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辛亥革命
1
辛亥革命的背景
2
武昌起义与民国建立
3
辛亥革命的意义
Table of Contents
内容大纲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
1、清政府
清末新政
预备立宪
增加捐税以筹措战争赔款
④以出卖铁路权利向英法美德借款
目的:继续维护自身统治,充当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具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
2、外国列强
瓜分狂潮
日俄战争
英军侵入西藏
经济掠夺:直接投资和贷款
目的:政治上控制中国,经济上掠夺中国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
3、广大百姓的反应
抗捐运动
收回铁路利权运动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
4、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推翻清王朝专制统治,建立共和国
1905年,建立同盟会,纲领三民主义
与立宪派论战,宣传革命思想
④前期利用兴中会、同盟会联合会党武装起义,后期利用新军组织武装起义
二、武昌起义与民国建立
1、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领导新军率先发难。起义胜利后,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上海、江苏、安徽、广西、福建、广东等13省和最大城市上海以及其他省许多州县宣布起义。建立地区性革命政权
武昌起义后的全国形势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二、武昌起义与民国建立
2、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
各地革命政权希望通过建立统一的共和政府以对清王朝进行斗争。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章 “总纲”,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 “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第三章 “参议院”,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章 “国务员”,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 “法院”,规定:“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主权在民
自由 平等
责任内阁
三权分立
民主
共和
二、武昌起义与民国建立
3、革命的结局--袁世凯篡夺劳动果实
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统治结束,袁世凯于3月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
三、辛亥革命的意义
从三民主义角度评价辛亥革命成败
成功:
1、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专制--民主)民权主义
2、推翻了清政府统治 民族主义
失败:
1.平均地权未实现 未实现民生主义
2.袁世凯篡权,复辟帝制 未巩固民权主义
课堂练兵
记一记:小组间交流答案,并迅速记忆。
1、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 )
2、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3、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
4、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
5、辛亥革命爆发于( )
6、中华民国国成立于( )
7、清朝统治结束于( )
1
辛亥革命的背景
2
武昌起义与民国建立
3
辛亥革命的意义
Table of Contents
内容大纲
THANKS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