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2022年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2022年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15 18:2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2022年同步练习卷(1)
一 、单选题
1.如图所示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属于噪声的波形是
A. B.
C. D.
2.近年,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
A. 晚八点半以后停止跳广场舞,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B. 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 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以阻断噪声的传播
D. 调节音响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 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C. 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D. 超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 发声体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C. 只要是振动的物体一定都能发出人们能听到的声音
D. 居民区附近的高架路两侧设有隔音墙,属于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5.为响应国家号召,城市建设中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如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速铁路两旁建有隔音板、在噪声环境中工人戴耳罩、城市中的道路禁止鸣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A. 减小大气污染 B. 减小噪声污染 C. 绿化美化环境 D. 减小水污染
6.初次用收录机把自己的歌声录下,在播放自己录制的磁带的声音好象不是自己的声音,其原因是
A. 收录机质量不太好,录制的声音失真
B. 歌声经录制后转化为电信号,放磁带时是电信号转化为声音
C. 平时人们听见自己的声音是通过骨骼将声带发出的声音传到内耳的,他与经空气传过来的声音有差别
D. 录放磁带时,转速不一致
7.下面一些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人的心跳声和呼吸声,听诊器能起到改变这些声音音色的作用
B. 用超检查病人内脏时,是利用了次声波传播时能量损失小的特点
C. 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阻断噪声的传播
D. 利用超声波探测金属内部存在的缺陷,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通过音调分辨不同乐器演奏的声音
B. 百米赛跑,应当听到发令枪响时计时
C. 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D. 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学生可以免受噪声干扰
9.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
A. 街道上的嘈杂汽车声 B. 深夜里听到邻居家的电视声
C. 考试期间考场附近建筑工地的机器声 D. 图书馆里的轻声耳语
10.下列有关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用电磁波来通信
B. “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音调低
C. 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D. 人耳能区分钢琴和二胡的演奏声,这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
二 、填空题
11.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发出很大的声音,影响居民生活,有时会把居民家的窗玻璃震碎,说明战斗机飞行时会产生很大的 ______选填“乐音”或“噪声”,同时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______;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______。
12.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琴弦 ______ 发声,吉他手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 ______ ;琴声是通过 ______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 ______ 减弱噪声.
13.地铁作为现代地下交通工具,大大减轻了地面交通压力。地铁机车的发动机噪声很小,它是从防止噪声______方面着手控制的,冬天和夏天噪声的传播速度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噪声是以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强弱等级的。
14.人们通常用 ______来作为响度的单位。
15.马老师喜欢在业余时间打鼓,在马老师看来,鼓声属于 ______选填“乐音”或“噪声”;如图是一种噪声监测设备,设备上指示的数字是,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 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为了控制噪声,某些街道设有“禁止鸣笛”标志牌,这是在 ______减弱噪声。
16.如图所示,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______填“信息”或“能量”;在医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如图乙所示的“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 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以免影响他人。医生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物理学上把发声体做无规律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做噪声;由图可见的振动是无规律的,因此属于噪声;、、的振动是有规律的,因此是乐音。
故选:。
从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律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此题主要考查了噪声,属于声学基础知识,比较简单。
2.【答案】A;
【解析】略
3.【答案】D;
【解析】解:、如果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我们就不能听到发声体发出的声音.此选项不合题意.
B、不同同学的声带不同,发出的音色不同,我们根据不同同学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来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此选项不合题意.
C、防止噪声的产生应该在声源处采取措施,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不能防止防止噪声的产生.此选项不合题意.
D、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实用,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就说明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①物体振动能发出声音,但是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
②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③隔声板不能防止噪声的产生,它能够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④超声波用来清洗精细机械,是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该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特性、防治噪声的途径及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等声学知识,综合性较强.
4.【答案】D;
【解析】A项,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
B项, 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B错误;
C项, 只有频率在20~20000Hz之间,且达到一定响度的声音,人耳才能听到,因此并不是所有振动物体发出的声音人都能听到,故C错误;
D项, 居民区附近的高架路两侧设有隔音墙,属于在声音的传播过程减弱噪声,故D正确。故选D。
5.【答案】B;
【解析】解:
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板,能阻断噪声的传播;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人需戴耳罩,能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城市中的道路禁止鸣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所以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小噪声污染,故正确,错误。
故选:。
减弱噪声噪声污染主要从三种方式上来进行: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
此题主要考查了减小噪声污染的方法,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要求平时学习时,要多联系生活、多解释,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答案】C;
【解析】
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有两个传播途径:①通过空气传播;②通过骨传导.相同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时音色会发生变化.
该题考查了人耳听到声音的不同传播过程,要分清空气传导和骨传导,要知道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效果好.

用录音机把自己唱歌的声音录下来后,再播放出来觉得不象自己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平常听自己的声音,依靠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肌体、骨骼,听录音机声音依靠空气传播;虽然自己的音色没变,但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时,音色发生了变化.
故选C.

7.【答案】D;
【解析】解:、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人的心跳声和呼吸声,听诊器能起到改变这些声音响度,不能改变这些声音的音调和音色,故A错误。
B、用超检查病人内脏时,是利用了超声波传播时能量损失小的特点,故B错误。
C、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利用超声波探测金属内部存在的缺陷,这是通过回声获得金属内部情况,属于声能传递信息,故D正确。
故选:。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不能改变声音的音调和音色,只能改变声音的响度。
超是利用超声波来检查身体的。
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入耳处。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可以传递能量。通过声音能获得一个消息,属于声能传递信息;通过声音引起其他物体的运动,属于声能传递能量。
该题考查了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减弱噪声的途径等。
8.【答案】C;
【解析】解:、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A错误;
B、因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在看到发令时散发的白烟按秒表计时较为准确,故B错误;
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C正确;
D、教室内安装噪声检测装置是用来检测噪声等级的,不能减弱噪声,所以学生不能免受噪声干扰,故D错误。
故选:。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噪声监测装置可以测量噪声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
本题综合考查了关于声音的知识,属于基本内容,只要对每个选项细心分析,比较简单。
9.【答案】D;
【解析】解:、街道上的嘈杂汽车声,影响了周围的环境,属于噪声,故不合题意;
、深夜里听到邻居家的电视声,说明声音影响了邻居的休息,属于噪声,故不合题意;
、考试期间考场附近建筑工地的机器声,影响了考生的考试,属于噪声,故不合题意;
、图书馆里的轻声耳语响度很小,不会干扰到他人,不属于噪声,故符合题意。
故选:。
从环保角度来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的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此题主要考查了对噪声概念的理解,要注意从环保的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的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10.【答案】A;
【解析】解: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用电磁波来通信,故正确。
、低声细语形容说话声很小,反映声音的大小的是响度这个物理量,不是音调,音调体现的是声音的高低,和声音的大小无关,故错误。
、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错误。
、人耳能区分钢琴和二胡的演奏声,这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错误。
故选:。
真空不能传声,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别: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音色: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
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分别在是声源处、在传播中和在人耳处。
此题主要考查考查防止噪声的途径、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声音的特征等,涉及知识较多,综合性较强,但都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11.【答案】噪声 能量 信息;
【解析】解:战斗机在飞行时,其巨大的声音能将附近居民的窗户玻璃震碎,即说明声音比较有“劲”,产生很大的噪声。
战斗机把玻璃震碎,是声波引起空气振动将玻璃震碎,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噪声;能量;信息。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超”等;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此题主要考查了噪声的概念和声音的利用,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12.【答案】振动;音调;空气;声源处;
【解析】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琴弦振动发声;
琴弦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即改变声音的音调.
琴声和我们的耳朵之间有空气,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耳朵中.
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振动;音调;空气;声源处.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该题考查声音的三要素、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减弱噪声的途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进行分析解答.
13.【答案】产生 ; 不同 ; 分贝(dB) ;
【解析】解:
高速列车噪声小,是因为在设计和制造高铁时从防止噪声产生方面着手控制的;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在同种介质中,温度不同时声音的传播速度也不同,所以冬天和夏天噪声的传播速度不同;
噪声是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强弱等级的。
故答案为:产生;不同;分贝。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声音需要靠介质来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同种介质中,温度对声音的传播速度有影响;
噪声是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强弱等级的。
该题考查了减弱噪声的途径、声音传播速度的影响因素和噪声强弱等级的单位,是一道基础题。
14.【答案】分贝;
【解析】解:人们通常用分贝来作为响度的单位,符号是。
故答案为:分贝。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单位是分贝,分贝的符号是。
此题主要考查了对响度单位的理解,基础题。
15.【答案】乐音 响度 声源处;
【解析】解:马老师喜欢在业余时间打鼓,在马老师看来,鼓声属于乐音。
据图所示的噪声监测器显示屏显示的数字,可知此时的噪声是分贝;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其测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
禁止鸣笛”标志牌,控制噪声的产生,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乐音;响度;声源处。
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区别,一定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而它们的定义,也是从两个角度进行的:一是根据发声体的振动特点,二是根据人的主观感受。
噪声监测器是用来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外界的噪声越大,也就是声音越强,即响度越大,其所显示的数字就越大。
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
知道乐音和噪音的区别、噪声监测器的用途,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且能真正的理解响度的定义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6.【答案】信息 响度 能量;
【解析】解: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通过听诊器来获得心脏的跳动情况,通过声音得到一些信息,属于声能传递信息;
在医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如图乙所示的“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大小,声音的大小指声音的响度;
医生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故答案为:信息;响度;能量。
声可以传递信息,声可以传递能量,通过声获得一些消息,属于声传递信息,通过声引起其它物体的运动,属于声传递能量;
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根据音色能辨别物体。
此题主要考查了声与能量、声音的特性,属于声学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