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测试(提高卷)(原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测试(提高卷)(原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17 08:15:3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体现了( )
A.自然环境要素的单向性影响和变化
B.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
C.多种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才能影响自然环境整体的变化
D.自然环境的独立性
2.下列关于水土流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土流失只是土壤的侵蚀过程
B.水土流失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演化的过程
C.水土流失都会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
D.东北平原不可能出现水土流失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物质交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圈层依次是( )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赛里木湖位于新疆境内的天山西段,四周群山环绕,湖面海拔2073米,湖区年均降水量200多毫米,湖水的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周围山地坡面径流。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湖泊面积出现变化,下图为1960~2018年赛里木湖面积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该湖泊面积变化最大的时期是( )
A.1960~1970年 B.1980~1990年 C.1990~2000年 D.2010~2018年
6.2010~2018年,湖区的气候较常年( )
A.冷干 B.冷湿 C.暖干 D.暖湿
7.该湖泊盐度不太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降水较多②蒸发较弱③入湖盐分较少④入湖河水较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中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右图为左图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完问题。
8.关于甲地气候特征的曲线组合,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甲、乙两地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
A.温带草原、针叶林 B.针叶林、落叶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D.温带荒漠、落叶阔叶林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甲、乙、丙三地的典型植被依次是( )
A.荒漠、草原、荒漠 B.森林、草原、荒漠
C.森林、高山草甸、荒漠 D.草原、草原荒漠、荒漠
11.丁地降水量及主要水汽来源组合,正确的是( )
A.大于300mm;印度洋 B.大于300mm;大西洋
C.小于300mm;太平洋 D.小于300mm;印度洋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滇、川、藏地带,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藏区马匹肺活量大,耐力好,品质优良,而云南茶树品种丰富,所以藏区与云南形成了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下图示意茶马古道。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云南茶树品种丰富的原因有( )
①纬度低②山地高差大③土壤肥沃④河湖众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3.图示茶马古道经过地区的地理特征为( )
A.道路多沿山间河谷分布,地势起伏小 B.经过地区民族文化单一
C.年降水量丰富,气温年较差小 D.所经地区河流流速快,水能丰富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沿60°W和120°E经线圈部分陆地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O为极点,A、B均位于赤道上,①~⑧表示气候类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与④气候类型的形成有关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
①赤道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信风带④西风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候类型⑧→⑦→⑥→⑤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①和⑧都是雨林气候,③和⑦都是草原气候
C.⑥气候类型所在大陆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
D.⑤处常年盛行上升气流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阿塔卡马沙漠作为地球上与火星环境最相似的地区之一,对其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有助于为人类探测火星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南北向狭长分布,宽度只有几十公里。阿塔卡马沙漠被分为海岸山脉、中央山谷和安第斯山脉三大地形区,沙漠平均海拔高达2400米,属于高海拔沙漠。阿塔卡马沙漠气候极端干旱,多数地区年降水量不足1mm,被称为世界旱极。阿塔卡马沙漠广泛分布着干盐湖和盐壳。在阿塔卡马沙漠风成沙丘极少,内陆地区都没有成片大面积的风成沙丘。下图为阿塔卡马沙漠示意图及地形剖面图。
(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阿塔卡马沙漠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从大气运动角度,简析阿塔卡马沙漠降水稀少的原因。
(3)推测中央山谷边缘及内部没有成片大面积风成沙丘分布的原因。
17.(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18.(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形成初期,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通,后由于地壳的变动,日月山隆起,倒淌河折头向西注入青海湖,青海湖逐渐演变为咸水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青海湖水位持续下降了约3米,但从2005年开始,受高原暖湿化气候加剧的影响,导致青海湖水位持续上升,近14年间上升了2.37来。如图示意青海湖地理位置。
(1)分析青海湖逐渐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2)推测2005年后青海湖面积扩大的原因。
(3)分析青海湖面积扩大对当地带来的生态影响
19.(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白山位于我国吉林省东南部,是欧亚大陆东岸的最高山,海拔2744m,受人类活动影响极小,拥有温带地区最为完整的植被垂直分布带谱,从山下至山顶依次出现红松阔叶林(海拔720-1100)m)——云、冷杉针叶林(海拔l100-1700m)——岳桦林(位于海拔1700-2000m之间,位于火山锥下部,坡度陡,降水多,风力大,树木矮小弯曲)——高山冻原(海拔2000m以上)的植被群落变化。对同树种而言,胸径越大,树龄和树高也就比较大。不同海拔,某树种幼树越多表明该树种的生存环境越有利。下图示意长白山西坡1700-2100m岳桦林和云、冷杉交错带中的岳桦平均胸径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单位:m)。
(1)说明长白山西坡岳桦林带树木矮小弯曲的主要原因。
(2)说出长白山西坡岳桦的平均胸径及树龄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并推断岳桦林在长白山西坡1700-2100m垂直方向上的演化。
20.(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非洲和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甲图中a、b、c、d代表的自然带的名称,自a到d一线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何种地域分异规律?
(2)甲图中a自然带有丙、丁两处的分布,其中____处的分布为非地带性现象,导致a自然带在该处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3)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完整,其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坡高于北坡,而雪线高度却是南坡低于北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体现了( )
A.自然环境要素的单向性影响和变化
B.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
C.多种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才能影响自然环境整体的变化
D.自然环境的独立性
2.下列关于水土流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土流失只是土壤的侵蚀过程
B.水土流失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演化的过程
C.水土流失都会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
D.东北平原不可能出现水土流失
【答案】1.B 2.B
【解析】1.由图可知,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而水土流失可引起水文、地貌、土壤、气候的变化。这表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其中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水土流失在导致土壤被侵蚀的同时,也会导致地貌变化、植被退化、地方气候变化,因此水土流失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演化的过程。水土流失在黄土高原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其它地方较少,AC错误,B正确。东北地区存在水土流失,D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物质交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圈层依次是( )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3.C 4.B
【解析】3.①向③供水,说明①是水圈;①向②渗透,说明②是岩石圈;④向②降水,说明④大气圈;③向④供氧,说明③生物圈。综合上述分析,C正确,ABD错。故选C。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话的意思从字面看,花不是无情之物,落在泥土里成了绿肥,还可以哺育花。这反映土壤(岩石圈)与植被(生物圈)的关系,结合上题分析,B正确,ACD错。故选B。
【点睛】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其中内部圈层包括地壳(莫霍界面以上)、地幔(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另外,岩石圈表示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属于地球内部圈层向外部圈层过渡的一个特殊圈层。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赛里木湖位于新疆境内的天山西段,四周群山环绕,湖面海拔2073米,湖区年均降水量200多毫米,湖水的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周围山地坡面径流。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湖泊面积出现变化,下图为1960~2018年赛里木湖面积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该湖泊面积变化最大的时期是( )
A.1960~1970年 B.1980~1990年 C.1990~2000年 D.2010~2018年
6.2010~2018年,湖区的气候较常年( )
A.冷干 B.冷湿 C.暖干 D.暖湿
7.该湖泊盐度不太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降水较多②蒸发较弱③入湖盐分较少④入湖河水较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5.A 6.D 7.C
【解析】5.根据图示可以看出,1960--1970年湖泊面积曲线最陡,说明该时间段湖泊面积变化最大,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
6.2010~2018年湖泊面积还在继续扩大,由材料“湖水的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周围山地坡面径流。受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影响,湖泊面积出现变化”可推测:这一时期,湖区气候较暖湿,降水偏多,冰雪融水较多,形成了较丰富的坡面径流,入湖水量增多,故D正确;气候变冷的话,冰雪融水流减少,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可能缩小,故AB错误;气候变干的话,降水减少,结合湖泊的补给形式,可知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也可能缩小,故C错误,故答案选D。
7.湖区年均降水量200多毫米,降水较少,故①错误;湖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不含盐)和周围山地的坡面径流,说明入湖河流较少,故④错误;入湖河流水较少,随之带入的盐分也少,故③正确;该湖泊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被蒸发掉的湖水较少,故②正确。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选 C。
【点睛】湖泊盐度的影响因素有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溶解度等。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河口地区陆地径流注入越多,盐度越低;暖流流经湖区蒸发量偏大,盐的溶解度也偏大,则盐度偏高。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中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右图为左图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完问题。
8.关于甲地气候特征的曲线组合,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甲、乙两地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
A.温带草原、针叶林 B.针叶林、落叶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D.温带荒漠、落叶阔叶林
【答案】8.D 9.B
【解析】8.据左图中甲、乙两城市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其气候类型分别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甲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北半球一般7月份气温最高,温带大陆性气候最冷月(1月份)气温小于0℃,②是最冷月气温曲线;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少,各月降水变化不大,④是降水变化曲线,因此甲地气候特征的曲线组合是②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甲、乙两城市气候类型分别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甲地位于加拿大境内,降水比亚欧大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多,自然植被不是温带草原而是针叶林;温带海洋性气候的自然植被是落叶阔叶林,B正确。甲乙位于温带,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植被,ACD错误。故选B。
【点睛】美国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是西南风吹过暖流受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阻挡,形成降水而成的。美国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甲、乙、丙三地的典型植被依次是( )
A.荒漠、草原、荒漠 B.森林、草原、荒漠
C.森林、高山草甸、荒漠 D.草原、草原荒漠、荒漠
11.丁地降水量及主要水汽来源组合,正确的是( )
A.大于300mm;印度洋 B.大于300mm;大西洋
C.小于300mm;太平洋 D.小于300mm;印度洋
【答案】10.D 11.B
【解析】1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区域为中亚地区,气候干旱是其基本特征,从图中的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来看,甲地降水量在300毫米左右,乙、丙两地的降水量都在300毫米以下,而且丙地比乙地更少,所以植被类型依次为草原、草原荒漠和荒漠,故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选D。
1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丁地的东南方向是海拔较高的山地,处于中纬西风带,地处来自大西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上降水相对较多;再从图上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看,丁的降水在300毫米以上,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选B。
【点睛】哈萨克斯坦降水量,北部300~500毫米,中部荒漠地带100毫米左右,东南部山区1000~2000毫米。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滇、川、藏地带,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藏区马匹肺活量大,耐力好,品质优良,而云南茶树品种丰富,所以藏区与云南形成了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下图示意茶马古道。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云南茶树品种丰富的原因有( )
①纬度低②山地高差大③土壤肥沃④河湖众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3.图示茶马古道经过地区的地理特征为( )
A.道路多沿山间河谷分布,地势起伏小 B.经过地区民族文化单一
C.年降水量丰富,气温年较差小 D.所经地区河流流速快,水能丰富
【答案】12.A 13.D
【解析】12.我国西南地区纬度低,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地形崎岖,起伏大,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和湿度都有明显的变化,气候的垂直变化明显,因此我国西南茶树品种丰富,①②正确。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可保障茶树生长良好,但土壤肥沃程度与河湖水源状况与茶树品种丰富程度无关,③④错误。综上所述,故选A。
13.茶马古道经过横断山脉、青藏高原,地势起伏大,故排除A项。依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茶马古道经过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区之一,民族类型多,民族文化丰富,故排除B项。云南、四川降水丰富,西藏多数地区降水较少,故排除C项。图示河流多为河流中上游,流经山地、高原,落差大流速快,流量大,水能丰富,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物种丰富的原因:1.地域空间广阔,利于生物繁衍。2.水热组合优越。3.自然环境差异大,气候复杂,水平差异大,跨纬度大(热量),跨经度大(水分),垂直分异大(水热组合),地形复杂地形类型多样,相对高度大,地形起伏大,山地迎风坡、背风坡环境差异。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沿60°W和120°E经线圈部分陆地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O为极点,A、B均位于赤道上,①~⑧表示气候类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与④气候类型的形成有关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
①赤道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信风带④西风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候类型⑧→⑦→⑥→⑤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①和⑧都是雨林气候,③和⑦都是草原气候
C.⑥气候类型所在大陆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
D.⑤处常年盛行上升气流
【答案】14.D 15.B
【分析】14.据图分析可知,O点为极点且位于大陆上,说明图示范围位于南半球。根据60 W和120 E经线圈经过的地方可判断:AO为120 E经线,OB为60 W经线。故可以确定①地位于马来群岛,为热带雨林气候;②~④地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气候类型分别为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⑤地位于南极,为极地气候;⑥~⑧位于南美洲,气候类型分别为亚热带湿润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④是地中海气候,故与④气候类型的形成有关的气压带或风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与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无关,故本题排除ABC三项,选D。
15.气候类型⑧→⑦→⑥→⑤的变化,体现的是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A错;由上题解析可知①和⑧都是雨林气候,③和⑦都是草原气候,B项正确;⑥气候类型所在大陆为南美洲,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C错;⑤处位于南极大陆,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D错。故本题A、C、D错,选B项。
【点睛】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区域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一些重要的经纬线及其所穿过的主要大洲、地区或国家、主要地理事物(山脉、河、湖等)都要牢记,特别是一些小区域图。如0 经线穿过欧洲和非洲西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伦敦、巴黎、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等;东经60 穿过亚洲西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乌拉尔山脉、咸海、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阿拉伯海等;东经120 穿过亚洲东部和澳大利亚西侧,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勒拿河、北京、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澳大利亚西部等。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阿塔卡马沙漠作为地球上与火星环境最相似的地区之一,对其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有助于为人类探测火星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南北向狭长分布,宽度只有几十公里。阿塔卡马沙漠被分为海岸山脉、中央山谷和安第斯山脉三大地形区,沙漠平均海拔高达2400米,属于高海拔沙漠。阿塔卡马沙漠气候极端干旱,多数地区年降水量不足1mm,被称为世界旱极。阿塔卡马沙漠广泛分布着干盐湖和盐壳。在阿塔卡马沙漠风成沙丘极少,内陆地区都没有成片大面积的风成沙丘。下图为阿塔卡马沙漠示意图及地形剖面图。
(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阿塔卡马沙漠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从大气运动角度,简析阿塔卡马沙漠降水稀少的原因。
(3)推测中央山谷边缘及内部没有成片大面积风成沙丘分布的原因。
【答案】(1)阿塔卡马沙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气候极端干旱;干旱气候导致该地河湖稀少,多为咸水湖;干旱的气候导致植物难以生长,植被稀少,多沙漠;降水稀少、地表缺乏植被,导致土壤贫瘠、富含盐类物质。
(2)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纬20°-30°之间,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控制;东南信风来自于内地,且处于山地背风坡,空气中水汽含量极少;副热带高压和背风坡的东南信风,均以下沉气流为主,水汽难以冷却凝结成雨;西部沿岸地区受寒流影响,空气下冷上暖,(造成逆温层)抑制了空气对流,不利于成雨。
(3)谷地内部气候干旱,河流少流量小,缺乏充足的沙质沉积物,沙物质来源少;地表被盐壳覆盖,减轻了风力的侵蚀作用,进一步减少沙物质来源;边缘为山地向谷地过渡带,坡度大,多砾石沉积;受副高和地形影响风力较弱。
【分析】本题以阿塔卡马沙漠为情境,设置三道小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区域降水稀少的原因、谷地沙丘分布不明显的原因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
根据图文材料判断,阿塔卡马沙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气候极端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该地的气候特征导致该地河湖稀少,地表径流少,湖泊多为咸水湖;干旱的气候特征导致植物难以生长,植被稀少,以草类为主,多沙漠景观;沙漠地区降水稀少、地表缺乏植被,土壤有机质少,水分少,土壤贫瘠,多盐碱地。
(2)
读图可知,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纬20°-30°之间,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控制,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东南信风从南美内陆吹来,由陆地吹向海洋,水汽含量少,且该地位于山地背风坡,以下沉气流为主,易出现焚风效应,空气更为干燥,难以形成降水;西部沿岸地区受秘鲁寒流影响,起到降温减湿作用,空气下冷上暖,形成逆温层,空气对流弱,难以形成降水。
(3)
根据上两小题分析,谷地内部气候干旱,河流少流量小,沙质物质少;根据材料分析谷地地表多被盐壳覆盖,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风力的侵蚀作用,进一步减少沙物质的产生;读地形剖面图可知,边缘为山地向谷地过渡带,坡度大,多砾石沉积;综上分析,谷地受副高和地形影响风力较弱。
17.(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答案】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分析】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考查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体现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和综合思维能力。
【详解】从图示的地形信息入手分析推理:叶尼塞河东侧支流发源于中西伯利亚高原,从高原流入平原,落差大,水流急,河流侵蚀作用强,携带泥沙入河河水含沙量大;鄂毕河从南部低缓的丘陵进入平原,绝大部分河段流经西西伯利亚平原,,沿途还有大量沼泽广布,水流平缓,利于泥沙沉积,所以河流含沙量少。
【点睛】
18.(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形成初期,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通,后由于地壳的变动,日月山隆起,倒淌河折头向西注入青海湖,青海湖逐渐演变为咸水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青海湖水位持续下降了约3米,但从2005年开始,受高原暖湿化气候加剧的影响,导致青海湖水位持续上升,近14年间上升了2.37来。如图示意青海湖地理位置。
(1)分析青海湖逐渐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2)推测2005年后青海湖面积扩大的原因。
(3)分析青海湖面积扩大对当地带来的生态影响
【答案】(1)河流改道,流入青海湖,缺少外泄河道;盐分随径流而不断积累;海拔高,光照强,蒸发量大。
(2)全球变暖,冰川加速融化,入湖水量增多;高原暖湿化气候加剧,降水量增多。
(3)蒸发量增大,气候趋于湿润;植被覆盖率升高;减弱了荒漠化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
【分析】该题以青海湖区域为载体,考察湖泊水文特征的成因及影响,并考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详解】(1)根据材料“青海湖形成初期,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通,后由于地壳的变动,日月山隆起,倒淌河折头向西注入青海湖”可知,青海湖的外泄河道被阻断,形成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盐分不断累积,形成咸水湖。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光照强,蒸发量大,湖水盐度逐渐升高。
(2)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冰川融化,汇入湖泊的水量增多。根据材料“受高原暖湿化气候加剧的影响,导致青海湖水位持续上升,近14年间上升了2.37来”可知,受高原暖湿化气候的影响,降水量增多,青海湖面积扩大。
(3)运用整体性理论,分析对气候、植被、荒漠化、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青海湖面积的扩大,水汽的蒸发量增大,气候趋于湿润,植被覆盖率升高。同时青海湖面积增大也有利于青海湖水源涵养,减缓了荒漠化的发展趋势,青海湖面积扩大不仅有利于当地生态的恢复和植被恢复,在为南来北往的鸟儿提供栖息地的同时,也丰富了动物鸟类的食物来源,从而改善了生态环境,生物的多样性增加。
19.(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白山位于我国吉林省东南部,是欧亚大陆东岸的最高山,海拔2744m,受人类活动影响极小,拥有温带地区最为完整的植被垂直分布带谱,从山下至山顶依次出现红松阔叶林(海拔720-1100)m)——云、冷杉针叶林(海拔l100-1700m)——岳桦林(位于海拔1700-2000m之间,位于火山锥下部,坡度陡,降水多,风力大,树木矮小弯曲)——高山冻原(海拔2000m以上)的植被群落变化。对同树种而言,胸径越大,树龄和树高也就比较大。不同海拔,某树种幼树越多表明该树种的生存环境越有利。下图示意长白山西坡1700-2100m岳桦林和云、冷杉交错带中的岳桦平均胸径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单位:m)。
(1)说明长白山西坡岳桦林带树木矮小弯曲的主要原因。
(2)说出长白山西坡岳桦的平均胸径及树龄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并推断岳桦林在长白山西坡1700-2100m垂直方向上的演化。
【答案】(1)位于火山锥下部,坡度陡,土壤厚度小,不利于岳桦林树根深扎;坡度陡,易倒伏;海拔较高,降水多,气温低,岳桦林生长速度慢;风力大,岳桦林树干及树枝容易被破坏。
(2)变化规律:岳桦的平均胸径随海拔升高呈现出波动减小趋势;岳桦的树龄随海拔升高呈现出波动减小趋势。
垂直演化:随海拔升高,岳桦的幼树逐渐出现,说明其生存环境更有利,故会存在随着海拔的升高岳桦在不断地上侵;若干年后岳桦会从岳桦林和云、冷杉交错带中退出。
【分析】本题以长白山岳桦林为情境,考查影响森林生长的条件、山地植被的垂直变化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
由材料可知,岳桦林位于火山锥下部,坡度陡,可推测该区域土层较薄,不利于岳桦林树深扎根,再加上风力大,树木易倒伏、弯曲;位于海拔1700-2000米,海拔较高,气温低,且降水较多,气候冷湿,岳桦林生长缓慢,树木矮小。
(2)
变化规律:由图可看出,1650-2100米,随海拔升高岳桦的平均胸径呈波动减小趋势;由材料可知,树木的胸径越大,树龄也就比较大,可推测岳桦的树龄随海拔升高呈现出波动减小趋势。垂直演化:由岳桦林的树龄变化规律可知,随海拔升高,岳桦的幼树逐渐出现,材料中“不同海拔,某树种幼树越多表明该树种的生存环境越有利”,可推测其生存环境更有利,由此可推测,随着海拔的升高岳桦不断向上侵入;目前1700-2100m范围为岳桦林和云、冷杉交错带,若干年后岳桦分布区海拔升高,可能会从岳桦林和云、冷杉交错带中退出。
【点睛】
20.(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非洲和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甲图中a、b、c、d代表的自然带的名称,自a到d一线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何种地域分异规律?
(2)甲图中a自然带有丙、丁两处的分布,其中____处的分布为非地带性现象,导致a自然带在该处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3)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完整,其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坡高于北坡,而雪线高度却是南坡低于北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答案】(1)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丁;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有暖流流经。
(3)乞力马扎罗山所处的纬度低(赤道附近);海拔高,相对高度大。由于乞力马扎罗山南坡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水分条件要优于北坡,因此乞力马扎罗山的森林带和草原带分布的海拔上限南坡高于北坡;降水量和气温是影响雪线的重要因素,南坡位于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高度低于北坡。
【分析】本题以非洲自然带分布为载体,考查地域分异规律以及读图分析和识记能力。
【详解】(1)结合非洲自然带的分布可以判断出四个字母代表的自然带的名称;四自然带南北更替,反映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结合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可以判断出图甲中四字母代表的自然带的名称,a、b、c、d分别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四自然带南北更替,反映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又叫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2)热带雨林带应分布于赤道附近,图中丁处热带雨林带的分布达到了南纬20多度,属于非地带性现象,该现象的形成与信风、洋流有关。,甲图中a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其中丙分布于赤道附近,形成原因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为地带性分异规律,而丁处的热带雨林带的分布,远离赤道,但因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且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形成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3)解答时应注意本题实际上是三个问题:自然带完整、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北坡高度差异、雪线高度南北坡差异三个现象的原因。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水分和热量状况,低纬高山从山脚到山顶低随山体海拔的升高水热变化显著,呈现出的垂直分异规律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自然带更完整。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海拔超过5000米,因此自然带分布完整。水热条件是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乞力马扎罗山山位于赤道附近,没有明显的阴阳坡,因此植被分布主要受降水影响。由于乞力马扎罗山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可受东南信风影响,其中南坡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水分条件要优于北坡,因此乞力马扎罗山的森林带和草原带分布的海拔上限南坡高于北坡。影响雪线高低规律总结:①降水: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②温度:低纬度,温度高,雪线高;高纬度,温度低,雪线低。阳坡温度高,雪线高;阴坡温度低,雪线低。夏季,温度高,雪线高;冬季,温度低,雪线低。全球气候变暖,雪线升高。③坡度:坡度大,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高。④当规律①和②矛盾时,规律①优先。由于乞力马扎罗山山位于赤道附近,没有明显的阴阳坡,而南坡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水分条件要优于北坡 ,因此雪线高度低于北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