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风成地貌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风成地貌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15 11:0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风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地表形态的主要“雕刻师”。风力作用可让地面受到破坏,形成各种风蚀地貌;风中挟带的沙粒在地面沉积,则形成各种风积地貌。
风蚀地貌
概念:由风蚀形成的地表形态,叫风蚀地貌。
类型: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壁龛、雅丹地貌等
风蚀作用
吹蚀作用
磨蚀作用
风吹过地面时,带走细颗粒物,造成地面的破坏
挟带沙粒的风吹过地面物体时,风中运动的沙粒对经过的物体进行磨蚀,造成地面物体的破坏
突起的孤立岩石,尤其是裂隙比较发育的不太坚实的岩石,遭受风蚀后呈现出上部宽大、下部狭小的蘑菇状形态。
风 蚀 蘑 菇
陡峭的岩壁遭受风蚀后,岩壁表面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凹坑,呈现出蜂窝状形态。
风 蚀 壁 龛
“雅丹”来自维吾尔语“雅尔当”,原意为“陡壁的小丘”,现在泛指干旱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在干旱地区,由土状堆积物所组成的地面,经风化、流水冲刷和风蚀等作用,形成了相间排列的风蚀柱、风蚀残丘和风蚀沟槽的地貌组合。(排列方向与主导风向一致)
雅丹地貌最初命名于我国新疆罗布泊地区。有些雅丹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在世界其他干旱地区,也有类似的地貌分布。
雅丹地貌
课堂小练
“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地理学中的“雅丹”由垄脊和沟槽构成。下图为敦煌某处雅丹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雅丹地貌的主要特征是
A.垄脊和沟槽相间分布
B.垄脊和沟槽交错分布
C.垄脊和沟槽重叠分布
D.垄脊和沟槽垂直分布
(2).据图推测,该地的主导风向最可能为
A.东北风 B.正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N
S
E
N
W
A
C
随堂巩固
埃及白沙漠除了有雪白色的沙子外,还有众多高耸的白垩岩(石灰岩的一种)屹立其中,仿佛巨大的蘑菇群,因此又被当地人称作“蘑菇沙漠”,它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地质奇观。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蘑菇状白垩岩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搬运
4.图中地貌常见于我国(  )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四川盆地 D.塔里木盆地
风积地貌
概念:风中挟带的沙粒,在风速降低时沉降在地面,所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就是风积地貌。
类型:沙丘
缓坡为迎风坡
风力堆积:新月形沙丘
沙 丘:风力作用下沙粒堆积而成的丘状或垄状地貌。
受风力大小、地表形态变化,及植被、沙源等条件影响,沙丘形态多样。
类型:①流动沙丘 ②固定沙丘
随堂巩固
在西北沙漠之中,由于风力作用的影响,地貌表现为沙丘地貌。据此完成1~2题。
1.下图所示符合流动沙丘剖面图的是(图中箭头表示风向) (  )
2.流动沙丘可侵害农田村庄,因此防护林应建在(  )
①陡坡一侧 ②缓坡一侧 ③迎风坡一侧 ④背风坡一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在我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区,自西北向东南方向,黄土由粗变细,按颗粒大小可分为三个带,即西北部的沙黄土带、中间的典型黄土带和东南部的黏黄土带。
1. 黄土颗粒为什么会呈现出这种规律性的变化?
黄土高原的黄土颗粒由西北向东南依次为:沙黄土、黄土、黏黄土,颗粒逐渐减小。
强劲的西北季风带来西北地区的沙尘,遇到太行山、秦岭,风速减慢,搬运能力减弱,沙尘逐渐沉积,大的颗粒物先沉积,小的后沉积。(分选性)
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
3
三、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
危害:风沙在运动过程中,往往破坏建筑物,降低土壤肥力,掩埋房屋、农田、道路等,使当地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严重时还会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防治:防治风沙灾害,可采取草方格、石方格、高立式沙障、防护林带等措施。
石方格
草方格
高立式沙障
梭梭林
沙拐枣固沙林
红柳
防护林防沙
归纳总结
侵蚀
堆积
沙丘
戈壁
雅丹地貌
风蚀蘑菇
风蚀柱
风力作用
干旱、半干旱地区
黄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