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纸的发明》(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纸的发明》(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6 10:3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伟大 经验 吸收 记录
满足 保存 经验 欧洲
社会 造纸术 阿拉伯
复习导入
纸出现之前的书写材料有哪些?这些书写材料有哪些不足
龟甲和兽骨
青铜器

竹片和木片
刻起来比较费力。
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
价钱太贵,不能普及。
自由读第3自然段,思考:
最初的纸是什么样的?
这种纸有怎样的缺点?
新知讲解
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发现,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新知讲解
麻纸
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人们想要书写文字,可是这些“纸”不是贵就是重,不是少就是粗糙,怎么办呢?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蔡伦
1.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一自然段写的是蔡伦造纸的故事?数数这段话一共有几句?
2.哪一句话写的是蔡伦造纸的过程?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新知讲解
蔡伦
能否把“改进”
换成“创造”?
“改进”:通过改变某些做法,使其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好的方面发展。
“创造”:从前没有的,是从无到有的。
造纸术的发明不是蔡伦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不断累积的结果。
新知讲解
他把树皮、麻头、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思考:为什么要用这些原料?
因为这些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整体感知
他把树皮、麻头、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复述练习
剪碎或切断




请用以上动词说一说蔡伦造纸的过程。
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
复述练习
他先把树皮、麻头、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然后浸在水里捣烂成浆;接着再把浆捞出来晒干,最后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师生合作读
师: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生: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
师: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珠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生: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合: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说一说蔡伦改进的这种纸都传播到了那些地方?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资料拓展
你有什么感觉?
自豪
写法借鉴
课文围绕“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这句话展开叙述,简要介绍了纸的发明过程。你能围绕“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这句话展开叙述吗?
课后活动
搜集我国古代科技领域的相关成就,和同学们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