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质量评价(八上第二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质量评价(八上第二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17 08:2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质量评价(二)
(40分钟 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地形种类齐全 B.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C.地形平坦开阔 D.平原面积所占比重较小
2.根据这种地形特点,我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正确做法是(D)
A.在高原地区大力发展林业
B.在山地修梯田发展种植业
C.在平原地区种植优质牧草,发展畜牧业
D.积极开展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
(2022·东营质检)如图是我国大兴安岭某段及东西两侧的自然地理环境剖面图,读图完成3、4题。
3.大兴安岭两侧都有少数民族聚居,下列属于在乙地聚居的少数民族的是(D)
A.藏族 B.维吾尔族
C.朝鲜族 D.蒙古族
4.大兴安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地理分界线中大致经过大兴安岭一线的是(C)
A.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B.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如图是某校同学绘制的示意图。读图,回答5~7题。
5.如图示意的是我国(A)
A.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B.地形与植被的关系
C.冬季风行进的方向 D.内陆地区资源分布
6.用该示意图可以解释我国(B)
A.气温南北变化 B.降水东西差异
C.河流开发方向 D.土地利用方式
7.下列对示意图正确的调整是(D)
A.图中海拔数值应分别标注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面上
B.在阶梯间标注分界山脉,如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标注巫山
C.补全气候类型名称,“季风气候”应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D.注明示意图大致沿北纬36°绘制
读我国渝(图1)、陕(图2)两省市局部地区图,完成8、9题。
8.图中省会城市a、b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B)
A.成都平原、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黄土高原
C.成都平原、黄土高原
D.四川盆地、湟水谷地
9.对a、b两城市及附近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D)
A.a城市附近河流结冰期长,b城市附近河流结冰期短
B.a城市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b城市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
C.a城市位于湿润区,b城市位于半干旱区
D.a城市位于亚热带,b城市位于暖温带
读山东省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图1)和济南市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图2),完成10~12题。
10.山东省年降水量的大致分布规律是(D)
A.自东向西增加
B.自北向南减少
C.自东南向西北增加
D.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11.影响山东省年降水量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
A.海陆 B.纬度
C.冬季风 D.人类活动
12.济南市的降水集中分布于(B)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021·开封学业考)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13~15题。
13.图中“M”所代表的省区及其行政中心是(B)
A.甘肃—兰州 B.陕西—西安
C.宁夏—银川 D.山西—太原
14.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正确的是 (C)
A.①河段附近流量最大
B.②河段附近有凌汛现象
C.③河段附近含沙量急增
D.④河段附近落差大水流急
15.对黄河进行综合治理的有效措施是(B)
A.在上游地区修筑梯田
B.在中游地区植树种草
C.在下游地区修建水库
D.在入海处修筑堤坝
二、综合题(共30分)
16.漫步中国。(13分)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推出“漫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漫步路线是“走胡线”(“胡线”即“胡焕庸线”,是指黑河—腾冲两地的连线)。该路线分为四个地段:东北段、山西段、陕西段、西南段。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胡线”穿过的主要山脉和河流名称。(3分)
山脉:A   B
河流:C
(2)“走胡线”的东北段穿越A山。A山两侧地理差异显著,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5分)
项目 A山的西侧 A山的东侧
地形区 内蒙古高原
年降水量
人口分布
(3)“走胡线” 的山西段和陕西段主要位于 (地形区),C河流流经这里时,水文特征发生的明显变化是 ,原因是这里长期的 问题。(3分)
(4)“走胡线”西南段的体验者于8、9月份穿越横断山脉,请推测一下,体验者可能会遇到哪些艰险 (1分)
(5)B山脉南北两侧气候有何差异 (1分)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我国的地形、气候、自然灾害、人口分布等知识。大兴安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因而人口分布、农业生产也有很大不同;“胡焕庸线”经过的山西段和陕西段位于黄土高原,C河流是黄河,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含沙量大增。横断山脉地形崎岖,加上8、9月降水集中,多暴雨,因此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17.读中国季风示意图、中国与世界上其他纬度相近地区气温的比较表及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地点 纬度 1月平均气温/℃ 7月平均气温/℃
齐齐哈尔 47°23′N -19.2 22.8
巴黎 48°53′N 3.5 18.4
北京 39°54′N -4.3 25.9
纽约 40°40′N -0.4 24.2
(1)受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向 (选填“相同”或“相反”)。读图可知,我国冬季盛行从亚欧大陆吹来的 (风向),寒冷干燥。(1分)
(2)由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可知:
①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形成 (灾害性天气)。(1分)
②可以推断出华北平原易发生 (填旱灾或涝灾),此种灾害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影响有 。(答一点即可)(2分)
(3)受季风气候影响,1月份,齐齐哈尔和北京的平均气温均比巴黎和纽约的平均气温 。(1分)
(4)北京的气温年较差比纽约 。(1分)
(5)据图判断,我国的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节),其水汽来源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是 。(2分)
18.(2021·聊城学业考)读下图回答问题。(9分)
(1)两条河流共同流经的省(区)有 ;为我国东西向交通大动脉的是 ,其水能资源丰富的河段是 (上游/中游/下游)。(3分)
(2)两大水系之间的分水岭是 (山脉),该山脉与淮河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请列举两例说明该线的地理意义。(2分)
(3)在下列选项中,选取合适的内容填入下图中空白方框内(填序号)。(3分)
①流经甲所在地形区
②河堤决口,泛滥成灾
③流经乙地形区
④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4)习主席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我国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抓长江生态保护,当前长江中下游的治理重点是
等。(1分)
参考答案
1.C 2.D 【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的地形特点及其开发。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平原面积所占的比例较小,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第2题,在高原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在山地适宜发展林业;在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可以积极开展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
3.D 4.C 【解析】本题组考查大兴安岭两侧的地理差异。第3题,大兴安岭西侧主要少数民族是蒙古族,东侧主要少数民族是朝鲜族。第4题,大兴安岭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5.A 6.B 7.D 【解析】本题组考查读图理解能力以及地势对气候的影响。第5题,图中所示是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地势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第6题,自东向西,距离海洋越来越远,加之山脉阻挡,降水越来越少。第7题,图中海拔数值应分别标注在地势第二、三级阶梯面上;在阶梯间标注分界山脉,如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标注太行山;补全气候类型名称,“季风气候”应写为“温带季风气候”。
8.B 9.D 【解析】本题组综合考查局部区域的自然环境。第8题,两图分别是渝、陕两个省级行政区域,渝是重庆市的简称,陕是陕西省的简称。结合图可知,a是重庆,位于四川盆地;b是西安,地处黄土高原。第9题,a重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大于0 ℃,河流没有结冰期;a重庆、b西安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a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为湿润地区;b西安位于黄土高原,为半湿润地区;a重庆位于亚热带,b西安位于暖温带。
10.D 11.A 12.B 【解析】本题组考查山东省的降水。第10题,由图可知山东省年降水量的大致分布规律是自东南向西北减少。第11题,山东省随着距海越来越远,年降水量越来越少,故影响山东省年降水量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海陆因素。第12题,由济南市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可知,济南7、8月降水较多,故降水集中分布于夏季。
13.B 14.C 15.B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黄河的有关知识。第13题,图中M所在省区是陕西省,其行政中心为西安市。第14题,图中③河段河流流量最大;②河段没有凌汛;③河段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河流的含沙量会急剧增加;④河段流经华北平原,水流平稳。第15题,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比如在黄土高原地区植树种草、修筑梯田、打坝淤地等;在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
16.(1)大兴安岭 秦岭 黄河
(2)
项目 A山的西侧 A山的东侧
地形区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年降水量 低于400 mm 高于400 mm
人口分布 稀疏 稠密
(3)黄土高原 含沙量大增 水土流失
(4)答:地震、滑坡、 泥石流、 洪灾等。
(5)答:B山脉北侧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B山脉南侧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湿润。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我国的地形、气候、自然灾害、人口分布等知识。大兴安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因而人口分布、农业生产也有很大不同;“胡焕庸线”经过的山西段和陕西段位于黄土高原,C河流是黄河,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含沙量大增。横断山脉地形崎岖,加上8、9月降水集中,多暴雨,因此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17.(1)相反 偏北风
(2)寒潮 旱灾 粮食不易生长,生活饮水困难,农作物减产等
(3)低
(4)大
(5)夏季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我国的气候知识。第(1)题,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第(2)题,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形成寒潮;受季风气候影响,春季,华北平原易发生旱灾,粮食不易生长,生活饮水困难,农作物减产等。第(3)题,受季风气候影响,1月份,齐齐哈尔和北京的平均气温均比巴黎和纽约的平均气温低。第(4)题,北京的气温年较差比纽约大。第(5)题,我国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8.(1)青海省、四川省 长江 上游
(2)秦岭
答:1月0 ℃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等。
(3)答:① ④ ②
(4)防治洪涝灾害、防治水污染
【解析】本题考查长江、黄河概况、影响及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第(1)题,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有青海省和四川省,其中长江是我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其水能资源丰富的河段为上游河段,黄河为上、中游河段。第(2)题,秦岭是长江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其与淮河构成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如1月0 ℃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等。第(3)题,黄河流经甲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进入华北平原,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人工筑堤,当遇暴雨、洪峰河堤决口,泛滥成灾。第(4)题,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水流减慢,泥沙淤积,易发生洪涝灾害;中下游地区经济发达,污染物排放多,易产生水污染。
PAGE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