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著名作家冯骥才,赴法国访问时,遇到了这样一件事,在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问道:“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不但心变成资本主义吗 ”冯先生回答说:“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我们学习外国文化知识应采取怎样的方法和态度呢?
毛主席曾说:文化思想阵地,你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今天我们依旧面临着文化冲击与抉择的难题,“如何做”早在上世纪鲁迅先生就告诉了我们答案,直到今天依然适用。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拿来主义》,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导入
毛泽东像(来自网络)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
鲁 迅
2
教学目标
了解文章因果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深入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
把“拿来主义”与时代结合,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运用“拿来主义”。
3
4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这么一个人,一生致力于批判国民性。
他的文字,像投枪,如匕首,短小精悍,但锋利无比。
他用精准的语言手术刀,一层一层剖开社会的肌理,露出了血淋淋的现实。
这个人,便是鲁迅。
莫言说:“倘若我能写出《阿Q正传》,我宁愿我所有的作品都不要了。”
同是诺奖得主的大江健三郎说:“在我有生之年,我希望向鲁迅先生靠近,哪怕只能靠近一点点。”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作者简介
鲁迅
(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鲁迅像(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16部)
鲁迅像(来自网络)
文体特点
鲁迅像(来自网络)
杂文是一种文艺性政论文,主要指“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那种精辟、犀利,带有浓烈的文艺色彩的议论文章。
1.短小、活泼、犀利、隽永。
2.既有议论性,又有文艺性。
3.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4.大中取小,小中见大。
特点:
鲁迅最杰出的是杂文创作。其杂文“象投枪,象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
作者简介
鲁迅像(来自网络)
本文《拿来主义》选自鲁迅的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缘起
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懑。“且介亭”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6月4日。 当时,由于国民党反动政府对日本侵略者实行“不抵抗主义”,致使日本侵略者很快地占领了东三省、并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国民党反动派投靠英、美帝国主义,对外,出卖国家的领土主权,文化界也有一些反动文人,叫嚷“发扬
写作背景
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
在革命阵营内部,由于帝国主义长期的军事侵略、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一些人特别是青年人对外来的东西发生了恐怖,甚至有一种盲目排外的情绪。
九一八事变纪念馆
文化复古主义,重新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认为传统文化的千年道统是不能丢弃的,中国文化的唯一出路就是重新确立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他们坚决反对西化主张,要求返回孔孟之道,在社会上提倡遵孔运动,倡导诵经复古,并在各地建立“孔教会”,推行他们的文化复古主义主张。
当时在对待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问题上,实际存在着两种错误态度:一种是全盘肯定,全盘吸收;一种是全盘否定,盲目排斥。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利于我国革命文化的发展的。
鲁迅针对敌人破坏新文化发展的种种罪行,针对革命阵营内部某些人对待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的错误态度,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论“旧形式的采用”》,阐明正确对待古代民族文化遗产的态度;一篇就是《拿来主义》,着重阐明对待外国文化遗产的态度。这两篇文章可以说是“姊妹篇”。
写作背景
《且介亭杂文》
围绕题目,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整体感知
什么是“拿来主义”?
为什么要提出“拿来主义”?
怎样实行“拿来主义”?
请根据以上问题,理清文章思路。
文章基本思路
揭露批判“送去主义”,为提出“拿来主义”作铺垫。
第一部分
( 1—6 )
阐明“拿来主义” 的具体内容。
第二部分
( 7--9 )
总结全文,并提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条件,以及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部分
( 10 )
研读课文
阅读课文1—6段思考:作者在论述“拿来主义”之前,还论述了什么问题?这几种主张有什么特点?实质是什么呢?有什么利弊?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送来主义
特点
实质
利弊
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盲目排外闭关自守
丧权辱国
割地赔款
导致送去主义
只送不拿
一味媚外
文化堕落
主权丧尽
贻害子孙
嗟来之食,强加侵略
经济、军事、文化侵略、掠夺
大受其害,对外国文化一概排斥
研读课文
作者是怎样否定“送去主义”的?
尼采 中国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自诩是太阳
光热无穷
只是给予,不想取得
发疯而死
自诩地大物博
煤矿丰富
只送去,不拿来
亡国灭种
类比论证
作用:讽刺和批判送去主义的愚蠢可笑。
反语、讽刺,“丰富”和“大度”都是媚外求荣的借口,是自欺欺人的疯话,突出了当局的自高自大。“丰富”其实是贫乏,“大度”其实是背叛出卖。
15
说说“抛来”、“抛给”、“送来”“拿来”有什么区别?
拿来
抛来
抛给
送来
是主动获取。“拿来”的是经过挑选的有用的东西。
是随意的,把无用的东西送人,或无代价的送人或施舍,是中性词,一般不怀有不良动机。
帝国主义是有目的的给予,是恶意输出,犹如嗟来之食,意味着轻蔑,侮辱。
是特意的,是抛给的冠冕的说法,即侵略者按其心意送来,怀有不良动机。
抛来≠抛给 抛给=送来 送来≠拿来
16
本文主要谈论“拿来主义”,为何先谈“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驳论:一种论证方式,先破后立即先打破错误的观点,然后建立新的观点。 “先破后立”“破立结合”
(1)“先破后立”, “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给“拿来主义”的提出做了铺垫。
(2)“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与“拿来主义”形成鲜明对比,把“拿来主义”衬托得更加突出。
研读课文
论证思路
闭关主义
排外
误国
送去主义
媚外
卖国
送来主义
被侵害
因为
所以
拿来主义
因为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都不好,所以只能拿来主义
否定
肯定
破
立
先破后立
受害
提出观点
拿来主义: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运用脑髓:
放出眼光:
自己来拿:
独立思考 心到
鉴别精华与糟粕 眼到
独立自主地选择 手到
研读课文
作者在批判前三种主义之后,是怎样论述“拿来主义”的主张的 阅读8-9段,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大宅子”实指什么 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
“大宅子”里有什么东西?该怎样“挑选”
文化遗产
比喻论证
研读课文
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一种错误态度
怕被染污徘徊不敢走进门
指哪类人?
孱头
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
研读课文
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二种错误态度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
指哪类人?
昏蛋
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
不分好坏,全盘否定的虚无主义者
研读课文
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三种错误态度
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鸦片
指哪类人?
废物
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
不分好坏,全盘接受的投降主义者
小结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
种类 表现 实质
孱头
昏蛋
废物
怕被染污徘徊不敢走进门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
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鸦片
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
割断历史、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
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
“大宅子”里有什么东西?该怎样“挑选” (“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 )
文化遗产种类 实质 态度
鱼翅
鸦片
烟枪和烟灯
精华
精华、糟粕互见的部分
旧形式
像萝卜白菜一样吃掉
——吸收
姨太太
糟粕
送到药房里去
——批判地吸收
送一点进博物馆
——适当保存
请她们各自走散
——坚决抛弃
文本解析
文章结尾共有五个句子组成, 如果这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提哪五个问题? “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
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怎么办?
要“拿来”!
怎样“拿来”?
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拿来”有何意义?
建设民族新文化。
怎样才能“拿来”?
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两个字概括)
创新!
论证艺术
本文在论证上有何特点?
什么是拿来主义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送去主义:送古董、送画、送活人
送来主义:鸦片、废枪炮、香粉、电影
提倡拿来主义的原因
怎样发扬拿来主义
不敢进门 逃避害怕
放火烧光 全盘否定
接受一切 全盘肯定
鱼翅 吃掉
鸦片 送药房
烟枪烟灯 展览,毁掉
姨太太 走散
错误态度
正确态度
(占有、挑选)
先驳后立
论证艺术
本文在论证上有何特点?
①类比论证(第3段)------用同类事物相比较
②比喻论证(8、9段)------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
③对比论证(8、9段)------用性质相反事物作比较
④因果论证(因送去、送来都不好所以我们要拿来)
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论证艺术
请赏析以下句子,说说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1.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2.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3.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4.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讽刺辛辣,妙趣横生
诙谐中见讥讽,憎恶溢于言表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补充:鲁迅的讽刺艺术!
29
你如何看待当下“洋节当道VS春节无味”的现象?
你如何看待当下“洋电影、洋快餐”大行其道的现象?
你如何看待国宝熊猫被拍成美国电影,反输出中国大发其财的现象?
文化输出VS文化入侵
文化输出是指一个国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主动而有意识地将其传统的价值观传播或强加给其他国家的过程。(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意识形态、文化观念、生活习惯登
文化入侵,即为一个国家或民族对它国或另一民族通过文化改造和思想改造而达到的征服行为。
1.要注意保护我国传统文化。
2.要对外来文化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3.要借助各种手段实现文化推广,进而更好地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4.我们现在的教育都存在着一个通病,就是比较忽略传统文化的授课,这也导致了中西文化的不平衡。例如应开设一些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孔子学堂、国画、象棋等等的传统文化课程,让学生从小受到渲染,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比较探究
篇目 主要论点 写作背景 观点针对的问题 文章主要内容
反对党八股 反对党八股,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文风。 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党内主观主义学风、宗派主义党风、党八股文风严重影响了党的思想统一与步调一致 一些同志存在着党八股的文风问题。 列举党八股的八大罪状,并一一分析批判,最后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文风。
拿来主义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国民党一味推行卖国政策,青年人畏惧洋货。 文化界存在对于本国文化和外来文化的错误态度。 批判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后,主张采用拿来主义对待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
速读文章,把握观点,体会论证的针对性
驳论文基本结构:
第一步:树起靶子(摆论点),有的放矢。
举例:人们常用“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来勉励自己,认为做事只要有心,功夫下到,就能成功。殊不知,功夫也会负有心人。为什么?因为“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只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面,而忽视了要尊重客观规律的一面。(《功夫也负有心人》开头)
第二步:正面立论,针锋相对。(位置可灵活)
第三步:引据论证,深入批驳。(1.现象+危害 2.剖析错误本质)
先破后立,或先立后破,或破立结合。在结构上可总-分-总式,或并列式展开,或层进式推进,据情况灵活运用。
第四步:收尾照应,提出希望。(谈做法)
名称 表现 实质 后果 论证方法
闭 关 主 义 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明清以来奉行的闭关自守的政策(排外) 大门被枪炮打破(鸦片战争)碰了一串钉子(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破
送 去 主 义 只是送出去,送古董,送古画新画,送梅兰芳 国民政府的卖国政策(媚外) 亡国灭种,祸延子孙
送来主义 英国鸦片,德国废枪炮,法国香粉 , 美国电影,日本小东西 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进行文化经济侵略的政策(降外) 大受其害,对外国文化的一概排斥
拿来主义 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剔除糟粕,吸取精华
立
挖根源
论危害
摆现象
提办法
论证结构
破
立
破立结合边破边立
逐条分析
文章整体
提出八大罪状
提倡新的文风
破
立
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无的放矢,不看对象
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不负责任,到处害人
流毒全党,妨害革命
传播出去,祸国殃民
内容充实,言之有物
实事求是,宣传真理
有的放矢,尊重对象
语言丰富,生动活泼
善于分析,解决问题
责任心强,有益于人
影响全党,有益革命
传播出去,利国利民
破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