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1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
karst landform
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
p.56
喀斯特地貌
p.56
孤
峰
普者黑孤峰群
p.56
峰
丛
桂林峰丛地貌景观
p.56
峰
林
贵州万峰林景观
p.56
天
坑
重庆奉节小寨天坑
p.57
钙
华
四川黄龙五彩池
p.57
溶
洞
桂林溶洞
p.58
地下喀斯特类型
当地表水从溶洞洞顶的裂隙渗出,遇到温度升高,水分蒸发时,水中的杂质就会转变为碳酸钙并在洞顶沉淀形成石钟乳;若水滴从石钟乳上滴落到洞底,水分蒸发,碳酸钙就会沉淀并形成石笋,经过漫长的发展,一些石钟乳与石笋就会连接起来形成石柱。
石钟乳和石笋
Stalactite and Stalagmite
p.58
喀斯特地貌类型示意图
峰林
溶蚀洼地
石柱
地下湖
石钟乳
落水洞
石笋
石芽
地下河
地下瀑布
溶洞
地下喀斯特
溶洞、地下河(湖)
石柱、石钟乳、石笋
地表喀斯特
峰林、石芽、溶蚀洼地、落水洞
溶蚀
溶蚀
沉积
p.58
喀斯特地貌
化学溶蚀地貌
化学沉积地貌
形成的地貌
分布
分布
形成的地貌
石芽、石林、峰林、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等
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石灰岩、白云岩)分布地区,气候湿热地区发育更好
石笋、石钟乳、石柱、钙华坝、钙华湖等
p.58
喀斯特石质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暴雨冲刷力强。
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多发生在石灰岩地区;
喀斯特石漠化
Stony Desertification
p.59
2
海岸地貌
p.59
海岸地貌
Coastal landform
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海岸地貌。根据海岸地貌的基本特征可分为海岸侵蚀地貌和海岸堆积地貌两大类。
p.59
海蚀崖
sea cliff
在海浪的长期侵蚀下,岩石海岸崩塌,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壁悬崖,称为海蚀崖。
p.60
海蚀平台
submarine platform
海蚀崖形成后,继续受海蚀作用不断后退,结果在海蚀崖前出现一个平台状地形,称之为海蚀平台。
p.60
海蚀穴
Sea cave
指在海岸线附近出现的凹槽形海岸。海蚀作用首先发生在海面与陆地接触的地方,这是因为海岸被海浪不断打击受到侵蚀作用。
p.60
海蚀拱桥
Sea arches
向海突出的陡立岩石两侧受波浪的强烈冲蚀,形成海蚀穴,波浪继续作用,使两侧方向相反的海蚀穴被蚀穿而相互贯通,形成一座拱桥。
p.60
海蚀柱
marine stack
海岸受海浪侵蚀 、崩坍而形成的与岸分离的岩柱。海岸侵蚀地貌类型,它是在海蚀拱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p.60
海滩
Beach
海滩是指由海水搬运积聚的沉积物沙或石砾,堆积而形成的岸。海滩根据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可分为砾滩、沙滩、泥滩。
p.60
冰川对地球表面的侵蚀、搬运和堆积导致地表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地貌。分为冰川侵蚀地貌和冰川堆积地貌。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纬度高山地区。
冰川地貌
p.61
角峰:金字塔形的尖峰,周围有冰斗发育。
冰川侵蚀地貌
p.62
冰川侵蚀地貌
刃脊:随着冰斗的不断扩大,冰斗壁后退,相邻冰斗之间的山脊形成刀刃状。
p.62
冰川侵蚀地貌
冰斗:山岳冰川上聚集冰雪的“簸箕状” 洼地,三面岩壁陡峭,底部较平缓
p.62
冰川侵蚀地貌
冰川槽谷:冰川过量下蚀和展宽形成的典型冰川谷,两壁陡立,谷底开阔,形如“U” 字。
p.62
冰川搬运地貌-U型谷Glacial t-landform - U-shaped Valley
p.63
课 堂 小 结
海岸地貌
海蚀地貌
海积地貌
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海蚀穴(洞)
海滩、沙嘴、离岸堤、水下沙坝
冰川地貌
冰蚀地貌
冰川沉积
冰斗、冰川槽谷(U 形谷)、角峰和刃脊
冰碛丘陵
p.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