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双减作业设计第22课《寓言四则》(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双减作业设计第22课《寓言四则》(原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5 19:3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双减作业设计(原卷)
第22课 寓言四则
伊索,古希腊寓言家。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来讽刺权贵,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他与克雷洛夫(俄国)、拉·封丹(法国)和莱辛(德国)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伊索寓言》原书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同时,《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之一。《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的故事,以动物寓人。《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
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他的兄弟波士顿和哈德斯分别掌管海洋和地狱;宙斯还和许多女神生下了不少儿女,如火神赫费斯托、正义和艺术的保护者、太阳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行和商业神赫耳墨斯,美神阿芙洛神,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赫拉是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罗马神话中称为朱诺,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
赫耳墨斯,一译海尔梅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亡灵的接引神。罗马神话中称为墨丘利,掌管商业、交通、牧畜、竞技、演说以及欺诈、盗窃。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说他首创字母、数字、天文学、体育运动,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召集诸门客集体编纂的一部著作,又名《吕览》,在公元前239写成。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书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顺应客观的思想,但舍弃了其中消极的成分。同时,融合儒、墨、法、兵众家长处,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各方面的理论体系。
《列子》又称《冲虚真经》,相传为列子所撰,约成书于晋太康二年后。列子,名御寇,战国时代郑国人,主张空、静、无为,独立处世,善于修身养性。《列子》内容形式多为民间传说、寓言故事和神话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并包含深刻的哲学思想,《列子》较为人熟悉的包括“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亡呋者”、“歧路亡羊”等。主旨为万物产生于无形,并变化不居,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包括天地及圣人,人要掌握并利用自然界的规律。
字音:赫拉(hè) 庇护(bì) 喇叭(lǎ) 星宿(xiù) 中伤(zhòng) 舍然(shì) 溉汲(gài jí) 身亡所寄(wú) 躇步跐蹈(chú cǐ)
字形:雕像 庇护 爱慕 虚荣 较量 凯 杞人忧天
通假字
其人舍然大喜(通“解”,解除、消除)
古今异义
古义: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今义:某个国家的人。
古义:挖掘,开凿。
今义:把衣服鞋袜套在身体上。
古义:使知道。
今义:用鼻子嗅。
古义:讲述。
今义:道路。
古义:无,没有。
今义:死亡,灭亡。
古义:受伤,受害。
今义:污蔑别人使受损害。
一词多义
闻之于宋君(代词,这件事)
1.之 求闻之若此(助词,不译)
得一人之使(助词,的)
有闻而传之者(听到)
2.闻 闻之于宋君(使知道)
求闻之若此(传闻)
其人曰(代词,表,指示)
3.其 及其家穿井(代词,它,指“地”)
奈何忧其坏(代词,它,指丁氏)
词类活用
闻之于宋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文言句式
1.倒装句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倒装句,介词结构“于井中”后置,应为“非于井中得一人也”)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倒装句,定语后置,应为“杞国有忧天地崩坠之人)
2.省略句
常一人居外(省略“于”,相当于“在”)
告人曰(省略主语“丁氏”)
成语梳理
1.穿井得人:指家中打井后省得一个劳力,却传说成打井时挖得一个人。比喻话传来传去而失真。
2.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原文与翻译 注释
穿井得一人宋之 丁氏, 家 无 井 而 出 溉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汲,常 一人 居 外。 及其家 穿 井, 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 告 人 曰:“吾 穿井 得 一 人。”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有 闻而传之者:“丁氏 穿井 得 一 人。” 国 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全国人 道之,闻之 于 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 君。 宋 君 令人问 只于 丁氏。 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丁氏对曰:“得 一 人 之使, 非 得 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 不若 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无 闻 也。么都没听到的好。 宋: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在今河南商丘一带。溉(gài)汲(jí):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及:待,等到。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道:讲述。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对:应答,回答。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 天地 崩坠, 身亡所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寄, 废寝 食者。 又有 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 积 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耳, 亡处 亡气。若 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 忧崩坠 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乎?”呢?”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坠邪?” 下来吗?”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其人曰:“奈地坏何?”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晓之 者 曰:“地, 积块耳, 充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四虚,亡处 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日在地上行止,奈何 忧 其 坏?”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其人 舍然 大喜,晓之者 亦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舍然 大喜。了心,很高兴。 亡(wú):五。没有。晓:告知,开导。积气:聚集的气体。若:你。行止:行动,活动。奈何:为何,为什么。只使:纵使,即使。中(zhòng)伤:伤害。积块:聚积的土块。 四虚:四方。躇(chú)步跐(c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舍(shì)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解除、消除。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吾穿井得一人。
赏析:这句话在文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这句话是丁氏表达了自己对打井这件事的喜悦之情。“得一人”的意思是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然后别被人以讹传讹为“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以至于最后传到国君的耳朵里。最后丁氏对国君解释说是“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
2.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赏析:这句话以高度浓缩的语言概括全文。意思是“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提醒人们:听到什么传闻之后,要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不要人云亦云,听到风就是雨,以致以讹传讹。讲述了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思考的话,切忌道听途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3.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赏析:这两句话是杞人忧天的顾虑和开导他的人的对话。当这个杞人听了开导他的人关于天不会塌下来的时候,又担心日、月、星辰会掉下来。这个劝说者再次耐心的解释: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无根据的瞎担心。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写自命不凡的赫耳墨斯在雕像者的店里因对自己的雕像估价过高而遭遇尴尬的故事,讽刺了那些贪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通过叙述蚊子战胜狮子却成了蜘蛛的俘虏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就得意忘形而忽视了自己短处的人,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
《穿井得一人》记叙了宋国丁家打井得到了一个劳动力被误传为从井中挖出了一个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话,一定要细察,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杞人忧天》讲述了一个杞国人担心天崩地裂,寝食难安,后来在“晓之者”的劝导下恍然大悟的故事,启迪人们不要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要面对现实,大胆地去做事。
一、阅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其中蕴含着怎样的道理。
【参考答案】示例:《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刺那些妄自尊大、爱慕虚荣的人。
《蚊子和狮子》:讽刺那些取得成绩就得意忘形、忽视自己短处的人。
二、从《穿井得一人》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生活中为获得真知真见,避免道听途说,应该怎么做?与同学讨论-下。
【参考答案】《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可轻信传闻,更不能盲目传播,说话不要让人产生歧义。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态度,应有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轻信、不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技巧点拨】归纳寓意的常用方法:
1.看寓言的题目。
寓言的题目一般都是对寓言内容的高度概括,可以通过弄清题目的意思,明确寓意。
2.看寓言的开头和结尾。
有的寓言在开头、结尾处,往往有暗示寓意的语句。
3.看重点段落和关键语句。
寓言中的某些重点段落和关键语句,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4.从分析人物形象中揭示寓意。
一则寓言中,可能会出现多个人物,从不同的人物入手分析,就会得出不同的寓意。
5.从分析故事情节中揭示寓意。
分析故事的发展经过,找出存在于故事情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引出寓意。
6.联系实际是弄懂寓意的关键。
寓言的主人公一般都象征着生活中的人或事物。我们在阅读时,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有利于理解寓言的寓意。
三、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你同意哪一种理解呢
【参考答案】示例:我用意第二种理解。“杞人忧天”本来确实是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但理解为忧患意识也是可以的。首先,《列子》之后的一些文人已经将“杞人忧天”引申到政治生活方面,借以表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有众人皆醉我独醒之意。其次,现代社会中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都有可能导致大自然的生态系统发生变化。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闻而传之者……
2.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3.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4.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5.奈何忧其坏?
【参考答案】1.闻:听见。2.道:讲述。闻:使知道。3.亡:无。亡:没有。4.中伤:伤害,受伤。5.奈何:为何,为什么。
五、任选课文中的一则寓言,重新设计情节,赋予其新的寓意,把它改写成一篇新的寓言。
【参考答案】示例:《杞人忧天》改写
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乘凉,并且自言自语的说:“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
“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在说即使真的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
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
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是唤醒人 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相同。
【技巧点拨】扩展迁移的方法:
(1)概念。
联系文章内容进行扩展迁移是中考阅读题常考的题型。这类题目往往没有统一的答案,需要凭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自己对生活知识的积累,寻找恰当的切入点,有个性地答题。
(2)考查形式。
①感悟类: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强调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②启发类:阅读文章,阐述文中的人物、事件及作品运用的表现手法对你有何启发。
③辨析类:阅读材料,辨析某种看法或观点的是非,并说明自己的看法。
(3)答题技巧。
①要准确深刻地领会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倾向。
②要紧扣原文和试题所问来分析作品,无论是谈对作品的阅读体验,还是谈自己的体会、认识、启示等,都要从作品出发,按问题的具体设问形式进行回答。
③感悟一定要联系实际和链接的材料,不能人云亦云,不能是对作品思想观点的简单重复,要换个角度看问题,尽量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出发,紧跟时代,贴近生活,并富有新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 ”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儿。”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 ”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若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 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 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如何理解句中的“笑”呢
2.《蚊子和狮子》中,蚊子在与狮子战斗前吹了一次喇叭,战斗后又吹了一次喇叭,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战斗前:
(2)战斗后:
3.请分别用一个成语概括两则寓言的寓意。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2)《蚊子和狮子》:
4.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寓言往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以神喻人,《蚊子和狮子》是以动物喻人。
B.两则寓言都采用了对话描写。
C.两则寓言结构相同,都是先叙述故事,篇末点明寓意。
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构思精巧,文章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这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伏。
二、(2022·河北·威县第三中学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身亡所寄 亡:___________
(2)因往晓之 晓:___________
(3)积气耳 积气:___________
(4)若屈伸呼吸 若:_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2)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3.选文中杞人为什么会有“忧天地崩坠”的可笑想法?
4.请简要说说最后一段中“杞人”与“晓之者”的“大喜”有什么不同。
三、(2022·安徽宿州·七年级期末)比较阅读。
【甲】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同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
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注:“庞恭”—作“庞葱”)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家无井而出溉汲( )
(2)及其家穿井( )
(3)闻之于宋君( )
(4)今一人言市有虎( )
(5)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A.久之,目似瞑(《狼》)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C.有闻而传之者(《穿井得一人》
D.夫君子之行(《诫子书》)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2)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4.对于传言宋君和魏王的态度有何不同?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言?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双减作业设计(解析卷)
第22课 寓言四则
伊索,古希腊寓言家。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来讽刺权贵,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他与克雷洛夫(俄国)、拉·封丹(法国)和莱辛(德国)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伊索寓言》原书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同时,《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之一。《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的故事,以动物寓人。《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
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他的兄弟波士顿和哈德斯分别掌管海洋和地狱;宙斯还和许多女神生下了不少儿女,如火神赫费斯托、正义和艺术的保护者、太阳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行和商业神赫耳墨斯,美神阿芙洛神,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赫拉是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罗马神话中称为朱诺,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
赫耳墨斯,一译海尔梅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亡灵的接引神。罗马神话中称为墨丘利,掌管商业、交通、牧畜、竞技、演说以及欺诈、盗窃。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说他首创字母、数字、天文学、体育运动,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召集诸门客集体编纂的一部著作,又名《吕览》,在公元前239写成。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书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顺应客观的思想,但舍弃了其中消极的成分。同时,融合儒、墨、法、兵众家长处,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各方面的理论体系。
《列子》又称《冲虚真经》,相传为列子所撰,约成书于晋太康二年后。列子,名御寇,战国时代郑国人,主张空、静、无为,独立处世,善于修身养性。《列子》内容形式多为民间传说、寓言故事和神话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并包含深刻的哲学思想,《列子》较为人熟悉的包括“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亡呋者”、“歧路亡羊”等。主旨为万物产生于无形,并变化不居,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包括天地及圣人,人要掌握并利用自然界的规律。
字音:赫拉(hè) 庇护(bì) 喇叭(lǎ) 星宿(xiù) 中伤(zhòng) 舍然(shì) 溉汲(gài jí) 身亡所寄(wú) 躇步跐蹈(chú cǐ)
字形:雕像 庇护 爱慕 虚荣 较量 凯 杞人忧天
通假字
其人舍然大喜(通“解”,解除、消除)
古今异义
古义: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今义:某个国家的人。
古义:挖掘,开凿。
今义:把衣服鞋袜套在身体上。
古义:使知道。
今义:用鼻子嗅。
古义:讲述。
今义:道路。
古义:无,没有。
今义:死亡,灭亡。
古义:受伤,受害。
今义:污蔑别人使受损害。
一词多义
闻之于宋君(代词,这件事)
1.之 求闻之若此(助词,不译)
得一人之使(助词,的)
有闻而传之者(听到)
2.闻 闻之于宋君(使知道)
求闻之若此(传闻)
其人曰(代词,表,指示)
3.其 及其家穿井(代词,它,指“地”)
奈何忧其坏(代词,它,指丁氏)
词类活用
闻之于宋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文言句式
1.倒装句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倒装句,介词结构“于井中”后置,应为“非于井中得一人也”)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倒装句,定语后置,应为“杞国有忧天地崩坠之人)
2.省略句
常一人居外(省略“于”,相当于“在”)
告人曰(省略主语“丁氏”)
成语梳理
1.穿井得人:指家中打井后省得一个劳力,却传说成打井时挖得一个人。比喻话传来传去而失真。
2.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原文与翻译 注释
穿井得一人宋之 丁氏, 家 无 井 而 出 溉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汲,常 一人 居 外。 及其家 穿 井, 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 告 人 曰:“吾 穿井 得 一 人。”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有 闻而传之者:“丁氏 穿井 得 一 人。” 国 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全国人 道之,闻之 于 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 君。 宋 君 令人问 只于 丁氏。 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丁氏对曰:“得 一 人 之使, 非 得 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 不若 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无 闻 也。么都没听到的好。 宋: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在今河南商丘一带。溉(gài)汲(jí):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及:待,等到。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道:讲述。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对:应答,回答。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 天地 崩坠, 身亡所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寄, 废寝 食者。 又有 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 积 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耳, 亡处 亡气。若 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 忧崩坠 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乎?”呢?”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坠邪?” 下来吗?”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其人曰:“奈地坏何?”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晓之 者 曰:“地, 积块耳, 充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四虚,亡处 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日在地上行止,奈何 忧 其 坏?”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其人 舍然 大喜,晓之者 亦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舍然 大喜。了心,很高兴。 亡(wú):五。没有。晓:告知,开导。积气:聚集的气体。若:你。行止:行动,活动。奈何:为何,为什么。只使:纵使,即使。中(zhòng)伤:伤害。积块:聚积的土块。 四虚:四方。躇(chú)步跐(c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舍(shì)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解除、消除。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吾穿井得一人。
赏析:这句话在文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这句话是丁氏表达了自己对打井这件事的喜悦之情。“得一人”的意思是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然后别被人以讹传讹为“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以至于最后传到国君的耳朵里。最后丁氏对国君解释说是“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
2.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赏析:这句话以高度浓缩的语言概括全文。意思是“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提醒人们:听到什么传闻之后,要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不要人云亦云,听到风就是雨,以致以讹传讹。讲述了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思考的话,切忌道听途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3.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赏析:这两句话是杞人忧天的顾虑和开导他的人的对话。当这个杞人听了开导他的人关于天不会塌下来的时候,又担心日、月、星辰会掉下来。这个劝说者再次耐心的解释: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无根据的瞎担心。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写自命不凡的赫耳墨斯在雕像者的店里因对自己的雕像估价过高而遭遇尴尬的故事,讽刺了那些贪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通过叙述蚊子战胜狮子却成了蜘蛛的俘虏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就得意忘形而忽视了自己短处的人,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
《穿井得一人》记叙了宋国丁家打井得到了一个劳动力被误传为从井中挖出了一个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话,一定要细察,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杞人忧天》讲述了一个杞国人担心天崩地裂,寝食难安,后来在“晓之者”的劝导下恍然大悟的故事,启迪人们不要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要面对现实,大胆地去做事。
一、阅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其中蕴含着怎样的道理。
【参考答案】示例:《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刺那些妄自尊大、爱慕虚荣的人。
《蚊子和狮子》:讽刺那些取得成绩就得意忘形、忽视自己短处的人。
二、从《穿井得一人》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生活中为获得真知真见,避免道听途说,应该怎么做?与同学讨论-下。
【参考答案】《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可轻信传闻,更不能盲目传播,说话不要让人产生歧义。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态度,应有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轻信、不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技巧点拨】归纳寓意的常用方法:
1.看寓言的题目。
寓言的题目一般都是对寓言内容的高度概括,可以通过弄清题目的意思,明确寓意。
2.看寓言的开头和结尾。
有的寓言在开头、结尾处,往往有暗示寓意的语句。
3.看重点段落和关键语句。
寓言中的某些重点段落和关键语句,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4.从分析人物形象中揭示寓意。
一则寓言中,可能会出现多个人物,从不同的人物入手分析,就会得出不同的寓意。
5.从分析故事情节中揭示寓意。
分析故事的发展经过,找出存在于故事情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引出寓意。
6.联系实际是弄懂寓意的关键。
寓言的主人公一般都象征着生活中的人或事物。我们在阅读时,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有利于理解寓言的寓意。
三、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你同意哪一种理解呢
【参考答案】示例:我用意第二种理解。“杞人忧天”本来确实是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但理解为忧患意识也是可以的。首先,《列子》之后的一些文人已经将“杞人忧天”引申到政治生活方面,借以表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有众人皆醉我独醒之意。其次,现代社会中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都有可能导致大自然的生态系统发生变化。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闻而传之者……
2.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3.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4.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5.奈何忧其坏?
【参考答案】1.闻:听见。2.道:讲述。闻:使知道。3.亡:无。亡:没有。4.中伤:伤害,受伤。5.奈何:为何,为什么。
五、任选课文中的一则寓言,重新设计情节,赋予其新的寓意,把它改写成一篇新的寓言。
【参考答案】示例:《杞人忧天》改写
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乘凉,并且自言自语的说:“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
“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在说即使真的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
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
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是唤醒人 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相同。
【技巧点拨】扩展迁移的方法:
(1)概念。
联系文章内容进行扩展迁移是中考阅读题常考的题型。这类题目往往没有统一的答案,需要凭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自己对生活知识的积累,寻找恰当的切入点,有个性地答题。
(2)考查形式。
①感悟类: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强调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②启发类:阅读文章,阐述文中的人物、事件及作品运用的表现手法对你有何启发。
③辨析类:阅读材料,辨析某种看法或观点的是非,并说明自己的看法。
(3)答题技巧。
①要准确深刻地领会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倾向。
②要紧扣原文和试题所问来分析作品,无论是谈对作品的阅读体验,还是谈自己的体会、认识、启示等,都要从作品出发,按问题的具体设问形式进行回答。
③感悟一定要联系实际和链接的材料,不能人云亦云,不能是对作品思想观点的简单重复,要换个角度看问题,尽量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出发,紧跟时代,贴近生活,并富有新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 ”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儿。”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 ”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若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 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 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如何理解句中的“笑”呢
2.《蚊子和狮子》中,蚊子在与狮子战斗前吹了一次喇叭,战斗后又吹了一次喇叭,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战斗前:
(2)战斗后:
3.请分别用一个成语概括两则寓言的寓意。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2)《蚊子和狮子》:
4.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寓言往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以神喻人,《蚊子和狮子》是以动物喻人。
B.两则寓言都采用了对话描写。
C.两则寓言结构相同,都是先叙述故事,篇末点明寓意。
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构思精巧,文章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这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伏。
二、(2022·河北·威县第三中学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身亡所寄 亡:___________
(2)因往晓之 晓:___________
(3)积气耳 积气:___________
(4)若屈伸呼吸 若:_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2)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3.选文中杞人为什么会有“忧天地崩坠”的可笑想法?
4.请简要说说最后一段中“杞人”与“晓之者”的“大喜”有什么不同。
三、(2022·安徽宿州·七年级期末)比较阅读。
【甲】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同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
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注:“庞恭”—作“庞葱”)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家无井而出溉汲( )
(2)及其家穿井( )
(3)闻之于宋君( )
(4)今一人言市有虎( )
(5)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A.久之,目似瞑(《狼》)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C.有闻而传之者(《穿井得一人》
D.夫君子之行(《诫子书》)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2)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4.对于传言宋君和魏王的态度有何不同?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言?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1.此“笑”揭示出赫尔墨斯内心的骄傲,极传神地表现了他轻视别人的心理活动。
【解析】本题考查揣摩词语内涵,一定要根据语句内容、上下文内容、文章的观点等加以综合分析推断。揣摩出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最后用合适的语句概括出来。当然,有原文语句可借用的,也可借用原文语句。这里的“笑”揭示出赫尔墨斯内心的骄傲,表现了他对其余的神的轻视。
2.(1)分析敌我条件后,充满必胜的信心。(2)得意忘形,炫耀自己的胜利。
【解析】本题考查梳理文章故事情节。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从前向后精读各部分文章,根据故事情节概括出切题的答案,原文中有词语(句子)的,可首选原文中的词语(句子)。文中蚊子一共吹了两次喇叭。第一次是在战斗前,它是在分析敌我条件后,充满必胜的信心;第二次是胜利后,蚊子得意忘形,庆贺自己战胜狮子而奏乐。
3.(1)自命不凡(或:妄自尊大) (2)骄兵必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伊索寓言》经典名著的阅读情况。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平时多阅读、多积累,了解作品的内容和写作方法、主题思想等。《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讽刺那些爱慕虚荣,自高自大的人,可概括成语为: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告诉人们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可概括成语为:骄兵必败。
4.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B.《蚊子和狮子》主要运用的是动作描写。
二、1.(1)无,没有 (2)告知,开导 (3)聚积的气体 (4)你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推断词义。句意为:自己无处存身。亡:同“无”,没有;句意为:就去开导他。晓:告知,开导;句意为: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积气:聚积的气体;句意为: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若:你。
2.(1)整天在天中活动,为什么担心天会崩塌坠落下来呢?
(2)即使坠落下来,也不会造成什么伤害。(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重点词:行止,活动;奈何,为什么;忧,担心。(2)重点词:只使,纵使、即使;中伤,伤害。
3.杞人缺乏起码的常识和经验。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抓住文中重点句子进行理解。根据重点句子“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可知,“杞人”担心天崩地陷主要原因:缺乏起码常识和经验或对事物的认识不够,了解不够。
4.“杞人”喜的是再也不用担心天会塌、地会陷了,是他忧虑消除后的轻松、放心;“晓之者”喜的是终于让杞人不再忧虑了,是为自己能帮助他人消除忧虑而喜。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从“其人舍然大喜”中可知,杞人因明白道理、解除了忧虑而喜悦;从“晓之者亦舍然大喜”中可知,晓之者为能成功说服杞人,解除他的忧虑而高兴。
【参考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三、1.(1)打水浇田 (2)待,等到 (3)使知道 (4)集市 (5)距离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理解词义。①句意:家中没有井,要到外面打水浇灌田地。汲:打水浇田;②句意:等到他家挖了一口井之后。及:待,等到;③句意: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闻:听到,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④句意: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 市:集市;⑤句意: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去:距离。
2.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词语的用法。例句中的“之”字是代词,这里指“市有虎”这件事。A.语气助词,凑读音节;B.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代词,这里指“打井得到了一个人”这件事;D.语气助词“的”;故选C。
3.(1)我是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动力,并不是说从(在)井里挖到一个活人。
(2)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本题重点词:①求闻:获取消息。若:如,像。闻:听到;②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明:明摆的,明明白白的。言:说。
4.宋君对于谣言将信将疑,令人问之于丁氏体现了他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求实求真精神,魏王听信三人成虎,可以看出他缺乏主见,立场不坚定,缺乏智慧与清醒的头脑。(意思接近即可)现实生活中对于传言我们要不听谣,不信谣,做到谣言止于智者。提高自身素质。(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甲文中宋君听说了传言后并没有盲目的听信传言,而是派人去丁家询问,弄清楚了事情的真相,“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可见他并没有轻信谣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乙文中魏惠王从不相信到将信将疑再到相信不疑,这种转变并不是经过调查得出的结论,而是许多人这样说了他就信以为真了,可见魏惠王的无知。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否则“三人成虎”,有时会误把谣言当成真实的,正确和错误的道理,不可不弄明白,这是连圣人都要慎重对待的,生活中我们对待传言应做到:坚决与谣言的发布作斗争;要树立文明的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信谣、不传谣。
【参考译文】【甲】宋国有户姓丁人家,(因为)家中没有井,要到外面打水浇灌田地,(所以)经常要留一个人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等到他家挖了一口井之后,告诉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到这件事,便传播开来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丁家回答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去外面打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在井里得到一个人。”像这样来获取消息,还不如不知道。
【乙】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庞葱对魏惠王说: “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会相信这件事吗?” 魏惠王说:“我不相信。” 庞葱说:“如果有两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会相信吗?” 魏惠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 庞葱又说:“如果有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会相信吗?” 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了。”庞葱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只因三个人说街上有老虎,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批评我的人又不止有三个。希望大王明辨啊。” 魏王道:“我自然不会听信谗言。” 于是庞葱告辞而去,而谗言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庞葱回国,果然没有再见到魏王了。
1.国人道之
2.及其家穿井
3.闻之于宋君
4.国人道之
5.身亡所寄
6.亦不能有所中伤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名词,日子)
2.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名词,日子)
期日中(名词,太阳)
1.国人道之
2.及其家穿井
3.闻之于宋君
4.国人道之
5.身亡所寄
6.亦不能有所中伤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名词,日子)
2.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名词,日子)
期日中(名词,太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