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父亲、树林和鸟(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3父亲、树林和鸟(教案)(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6 13:3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 父亲、树林和鸟
【教学目标】
1.认识“黎、凝”等5个生字,会写“朝、雾”等13个字,会读“黎明、幽深”等15个词语。
2.能体会“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等词语表达的丰富性,能简单说出对这些词语的感受并仿照表达。
3.默读课文,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含义,能结合课文内容解析对父亲的各种判断。
4.通过品词析句,领悟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父亲爱鸟、人与自然和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含义,能结合课文内容解析对父亲的各种判断。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黎、凝”等5个生字,会读“黎明、幽深”等15个词语。
2.能体会“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等词语表达的丰富性,能简单说出对这些词语的感受并选择句子摘抄。
3.通过品词析句,领悟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父亲爱鸟、人与自然和和谐相处的情感。
4.默读课文,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含义,能结合课文内容解析对父亲的各种判断。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导】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板书课题:父亲、树林和鸟。
2.这个课题和我们平常的课题有点不一样。(用顿号与“和”串联了三个词语),父亲、树林和鸟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你能把三个词语串成一句话?(父亲在树林看鸟)
二、读通读顺
(一)字词闯关:
【学】1.自学、对学: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自读预习所框的生字词。
【交】 ③同桌对读生字词,互相正音。(老师走动检查预习情况)
【导】 2.自学检测:
①小老师教读、开火车赛读。
②重点字正音:黎 凝 瞬
③认读多音字:朝
④词语认读:
黎明 幽深 喃喃 兀立
舒畅 猎人 惊愕 鸟喙
雾蒙蒙 茫茫然 热腾腾
滹沱河 一瞬间 凝神静气
3.句子朗读
①童年时,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从滹沱河岸上的一片树林。
【导】读准字音“滹沱河”。简介滹沱河:滹沱河发源在河北省,是一条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老的河流,滹沱河两岸有着一大片幽深的树林,环境十分优美。
②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导】读准“茫然”、“凝神静气”、“兀立”;掌握停顿: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二)整体感知
过渡:扫清了生字障碍,相信你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好了。
【学】1.小组接力朗读。带着问题朗读:父亲、树林和鸟有什么关系?
【交】2.学生交流问题。(一两个回答即可)
预设: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三、读懂读好
核心问题:文章从哪里看出了父亲最喜欢鸟?(从动作和语言去抓)
【学】学生默读文章,找依据批注。然后小组交流,通过勾画内容,你读出了什么?
【展】学生展示1
【导】①找出动词。抓住动词“上上下下”“望了又望”“闻了又闻”。你感受到了什么?(父亲仔细观察)追问,仔细地观察是为什么?(因为喜欢)
【导】②父亲在什么样的树林“望了又望”“闻了又闻”呢?
(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出示图片,理解“幽深、雾蒙蒙”
幽深:山水、树林等深而幽静。
雾蒙蒙:状态词。形容雾气很浓、烟雾迷茫的样子。
【导】过渡语:相对于父亲的动作样子,小作者“我”是怎样的表现?(齐读)
【导】(“我”茫然,一无所知;而父亲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
①凝神静气怎么理解?(使精神凝聚,使心气平和。)
②什么是“兀立”?(笔直地挺立。)
【导】③能否去掉“一只”“一声”?说说你的理由。
【导】“一只”“一声”说明了孩子连一点蛛丝马迹也没有找到,看见树叶动,只有父亲知道有鸟,走进树林,只有父亲才能闻到鸟味。这说明父亲经常来树林,对鸟非常熟悉。(板书:知鸟动)
④这一对父子的对比,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过渡语:除了这里,还有哪里体现了父亲喜欢鸟?
①你会怎么朗读这句话?请生展示朗读。
②你为什么要这样朗读?(喜欢,爱护,所以担心惊扰它们)
【导】“轻”、“生怕”,不正是好朋友之间的体谅和尊重吗?不正是好朋友之间的关爱吗?在父亲的眼中,鸟是和自己同样地位的生命存在,所以父亲对鸟的一举一动,都是用自己的心灵去解读和体悟,他爱鸟!(板书:知鸟味 神态)
【导】是啊,我的茫然是完全感受不到鸟儿的存在,而凝神静气和兀立则说明了父亲的安静和专注,他已经沉浸在了鸟儿的世界。谁能把父亲和我的表现连起来说一说?
是啊,我没有闻到鸟的气息,没有看到鸟的影子。而这些,父亲全都发现了,那是因为——熟悉、喜欢。这种熟悉、喜欢还体现在哪里?
【导】通过这段父亲的话,你读出了什么?
【学】预设:小鸟羽毛早晨的时候会有露水,它们也会做早操,唱晨歌。
是啊,它们还是群居的动物,所有的鸟儿在一起操练。可真有趣啊!
知识链接:关于鸟的习性。
①齐读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个字你感受到父亲对鸟非常了解?
②你可以把“真的”换成其他字吗?(果然)
①当鸟儿快活的时候,父亲也是——快活的。抓住“也最快活”体会父亲以鸟儿的快乐为快乐。
②他喜欢听鸟儿唱歌,他还喜欢什么?(飞翔、休息等等)
③他高兴着鸟儿的高兴,挂心着鸟儿的安危,在他的心里,鸟儿是朋友,是家人,是不能被伤害的精灵。所以,文中的“我”一样,庆幸父亲不是猎人。
【导】想一想:为什么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预设:因为“我”也如父亲一样,喜欢鸟。父亲具备了一个优秀猎人的素质,非常熟悉鸟,知鸟动,知鸟味,知鸟性,但是他不伤害鸟,他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板书:知鸟爱鸟 热爱自然
过渡语:父亲对鸟儿是了解的、熟悉的、更是热爱的。你同意以下五个说法吗?
说说你的理由。
四、读宽读深
1.在原著中作者这样结尾,出示:
我为什么感到沉重?又为什么由衷感到高兴?
2.古诗链接。白居易的《鸟》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生字词,会写“朝、雾”等13个字。
2.感受父亲诗意化的语言,再次感知父亲对鸟的喜爱。
3.倡导人类爱护鸟类,爱护自然,写一则宣传标语。
一、复习词语
1.出示词语。
黎明 幽深 喃喃 兀立
舒畅 猎人 惊愕 鸟喙
雾蒙蒙 茫茫然 热腾腾
滹沱河 一瞬间 凝神静气
2.理解词语。(朗读词义)
茫茫然:形容迷茫的样子。
凝神静气:使精神凝聚,使心气平和。
兀立:笔直挺立。
一瞬间:形容时间极短。
喃喃:低声说话。
二、诗化语言 浓浓热爱
1.文中通过父亲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树立了一位知鸟、懂鸟、爱鸟的形象。在父亲的语言描写中有这么几段引人注意。
出示文段:
2.你发现了什么?(有前引号,没有后引号)
【导】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那么段前和段尾都用引号;引文内容不止一段时,每段开头只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用后引号。
3.对比排版。
哪一种排版你更喜欢?说说理由。
三、护鸟行动 我们行动
1.人类与大自然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也是它们的家园。然而由于人类的行为,鸟儿的生活受到了威胁,请你来为保护小鸟写一些宣传标语吧!
2.学生书写。
【用】3.展示学生所写。
4.读一读:鸟是害虫的天敌,鸟是人类的朋友。
关爱野生动物,保护美好家园!
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
爱鸟护鸟是人类的美德。
关爱生灵,保护鸟类。
真正爱护小鸟,就不要剥夺它的自由!
四、翰墨生字 妙笔生花
【学】(课件出示)会写字、词语。 提醒易错字读音。认读形式灵活多样。
【交】同桌交流识记方法。
【导】选择1-2个难写字、易错字提醒。如:蒙 鼻 露 吸
你有什么办法识记这些生字?
左右同宽:朝;
左窄右宽:抖、湿、猎、膀;
“雾、露”注意雨字头的书写;
“吸”“翅”注意捺画要长,且出锋。“重”字注意多横等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