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堂同步练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选择题
1.公元316年,北方的司马氏政权宣告覆灭,次年,镇守长江下游的琅珊王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下重建了晋王朝,史称“东晋”。上述材料中的“琅邪王”指的是( )
A.司马懿 B.司马炎 C.司马睿 D.司马迁
2.下图是不同时期政权并立形势示意图,其中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现象的政权是( )
3.420—589年,中国南方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历史上统称为“南朝”。下列关于“南朝”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个王朝的都城都在洛阳 B.齐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C.梁武帝统治时期政治清明 D.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4.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下列文物可用于研究( )
A.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 B.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C.江南地区农业的进步 D.南方政权的民族政策
5.南朝时,建康城除了城内官立的大市、北市、东市、宫市等外,沿着秦淮河东北岸一线,又置有官市征税的大市及十余所小市。这反映出建康城( )
A.自然条件优越 B.生产技术先进 C.手工业分工细 D.商品交易活跃
6.据《资治通鉴·晋纪九》记载:“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由此带来的影响是( )
A.导致江南地区战乱不息 B.加剧南北方经济不平衡
C.为江南地区带来劳动力 D.促进黄河流域的大开发
7.下图是东汉以后政权更替示意图,对该图的解释不符合史实的是( )
A.东汉和西晋是全国统一的朝代 B.西晋结束了魏蜀吴并立的局面
C.西晋与东晋政权曾经南北对峙 D.东晋时北方和西南有很多政权
8.《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从材料中可以得知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
A.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B.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
C.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 D.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9.南朝(420—589)上承东晋,下启隋朝,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其中最长的不过59年,最短的仅有23年。由此可知南朝时期( )
A.政权更迭频繁 B.疆域面积扩大
C.政权并立形成 D.商品经济发达
10.下列关于西晋和东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晋进行北伐收复中原 B.内迁的鲜卑人灭掉西晋
C.东晋建立统一全国政权 D.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11.南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发展和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列关于南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陈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B.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C.梁武帝在位时社会比较安定 D.宋文帝时发生了大规模叛乱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诗歌中的历史】
材料一:世家大族王,与睿天下匡;利益相互享,军政共执掌。北方夷族狂,遍地是灾荒;盼望帝北伐,檄文声势张。迟迟兵不往,恼火爱国将;只图安逸度,本无北伐想。
(1)材料一这首诗歌所描述的主人公是东晋的第一位皇帝,诗歌中的“王”和“睿”分别指的是谁
(2)材料一的诗歌中说到“北方夷族狂”,当时北方正处于什么时期 从诗歌中可以看出东晋朝廷对待北伐的态度如何 造成了什么后果
【图示中的历史】
材料二:
(3)请写出材料二图中南朝包括的四个政权,并写出这些政权的都城。
【话剧中的历史】
材料三:时间:4世纪后期。
人物:北方人甲、北方人乙(爷爷)、北方人丙(孙子)。
北方人甲:糟糕,又有乱兵来抢劫了!唉!这日子没法过了。听说南边情况好点,赶快收拾东西走吧……哦,对了,我得带上劳动工具,还有书籍,种子也带一些吧,看看在南方用不用得上。
北方人乙(爷爷):怎么﹖你要去南方吗 你可知南方地广人稀,穷乡僻壤,全是蛮荒之地……我可不想离开家乡。
(几十年后)
北方人丙(孙子):爷爷(指北方人乙)去世了,父母死于战乱,我也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江南。难道真的要像爷爷说的,与野蛮人为伍吗 (赶路……)不过,这一路走来,人多车密,并不像很荒凉的样子呀!(抬头)那是什么地方 (高大的城墙气势宏伟,远远地听见吆喝声)难道我又回到洛阳了吗 不对,那一定是建康,这可真是座繁华的大城市啊!
(4)请结合材料三中的对白,说一说北方人南迁的原因是什么。“几十年后”的南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联系现实,以史为鉴】
(5)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可以从江南的发展历程中汲取哪些经验
参考答案
1.C 2.C 3.D 4.B 5.D 6.C 7.C 8.D 9.A 10.D 11.B
12.答:(1)王导和王敦;司马睿。
(2)十六国时期。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东晋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3)宋、齐、梁、陈;建康。
(4)北方多战乱。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北方战乱,南方稳定;南方优越的自
然条件;统治者的重视;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等。
(5)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注重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 njy.C 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 njy.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