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6 07:3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学习目标: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目录
一 租地农场
二 手工工场
三 新的社会结构

新的生产和
经营方式:
租地农场
11世纪前后,西欧社会相对趋于稳定,人口持续增长。1050-1350年间,欧洲人口增加了3倍。
随着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原有的庄园所拥有的土地己不足以供所有人使用,庄园中出现许多无地或少地的人,流浪汉增加。
如何解决越来越多的人口的吃饭问题呢?
开发荒芫的土地
増加耕种面积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租地农场
1 . 背景
(1)土地面积逐渐扩大;新开发的地区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开垦土地的条件
动力来源:马力得到有效利用
耕作制度:三田轮作制取代双田轮作制
农产品加工技术:风力磨坊和水力磨坊
风车
马力运用
水车
新垦区与旧庄园有何不同?可能产生什么连锁反应?
新垦区与旧庄园彼此不相干,就像两个不同的世界一样。居民几乎全部都是自由农民,新垦区的治理模式不是人的依附关系,不需要交纳捐税,他们只需缴纳一笔资金,尽可以获得耕地和获得房屋的居住权。
新垦区对附近的庄园农奴颇具吸引力。1150年道恩斯修道院有36人,100年后增加到1248人。
——亨利·皮朗《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
(2)封建庄园人口锐减,劳力短缺,耕地荒芜,最终走向衰落和瓦解。
12世纪开始…随着钱币使用的普及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地主需要从商人那儿购买比以前更多的商品。由此他们发现,将传统的权益和服务兑换成钱十分有利可图......为了获取租金,地主们很乐意解除同农民那并不光彩的人身依附关系。土地租赁合同也开始取代庄园合同。
——尤金·赖斯《现代欧洲史01》
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
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
(3)自由劳动力增加,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
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于是,在一些地方,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
(4)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都安静,听哥说说发财致富的秘诀!
富裕农民
2 . 时间:
3 . 建立者:
4 . 建立手段:
5 . 租地农场的经营方式:
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14世纪中叶以后
富裕农民
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旧贵族
这有什么新的?不还是农民耕种土地?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租地农场
土地所有者(封建主)
租地农场主(富裕农民)
雇佣关系
雇工(无地少地的农民)
出租自营地
交纳货币地租
生产工具、工资
榨取剩余劳动
契约关系
货币关系
在租地农场里,租地农场主、土地所有者掌握生产资料,他们把土地出租给农民。租地农场主与土地所有者订立契约,承租人需要缴纳货币地租。农场主雇佣农民来耕种,二者是雇佣关系,这种生产经营方式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6 . 租地农场的性质:
租地农场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经营方式。
庄园制度 租地农场
产生背景 中世纪前期的封君封臣制度 中世纪后期的庄园制度衰落
流行时间 9世纪开始 14世纪中叶以后
人员组成 领主、佃户(农民、农奴) 租地农场主、雇工
生产目的 自给自足 销往市场
生产规模 分散 集中
生产经营方式 依附关系 (农民、农奴必须在领主自营地与佃户份地上耕种) 雇佣关系
(租地农场主提供生产工具等,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
性质 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资本主义性质
(1)更多的的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
(2)租地农场的产品流通范围进一步扩大。
随着剩余农产品的富余,手工业得到发展并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7 . 租地农场建立的影响:

新的生产和
经营方式:
手工工场
为什么当时手工业能得到发展呢?13世纪时,西欧手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是什么?
①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生产;
②生产面向市场销售;
③商人投资手工业市场,出现了雇佣关系;
劳动力增加
生产规模扩大
资本力量雄厚
小型手工作坊 生产工具
原料 生产主导者 产品支配 生产关系
生产规模
家庭手工业
手工作坊主
家人/师徒
规模小
二、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手工工场
1 . 原因:
手工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三个阶段?可见其发展趋势如何?
小型手工作坊
家庭手工业
分散的手工工场
集中的手工工场
工场手工业
(1)由分散走向集中,劳动力分工明确具体;
(2)由“家庭手工业”向 “工场手工业”过渡。
2 . 发展过程:
3 . 发展趋势:
原料采购
产品加工
商品销售
商人
置地办场
提供生产原料
统一生产工具
统一生产地点
出卖劳动力
手工作坊主 / 工人
彻底的雇佣关系
4 . 关系:
家庭手工业
雇佣
阅读材料,概括手工工场的特征:
材料:毛纺织业是最早出现社会分工的部门……商人投资开办作坊,控制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两个环节,雇用一些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生产过程分成梳毛、纺线、染色、织布、平整等多道工序,由专门的手エ业作坊完成。这种生产直接面向市场,由“商人直接支配”,手工业者失去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
《毛纺工场》卡瓦洛里
阶级关系:——
雇佣关系
生产方式:——
分工合作
经营特点:——
面向市场
5 . 特征:
材料:当十五世纪羊毛工业迅速发展的时候,便有大批经商的工业家;他们采购羊毛,分配给梳毛工人、纺织工人以及其他各种工人;付给他们以工资,叫他们分别工作,制成成品,然后收集拢来,销售于国内外各地。工作的人,都住在自己家里。
置地办场
统一生产工具
提供生产原料
统一生产地点
原料采购
产品加工
商品销售
出卖劳动力
6 . 性质:
7 . 作用:
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商 人
雇佣
随着手工工场的集中,雇佣劳动力为市场而生产,手工业行业中,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农 村
租地农场
城 市
雇工
工人
以货币为主的契约关系
市场销售
生产目的:——
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意 义:
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手工业工场主
手工业农场
租地农场主
经济形态:——
人身关系:——
雇佣关系
商品经济
租地农场
手工工场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

新的社会结构:
富裕农民和
市民阶层
材料:有的富裕农民原先是某庄园的庄头……他们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由于农业的发展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货币地租量被习惯法固定下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一批富裕的农民脱颖而出。他们是土地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法兰西,他们占有的土地面积达到总面积的1/5,有的地区甚至达到1/3。 ——九下《世界历史》
富裕农民
建立租地农场
三、新的社会结构: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1 . 农村:富裕农民
骑 士
乡 绅
集中土地
新 的
经营方式
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控制乡村行政事务
富裕农民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教材P62第二自然段内容,找出城市居民包括了哪些人?他们形成了什么社会阶层?商人是如何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的(身价、身份)?
材料:中世纪的欧洲城市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他们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但市民们获得权利和财政资源时。能说服国王向他们颁发皇家特许证,市民不再受法律的约束。 ——《全球通史》
身 份
商 人
与贵族联姻/成为官员
(血 统)
(资 产)
手工业者
城市居民
身 价
投资乡村
置办田产
成为强化王权所需的政治力量
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

2 . 城市:市民阶层
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建立手工工场
(1)市民阶层的崛起, 加速了欧洲的阶级分化和产业转型;
(3)促进了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
(4)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分析新兴市民阶层兴起产生的影响:
(2)早期资产阶级逐渐形成,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土地关系的变化:庄园制度---租地农场
新的社会结构
手工业的发展: 手工作坊---手工工场
现代农业发起人;富有生气阶级力量
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
政治权利扩大;强化王权政治力量
富裕农民
骑士乡绅
【课堂小结】
1.14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欧农村众多地区劳役量的固定化,越来越多
的农奴通过缴纳一定的货币而摆脱了领主的人身束缚。这一现象( )
A.加速了庄园的衰落瓦解 B.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
C.促进了手工工场的集中 D.提升了领主的政治权利
A
2.从1世纪开始西欧的城市逐步发展复兴,他们通过斗争和赎买政策取得
了城市的自治权,甚至有的城市成为城市共和国。这一现象的出现( )
A.说明城市市民已经转化成为资产阶级
B.为西欧统一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C.使农村的封建经济开始大规模解体
D.为西欧社会逐步转型提供了条件
D
【课堂练习】
3.西欧工场手工业的特点不包括( )
A.劳动者受雇于工场主 B.工场主掌握生产资料
C.雇佣工人被束缚于工场不准离开 D.以手工劳动从事生产
C
4.14世纪(意大利)兴起了手工工场与手工作坊相比较,最突出
的特点是( )
A. 规模大 B. 人数多 C. 出现嵟佣关系 D. 分工合作
C
5. 《全球通史》记载:“西欧到14世纪,城市成为贸易中心,……佛罗
伦萨市区有手工工场300家,年生产呢绒10万匹;1343年佛罗伦萨市中
有9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约3万人,占全城居民的1/3。” 材料说明这
一时期的西欧( )
A.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 开始了文艺复兴
C. 完成了新航路开辟 D. 垄断了东西方贸易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