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雨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话剧的常识,了解节选部分的主要剧情和结构,了解全剧梗概。
2.了解主要矛盾冲突和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
3.分析和品味人物的语言,揣摩人物的形象,把握人物的内心情感。
4.能有感情地朗诵台词,鉴赏戏剧表演艺术
学习重点:
1.了解主要矛盾冲突和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
2.分析和品味人物的语言,揣摩人物的形象,把握人物的内心情感。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理清思路;2.了解作者及作品;3.完成导学案基础部分。
二、检查预习(一)戏剧常识
1.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2.种类:(1)表演形式——话剧、歌剧、舞剧、诗剧、广播剧、电视剧、街头剧、活报剧等;(2)内容——悲剧、喜剧、正剧
(3)情节——独幕剧、多幕剧 (4)时代——历史剧、现代剧
3.要素:舞台说明、 人物台词、 矛盾冲突
4.戏剧语言:舞台说明(背景介绍,人物动作、神态说明,旁白、画外音以及其他叙述语言)人物台词(人物对话、独白)
5.基本特点:(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2)矛盾冲突要尖锐集中;
(3)语言(对话、独白、旁白)要表现人物性格 ;
(二)作者作品
1.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1 9 3 4年曹禺发表处女作《雷雨》。一经诞生,就引起轰动,震惊剧坛,至今长演不衰。
2.主要作品:《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雷雨》是曹禺的代表作。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故事梗概:《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周朴园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其妻繁漪感到被压抑的苦闷,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怯懦、自私的周萍又勾引了婢女四凤。出于嫉妒,繁漪通知四凤的母亲侍萍把她领走。侍萍正是30年前被周朴园引诱为他生了两个儿子,而后又被遗弃的侍女。她是周萍的生身母亲,而被她带走的儿子鲁大海又正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作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他和周朴园面对面地展开斗争……这些矛盾酝酿、激化,终于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又经过一番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和四凤终于知道他们原是同母兄妹。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不幸送命,周萍开枪自杀,善良的鲁妈痴呆了,绝望的繁漪疯狂了,倔强的鲁大海出走了。这个罪恶的家庭终于崩溃了。
(二)自读课文
1.周朴园的矛盾冲突主要是来自哪些人的?矛盾焦点是什么?:
第一场: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见。
第二场:周朴园与鲁大海、侍萍与周萍相见
2.按时间顺序梳理课文中故事。
三十多年前:周朴园与侍萍相爱,生了两个儿子。
三十年前除夕:周家为娶一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为媳,逼侍萍出门,侍萍投河自尽,被人救活。
三十年来:侍萍流浪外乡,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子,在学校里伺候人,嫁过两次,与鲁贵生有四凤。
三十年来:周朴园总记得侍萍的生日,为纪念侍萍,保留着侍萍喜欢的家俱,保留着总是关窗的习惯。问过许多人,派人到无锡打听侍萍的下落。
从前:周朴园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扣下三百块钱。
最近:工人罢工,矿上警察开枪打死三十个工人。周朴
园收买工人代表,签定复工合同。开除鲁大海。
3.课文中显示的人物关系及主要矛盾:
周朴园与鲁侍萍:夫妻、主仆;怨恨多。
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劳资;起纷争。
鲁侍萍与周萍:母子、主仆;陌路人。
鲁大海与周萍:兄弟、劳资; 冤仇深。
4.课文节选部分,周朴园的矛盾冲突主要是来自哪些人的?矛盾焦点是什么?
①周朴园与鲁侍萍。矛盾焦点:三十年生死恩怨(爱情纠葛)
②周朴园与鲁大海。矛盾焦点:罢工与反罢工的尖锐矛盾(阶级斗争)
(三)思考讨论
1.周相园对鲁侍萍的情感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奇怪-疑虑-慌张-慌乱-惊惧-冷酷
2.周朴园是如何对待鲁侍萍的?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①始乱终弃;②纪念---虚伪;③凶相毕露、软硬兼施、彻底决绝;④冷酷无情、阴险狡猾。
3.分析周朴园和鲁大海斗争的方法、结果及各自的性格特征。
周朴园:自私阴险、凶狠残忍、老奸巨滑;唆使矿警杀害工人,用金钱收买工贼破坏罢工;复工成功。
鲁大海: 认识深刻、立场坚定、缺乏经验;揭露周的罪恶行径,带领工人罢工,与恶棍对打;影响很大、罢工失败。
4.概括《雷雨》的深刻主题。
《雷雨》以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尖锐矛盾冲突,以及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纠葛。
①生动地展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对旧社会人吃人的现象。
②深刻而又细致揭露了资产阶级家庭没落、腐朽、污浊的内幕。
③预示了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必然灭亡的历史。
5.剧作题名为《雷雨》,第二幕的幕前提示里说:“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这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①渲染气氛。 “雷雨”是来势凶猛、冲决一切事物的象征,“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是雷雨将至的征兆,渲染出沉闷压抑的气氛。
②烘托人物。烘托主要人物烦躁不安的心理状态;
③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30年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 预示着一场暴风骤雨式的斗争即将到来。
6、潜台词: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体会人物语言内涵的丰富性。
(1)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课文中鲁侍萍几次说到这样意思的话,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表现了她内心的痛苦和对周朴园的不满。周朴园听出侍萍的无锡口音后,便问起往事,称当时的侍萍为“梅小姐”,说她“很贤惠,也很规矩”。鲁侍萍听到他的谎言,想起自己的遭遇,满怀悲愤,于是语带嘲讽地反复说“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
(2)周朴园 (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鲁侍萍 什么 (鲁侍萍的反问,表现了她怎样的情感?)
侍萍的反问,既有因为人格受到侮辱的愤怒,又有对周朴园的失望和蔑视。周朴园认为鲁侍萍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敲诈他,因此他急于用钱把鲁侍萍打发走,以保证从此周鲁两家再不会有什么关系,他的这句问话暴露了他已习惯以现实功利思想考虑问题。
(3) 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这句话巧妙在哪里?表现了鲁侍萍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这真是一群强盗”:侍萍听了周朴园的表白,起初还抱有幻想,但当她看到周朴园对鲁大海的态度,特别是看到周萍打鲁大海后,她的幻想破灭了,于是愤怒地喊出“这真是一群强盗”,表现了她感情上受的刺激。
“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利用同音词硬生生把话头转过来,表现了侍萍受刺激后,想要揭开母子关系、兄弟关系,却马上又意识到不能这样做的心理过程,让人感受到她痛苦、复杂的心情。
7、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色?
(1)巧妙的构思。巧妙地运用了“回顾”与“穿插”的表现方法,把“现在的戏剧”和“过去的戏剧”交织起来,推动了剧情的发展。鲁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揭露了周朴园的罪恶。鲁侍萍与周萍父子,周朴园与鲁大海母子又在特定环境下相遇,周萍站在父亲的立场上斥骂,甚至动手打鲁大海,充分表现出周鲁两家的矛盾,即劳资双方的阶级对立。
(2)语言的个性化。剧中每个人物的对话都因出身、地位、经历、个性不同而各有特色,而且随着剧情的变化发展和人物感情的起伏变化而变化
(3)丰富的潜台词。潜台词即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义现象。“潜”是隐藏的意思,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含有别的意思。通过潜台词,读者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