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质量评价(三)
(40分钟 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近几年来,许多中小学对部分教材推行课本循环使用政策,每年就可以少订课本10万多册。据此完成1、2题。
1.课本的循环使用,对下列哪种资源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 )
A.煤炭资源 B.石油资源
C.土地资源 D.森林资源
2.这种资源主要分布在图中的(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②⑤
3.(2021·泰安学业考)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将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我国将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开发和利用洁净能源势在必行。读我国风能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风电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及东部沿海地区
B.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南多北少的特点
C.①地受夏季风影响显著,夏季风力发电量最大
D.②地风能资源匮乏,人烟稀少,几乎没有风电场
读我国2000至2015年能源消费构成柱状图及消费增速变化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显示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 )
A.煤炭为主 B.石油为主
C.天然气为主 D.水能为主
5.关于2000至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费增速先上升后下降 B.消费增速持续下降
C.消费总量先增加后减少 D.消费总量持续减少
《中国农业扶贫开发纲要》将柴达木盆地地区作为国家“十三五”阶段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读下表柴达木盆地海西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完成6、7题。
土地利用类型 耕地 草地 林地 难以利用的土地
总用地比例/% 0.19 46.64 2.86 50.31
6.海西地区比重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耕地 B.草地
C.林地 D.难以利用的土地
7.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该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
A.种植业 B.林业
C.畜牧业 D.渔业
读漫画“小草的哀求”,完成8、9题。
8.漫画所反映的情况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A.土地荒漠化 B.全球变暖
C.臭氧层破坏 D.酸雨污染
9.漫画所反映的问题主要发生于我国的(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南沿海地区 D.东北和西南地区
10.图示漫画《自毁家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靠山吃山
B.合理利用水资源
C.砍树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D.保护森林资源,爱护人类家园
11.(2022·合肥蜀山区质检)下图为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曲线图,图中①~④四个区域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划分依次为 ( )
A.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
B.沙漠、草地、林地和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林地
D.沙漠、林地、草地、林地
我国北方地区部分城市缺水严重,一些地区大量开采地下水以缓解缺水的问题。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反应的现象说明( )
A.吃水不忘挖井人
B.打水的绳子越来越粗
C.地下水位在逐渐下降
D.人类打井的技术越来越强
13.有关北方地区缺水原因,描述错误的是( )
A.人口多、工农业用水量大
B.北方地区降水季节差异大
C.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D.夏季风来得早,去得晚,雨季短
2021年11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等部门印发的《“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中指出,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8,如图为我国沿海省区的耕地与水资源比重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关于我国沿海省区,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省区耕地资源分布均匀
B.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
C.河北省水多地少
D.福建省水少地多
15.针对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情况,我们应( )
A.加大力度建设“三北”防护林
B.在北方地区大力种植水稻
C.西气东输、北煤南运
D.积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二、综合题(共30分)
1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5分)
(1)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土地资源总量 ,人均 ,从地形类型看,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 、盆地及低缓丘陵地区。(3分)
(2)从图中可看出,我国 地少、林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 (多/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4分)
(3)简要分析我国在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两点)。(4分)
(4)为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我国制定的土地基本国策是 。(4分)
17.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5分)
材料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6年来,天津市供水总量由2014年的24.1亿立方米增加至2019年的28.4亿立方米,有力地保障了全市供水安全。
材料二 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图1)、南水北调中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中国水资源分布图(图3)和我国南、北方水土组合状况比较图(图4)。
(1)南水北调西线方案是把长江上游的水引入 河,调到 地区;东线工程自南向北依次跨越长江、 、 水系,最后进入海河水系。东线和中线都到达华北平原。(4分)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一大特点是全线基本实现自流输水,输水成本低。据图2分析中线能自流输水的原因是 。(3分)
(3)判断对错:据图和所学知识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8分)
①南水北调东线与中线相比,东线工程量较大,但水质方面优于中线。( )
②图3反映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其中甲地比丁地水资源丰富。( )
③图4反映了我国南、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水资源少,耕地资源多。( )
④除南水北调外,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
参考答案
1.D 2.B 【解析】本题组考查森林资源及其分布。第1题,森林资源可以提供木材,推行课本循环使用,是为了节约木材,煤炭资源、土地资源、石油资源没有提供木材这样的直接作用。第2题,课本的循环使用对森林资源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西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林地很少。
3.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风能分布。读图分析可知,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南少北多的特点;①地受冬季风影响显著,冬季风力发电量大;②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风力资源丰富。
4.A 5.A 【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能源消费及变化。第4题,读图可知,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消费比重最大,其次是石油。第5题,读图中折线可知,我国能源消费增速始终大于0,说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逐年增加,消费增速是先上升后下降。
6.D 7. C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青海省的土地利用类型。第6题,读柴达木盆地海西地区土地利用结构表可知,海西地区比重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难以利用的土地,占总土地利用类型的50.31%。第7题,分析柴达木盆地海西地区土地利用结构表可知,该地草地面积所占比例较大,根据因地制宜原则,最适宜发展畜牧业。
8.A 9.B 【解析】本题组考查在草地利用中出现的问题。第8题,漫画“小草的哀求”,说明如果牧区超载放牧,管理不善,会造成草地不同程度的退化,使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导致土地荒漠化。第9题,图中漫画反映的问题是草场超载或过度放牧,草地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内陆,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耕地,东南沿海地区、东北和西南地区主要为林地和耕地。
10.D 【解析】本题考查人类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中出现的问题。从漫画来看,反映了人类乱砍滥伐等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最终使大量森林被毁,环境恶化,造成泥石流等灾害发生,因此漫画告诉我们要保护森林资源,爱护人类家园。
11.A 【解析】本题考查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根据我国温度带分布及图中所示的海拔与降水特点可知,此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所以,①地为内蒙古高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②为大兴安岭山区,是我国主要的林区,③为东北平原,土地利用类型是以旱地为主的耕地,④为长白山脉,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
12.C 13.D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第12题,根据图中的信息可以看出,打水的绳子越来越长,表示地下水的水位在逐渐下降,用水过度,会出现水资源枯竭的现象。第13题,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降水量少,再加上人口多,工农业用水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所以北方地区缺水严重,主要是人为原因。D项说法本身有误,夏季风来得早,去得晚,雨季应该长。
14.B 15.D 【解析】本题组考查土地资源、水资源分布及解决措施。第14题,读图可知,各省区耕地资源分布不均匀,差异很大;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河北省水少地多;福建省水多地少。第15题,加大力度建设“三北”防护林会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沙漠化,但对改变我国北方地多水少情况作用不大;水稻生长在南方的水田里,北方除了东北部分地区外不能种植水稻;西气东输、北煤南运可以解决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南水北调能够缓解北方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二、综合题(共30分)
16.(1)丰富 不足 平原
(2)耕 多
(3)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地污染、工业交通和城乡建设大量占用农田
(4)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土地利用构成的特征和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基本国策等。第(1)题,我国陆地面积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三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且山区面积广大,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少。读图3可以看出,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及低缓丘陵地区。第(2)题,从图2中可看出,耕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第(3)题,我国在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工业交通和城乡建设大量占用农田等。第(4)题,针对土地这种可再生资源,应该珍惜和合理利用,对于其中问题较多的耕地资源,要切实保护。
17.(1)黄 西北 淮河 黄河
(2)地势南高北低
(3)①(×)
②(×)
③(√)
④(√)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第(1)题,南水北调西线方案是把长江上游的水引入黄河,调到西北地区,东线是沿京杭运河调水,自南向北依次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水系,最后进入海河水系。东线和中线都到达缺水的华北地区。第(2)题,读图2,中线工程的地势特点:南高北低,水可以自流到北京、天津。第(3)题,三线工程中,东线的工程量最小,因为是沿京杭运河调水,但由于是从长江下游的扬州调水,长江下游水污染严重,水质最差。读图3,甲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水资源短缺。而丁地位于南方地区,降水多,水资源丰富。读图4,我国南方与北方相比,北方地多水少,南方地少水多。南水北调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修水库是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我国水资源在利用中存在着浪费和污染水源的现象,应采取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措施解决。
PAGE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