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6.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坐落在河北省易县县城西南,由五坨三十六峰组成,山势险峻,挺拔陡峭,犹如长短不齐的巨齿狼牙,故名“狼牙山”。主峰莲花瓣海拔1105米,西北两面峭壁千仞,东南两面略为低缓,各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主峰,“阎王鼻子”、“小鬼脸”等险要之处仍需贴壁而过。登高远眺,群峰林立,峥嵘险峻,状似狼牙,涧浃之雾飘渺神奇莫测。
6、狼牙山五壮士
1937-1945年,为中国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期中国共产党指挥八咱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争,开辟了敌后战场,1940年前后,日本侵略军集中大部分兵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艰苦卓越的反“扫荡”斗争。至抗战结束止,中国抗日军民消灭日军130多万人,但中国人民也做出了世磊的民族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军民伤亡达2600万人。
背景
初步感知
初读课文,读通句子,读懂字音。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掩护 撤退 崎岖 暴露 攀登
悬崖 山涧 屹立 眺望 喜悦
晋察冀 莲花瓣 棋盘陀 根据地
满腔怒火 横七竖八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居高临下 粉身碎骨
昂首挺胸 壮烈豪迈 坚强不屈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抡
悬
沸
涧
雹
屹
悦
寇
副
榴
弹
屈
贯
棋
学习生字
结构:左右
组词:抡圆 抡刀
部首:扌
抡
笔画:七
lūn
“人”稍扁
“匕”的撇短小,不出头
易错提示:
注意与“抢”的区分
结构:左右
组词:手榴弹 石榴
部首:木
榴
笔画:十四
liú
左右要写紧凑
“留”左上边是三笔:撇、竖提和点
“田”要扁宽
结构:上下
组词:全神贯注 连贯
部首:贝
贯
笔画:八
guàn
前两笔竖折和横折两端封闭
竖笔略左斜
最后一笔是点
结构:左右
组词:山涧 溪涧
部首:氵
涧
笔画:十
jiàn
左窄右宽
“门”起笔在竖中线左边
“日”窄长
结构:左右
组词:屹立 屹然不动
部首:山
屹
笔画:六
yì
“山”窄小,中竖较长
“乙”横短,弯要圆润
左小右大
结构:上下
组词:悬崖 悬案
部首:心
悬
笔画:十一
xuán
“县”框内有两横
“心”扁宽,重心平稳
结构:上下
组词:日寇 敌寇
部首:宀
寇
笔画:十一
kòu
短撇到位
竖弯钩的弯要长,舒展有力
易错提示:
注意与“冠”的区分。
汇报交流
2. 课文讲了哪五位壮士?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
葛振林和宋学义。
1.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
想一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事情的发展顺序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五壮士写了哪些内容?
( )
请把小标题按顺序填写
接受任务
( )
( )—( )
( )
( )—( )
理清课文脉络
学习小妙招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借助关键词句
提炼概括信息
( )
方法我会用
接受任务
( )
英勇跳崖
( )-( )
( )
( )—( )
痛击敌人
引上绝路
顶峰歼敌
1
2
3
4
5
6
9
每个部分要用提炼出与所给标题一样字数的关键词语进行概括。
接受任务
痛击敌人
引上绝路
顶峰歼敌
英勇跳崖
棋盘陀
描写五壮士的词语有哪些?你感受到了什么?
昂首挺胸 全神贯注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英雄气概
描写敌人的词语有哪些?你感受到了什么?
大举进犯 坠落山涧 粉身碎骨
叽里呱啦 纷纷滚落 横七竖八
作者对侵略者的愤恨与不满。
读课文,思考:
哪些句子能体现五名战士无愧于“壮士”这一称号。用横线标出来。
A
把自己画出来的句子大声地读一读,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概括的词语标注在书上。
B
小组内交流自读自悟的收获。
感受到五位壮士的勇敢与顽强。那作者是怎样把五位壮士的勇敢与顽强写出来的呢?让我们下节课来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