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检测题
七年级 班 姓名
1.下列各项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青蛙产卵 B.大雁南飞 C.山体滑坡 D.花开花落
2.相信你认识了不少生物,也学会了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下列哪组都是生物( )
A.太阳、细菌 B.蘑菇、鹅卵石 C.黄瓜、病毒 D.海水、羚羊
3.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麻雀、鼠妇、蚯蚓以及各种树木花草。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其中错误的是( )
A.都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 B.都是由细胞构成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都能生长和繁殖
4.下列谚语或古诗与对应的生命现象不相符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
C.“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说明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下列不属于由细胞构成的是( )
A.熊猫 B.水稻 C.细菌 D.流感病毒
6.2015年开展人口普查,以研究“二孩”政策后人口增长对策。我国历次人口普查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与下列哪一项相同( )
A.探究蚂蚁的通讯 B.观察叶片的结构
C.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D.森林资源的清查
7.在小麦田中,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
①阳光 ②杂草 ③水分 ④土壤 ⑤田鼠 ⑥空气 ⑦蝗虫
A.①②⑤ B.③④⑦ C.②⑤⑦ D.①④⑥
8.下列生物现象,主要受阳光因素影响的是( )
A.鱼类的季节洄游 B.仙人掌的叶刺
C.变温动物的冬眠 D.人参在密林下才能生长好
组别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
A组 河水 500毫升 22℃ 30个 28只
B组 蒸馏水 500毫升 10℃ 30个 9只
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记录如下:
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
A.水温不一样 B.水量过多 C.水质不同 D.蛙卵数太少
10.下列现象中体现生物间的合作关系的是( )
A.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B.许多蚂蚁共同搬运食物
C.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 D.羊以草为食物
11.长期的进化使生物以多种方式适应环境而生存。下列不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莲藕茎内有很多气道 B.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C.北极熊的体色是白色 D.人的皮肤出现白化现象
12.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从岩石中获得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这一事实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影响环境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13.我国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个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 B.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弱
C.地球上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森林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的人起支配作用
14.下列各项中,不能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块农田 B.一条河流
C.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鱼 D.一片草原
15.下列食物链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阳光→草→食草昆虫→鸟 B.细菌→鸟→鹰
C.草→鸟→食草昆虫→鹰 D.草→食草昆虫→鸟→鹰
1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一定是消费者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在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的数量始终保持不变
D.在各种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只存在捕食关系
17.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列最符合较长时间内鹿群量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18.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有人把人工种草的实验区用网子罩起来。过一段时间发现,实验区里草的叶子几乎都被虫吃光了,而未加罩网的天然草场,草反而生长良好。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实验区加网罩后( )
A.干旱缺水引起虫害 B.网罩影响了草的光合作用
C.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D.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类的控制而猖獗
19.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能量的示意图,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丙→甲→乙
B.该食物链中生产者是丁
C.四种生物中含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乙
D.丙与甲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
20.水生植物红萍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稻田泥土中的微生物可以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以上叙述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A.红萍 B.有害昆虫 C.微生物 D.鸭子
21.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丁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
B.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甲→乙”
C.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丙、丁数量增加
D.丙体内含的有毒物质最多
22.科幻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对于我们目前的生存家园——地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地球就是生物圈
B.淡水生态系统因产氧量高,被称为“地球之肺”
C.为了创造辉煌的现代文明,我们可以无限制地获取自然资源
D.生物圈的范围包括了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3.在对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反射光线进入眼球的正确顺序是( )
A.通光孔→物镜→目镜→镜筒→眼球
B.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眼球
C.目镜→镜筒→物镜→反光镜→眼球
D.目镜→物镜→转换器→反光镜→眼球
24.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某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并不动,转动目镜后,异物也不动。这异物可能在( )
A.目镜上 B.物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
25.在显微镜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与结果不相符的是( )
A.转动转换器——更换物镜
B.转动粗准焦螺旋——较大幅度升降镜筒
C.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向左上方移动
D.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视野变暗
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二、非选择题
26.常见宠物红耳龟是一种是一种淡水龟,繁殖、竞争能力强,会对环境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宠物弃养、养殖逃逸等因素,红耳龟成为我国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之一。图一是某池塘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示意图,图二是该生态系统的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中
的________。
(2)该食物网中,与红耳龟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________。
(3)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水生植物→虾→红耳龟”这条食物链中
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________。
图一的生活环境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图一食物网中体内有
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
若图一中红耳龟的数量大量增加,在一段时间内,水生植物、蛙、虾、鱼
的数量会________从而影响生态平衡。
(6)为防止红耳龟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请你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
27.某同学在自家阳台上种下了生菜、番茄等蔬菜,不仅美化了环境,品尝到了有机蔬菜,还体会到了种植的快乐。
番茄成熟后她带到学校,将果实的不同部位制成临时装片观察,甲图制作
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 (填字母)
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所选用乙图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填 字母)。
(3)用显微镜观察装片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对光,具体操作时要使物镜对准通光孔,用左眼注视目镜,双手转动 (填序号)进行对光。
(4)观察果肉时发现视野的左下角有一个污点,先移动玻片再转动目镜,污点都没有移动,由此推测污点所在的部位可能是 。
28.黄粉虫,又名面包虫,原是粮仓中常见的害虫。如果往饲养黄粉虫的容器里放一片面包,它们会聚集在面包片下面吃面包;如果把面包片翻过来,暴露在明处的黄粉虫会很快爬到面包片的下面。
(1)从以上资料可知,黄粉虫幼虫喜欢生活在________环境中。(明亮/阴暗)
(2)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
(3)针对此探究实验,冬冬应提出的问题是: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哪一项形成该实验的一组对照实验( )
A.光线的强弱与麦麸的有无 B.麦麸的有无
C.温度的高低 D.光线的明亮和阴暗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1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9只
(5)若将10只黄粉虫放入如图的装置中,2分钟后记录两种环境中的黄粉虫数,重复进行5次实验,统计记录如表: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计算5次数据的________。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检测题
答 案
1.C 2.C. 3.A 4.D 5.D 6.D 7.C 8.D.9.A 10.B 11.D.12.D 13.C.14.C 15.D 16.B 17.D 18.D 19.A 20.A 21.B 22.D 23.B 24.B 25.C.
26.(1)分解者 (2)鱼 (3)水生植物 (4)红耳龟
(5)减少 (6)不弃养,不随便引进外来物种
27 ) c dab (2) f h (3) ④ (4)物镜
(1)阴暗 (2)光 (3)光会影响黄粉虫的生活吗?
(4)D (5)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