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力和运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力和运动(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五四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15 18:0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力和运动
一、单选题(共11道题)
1.某种弹簧拉力器是由三根相同的弹簧并联组成,如果将一根弹簧拉长5cm,要用10N的力,若将3根这样的弹簧同时拉长10cm,所需的拉力是(  )
A.30N B.45N C.60N D.90N
2.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滑块,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滑块的位置。开始时滑块压缩弹簧到A位置,释放滑块,B是滑块滑到的最右端,滑块从A位置滑到B位置过程中,速度最快的位置在(   )
A.O点 B.B点
C.AO之间 D.OB之间
3.有一个弹簧测力计,秤钩上不受力时,指针不是指在零刻度位置,而是指在0.2N的位置上,此时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8N,则手拉弹簧测力计的力是(  )
A.4N B.3.6N C.3.8N D.无法确定
4.某同学做“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把作为弹簧的伸长,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实验图像可能是哪一个图?(  )
A. B. C. D.
5.如图甲所示,一木块放在由同种材料制成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台面上。木块受到水平向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v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6s时撤去力F,同时木块从台面滑出。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木块所受静摩擦力为0N
B.,木块加速运动,所受滑动摩擦力为4N
C.,木块运动的距离为4m
D.木块离开水平台面后,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
6.有同学根据如图所示的漫画提出了“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疑问。同学们对此作出了几个猜想,其中经得起检验的是(  )
A.静摩擦力的大小不随外力变化而改变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随运动快慢变化
C.滑动摩擦力一定大于静摩擦力的大小
D.运动物体不受摩擦力只有静止的才有
7.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则(  )
A.0~4s 内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0N
B.4~6s内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8N
C.6~10s内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6N
D.6~10s内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8N
8.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面上并相互钩在一起,用水平拉力F1和F2分别往两边拉开,F1=F2=5N,当两弹簧测力计静止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对乙的拉力和乙对甲的拉力大小都是5N
B.甲和乙受到的合力均为零
C.甲受力平衡,示数为零
D.乙受力平衡,示数为5N
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现用10N的水平拉力F向右拉A,但是A、B均保持静止不动。下列选项中分析正确的是(  )
A.地面给B的摩擦力为0
B.地面给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等于10N
C.B给A的摩擦力为0
D.B给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等于1
10.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方形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F=25N的水平力作用在B物块上,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用F2=40N的水平力按如图乙所示作用在A物块上,它们仍然一起向右做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A物块受到桌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25N,方向水平向右
B.甲图中B物块对A物块的摩擦力大小为25N,方向水平向右
C.乙图中A物块受到桌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40N,方向水平向左
D.乙图中B物块不受摩擦力
11.如图所示,水平路面由三段粗糙程度不同的区域组成。物块(体积忽略不计)在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从区域①的最左端由静止开始运动,在刚进入区域③时撤去拉力,物块最终停在区域③的最右端。图2为物块运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域①路面的粗糙程度比区域②路面的粗糙程度大
B.物块在区域①路面上所受的摩擦力等于
C.在区域③中运动的距离要比区域②中长
D.在区域③,最终物块只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二、填空题(共6道题)
12.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竖直挡板A、B之间有质量为m的4块相同的砖,用大小相同的均为F的水平力压住挡板,使砖保持静止不动,那么1、2块砖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2、3块砖之间的摩擦力是_____.
13.质量25kg的物体被200N的水平压力压在竖直墙上静止,如图所示。此时物体对墙的压力是_______N;若将水平压力减小为150N时,物体恰好沿墙壁匀速下滑,则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N。
14.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物块甲,物块甲上面放一物块乙,在大小为2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甲、乙物块同时以0.5m/s的速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甲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N,物块乙所受物块甲的摩擦力大小为__N。
15.如图,瓶子和水的总重为3N,手握住瓶子力为4N时,瓶子静止不动时,手对瓶子的摩擦力的方向为_____,当手握瓶子的力增大到10N时,瓶子仍然静止不动,此时手对瓶子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N。
16.如图,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体,A重为20N,F是作用在物体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F=6N。
(1)如果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A、B间摩擦力为______N;B、C间摩擦力为______N;
(2)如果物体A和B原来静止,且B、C间改为光滑地面,现在突然受到F的作用,A受到摩擦力方向向______。
17.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丙所示,由图像可知t=1 s时物体处于______状态,t=3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
三、实验题(共2道题)
18.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实验器材有:木板、铁块、木块和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a.如图甲所示,将铁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铁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1.2N;
b.如图乙所示,将木块叠放在铁块正上方,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铁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1.6N;
c.如图丙所示,将铁块叠放在木块正上方,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1.8N。分析以上操作:
(1)操作a 和b 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___的关系:
(2)比较操作b 和c 可得,铁块表面比木块表面_____(填“光滑”或“粗糙”)些;
(3)在老师的指导下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改进了该实验,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用力F4=3N拉动长木板在水平桌面上运动,铁块保持静止状态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示,此时铁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_____;该实验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至少写出一条)
19.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
(1)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小明和小红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甲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___(用字母ABC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_______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
(2)如图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此方案中由于_________________,故卡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3)将图乙中的小卡片旋转一个角度,并保持两个拉力方向相反,松开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了,本次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又提出,利用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二力平衡的条件。那如何探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呢?在已知钩码的重力前提下,小明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钩码在______(选填“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任意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观察到__________且等于钩码重力的现象,可以得出结论:物体静止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同样适用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如图丁,小红尝试在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进行研究:在右边绳端挂2N重的钩码,然后通过弹簧测力计向左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2N,从而得出“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大小不相等”,此结论是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此时若让木块水平匀速向右运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该为____N。
四、计算题(共2道题)
20.小明有一个小铝球,他一直都不知道这个铝球是否空心的,当他学完密度的知识后,利用了身边的天平和杯子,测出了这个铝球的密度,并判断出了铝球是否空心。步骤如下:他用天平测出了小铝球的质量是54g,将这个小铝球轻轻的完全浸入装满水的杯子,溢出水总质量为30g。
(1)请你计算出小铝球的密度;(ρ铝=2.7g/cm3,ρ水=1.0g/cm3)
(2)判断该铝球是否是空心球,如果是,空心部分有多大?
(3)若空心部分注入水,则球的总重力是多大?
21.小明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制成一杆简单实用的液体密度秤,在容器中加满待测液体就可以直接“称出”该液体的密度,如图所示。当在容器中加满水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已知秤钩下的容器重为。(g取)问:
(1)密度为“0”的刻度应标在多少N的刻度上?
(2)容器的容积是多少?
(3)该“密度秤”能测量的液体密度最大是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根据题中“若将3根这样的弹簧同时拉长10cm,所需的拉力是”可知,本题考查弹力的概念和常见弹力,根据弹力的概念和常见弹力的规律,运用弹力与伸长量成正比,列式计算。
将一根弹簧拉长5cm,要用10N的力,若将1根这样的弹簧拉长10cm,所需的拉力
解得;
若将3根这样的弹簧同时拉长10cm,所需的拉力是
所需的拉力是60N。
故选C。
【点睛】
伸长量与弹力成正比,利用这个关系可求解不同伸长量时的拉力。
2.C
【解析】在粗糙的水平台面上,说明存在摩擦力,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滑块的位置,即O点,弹簧的弹力为零,开始时滑块压缩弹簧到A位置,释放滑块,A点时,弹力最大,弹力大于摩擦力,故小球向右运动,滑块慢慢向右运动,弹簧的形变程度变小,弹力变小,此时弹力仍然大于摩擦力,且合力是向右的,与速度同向,此时滑块加速,当弹力等于摩擦力时,速度最大,因为再往右运动一点,弹力继续减小,摩擦力大于弹力,合力向左,与速度反向,那么速度将减小,弹力接着减小,直至减为零,即此时在O点,过了O点,弹簧的弹力反向,即向左,摩擦力向左,合力向左,故速度变小,直至B是滑块滑到的最右端,速度变为零,故速度最大的时候是弹力等于摩擦力,在O点之前,故C正确。
故选C。
3.B
【解析】
计的挂钩上不受力时,指针指在0.2N的位置,说明测量力的大小为0N时,读数为0.2N,即读数比实际的力大0.2N,由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可得,当测力计示数为3.8N时,手拉挂钩的力为3.6N,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4.C
【解析】
弹簧平放时长度为原长,伸长量为0,竖直悬挂且未挂钩码时,拉力为0,弹簧产生的弹力也为0,由于自身重力的影响,有一定的伸长量;当挂钩码后,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产生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B
【解析】
A.由v﹣t图像可知, 内物体速度为0,所以处于静止状态;由F﹣t图像可知,内,物体受到的拉力为2N,而木块静止受平衡力作用,因此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拉力,大小为2N,故A错误;
B.由v﹣t图像可知,木块在内,木块运动速度不变,因此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平衡力作用,即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根据F﹣t图像可知,此时木块受到的拉力为4N,所以滑动摩擦力也为4N;根据v﹣t图像可知,内物体做加速运动,由于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无关,因此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仍为4N;故B正确;
C.根据可知,木块运动的距离为
2~4s木块加速运动,木块通过了一定的距离,故木块运动的距离大于4m,故C错误;
D.木块离开水平台面后,由于重力的作用,物体不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做变速曲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6.B
【解析】A.当木箱没有被推动时(木箱受到静摩擦力),木箱在水平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可知,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沿水平方向的外力大小,静摩擦力的大小随外力变化而改变,故A不符合题意;
B.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运动状态无关,故B符合题意;
C.静摩擦力不会随外力的增大而无限制地增大,当外力的大小达到一定数值时,物体处于将要滑动,但又未开始滑动的临界状态。此时,只要外力再大一点,物体就开始滑动。当物体处于平衡的临界状态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称为最大静摩擦力,其大小与两物体间的正压力F的大小成正比,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
D.两相互接触(接触面粗糙且相互挤压)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产生摩擦力,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C
【解析】A.由v﹣t图象可知,0~4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由F﹣t图象可知,0~4s内物体受到的拉力为3N,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为3N,故A错误;
CD.由v﹣t图象可知,6~10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由F﹣t图象可知,6~10s内物体受到的拉力为6N,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6N,故C正确,D错误;
B.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所以,4~6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也为6N,故B错误。
故选C。
8.C
【解析】ACD.由题意知,两弹簧测力计都静止,由两个弹簧测力计的受力都平衡,甲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受到水平拉力F1和乙对甲的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乙对甲的力是5N,而甲对乙的力与乙对甲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甲对乙的力也是5N,那么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为5N,故AD正确,不符合题意,C错误,符合题意;
B.两个弹簧测力计都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力是平衡力,所以合力为0。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B
【解析】水平桌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现用10N的水平拉力F向右拉A,但是A、B均保持静止不动;此时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F和B对A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的作用
B在水平方向上也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A给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和地面给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由以上分析可知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0.B
【解析】AB.对甲图中B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在水平方向上B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1,A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状态,故A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等于拉力F1,大小为25N;对甲图中A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在水平方向上受到B对A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桌面对A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状态,而A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与B对A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为25N,故A物块受到桌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25N,故A错误,B正确;
C.若用F2=40N的水平力作用在A物块上,它们仍然一起向右做直线运动,物块A对左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A物块受到桌面对它的滑动摩擦力不变,仍为25N,故C错误;
D.若用F2=40N的水平力作用在A物块上,A物块受到桌面对它的滑动摩擦力为25N,此时受力不平衡,两物块向右做加速直线运动,B物块一定受到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B。
11.C
【解析】AB.物块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拉力和向左的摩擦力的作用;由题目和图像可知,物块在0~2s内在区域①内做加速运动,此时的拉力要大于摩擦力;在2~3s内在区域②内在做匀速运动,则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同,摩擦力为2N;由于滑动摩擦力大小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大小不变,由于拉力大小一直不变,所以区域①路面的粗糙程度比区域②路面的粗糙程度小,故AB错误;
C.由图可知,物体在2~3s内通过的路程是
在区域③中运动的距离
故C正确;
D.由图可知,物块在区域③内做减速运动拉力F=0,物块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速度减为0,所以物块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故选C。
12. mg 0
【解析】
第一空.对于四块砖这个整体来说:四块砖的总重力是4mg,两边的压力F相同,两边受到的摩擦力也相同,根据平衡力知识,向下的重力4mg与两边的摩擦力之和相等;故两边的砖块1和4各受到2mg的摩擦力作用,且方向竖直向上;对于1号砖来说:受到木板A向上的摩擦力作用,大小为2mg;自身向下的重力作用,大小为mg;根据平衡力知识,它应该还受到2号砖对它向下的摩擦力作用,大小为mg;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号砖对2号砖的摩擦力大小为mg,方向向上.
第二空.对于2号砖来说:已经受到了两个力的作用,分别是:自身向下的重力mg、1号砖对它的向上的摩擦力mg,这两个力正好是一对平衡力;故2号砖不再受其它力,即2号砖和3号砖之间没有力的作用;因此第2、3两块砖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也就为0.
13. 200 250
【解析】[1]物体静止在墙上,水平压力和墙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即墙对物体的压力为200N,而物体对墙的压力与墙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物体对墙的压力是200N。
[2]物体沿墙壁匀速下滑,则在竖直方向上所受的两个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
f=G=mg=25kg×10N/kg=250N
14. 20 0
【解析】
[1]甲、乙物块同时以0.5m/s的速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甲受到的拉力与地面对甲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甲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20N。
[2]物块乙与甲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物块乙所受物块甲的摩擦力大小为0N。
15. 竖直向上 3
【解析】本题考察静摩擦力的计算问题,主要运用二力平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得解。
[1]因为装水的瓶子静止,可对其做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的重力和摩擦力平衡,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故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2]增大握力时,瓶子仍然静止,因此重力与摩擦力仍平衡,摩擦力
【点睛】
对静止物体要联想到,通过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力大小相等得出所求力的大小。
16. 0 6 右
【解析】(1)[1]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相对静止),它们之间无相对运动也无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A、B间没有摩擦力,即fAB=0。
[2]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因整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力的平衡条件分析可知
fBC=F=6N
(2)[3]如果物体A和B原来静止,B、C间改为光滑地面,现在突然受到向右的力F的作用,A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A相当于B向左运动,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所以A受到摩擦力方向向右。
17. 静止 4
【解析】[1]由图丙可知,t=1 s时物体的速度为0,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2]根据图丙可知,4~6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二力平衡的条件,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由图乙知,这个时间内物体受到的推力为
F=4N
故可知,这个时间内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f=F=4N
2~4秒,物体受到推力为6N,由图丙可知,2~4秒物体做加速运动,但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t=3 s时,物体受到的的摩擦力大小不变,为4N。
18. 压力 光滑 向左 长木板不必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便于读数)
【解析】
(1)[1]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操作a 和b 中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而压力大小不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关系。
(2)[2]本实验中,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故可知丙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于乙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因两次实验中,压力相同,故可知铁块表面比木块表面光滑些。
(3)[3]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用力F4=3N拉动长木板在水平桌面上运动,铁块保持静止状态,铁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长木板施加的滑动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这两个力方向相反,故此时铁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左。
[4]因铁块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铁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始终等于测力计的示数,该实验装置的优点是:长木板不必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便于读数) 。
19. BCA 摩擦力 卡片的质量较小 不在同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竖直方向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错误 1.8
【解析】(1)[1][2]图甲的三个设计方案,B中物体与水平桌面间是滑动摩擦,产生的摩擦力较大,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A中物体与水平桌面间是滚动摩擦,则摩擦力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小,C中物体悬空,与空气的摩擦最小,所以实验方案改进的先后顺序是:BAC。这样改进是为了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
(2)[3]图乙中,卡片的质量较小,所受的重力较小,相对钩码的重力而言,其重力可忽略不计。
(3)[4]小卡片旋转一个角度后,两个拉力大小和方向不变,但不是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所以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这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4)[5][6]图丙中,应让测力计在竖直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因为钩码所受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让拉着钩码的测力计在竖直方向上匀速直线运动,可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且等于钩码的重力,因为这时钩码所受的拉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5)[7]小红尝试的实验中,物体在水平方向上除了受到测力计的拉力、钩码的拉力外,还受到桌面摩擦力的作用,且此时摩擦力较大,不能忽略不计,所以实验中的结论错误。
[8]由题意知,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f=2.2N-2N=0.2N
若让木块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则物体的受力为:测力计水平向左的拉力、钩码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桌面对它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而此时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摩擦力的大小也不变,那么测力计此时的拉力
F=F拉-f=2N-0.2N=1.8N
20.(1)1.8g/cm3;(2)该铝球是空心球,10cm3;(3)0.64N
【解析】解:(1)小铝球放入装满水的杯子后,排出水的质量30g,则排出水的体积,即小铝球的体积
小铝球的密度
(2)因为
1.8g/cm3<2.7g/cm3
所以该铝球是空心的,铝球中铝的体积
空心部分的体积
V空=V-V1=30cm3-20cm3=10cm3
在空心部分注入水,则注入的水的质量
m水1=ρ水V空=1.0g/cm3×10cm3=10g
注水后,球的总质量
m总=m铝+m水1=54g+10g=64g=0.064kg
球的总重力
G=m总g=0.064kg×10N/kg=0.64N
答:(1)小铝球的密度为1.8g/cm3;
(2)该铝球是空心球,空心部分为10cm3;
(3)球的总重力是0.64N。
21.(1)1.4N ;(2)100mL ;(3)3.6×103kg/m3
【解析】解:(1)当容器是空时,所装的液体密度为0,密度秤的示数即是容器的重力,所以密度为0的刻度应标在1.4N的刻度上。
(2)容器中装满水时,水的重力
G=G总-G容器=2.4N-1.4N=1N
水的质量
水的体积,即容器的容积
(3)由图示知,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为5N,则能测量的最大物重
G1=5N-1.4N=3.6N
所能测量的最大质量
所以该密度秤能测量的液体最大密度
答:(1)密度为0的刻度应标在1.4N的刻度上;
(2)容器的容积是100mL;
(3)该密度秤能测量的液体密度最大是3.6×103kg/m3。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