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5 21:3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清政府
五色旗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背景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武昌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形势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
(1912-1949)
南京临时政府(孙中山)
北洋政府(袁世凯)
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
2、构成
南京临时政府 时间
首都
临时大总统
纪年
立法机构
性质
意义
1912年1月1日
南京
孙中山
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3、概况
孙中山宣誓就职
观察民国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的换算时间轴,归纳其换算公式:
思考
1912年
民国元年
民国纪年
公元纪年
1913年
1917年
1914年
民国二年
民国三年
民国六年
知识延伸
公元年=民国年+1911
……
……
南京临时政府 时间
首都
临时大总统
纪年
立法机构
性质
意义
1912年1月1日
南京
孙中山
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3、概况
成立临时参议院,由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
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南京临时政府的人员构成
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
南京临时政府包括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种势力。实际上是革命党人主持的资产阶级政权。这就引起了立宪派和旧官僚的极大不满,他们暗中支持袁世凯,以求获取更大利益。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副总统黎元洪
1859年:出生于河南一个官宦之家。
1895年:告密维新派得到清廷重用。
1900年:镇压义和团获得洋人的信任。
1905年:掌握全国北洋新军的控制权。
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清廷急切要求“统兵平乱”。
1911年:被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
大权在握
人物扫描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2月12日
宣统帝退位
清朝灭亡
1912年
2月13日
孙中山提出辞职
2月15日
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3月10日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
4月1日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结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孙中山为了限制袁世凯权力,提出了什么条件?
正式卸任之前,孙中山还采取了什么措施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过程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2、原因
材料一:英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利益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它担心公开站在清政府方面与革命军为敌,势必有丧失它的巨大利益的危险。……帝国主义国家都决定采取在“中立”的幌子下加紧扶植袁世凯,胁迫革命方面向袁世凯妥协的办 法,利用袁世凯取代清王朝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在革命派内部,妥协思想也已占上风……财政困难使南京临时政府硬气不起来,帝国主义干涉的阴霾更令革命党人气短(各国军舰在长江示威)……大多数革命党人终于在帝国主义的威胁下屈服。南北双方达成了一项协议:革命党人同意让出政权,袁世凯则同意宣布赞成“共和”,并逼清帝退位。
①帝国主义的支持
②袁世凯掌握清政府政治大权
③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根本原因: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阅读材料思考辛亥革命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了,应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蔡济民《书愤》
风云变幻感沧桑,拒虎谁知又进狼。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蔡元培为孙中山所写挽联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
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
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
①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②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成功
①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革命要取得成功必须发动和依靠群众。
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行不通。
辛亥革命的评价
失败
教训(启示)
内容
①国家性质:主权在民
②人民权利:自由平等
③政治体制:三权分立
1.时间:
2.人物:
3.目的:
4.机构:
5.内容:
6.性质:
7.意义:
1912年3月
孙中山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参议院
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行政权
(总统、国务员)
司法权
(法院)
立法权
(参议院)
责任
内阁制
可否决参议院法案
可任命法官
可宣布总统违宪
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任命法官需参议院确认
分权制衡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参议可弹劾总统案
内容
①国家性质:主权在民
②人民权利:自由平等
③政治体制:三权分立
1、时间:
2、人物:
3、目的:
4、机构:
5、内容:
6、性质:
7、意义:
1912年3月
孙中山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参议院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辛亥革命重要成果
辛亥革命的结果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堂小结
D
C
1.(2022·江苏扬州·中考真题)1911年12月,在南京的17省代表集会,正式投票选举临时大总统,最终当选的是
A.宋教仁 B.黎元洪 C.袁世凯 D.孙中山
2.(2022·辽宁盘锦·中考真题)“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绩是( )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B.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D.使中国实现独立自主
D
B
3.(2022·山东潍坊·中考真题)1913年,中华民国国歌中有这样的歌词:“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这反映了( )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护国战争取得了胜利
C.军阀割据社会动荡 D.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
4.(2021·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在礼炮声中,代表来宾和海陆军军官高呼‘中华共和万岁’,这是一个值得人们永远记住的日子。在中国大地上统治了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结束了,一个共和国在世界的东方诞生了。”这个“日子”是值得人们永远记住,是因为
A.武昌起义爆发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护国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5.(2022·贵州贵阳·中考真题)正确地计算历史时间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把图所示的“民国八年”换算成公元纪年是( )
A.1914年 B.1919年 C.1924年 D.192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