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海水的性质—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训练
【基础练习】
1.直布罗陀海峡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门户,全长约90千米,该峡最窄处仅13千米;吃水线指船舶浸在水里的深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大西洋相比,地中海表层海水( )
A.水位较高 B.密度较低 C.温度较高 D.盐度较大
(2)一艘轮船从地中海经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该过程( )
A.吃水线变大 B.吃水线变小 C.顺风顺水航行 D.逆风顺水航行
2.读世界表层海水密度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影响图中海水密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水温度 B.海水盐度 C.海水深度 D.海水运动
(2)关于大洋表层海水密度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赤道处最低 B.在两极地区高 C.纬度低,密度低 D.纬度高,密度高
【能力提升】
3.读表层海水平均温度、盐度的纬度分布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世界表层海水温度最主要的热源来自( )
A.潮汐能 B.地球内能 C.波浪能 D.太阳辐射
(2)影响世界表层海水盐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①河流入海淡水量
②降水量
③蒸发量
④冰雪融水量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海水的性质主要包括海水温度、海水密度、海水的颜色和透明度、海水的盐度等。太阳辐射和海洋大气热交换是影响海水温度的两个主要因素。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主要有海域位置、气候、河川径流、洋流性质等。下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①②③曲线变化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曲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B.②曲线由副热带海区向两极递减
C.①曲线与②曲线呈负相关 D.①曲线与③曲线呈一致性的变化
(2)①②③分别表示( )
A.温度、密度、盐度 B.盐度、温度、密度
C.密度、温度、盐度 D.密度、盐度、温度
(3)M纬度③数值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洋流 C.海陆分布 D.地表径流
5.渤海的海水盐度为28‰—31‰,并且会随季节略有变化。海冰外缘线是指由基准点向外有海冰分布的最远边界。下图为某年1月15日渤海湾海冰预警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辽东湾海水盐度夏季低于冬季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
A.水温高蒸发旺盛 B.伏旱天气降水少 C.辽河径流量较大 D.东南风风力强劲
(2)辽东湾海冰外缘线与基准点的距离较莱州湾远的主要原因是辽东湾( )
A.纬度高水温较低 B.西北风影响较小 C.人类活动影响大 D.陆地径流汇入少
6.下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盐度、年平均温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③、②、①分别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 )
A.密度、温度、盐度 B.盐度、温度、密度 C.盐度、密度、温度 D.密度、盐度、温度
(2)在大西洋表层海水盐度最高的地方,该处海水的( )
A.温度约为26℃ B.纬度约为5°N C.盐度约为36.5‰ D.密度约为1025.5kg/m3
7.红海是世界上水温和盐度最高的海域。红海表层海水温度高,200m水深处的海水温度也达21℃。下图为红海地区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红海深层海水温度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运动频繁 B.受信风带控制 C.太阳辐射强烈 D.海洋生物繁盛
(2)红海表层海水盐度呈现由北向南递减的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洋流性质 B.河流注入 C.海水交换 D.降水量
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水的性质主要可以从温度、盐度和密度等方面分析。图1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图2为沿30°N海域甲—乙的冬季表、底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图。
(1)与甲海域相比,说明乙海域海水盐度的特点。
(2)与乙海域相比,分析甲海域表、底层海水温度的特点。
(3)对影响冬季甲海域表、底层海水温度特点关系不大的是( )
A.海水较浅 B.沿岸有暖流流过 C.离陆地近 D.沿岸有寒流流过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D;?(2)A
解析:(1)地中海地区纬度较低,蒸发旺盛,陆地径流汇入较少,海域较为封闭,因此与大西洋相比海水的盐度较高,D正确。地中海地区盐度较高,海水的水位较大西洋低,密度较大,A、B错误。大西洋海区海域开阔,与低纬海区热量交换频繁;地中海地区海域封闭,热量交换较为困难,地中海表层海水温度较低,C错误。故选D。
(2)大西洋海水密度小于地中海,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从地中海经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吃水线变大,A正确,B错误;北半球冬季,地中海沿岸吹西南风,一艘轮船从地中海经过直布罗陀海峡到达大西洋,则此过程该轮船一路逆风逆水,CD错误。故选A。
2.答案:(1)A;?(2)A
解析:(1)由图可知,世界表层海水密度大致由赤道向两极增大,这是由于随着纬度的增加,太阳辐射减弱,水温降低,海水吸收的热量减少,因此密度不断增大。
(2)由图可知,表层海水密度最低处位于赤道偏北,A项错误,故选A项。两极地区密度大,B项正确。整体上随着纬度的增加,表层海水的密度增大,故C、D两项正确。
3.答案:(1)D;?(2)B
解析:(1)由图可知,世界表层海水温度与纬度呈反比,赤道附近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海水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温度高,所以最主要的热源来自太阳辐射,D正确。故选D。
(2)由图中盐度变化曲线分析,整体上纬度越低盐度越高,说明盐度受水温影响,水温越高蒸发越强,但赤道附近又出现了低谷,主要是赤道附近降水较多,海水盐度受降水影响,最高值出现在降水较少、蒸发较强的副热带海区,所以世界表层海水盐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②降水量和③蒸发量,B正确。故选B。
4.答案:(1)C;?(2)C;?(3)A
解析:(1)读图可知:①曲线由低纬向高纬递增,②曲线由低纬向两极递减,③曲线由副热带海区向两极递减。故①曲线与②曲线呈负相关:①曲线与③曲线的变化不一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读图可知:①曲线由低纬向高纬递增,②曲线由低纬向两极递减,③曲线由副热带海区向两极递减。则①②③分别为密度、温度和盐度变化曲线。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③曲线由副热带海区向两极递减,为盐度变化曲线。M纬度位于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但该海域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盐度高,A正确。同纬度海域,大洋东西两侧洋流性质不同,B错误:与气候相比,海陆分布、地表径流对盐度所起作用较小,因而不是主要因素,CD错误。故选A。
5.答案:(1)C;?(2)A
解析:(1)夏季水温高蒸发旺盛,盐度就更高,A错误;辽东湾不受伏旱影响,B错误;辽河流域夏季降水量大,辽河径流量较大,对辽东湾海水盐度起到稀释作用,使得辽东湾海水盐度夏季较冬季低,C正确;相对而言,冬季风应该强于夏季风,且辽东湾纬度较高,东南风的影响相对较小,D错误。所以选C。
(2)根据材料,海冰外缘线是指由基准点向外有海冰分布的最远边界。图中辽东湾地区海冰外缘线与基准点相比,偏离程度更大,是由于辽东湾与渤海、莱州湾相比,纬度更高,冬季气温更低,海水易结冰,A正确;西北风影响、人类活动差异不大,BC错误,有辽河注入,陆地径流流入较多,D错误。所以选A。
6.答案:(1)B; (2)D
解析:
7.答案:(1)A;(2)C
解析:(1)海水的温度 受信风带控制、太阳辐射强烈是表层海水温度高的主要原因,B、C错误。海洋生物繁盛是海水温度高的结果,D错误。红海处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地热释放多,因此深层海水温度高,A正确。
(2)海水的盐度 影响表层海水盐度的因素有洋流性质、河流注入、海水交换、降水量与蒸发量、融冰与结冰等。红海南部通过曼德海峡与印度洋相通,海水交换较北部快,因此红海表层海水盐度呈现由北向南递减的特点,C正确。
8.答案:(1)乙海域表层、底层海水盐度均较高;表层海水盐度高于底层。
(2)相对较低;表底层海水温度大致相当。
(3)B
解析:(1)读图可以得出,乙海域表层和低层海水盐度都比甲海域高;甲海域低层海水盐度高于表层,乙海域表层海水盐度高于低层。
(2)读图可以得出,甲海域表层和低层海水温度都比乙海域低;乙海域表层和低层海水温度相差较大,甲海域表层和低层海水温度大致相当。
(3)结合上题分析,冬季甲海域表层和低层海水温度都比乙海域低,且表层和低层海水温度大致相当,其形成原因包括甲海域位于大陆架,海水较浅,A正确,不符合题意;离陆地近,冬季受陆地降温影响大,C正确,不符合题意;沿岸有寒流流经,使水温进一步降低,D正确,不符合题意;暖流流经乙海域附近,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