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2节 运动的描述习题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2节 运动的描述习题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15 13:1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1.(19-20·安阳殷都区期中)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位置的变化
2.(20-21·新乡长垣期中)下列描述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青衣江水东流去 B.晴空一鹤排云上
C.蒙顶茶名扬四海 D.雅雨绵绵润雄州
解析:
江水东流去,江水相对于江岸位置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一鹤排云上,飞鹤相对于云位置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茶名扬四海,是口碑好,与机械运动没有关系,故C符合题意。
雨润雄州,雨滴相对于云层,相对于地面,位置都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C
3.坐在运动着的直升机中的人,看到楼房顶部竖直向上运动,此时这人是以   为参照物来描述运动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直升机做的是   (选填“向上”或“向下”)的运动。
方法: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明确参照物。
(3)判断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是否改变,若改变则研究对象是运动的,反之则是静止的。
直升机
向下
4.(20-21·三峡门义马期中)“自卧竹杖顺水行,卧看两边万重山。疑是青山往后走,原是竹舟顺水流。”在这首诗中,“青山往后走”选择的参照物是   ;“竹舟顺水流”选择的参照物是   。
解析:
“青山往后走”描述的是青山在运动,参照物选择的是行驶的竹舟,青山和竹舟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青山是运动的;
“竹舟顺水流”描述的是竹舟在运动,参照物选择的是青山,竹舟和青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竹舟是运动的。
竹舟
青山
5.张华每天早晨骑自行车去学校上学,在他骑车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
A.大地 B.自行车
C.路边的大树 D.旁边飞驰而过的汽车
解析:
张华骑自行车去学校上学的过程中,张华与自行车之间没有位置变化,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张华是静止的,故B正确。
张华与大地、路边的大树、旁边飞驰而过的汽车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大地、路边的大树、旁边飞驰而过的汽车为参照物,张华是运动的,故A、C、D错误。
B
6.(20-21·周口期中)对于坐在行驶于河中游船上的游客而言,若以河岸为参照物,游客是   的;以游船为参照物,游客是   的。
解析:
以河岸为参照物,坐在行驶于河中游船上的游客相对于河岸,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游客是运动的;以游船为参照物,游客和游船是一同运动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游客是静止的。
点睛: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运动
静止
7.(易错题)为抗击疫情,减少接触,某快递公司运用无人机运送包裹,如图所示。在无人机带着包裹飞行的过程中,以   为参照物,包裹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包裹是   的。
解析:
在无人机带着包裹飞行的过程中,以无人机为参照物,包裹与无人机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包裹是静止的;
以地面为参照物,包裹与地面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包裹是运动的。
无人机
运动
8.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载着托盘送餐的情景。如果说托盘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若以餐桌为参照物,托盘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这表明运动和静止是   的。
解析:
要选相对于托盘的位置不变的物体为参照物,托盘相对于参照物才是静止的;
托盘相对于餐桌的位置在改变,所以托盘相对于餐桌是运动的;
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主要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结果就可能不同。
食物
运动
相对
9.(20-21·三门峡灵宝期中节选)南北朝诗人萧绎在《早发龙巢》中有诗句“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其中“唯看远树来”的参照物是   。
行舫
10.(21-22·平顶山汝州期末)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升空。以地面为参照物,火箭是   的;以载人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    的。(两空均选填“静止”或“运动”)
解析:
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火箭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火箭是运动的;以载人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与载人飞船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航天员是静止的。
运动
静止
11.搭乘扶梯时,如果以扶梯为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面是静止的 B.右侧站立的人是运动的
C.扶梯是运动的 D.左侧急行的人是运动的
解析:
以扶梯为参照物,地面与扶梯位置发生改变,地面是运动的,A错误。
右侧站立的人相对于扶梯位置没有发生改变,人是静止的,B错误。
选择参照物时不能以研究对象为参照物,C错误。
左侧急行的人相对于扶梯位置发生了改变,人是运动的,D正确。
D
12.(21-22·洛阳汝阳期末)洛阳地铁2号线穿洛阳南北发展轴,北起邙山脚下的二乔路站,南至洛河南岸八里堂站,与地铁1号线在解放路站交汇,构成一个横贯洛阳主城区东西南北的巨大十字坐标轴。2021年12月26日,洛阳地铁2号线开始正式开通初期运行啦!很多市民纷纷体验乘坐。小悦同学坐在地铁列车里观察到,列车启动后车外的广告牌在向后退,此时小悦选择的参照物为( )
A.站台  B.列车 C.站台上的广告牌   D.地铁铁轨
解析:
广告牌向后退去,广告牌是运动的,广告牌和列车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广告牌向后退是以列车为参照物的,故B符合题意。
B
13.在新型飞机的研制中,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
C.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D.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
解析: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故A错误。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飞机模型和空气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运动的,故B正确,D错误。风迎面吹来,风和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风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故C错误。
B
14.(20-21·许昌禹州期末)我国古书《考灵曜》上记载“人在大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也”,其中“舟行”是以   (选填“河岸”或“门窗”)为参照物说的;而“人不觉”是描述“静止”,这说明   。
解析:
以河岸为参照物,舟和河岸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舟是运动的,所以“舟行”;以舟里的人为参照物,舟里的人和舟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舟是静止的,所以“人不觉”。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舟的运动状态就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河岸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5.(20-21·漯河郾城区期中)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钢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会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甲车向   运动,乙车向   运动。
解析:
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说明甲车是向南运动的;甲车乘客看到乙车向南运动,则甲车和乙车同向,都向南运动,且乙车行驶速度更大。


16.如图所示,这是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接受检阅的加受油机梯队,则( )
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战斗机都是静止的
D.以战斗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解析:
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与地面上的某一点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是运动的,故A错误。
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与加油机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故B错误。
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战斗机相对于地面上的某一点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都是运动的,故C错误。
以战斗机为参照物,加油机与战斗机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故D正确。
D
17.对静止和运动的说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以汽车为参照物,开车司机是运动的
B.两人并肩步行过程中,说两人是运动的,是选地面作为参照物
C.小军骑自行车匀速通过一座桥,以桥墩为参照物,小军是静止的
D.行人闯红灯横穿马路时,以交通信号灯为参照物,行人是静止的
解析: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以汽车为参照物,司机与汽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司机是静止的,故A错误。
两人并肩步行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两人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说两人是运动的,故B正确。
小军骑自行车匀速通过一座桥,以桥墩为参照物,小军相对于桥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小军是运动的,故C错误。
行人闯红灯横穿马路时,以交通信号灯为参照物,行人相对于交通信号灯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行人是运动的,故D错误。
B
18.三辆小车沿平直公路向前行驶,站在路边的小红先后两次看到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相对乙车,甲车向南行驶
B.相对丙车,乙车向南行驶
C.相对乙车,丙车向北行驶
D.相对丙车,甲车静止
解析:
三辆小车沿平直公路向前行驶(即相对于地面来说三辆车都向北行驶),站在路边的小红先后两次看到的情景如题图所示。由题图可知,甲、乙两车间的距离在减小,说明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则相对乙车,甲车向南行驶,故A正确。
由题图可知,乙车超越了丙车,说明乙车的速度大于丙车,则相对丙车,乙车向北行驶,故B错误。
同理,则相对乙车,丙车向南行驶,故C错误。
由题图可知,甲、丙两车间的距离在增大,所以相对丙车,甲车是运动的,故D错误。
A
19.在刮东风的日子里,一位骑车人却没有感觉到风,则说明骑车人( )
A.正在向北骑 B.停下没动
C.正在向西骑 D.正在向东骑
解析:
东风是指风自东向西刮,在刮东风的日子里,骑车人却没有感到风,也就是说风相对人是静止的,则说明骑车人正在向西骑,速度与风速相同。
C
20.小强在湘江风光带上骑自行车,看到江中轮船在向北运动。轮船上的乘客看到小强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强和轮船可能都向南运动
B.小强可能向北运动,轮船一定向北运动
C.小强一定向北运动,轮船可能向南运动
D.小强一定在向南运动,轮船一定向北运动
解析:
轮船上的乘客看到小强和树木向南运动,故轮船向北运动,A错误。
轮船一定向北运动,小强可能向北运动且运动较慢,或者向南运动,B正确,C、D错误。
B
21.(20-21·洛阳洛宁期中)如图所示,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正确的是( )
解析:
由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因为房子的烟向左飘,所以风向左吹;所以甲车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即向右运动,静止或向左运动,但向左运动时运动速度小于风速;因为乙车旗向右飘,所以乙车只能向左运动,且速度要大于风的速度。综上分析可知,A、C正确,B、D错误。
A.乙车一定向左运动且速度大于风速
B.甲车一定向左运动且速度小于风速
C.甲车可能向左运动,可能静止,也可能向右运动
D.以上都不正确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