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第二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10月物理单元测试题-直线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周口市第二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10月物理单元测试题-直线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11-09 22:2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5分,多选得0分,漏选得3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同一物体所受到的力越大,它的速度越大
B.以卵击石,鸡蛋“粉身碎骨”,但石头却“安然无恙”是因为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而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
C.吊扇工作时向下压迫空气,空气对吊扇产生竖直向上的托力,减轻了吊杆对电扇的拉力
D.两个小球A和B,中间用弹簧连接,并用细线悬于天花板上,则弹簧对A的力和弹簧对B的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用火箭发射人造卫星,假设火箭由静止竖直升空的过程中,火箭里燃料燃烧喷出气体产生的推力大小不变,空气的阻力也认为不变,则下列图中能反映火箭的速度V或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该过程为
3.如图甲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外力F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3 s末,物体处于出发点右方
B.在1-2 s内,物体正向左运动,且速度大小在减小
C.在1-3 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D.在0-1 s内,外力F不断增大
4.如图所示,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也为v,则传送带启动后
A. M静止在传送带上
B. M可能沿传送带向上运动
C. M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D. M下滑的速度不变
5.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m和2m,用轻弹簧连接后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对B施加向右的水平拉力F,稳定后A、B相对静止在水平面上运动,此时弹簧长度为l1;若撤去拉力F,换成大小仍为F的水平推力向右推A,稳定后A、B相对静止在水平面上运动,弹簧长度为l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弹簧的原长为
B.两种情况下稳定时弹簧的形变量相等
C.两种情况下稳定时两物块的加速度不相等
D.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6.如图1所示,一个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从t=0时刻起,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在0到t0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a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则
A.在0到t0时间内,物体的速度逐渐变小
B.t0时刻,物体速度增加到最大值
C.在0到t0时间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D.在0到t0时间内,力F大小保持不变
7.如图所示,汽车以10 m/s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20 m处时,绿灯还有3 s熄灭.而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可能是
8.如图甲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外力F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
v—t图象如图乙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3 s末,物体处于出发点右方
B.在1-2 s内,物体正向左运动,且速度大小在减小
C.在1-3 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D.在0-1 s内,外力F不断增大
9. 质量为M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小车上用细线悬挂另一质量为m的小球,且M>m.用一力F水平向右拉小球,使小球和小车一起以加速度a向右运动,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α角,细线的拉力为F1,如图(a).若用一力F′水平向左拉小车,使小球和车一起以加速度a′向左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也成α角,细线的拉力为F1′,如图(b),则
A.a′=a,F1′=F1 B.a′>a,F1′>F1 C.a′<a,F1′=F1 D.a′>a,F1′=F1
10.如图,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P、Q两物块的质量分别是2m和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A. 5μmg B.4μmg
C. 3μmg D.2μmg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1.(8分).某同学让重锤做自由落体运动,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6条纸带,如图7所示为其中一条,在纸带上取6个计数点,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间隔为T=0.02 s.其中1、2、3点相邻,4、5、6点相邻,在3点和4点之间还有若干个点.x1是1、3两点的距离,x3是4、6两点的距离,x2是2、5两点的距离.
图7
测x1、x2、x3后,点2速度的表达式v2=________
该同学测得的数据是x1=4.00 cm,x2=19.30 cm,x3=8.72 cm,根据数据求出重力加速度g的表达式g=________计算结果是: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测量值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真实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12.(共9分)Ⅰ、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1)试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
A.M=20g,m=10g、15g、20g、25g、30g、40g
B.M=2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C.M=400g,m=10g、15g、20g、25g、30g、40g
D.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3)图2 是试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AB=4.22cm、sBC=4.65cm、sCD=5.08cm、sDE=5.49cm、sEF=5.91cm、sFG=6.34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a=
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3.(10分)在研究摩擦力特点的实验中,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如图9甲所示,用力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拉力从0开始逐渐增大.分别用力传感器采集拉力和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并用计算机绘制出摩擦力Ff随拉力F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木块质量为0.78 kg.(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
图9
(1)求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若木块在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右上方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以a=2.0 m/s2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在长木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丙所示.拉力大小应为多大?
.14(10分)一足够长水平浅色传送带以V0匀速运动,现将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煤块轻放在其上方,已知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经过一定时间后达到共同速度.令传送带突然停下,以后不再运动,到最后煤块也停下.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1)煤块第一次达到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所用的时间;(2)煤块在传送带上划出的痕迹长度.
21世纪教育网
15.(13分)
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A=10 m/s,B车在后,速度vB=30 m/s,因大雾能见度很低,B车在距A车s=75 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经过180 m才能停下来
(1)B车刹车时A仍按原速率行驶,两车是否会相撞
(2)若B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A车司机经过Δt=4 s收到信号后加速前进,则A车的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避免相撞
周口二高高三物理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1世纪教育网
1.C 2.B 3.B 4.CD 5.D 6.B 7.C 8.A 9.D 10.A
二、填空题:
11.x1/2T g= 9.72±0.02 阻力
12.(1)B. (2)C. (3)0.42 m/s2
13.(1)0.4 (2)4.5 N
解析 (1)由题图乙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Ff=3.12 N
由Ff=μFN=μmg得,μ===0.4
(2)物体受重力mg、支持力FN、摩擦力Ff和拉力F作用.如右图所示.
将F沿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分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cos θ-Ff=ma
FN+Fsin θ=mg
又Ff=μFN
联立各式解得F=4.5 N
14. (1)(2)
【解析】(1)煤块的加速度a=μg
达到v0所用时间t=
(2)在煤块与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中,
传送带运动的距离
煤块运动的距离
此过程中划出的痕迹长度为
传送带突然停下后,煤块继续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下,这一过程煤块向前运动的距离为
考虑重叠部分,最终划出的痕迹长度为
15.【解析】第一问6分,第二问7分
(1)B车刹车至停下来的过程中,
由 (1分)
解得 (1分)
画出A、B两列火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计算出两列火车的位移分别为:
sA=10×8 m=80 m (1分) (1分)
因sB>s0+sA=155 m (1分) 故两车会相撞. (1分)
(2)设A车加速度为aA时两车不相撞,则两车速度相等时,有:vB+aBt=vA+aA (t-Δt) (2分)
此时B车的位移 (2分)
A车的位移 (2分)
为使两车不相撞,两车的位移关系满足sB′≤s0+sA′ (1分)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aA≥0.83 m/s2 (1分)
即A车的加速度至少为0.83 m/s2 答案:(1)两车会相撞 (2)0.83 m/s2
A
v
t
O
A
v
t
O
BA
a
t
O
C
a
t
O
D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