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盘古开天地 表格式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2 盘古开天地 表格式教案(2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6 08:2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 盘古开天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劈、浊”等8个生字,会写“翻、劈”等14个生字,理解“巍峨、精疲力竭”等词语的意思。2.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理清段落,初步感受盘古的无私奉献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难点: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生字词卡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幻灯片示例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5分钟) (出示盘古的图片)神话,沸腾着先人对世界的幻想,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在神话世界里,人们可以自由畅想。相信大多数人都爱看神话,爱读神话,喜欢在神话故事中编织自己的梦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认识一位巨人,他是谁呢?他又有哪些英雄事迹呢?接下来我们就去课文中寻找答案。(板书课题:盘古开天地)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25分钟)初读课文学习字词(25分钟)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2.请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一想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都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3.说说每一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1):写天和地没有分开的时候的样子。第二部分(2-4):写盘古醒来后用自己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第三部分(5):写盘古累倒后,身躯化出世间万物。第四部分(6):总结全文,概括写盘古创造了美丽的世界。4.认读生字新词。(1)出示学生认为难读的词语:混沌 咔嚓 一丈 巍峨 隆隆 四肢 躯干 血液滋润 劈过去 精疲力竭 奔流不息(2)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重点强调:注意读准平舌音“滋”,翘舌音“嚓、丈、肢”,后鼻音“隆、精”。另外,注意多音字“血”,在这里读“xuè”,组词为“血液”,它还有一个读音是“xiě”,组词为“血淋淋”。多音字“奔”,在这里读“bēn”,组词为“奔流不息”,它还有一个读音是“bèn”,组词为“投奔”。(3)展示读:开火车读,分组赛读。5.识记字形,正确规范书写生字。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睁 翻 斧 劈 缓 浊 丈 撑 竭 累 血 液 奔 茂 滋(1)读准字音。(2)识记生字。形近字比较:翻—翩 缓—援 血—皿组词扩展:一丈 丈量 丈夫 光芒万丈枯竭 竭力 竭诚 竭尽 殚精竭虑 竭泽而渔奔波 奔腾 奔驰 奔放 万马奔腾 东奔西跑形声字结构特点:比如“劈”,形旁是“刀”,表示与利器有关,“辟”是声旁,表示读音。(3)教师重点针对以下几个字进行指导、范写:“浊”,左窄右宽,左边呈弧形,右边第五笔横略向右上倾斜。“撑”,左窄右宽,右上部稍扁,下部“手”的竖钩稍长,末笔的钩尖轻抵竖中线。“血”,独体字,首笔撇从竖中线上端起笔,框中两竖分写在竖中线左右,末笔横长。“奔”,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大”撇、捺伸展,罩住下部。“茂”,上扁下大,“艹”居上居中,“戊”第三笔斜钩伸展,钩底低于第二笔撇尖。6.积累特殊词语。◆ABB式:黑乎乎白茫茫金灿灿软绵绵沉甸甸◆含近义词:精疲力竭和颜悦色胡言乱语左顾右盼狂风暴雨旁敲侧击家喻户晓良师益友道听途说7.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滋润:使湿润,不干燥。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而雄伟。精疲力竭:精神、力气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劳。奔流不息:水流奔腾而不停止。指水不停地流。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5分钟)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5分钟)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3.通过多种途径查找有关盘古的资料。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生字词,了解了生字的书写规则,理解了重点词语的含义。同学们分组探讨,还给课文划分了层次,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学们和以前相比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重点句子,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盘古的高大形象,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2.了解盘古开天地的过程,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3.品味语言,深入感受神话故事的特点,激发想象力。
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盘古的人物形象,体会其精神品质。难点:品味语言,体会神话故事充满想象力的特点。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幻灯片示例
复习旧知巩固字词(9分钟) 1.教师念出词语,指名学生在黑板上默写。翻身 劈开 缓缓 浑浊 一丈 支撑 合拢 劳累血液 茂盛 滋润 精疲力竭 奔流不息2.指名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本文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地的故事。文章用神奇的想象、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精读课文读中感悟(25分钟)精读课文读中感悟(25分钟) 1.自主交流,感知内容。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圈画重点。A.用单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B.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天和地分开的句子。C.用双横线画出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变化的句子。2.汇报展示,理解课文。学生汇报圈画的内容,教师点拨重点词句。A.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教师引导思考: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出课文语言的什么特点?(首先引导学生找出这句话中的比喻词“像”,据此可知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分析该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而体会神话故事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B.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这句话中的几组反义词,并分析这些词语表现了什么内容。(首先引导学生朗读句子,找出句中具有相反意义的词语。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分号前后的两个句子,抓住“天”和“地”体会两个分句所写的内容。)C.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引导思考:这是什么句型?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句子类型有多种,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读句子,分析句子和前后内容之间的联系,然后确定句子的类型及作用。)3.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课文中的其他要点。(1)文中用了很多表示时间的词,如“一万八千年”“不知过了多少年”等,运用这些词语的作用是什么?(这些时间词突出时间之久,表明天地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也从侧面说明盘古为开辟天地做出的贡献之大,他奉献了自己的一生。)(2)神话的想象往往奇特,但想象又应当是合理的。文章第5自然段写盘古身体各部分化成丰富而美丽的自然万物,请说说这一段的诸多想象有哪些合理性。(这一段中作者用了一连串排比句,描写了盘古的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写得生动、具体,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这里的想象虽多,但都具有合理性。如“呼出的气息”是流动的气体,将其想象成“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是响的,将它想象成“隆隆的雷声”;他的眼睛“照耀大地”“带来光明”,将它们想象成“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如四极,“躯干”像名山,“血液”似流水,“汗水”如雨露。总之,在所有想象中,本体与想象物都有相通之处,联想自然神奇而真实。)(3)你从文中体会到想象的神奇了吗?盘古体内还有哪些器官作者没做联想?你能否继续做些想象?你所做的想象是否合理?(五脏六腑作者没做联想。如可想象“心脏”似地震,“胃肠”如湖海。注意想象要合理。通过想象体验,学生便可领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积累方法指导写作(3分钟) 用充满神奇的想象、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是本文写作上的特点。如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想象出了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变成万物的过程。将气息想象成风、云,声音化作雷声,双眼是太阳和月亮……因为它们都有相似的地方,我们细细品味,这种想象既合理又神奇。
总结全文延伸拓展(3分钟) 学完这篇课文后,你能将它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吗?(复述课文提示:盘古昏睡—盘古醒来后—盘古分开天地后—盘古倒下后—盘古创造世界)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课文从整体上看塑造的是盘古无畏牺牲、勇于献身的伟大形象,但每一部分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因此我在教学时,从整体出发,引领学生到文本的“局部”中走一走,看一看,揣摩、品味段落中的语句,然后再回到整体,跳出文本理解文本的真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