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素质评价(二)
(40分钟 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下图是我国四列山脉及两侧地形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四列山脉中,不是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四列山脉中,与同一地形区相邻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下图,完成3~5题。
3.上图中两条河流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
A.甲河是我国第一大河 B.乙河水资源丰富,是南水北调的水源地
C.乙河流量大、汛期长 D.甲河最终注入渤海
4.上图中河流各河段描述正确的是 ( )
A.甲河上游流经地区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B.乙河上游水能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
C.甲河下游江阔水深,被誉为“黄金水道”
D.乙河下游被称为“地上河”
5.上图中山脉位于阶梯分界线上的是 (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如图数字序号代表我国的四个城市,读图,完成6、7题。
6.四个城市中,地势相对较为低平,冬季气温相对较为温和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7.导致城市①气温低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8.如图为我国多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图中地理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线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E线是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分界线
C.D线是我国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B线是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读长江流域略图,完成9、10题。
9.关于图中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正确的是 ( )
A.①山脉—巴颜喀拉山脉 B.②城市—重庆
C.③水利枢纽—三门峡 D.④河流—湘江
10.长江干流上甲、乙两处的差异是 ( )
A.甲处流速较慢 B.乙处流量较小
C.甲处水能蕴藏量较丰富 D.乙处有结冰期
读“地上河”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示“地上河”出现在该河流下游河段
B.该河中游流经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C.该河流最终注入东海
D.该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12.对“地上河”的治理与开发,下列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 )
A.继续加高加固河堤 B.抽取河沙,疏通河道
C.开挖河堤,引流改道 D.在中上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我国南方地区雨水较多,南方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观测了当地5月全部的降水过程并记录在下表。该市多年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 560mm。据此完成13、14题。
降水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降水日期 4-5日 7-8日 13日 17-21日 24-26日
降水量/mm 19 25 22 101 33
13.该地当月降水量为 ( )
A.1 560 mm B.156 mm C.130 mm D.200 mm
14.此月降水较多,不太可能引发的灾害是 ( )
A.洪涝 B.地震 C.滑坡 D.泥石流
15.当自然灾害来临时,采取适当的方法可以有效避灾,下列避灾方法错误的是 ( )
A.当地震发生时,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
B.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C.当发生泥石流时,应马上向泥石流流动的方向跑到空旷的平地
D.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二、综合题(共20分)
16.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特殊语言,绝大部分的地理知识都可以建构在地图上。同学们可以从中提取大量信息,更好地学习地理、认识世界。阅读图文材料,按要求完成各题。(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某城市气温和降水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3.2 0.3 6.5 15.4 22.1 25.9 27.2 26.2 21.9 15.8 7.3 -0.2
降水量/mm 7 10 15 28 51 80 196 165 55 35 18 9
(1)读材料一,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4分)
A 平原 B 盆地 E 高原 F 山脉
(2)读材料一,图中河流的流向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分析我国地势特点对气候的影响。 。(2分)
(3)在材料一图中画出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2分)
(4)根据所学知识判定材料二所描述城市位于D所在地区还是F所在地区 。(2分)
17.【拓展探究题】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影响河流特点的主要因素”。下面是该小组的探究程序,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探究过程。(10分)
探究主题:影响河流特点的主要因素。
探究资料:“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我国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
(1)地形对河流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原因 ,许多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在河流的阶梯交界处,是因为 。(2分)
(2)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主要原因是 。(2分)
(3)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流量 (大于或小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河流。(1分)
(4)植被对河流的影响: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年降水量超过800 mm,属于 地区(干湿地区),植被茂密,河流含沙量小。(1分)
(5)归纳总结:河流的特点,可以从 、水位、流量、 、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分析。这些河流特点与地形、气候、植被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2分)
学以致用:读南美洲地形、河流分布图,完成(6)、(7)题。
(6)从图中可以看出,亚马孙河的流向大致是 。(1分)
(7)请从地形角度分析,亚马孙河流量巨大的原因 。(1分)
参考答案
1.B 2.D 【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的主要山脉及地形区分布。第1题,图中山脉大兴安岭、巫山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界线上,昆仑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界线上,天山全部位于第二级阶梯。第2题,①大兴安岭以西为内蒙古高原,以东为东北平原;②天山以北为准噶尔盆地,以南为塔里木盆地;③巫山以西为四川盆地,以东为长江中下游平原;④昆仑山脉以北为塔里木盆地,以南为青藏高原。以上四列山脉中昆仑山脉和天山山脉都与塔里木盆地相邻。
3.A 4.B 5.B 【解析】本题组考查长江、黄河的水文特征以及阶梯分界线。第3题,甲河是黄河,乙河是长江。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水资源丰富,是南水北调的水源地,流量大,汛期长。黄河最终注入渤海。第4题,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黄河下游被称为“地上河”。长江上游水能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长江下游江阔水深,被誉为“黄金水道”。第5题,图中山脉①是贺兰山,②是太行山脉,③是秦岭,④是巫山,只有太行山脉和巫山位于阶梯分界线上。
6.D 7.C 【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读横轴可知四城市1月平均气温,读纵轴可知四城市海拔,由此可判断城市④地势最为低平,1月平均气温最高;城市①海拔最高,1月平均气温较低。
8.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地理分界线的识别。读图可知,A线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E线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D线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B线是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9.B 10.C 【解析】本题组考查长江流域概况。第9题,读图可得,①是唐古拉山,是长江的发源地,②是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③是三峡,是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④是赣江。第10题,甲处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乙处河流流量大;乙位于长江下游,无结冰期。
11.C 12.D 【解析】本题组考查黄河的有关知识。第11题,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注入渤海,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第12题,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在中上游植树种草,进行水土保持工作,因为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
13.D 14.B 【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的降水和自然灾害。第13题,每个月的降水量是这个月每一天降水量的总和;题干中当月降水量=19 mm+25 mm+22 mm+101 mm+33 mm=200 mm。第14题,降水较多引发的次生灾害有滑坡、泥石流、洪涝、城市内涝等,不太可能引发的灾害是地震。
15.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跑。
16.(1)东北 塔里木 黄土 太行
(2)西高东低 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3)答:
(4)F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势特点,山脉、地形区概况等相关地理知识。读图可知:第(1)题,依据位置,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为:A东北平原,B塔里木盆地,C青藏高原,E黄土高原,F太行山脉。第(2)题,图中河流的流向为自西向东,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第(3)题,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4)题,图中D位于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F为太行山脉,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由材料二表格信息,最冷月气温低于0℃,降水集中在夏季,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可知所描述城市位于F所在地区。
17.(1)地势西高东低 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
(2)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低于0 ℃
(3)小于
(4)湿润
(5)流向 含沙量
(6)自西向东
(7)北、西、南三面被高山、高原围绕,流域面积大,汇水面积广(或亚马孙河流域地处安第斯山脉、圭亚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间,流域面积大,支流多)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河流特点的主要因素。第(1)题,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所以我国许多大河都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河流在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时候,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第(2)题,秦岭—淮河一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所以冬季有结冰期。第(3)题,受季风气候的影响,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由于降水少,河流流量小,以南地区降水多,河流流量大。第(4)题,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年降水量超过800毫米,属于湿润区,植被茂密,河流含沙量小。第(5)题,河流的特点可以从流向、长度、注入的海洋以及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分析。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亚马孙河自西向东流入大西洋。第(7)题,亚马孙河北、西、南三面被高山高原包围,中部流经地势低平的亚马孙平原,有利于河流汇入,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阔,水量丰富。
PAGE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