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 七上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单元复习(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秋 七上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单元复习(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17 08:2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考点一 大洲和大洋
1、结合饼状图和世界海陆分布图,考查世界海陆分布状况。
命题角度
2、结合研学、旅游、科考、航运路线,重要纬线,合作组织、经济体的分布等考查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和洲界。
情境2 某地理事物在地表的分布
(1)国家、地区的分布
(2)地形、气候、人口等的分布
命题情境
情境1 各种路线与大洲大洋的分布
(1)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2)石油输出路线
(3)北极航道
感知真题
(2021·怀化学业考)下图为世界海陆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甲、乙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 )
A.直布罗陀海峡 B.白令海峡
C.德雷克海峡 D.苏伊士运河
2.以下不濒临丙大洋的大洲是( )
A.非洲 B.南美洲
C.亚洲 D.南极洲
B
A
(2021·安徽学业考)随着世界航海和破冰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海上新航道在海运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下图为鹿特丹港至上海港新航道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鹿特丹港驶往上海港的商船在新航道上依次经过( )
A.大西洋西部→北冰洋→太平洋东部
B.大西洋东部→北冰洋→太平洋西部
C.大西洋西部→印度洋→太平洋东部
D.大西洋东部→印度洋→太平洋西部
4.新航道最适宜商船通航的时间段是( )
A.2-4月 B.4-6月
C.8-10月 D.10-12月
B
C
链接考点
1、世界海陆分布状况:
陆地(29%) 海洋(71%)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东半球 主要分布在南半球、西半球
南极周围是陆地 北极周围是海洋
地球上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七大洲和四大洋:
(1)七大洲
①面积从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②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
③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
④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南美洲。
⑤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
⑥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在东半球;北美洲和南美洲主要在西半球。
(2)大洲分界线
(3)四大洋
①面积从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②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北冰洋。
③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印度洋。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
北美洲与亚洲的分界线 白令海峡
新题速递
下图为陆半球图,图中甲点是陆半球中心。读图,完成1、2题。
1.在陆半球图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海、陆面积比约为7∶3
B.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C.陆地面积不足全球陆地面积的一半
D.陆地连为一体,海洋被陆地分割
2.在陆半球图中可以找到( )
①七大洲 ②五大洲 ③四大洋 ④三大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C
考点二 板块构造学说
1、结合实例,考查海陆变迁的原因。
命题角度
2、考查大陆漂移说的内容及证据。
2、结合地震、山脉隆起、海洋面积变化考查板块构造学说。
命题情境
情境 分析原因
(1)火山、地震实例分析原因
(2)某地多温泉的原因
(3)模拟实验分析
感知真题
  (2021·苏州)2020年12月8日,中国与尼泊尔共同宣布珠峰新高程8848.86米,下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绘制的“珠峰的前世今生”漫画图,据此回答1 、2题。
1.漫画中,“关系不和”的两个板块分别是( )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B.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D.美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2.漫画中,因两个板块的碰撞挤压,被伤及的“无辜”是指( )
A.阿拉伯海扩大 B.古地中海消失
C.红海出现 D.阿尔卑斯山脉隆起
C
B
(2021·太原学业考)2021年3月5日,新西兰北岛以北海域连续发生3次7级以上地震。如图示意新西兰位置。据此完成3~5题。
3.新西兰所在的大洲是( )
A.北美洲 B.亚洲 C.大洋洲 D.欧洲
4.新西兰地处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地震频发,这两
大板块是( )
A.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D.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5.新西兰周边海域发生地震时,需预防( )
A.洪涝 B.海啸 C.旱灾 D.火灾
C
A
B
链接考点
1、顺口溜记忆板块的名称:“两洋三洲一亚欧”。
两洋: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三洲: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一亚欧:亚欧板块
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现象或火山、地震的发生。
(1)海洋的扩张(或缩小):
××海洋位于××板块与××板块的张裂(或碰撞挤压)地带,所以该海洋不断扩张(或缩小)。
(2)山脉的形成:
××山脉位于××板块与××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不断隆起、抬升,形成山脉。
(3)火山地震的发生:
某地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
3、根据板块运动方向判读地理现象。
(1)箭头相对:两板块做碰撞挤压运动。
①两板块之间如果是海洋,则海洋面积将会不断缩小;
②两板块之间如果是陆地,常常形成山脉;
③两板块之间如果是山脉,山脉将继续“长高”。
(2)箭头相离:两板块做张裂运动。
①两板块之间如果是陆地,将会发展成为裂谷;
②两板块之间如果是海洋,将会成为新的大洋。
新题速递
2019年7月3日意大利斯特龙博利岛火山发生强烈喷发。2020年1月28日冰岛的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出现爆发迹象。下图为部分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丙板块是( )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非洲板块
2.有关意大利和冰岛多火山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意大利位于甲板块与丙板块的张裂处 B.意大利位于甲板块与乙板块的碰撞处
C.冰岛位于丙板块与乙板块的碰撞处 D.冰岛位于丁板块与乙板块的张裂处
B
B
2022年1月22日,日本九州岛附近海域发生6.4级地震。有日本专家预言,位于太平洋沿岸的日本海域附近将会发生9.1级的大地震。美国地质调查局也预言,未来50年内可能会有一场9.0级的大地震重创美国西海岸。
3.日本及美国西海岸分别位于( )
①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②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③南极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④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地带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C
4.日本与美国西海岸多发地震及科学家预测未来继续有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是建立在板块构造学说与持续观测的基础上。理论依据是( )
①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
②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
③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④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B
(滨州学业考)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大洲和大洋,正确的是( )
A.甲—太平洋 B.乙—南极洲
C.丙—大西洋 D.丁—南美洲
2.下列关于大洲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B.②为大高加索山脉,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C.③为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D.④为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聊城学业考)下面是世界上运输较为繁忙的四个海峡轮廓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四个海峡按照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4.四个海峡中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宜昌学业考)人类生活在地球表面的陆地上,陆地的周围是广阔的海洋。回答5、6题。
5.赤道横穿了下列哪几个大洲的大陆( )
A.北美洲、亚洲
B.非洲、南美洲
C.亚洲、大洋洲
D.欧洲、北美洲
6.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是(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白令海峡 D.马六甲海峡
7.(昆明学业考)有关阿尔卑斯山(下图)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
A.板块的挤压
B.板块的张裂
C.海平面上升
D.人类的活动
8.(无锡学业考)关于地中海面积的变化以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缩小,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B.在缩小,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张裂运动
C.在扩大,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D.在扩大,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张裂运动
(重庆学业考)如图为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9、10题。
9.图中A板块的名称是( )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大洋洲板块
10.图中震中所在地为地震多发地区,下列关于其
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暴雨成灾,诱发地震
B.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C.人类活动,破坏地表结构
D.位于海边,海水运动造成地震
读沿赤道分割的纬线世界地图(阴影部分为陆地),完成11、12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代表的大洲是非洲
B.②代表的大洋是大西洋
C.③代表的海峡为马六甲海峡
D.全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12.图中黑粗线划定区域表示的板块( )
A.全部都是由海洋组成的 B.是亚欧板块
C.边缘活跃,内部比较稳定 D.位置永不改变
2021年10月12日7时10分,千岛群岛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李明想了解此次地震相关信息,收集到了部分资料,据此回答13、14题。
13.通过分析地震分布图,李明得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地震多分布在大陆内部 B.地震多分布在大西洋沿岸
C.千岛群岛地震多发 D.千岛群岛少有地震
14.对此次地震发生的原因,李明对照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做出了以下解释,最合理的是( )
①位于岛屿,地壳比较稳定
②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③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④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济宁学业考节选)201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多米尼加共和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多米尼加共和国是个岛国,西与海地接壤,南临加勒比海,东隔海峡与波多黎各相望,北面濒临(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他引领读者登上“鹦鹉螺号”,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去饱览变化无穷的海底世界。探索引人入胜的自然奥秘,下图是小红读《海底两万里》时描绘的“鹦鹉螺号”航行路线。读图完成16、17题。
16.从航行路线图中可以看出,“鹦鹉螺号”( )
A.航行的季节 B.潜行的深度
C.经过的海洋 D.经过的海底地形
17.据科学家研究,目前甲处在缓慢扩大,产生这种现
象的原因是( )
A.海啸冲击 B.火山爆发 C.板块挤压 D.板块张裂
18.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下图为我国油气资源主要进口源地及运输路径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海峡是我国从西亚、非洲运输油气的重要通道,其名称是 海峡。
(2)一艘油轮从乙地出发,前往我国沿海某港口,
将依次经过① 洋→② 运河→
③ 洋,最后抵达目的地。
(3)④国所在的大洲是 洲,⑤国位于东、
西半球中的 半球。
(4)乙地属于 带(热、温、寒)。
马六甲
巴拿马
大西
太平
西
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