一块石头像一只轻松自如的小鸟,从天上飞下来,轻轻地落在山顶的石盘上,难怪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桃子,而是—个仙桃。(板书:动作奇)
师:大家的想象可真丰富呀!
师:同学们看,作者真会想象,他根据石头的样子把它想象成了一颗仙桃,通过“飞下来、落”两个动作,让原来静止的一块石头顿时有了故事。
师:你能把仙桃石的神奇与有趣读出来吗?
师:嗯,你重读了飞和落,让我感受到了仙桃石的神奇,请你也学着试一试。
师:让我们边想象这颗仙桃的故事边读一读。
七、总结方法,发挥想象,仿写(7)
师:同学们,黄山上的石头似人似物,似鸟似兽,奇形怪状,惟妙惟肖,还有很多神奇的石头等着我们去给他们取名字。让我们接着发挥神奇的想象,学着课文来给他们取取名字,编一编故事。
师:看第一块岩石,看看他像什么?——一位仙人
那这位仙人在哪里呢?——陡峭的山峰上
这位仙人在陡峭的山峰上又会有什么故事呢?你觉得他可能在——在采药
师:谁可以连起来介绍一下这块石头。先请一位鹅山的小朋友来试一试。
就说“ ”,( )真像一位( )的( ),在 。
师:说得多好,多具体呀!掌声送给他。你们有不一样的描述吗?(2位)
师:你们的介绍真完整,用上了很多词语,让老师仿佛真的看到了一位仙人。这里还有两块岩石,仿照着刚才的方法,发挥想象给他们取取名字,编一编故事,然后说给同桌听。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啊,今天老师带大家来到了黄山脚下,领略了仙桃石的“仙”,品味了作者的想象密码,同学们也自己运用想象讲了黄山其他石头有趣的故事。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等疫情结束,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黄山的奇石,去领略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
和鹅山的小朋友说再见,向后转——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