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内能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2 内能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11-10 19:1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武汉市新洲思源实验学校导学案 编号: 2
九 年级 物理 教学案系列
授课累计:2 节
备课日期: 2013年7 月14 日
主备人:袁惠珍
审核人:余俊华
课 题
13.2 内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2)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也要随之改变
(3)知道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以及改变内能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
(2)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了解“温室效应”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学习方式:演示实验探究,讲解法
课 型: 新授课
预习前置
1、两种不同的物质在 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2、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是 。 越高,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 ,扩散越快。
3、分子间既有 又有 。他们同时存在,只是由于分子间距不同时的表现不同。
讨论学习
(一)导学内能
阅读教材P7页1、2、3自然段,完成下列任务。
1、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会把瓶盖弹起来,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于 。
2、分子动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在不停地做 ,像所有运动的物体具有 能一样,物体内运动着的分子也具有 ,称为分子动能。
3、分子势能: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和 ,这种作用力好似分子间连着一个看不见的弹簧一样,在弹簧被压缩或被拉伸时,弹簧具有 。当分子间距离发生变化时,分子间的“无形弹簧”被压缩或被拉伸,具有的势能叫 。
4、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 和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5、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 。内能的单位是 。内能也不同于机械能。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 有关,物体的重力势能跟物体被举起的 有关。一个钢球是否运动,是否被举高,这只能影响钢球的机械能,并不是能改变钢球内 的动能和势能。那么物体的内能跟什么有关呢?
讨论学习
【合作探究】
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演示实验:取三只烧杯,分别倒入冷水、温水和热水,然后分别向三只杯内缓慢地滴入几滴红墨水,观察比较三只杯内墨水扩散的快慢。
实验现象: 。
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快。扩散得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大,即分子无规则运动激烈。因此:物体的内能跟 有关。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 。温度降低时,物体的内能 。
阅读教材P8页第一自然段。
一切物体都有 ,这是因为物体内的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炽热的铁水,温度很高,分子运动激烈,它具有 。冰冷的冰块,温度虽低,其内部分子仍在做无规则运动,它也具有 。
由此可知影响内能的因素是,物体的 ,物体分子间的 ,分子的 以及物体的状态。比如质量相同的0℃的冰、水和水蒸气,他们的内能是不同的, 的内能最大。
【课堂练习】
题:甲、乙两块冰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10℃.甲冰块静止于地面,乙冰块静止在距地面10m高处,则这两个冰块相比较? ( )
  A.机械能一样大??? B.乙的机械能大 C.内能一样大????? D.乙的内能大
(二)导学 改变内能的方法
阅读教材P8-9页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热传递:
使 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 物体温度升高, 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物体间存在 是发生热传递的条件,直到物体的温度 为止。  发生热传递时 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
2、热传递现象的实质是: 从高温的物体传到了低温的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的部分。(即是 的转移)即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3、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 的多少叫做热量。由于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总是
从 传向 ,所以 的内能减少,叫做放出了热量; 的内能增加,叫做吸收了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总是存在着放热物体和吸热物体,物体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的改变越大。
【探究合作】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
演示实验:P9页13.2—5甲压缩空气引火实验。取绿豆粒大小的一块干燥硝化棉,用镊子把棉花拉得疏松一些,放入玻璃筒底。将活塞涂上少许蓖麻油(起润滑和密封作用),放入玻璃筒的上口。迅速地压下活塞
观察发生的现象??????? ??? 。
原因是:????????? ????。
讨论学习
说明:???????? 。可看到硝化棉燃烧发出的火光。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遇到过。例如,在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打气筒也会变热,这也是由于 的缘故。用其他的方法对物体做功,也能使物体内能增加,摩擦生热就是一个例子。如冬天搓手会让手暖和,是通过_________改变的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本身内能减小
演示实验:P9页13.2—5乙,气体膨胀温度降低的实验。 在烧瓶内装少量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瓶塞塞紧,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塞从瓶口跳起来时。
观察到的现象是 ??????。
产生的原因是瓶内空气推动活塞做功时??? ?????。
说明了:?????? ????????  
结论:由此物体内能的改变可用做功来量度。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质是机械能与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问题:要使一段铁丝的温度升高了,我们可以采用哪些办法?(温馨提示:热传递和做功在改变物体内能上的具有等效性.)
当堂训练
1.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_______与_______的总和.
2.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___________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单位是_______;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物体吸收热量,_______能增加.
3.物体的内能是指(??? ????)
A.物体中个别分子所具有的能 B.物体做机械运动所具有的能
C.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 D.物体做机械运动和热运动的能的总和
4.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则( )
  A.甲的内能比乙大????? B.甲物体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比乙剧烈
  C.甲物体的机械能比乙物体的大?? D.甲物体的分子动能的总和比乙大
5.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炽热的铁水有内能??? B.抛在空中的篮球具有内能
  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D.水结成冰后,就不再有内能
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C.温度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D.热量从热量多的物体向热量少的物体传递
7.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甲物体比乙物体的温度高,这说明( )
A.甲物体的内能大 B.乙物体的内能大
C.甲、乙两物体的内能一样大 D.甲物体的分子热运动剧烈
当堂训练
8.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则( )
A.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B.一定是别的物体对它做了功
C.它的热量增加了 D.它的内能增加了
9.甲、乙两铜块,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把它们在沸水中煮足够长的时间,然后相接触,则( )
A.热量由甲传给乙 B.热量由乙传给甲
C.甲、乙间无热传递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0.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 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咸味
C.扫地时灰尘飞扬 D.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
课后拓展
1.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A.铁块放在炉火中烧红了?? B.烧开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来
  C.木工用锯锯木条时,锯条发烫?? D.冬天,人们在太阳光下取暖
2.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当热传递停止时(???? )
  A.两个物体内能相等?? B.两个物体温度相等
  C.两个物体热量相等???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关于物体内能的改变,下列正确的是 (???? )
  A.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B.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一定减小
  C.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内能一定减少??? D.物体放热时,物体内能一定增加
4.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的是( )
A.冬天对手“哈气”手会感到暖和 B.来回弯折的铁丝温度会升高
C.冬季用热水袋取暖 D.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
5. 甲、乙两块冰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10℃.甲冰块静止于地面,乙冰块静止在距地面10m高处,则这两个冰块相比较? ( )
 A.机械能一样大 B.乙的机械能大 C.内能一样大 D.乙的内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