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老子》四章 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1《老子》四章 课件(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8.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7 09:2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老子》四章
【文学常识】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史载,曾任周王室史官,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过着隐居生活。
《老子》
《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也称《老子》。它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原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道德经》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翻译: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上,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子的作用。
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具备器皿的作用。
开凿门窗来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的空的部分,才具备房屋的作用。
所以,“有”给人便利,正是“无”使它发挥了作用。
思考:本段写了什么 用了那种论证方法?
通过“有”和“无” 辩证关系的分析,体现老子
“有无相生”的观点。
举例论证,以车轮、陶器和房舍三者为例,说明“有” 和“无” 的相对关系。
老子的目的,不仅在于引导人注意力不再拘泥于现实中所见的具体形象,更在于通过“有”“无”的辩证分析来说明事物在对立关系中互相补充、相互发挥作用——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容易为一般人所察觉。同时,他特别把“无”的作用向人们显现了出来。
翻译课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四章:
踮起脚跟的人站立不住,跨步行的人走不远,......自我夸耀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不能长久。
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行为,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厌恶这些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思考:本段写了什么?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本段阐述了“有道者不会彰显自我”的道理。
比喻(类比)论证
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类比,说明“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结果都是不好的,不足取,这些轻浮、急躁的举动都是反自然的,短暂而不能持久。急躁冒进,自我炫耀,反而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会使人们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
【文本研习】
这一章主要讲“自然”的道理。自然是顺道而行,不自己妄为。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的行为都会导致失败,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政策也同样不会取得相应的成果,老子告诫人们为人应谦恭谨慎,为政应温和柔顺,只有脚踏实地,不自以为是,不好高骛远,以一颗平常心去去面对,方可长久。一个人有了“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心病,一定要及时反省,反省后要自我改正。
个人修养
韬光养晦 不露锋芒
虚怀若谷 上善若水
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堆出于岸,流必湍之
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翻译课文: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三章:
认识别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聪明。
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坚强。
知道满足的人能够富有,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
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
第三十三章中,老子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讲个人修养与自我建立。
要做自知、自胜、自足、强行的人。在老子看来,“知人”、“胜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自胜”更加重要。一个人倘若能省视自己、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切实推行,就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饱满的精神风貌,与大道“复归”,从而“死而不亡”。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提醒我们,人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了解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更要了解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狂妄自负,要有自知之明。
翻译课文(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事情未发生的时候就做,要再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处理妥当。合抱的大木,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泥土建筑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举步走出来的。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所以圣人不求要有所作为,因此不会败事,不执意把持,因此不会丧失。一般人做事,常在接近成功时遭到失败。审慎面对事情的终结,一如开始时那样,就不会失败。所以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珍贵难得的货品,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以辅助万物的自然变化而不加以干预。
划分层次
第一层(开头到治之于未乱)
把握先兆
第二层(合抱之木到始于足下)
重视细节
第三层(为者败之到故无失)
圣人无为
第四层(民之从事到则无败事)
百姓慎终如始
第五层(是以圣人欲不欲到最后)
圣人辅万物之自然不敢为
洞察先机
抓好细节
对比
照应
总结
【文本研习】
第六十四章蕴含什么道理?
谈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法。
老子认为,大的事物总是始于小的东西,任何事物的出现,总有自身生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人们应该了解这个过程。
对于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祸患的环节给予特别注意,从而杜绝它的出现。从“大生于小”的观点出发,老子进一步阐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说明远大的事情,都是以细小的事情为开端的。
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道: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
他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
思 想 主 张
无为
人活着犹如宇宙之存在,没有人能理性地指出其目的。因此,非理性地选择某个(些)目标便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
所以老子只说了“方法”,但没有指出“目的”。
这给我们一个启示:
人何必为刻意达到目的而痛苦不堪?
无为、逍遥亦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
【写作特色】
1.善于运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哲理。
以生活现象或社会现象举例说理,以具体事物为喻,概括出抽象的道理。如第十一章以生活中的“毂”“器”“室”说明世间万物都存在“有”和“无”的对立统一,“有”“无”相依相生。
2.善用逆向思维。
善于从常人思维的反面提出问题从而达到正面说理的效果。如“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等,都体现了老子的逆向思维。
3.语言凝练精妙,多用格言、警句。
《老子》中,多用方言、谚语、格言、警句。这些格言、警句形象而深刻地浓缩了历史和现实生活的经验教训,闪耀着思想之光。
【课堂总结】
《老子》四章选文,表现了老子的思想主张,涉及修身养性、治国理政。
1.辩证分析“有”“无”的关系;
2.告诫我们不要“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不可急躁冒进;
3.提醒我们加强个人品德修养,重在修身;
4.告诉我们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道理,要慎终如始。
结束语:
不读《道德经》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鲁迅)
怀一颗孔子心
染一身老子气
儒道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