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精卫填海》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精卫填海》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6 08:3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结合注释,了解精卫填海的起因、经过、结果,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3.让学生感受精卫不怕困难,坚韧执著的个性。
4.让学生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神话故事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征服大自然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
1.能够准确地翻译课文,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鲜明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
初步懂得精卫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精卫填海的故事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大自然、征服大自然的意志和愿望。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盘古开天地》,谁告诉大家,你觉得神话故事都有什么特点?
(神话故事有神奇的想象,鲜明的人物形象。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神话故事《精卫填海》,再次感受神话故事里神奇的想象,看看精卫身上有哪些鲜明的个性?)
(没关系,这位同学可能对神话故事的特点还不清楚,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另一个神话故事《精卫填海》,相信我们学了这一课之后,大家一定会记住神话故事的特点。大家有信心吗?)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神话故事有点特殊,它是一篇文言文神话故事,也就是古文写的神话故事。
二、学习新知,讲故事,
师出示: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学生第一次大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教师及时纠错。
2,学生第二次朗读课文,读出课文正确的节奏。(学生多种形式读)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3,学生第三次同桌相互读课文,一边读一遍结合注释部分理解故事大意。读后汇报,你读懂了什么?(抽生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请在原文中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并勾画出来
精卫填海的原因?
精卫是怎样填海的?
5,想象一下,精卫在填海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它是怎么做的?它放弃填海了吗?
预设1:面对狂风巨浪,精卫__________________。
预设2:面对炎炎烈日,精卫_____________。
预设3:面对________________,精卫________________。
6,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精卫?师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来再读课文。
7,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 )之少女,名曰( ),女娃游于( ),( )而不返,故为( ),常衔( ),以堙于( )。
8,学生试背课文
三,延伸拓展
从课文的哪句话你感受到神话神奇的想象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神话故事有许多,神话人物也有很多。现在我们来看看另一个神话人物: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结合注释自由读文章。
2,小组活动,讲故事。
四,课后作业
1. 展开想象,写一个你和精卫一起填海的片段。
2. 读一读《山海经》里其他有趣的神话故事,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更多营养。
板书设计:
13,精卫填海
神话人物:精卫
神奇想象: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人物形象:顽强,不畏艰难,坚韧执着,坚持不懈
起因: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经过:常衔西山之木石
结果:堙于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