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5 17:1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卓如(梁启超)鼓动各省……公车,上折拒议和,……时以士气可用,乃合十八省举人……以一昼夜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遍传都下,士气愤涌,联轨察院(都察院)前里许,……却不收。
——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
公车上书
资产阶级改良派揭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1、政治: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2、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根本原因)
 3、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4、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和发展。
思考:康有为宣传变法为何要从孔子和经学入手?
一、背景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戊戌变法历时 103 天,史称 “ 百日维新”。
开始的标志
光绪帝
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用特明白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专心致志,精益求精……
——1898年6月11日《明定国是诏》
类别 颁布新法 改革旧制
政治方面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1.改订律例。
2.裁撤冗员。
3.澄清吏治。
经济方面 1.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2.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计。
文教方面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设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军事方面 1.精炼陆军,改习洋操。 2.添置船舰,扩建海军。 淘汰旧军。
二、内容
“帝遇疾
皇太后复训政”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有之,请自嗣始。
——《谭嗣同全集》下册
◎慈禧太后
◎戊戌六君子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临朝训政,逮捕维新人士。戊戌变法失败。
维新志士们大多是青年士人,为国家民族之救亡图存大业挺身而出,以天下为己任,但却未能走入民间获得众的支持和力量,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援。它是一场准备很不充分的政治运动。 ——王先明《中国近代史》
原因: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根本)
②封建顽固势力强大且政治斗争经验丰富
③资产阶级维新派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策略方针失误
④缺乏社会基础与严密组织,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
若从历史来看,康有为能成就这一番大事业也属偶然。康的团体,即康党(注:维新派),是一个很小的团体,支持者也不多,力量应当说是很小的。……
戊戌变法的失败,当然是由于慈禧太后的政变,但我(注:茅海建)仍然能够感到,根据康有为派的政治力量,按照康有为的政改方案,若慈禧太后未在八月初六发动政变,他们似乎也不可能走得很远……
——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
三、结果:失败
四、戊戌变法的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三年内,全国共设立学会87所、学堂131所、报馆91所。这是中国社会中以前没有过的新现象。他们议论局势,鼓吹新学,抨击时弊。以往清朝律例一向禁止私人结社,至此国内风气为之大变。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慈禧镇压了戊戌变法,扑灭维新派,但是她没有全部取消光绪颁布的“新政”。…… 对有关洋务“如通商、惠工、重农、育才以及修武备、浚利源,实系有关国计民生者,即当切实次第举行。”
——李锦全《论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中的慈禧》
与此同时,紫禁城外的广阔天地里,却爆发了惊心动魄的事件,迫使太后和顽固的满族亲王们将注意力从纯粹的宫廷问题转向一个全新的问题。
——[英]庄士敦《紫禁城的黄昏》
这场运动首先在山东爆发绝非偶然。在德国人控制的胶州及其港口中发生的那些极端事件,使山东人民清醒地意识到,正是不久前沦入德国人的统治后…才使中国遭到痛苦。
——[英]庄士敦《紫禁城的黄昏》
1898年冬
开始兴起,
提出“扶清灭洋”
1899年底
清政府先抚后剿,
运动转向直隶
1900年6月
清政府招抚,
义和团控制京津
1900年8月
中外联合镇压
义和团运动渐息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折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萧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最恨和约,误国秧民,上行下效,民冤不申。
——义和团揭帖
义和团提出了怎样的斗争目标?如何评价?
“扶清灭洋”的排外主义口号虽然不可避免地具有盲目排外地消极意义,但它要求驱逐外国侵略者,要求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却是这一次反帝爱国运动的主流,符合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历史要求。
——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第1卷
(1900年)5月28日,紫禁城城墙外几英里的丰台火车站被烧毁。公使们终于发出紧急电报要求军队来支援。
——[英]茱莉亚·博伊德《消逝在东交民巷的那些日子》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
八国: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八国联军在紫禁城阅兵
联军占领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给德皇的报告
八国联军侵华
东南互保
1900年6月,刘坤一、张之洞授意盛宣怀等与各国驻上海领事炮制了《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由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也参加。
声明: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
东南互保示意图
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迭命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上谕(1901年2月14日)
民族危机的加深
《辛丑条约》
内容 影响
政治 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经济 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外交 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使馆实际成为“国中之国”
军事 拆毁大沽炮台等,各国可在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严重破坏中国主权完整
文化 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 精神和文化上征服中国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01年1月,慈禧默许实行新政,下诏变法;
1907年9月,清廷宣布“预备仿行宪政”;
1908年8月,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1908年11月15日,慈禧离世。
1911年5月,宣布“采取君主立宪制、组织内阁”;
1911年10月,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
1912年2月,清帝溥仪下诏退位,清朝统治至此结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