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 七上第四、五章《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单元复习(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秋 七上第四、五章《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单元复习(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18 23:4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考点一 世界的人口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及人口问题。
命题角度
感知真题
(2020·威海学业考)如图为“金砖五国”人口密度、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统计图,表格为“金砖五国”不同年龄人口构成情况。读图和表,完成1、2题。
年龄段 0~14岁 15~64岁 65岁及以上
中国 17.88% 71.2% 10.92%
印度 27.05% 66.77% 6.18%
巴西 21.33% 69.74% 8.93%
南非 29.08% 65.6% 5.32%
俄罗斯 17.9% 67.41% 14.69%
1.关于五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
B.南非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C.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最高的是中国
D.人口数量最少的是巴西
2.中国在2016年1月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子女的“二孩”政策,原因是( )
A.人口数量负增长 B.人口密度变小
C.人口结构步入老龄化 D.人口大规模迁出
C
B
链接考点
1、世界人口分布地区、规律及原因
人 口 分 布 分布成因
特点 分布地区 分布规律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 人口稠密区 亚洲东部 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 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历史悠久
亚洲南部 欧洲西部 工业发展早,经济发达
北美洲东部 人口稀疏区 荒漠地区 自然环境条件恶劣 极端干旱
雨林地区 气候湿热
极地地区 终年严寒
高山高原 空气稀薄
2、世界人口问题
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 人口增长过慢
危害 (1)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森林减少、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2)环境问题:水资源短缺、耕地资源减少、粮食短缺; (3)社会问题:就业困难、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增大、教育、医疗条件差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解决措施 控制人口数量,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鼓励生育、接纳外来移民
新题速递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但却有规律可循。下图为世界人口各纬度所占比重图,下表为世界人口垂直分布表。读图和表,完成1~3题。
表 世界人口垂直分布
海拔/米 0~200 200~500 500~1 000 1 000~1 500 1 500~2 000 2 000~2 500
占世界人口比例/% 56.5 24.0 11.6 4.4 2.3 1.2
1.从表中可知,世界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形类型是 ( )
A.丘陵 B.平原 C.高原 D.山地
2.图中显示 ( )
A.世界上约95%的人口分布在北半球
B.北纬30°~40°地区人口密度最大
C.北纬20°~30°地区人口数量最多
D.南半球几乎无人居住
3.高纬度地区人口数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气候 B.河流 C.地形 D.植被
B
C
A
(2021·广东模拟)读某国家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图(含预测),完成4、5题。
4.该国劳动力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
A.1965年 B.1980年 C.2015年 D.2045年
5.关于该国家人口现状说法,下列正确是 ( )
①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②应支持和鼓励生育
③人口出现负增长,总人口在不断减少
④少年儿童在人口占比例日趋增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C
A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标志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当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4%时为深度老龄化。下图为世界部分国家人口老龄化进程(含预测)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
6.图中 ( )
A.中国将于2025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B.英国和德国同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C.日本最早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D.法国从老龄化到深度老龄化进程最慢
D
7.推测瑞典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
①劳动力不足 ②国防兵源不足
③就业岗位不足 ④人口增长过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缓解老龄化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 )
①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②严格控制人口出生率
③鼓励发展养老产业 ④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A
B
考点二 世界的聚落
1.运用图片考查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差别。
命题角度
2.运用资料和图片考查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运用资料说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感知真题
(2021·广东学业考)如图为巴塔克式传统民居景观图。房屋下层是硬木搭建的家畜栏,中层是竹林拼接的生活区,上层是一个倒扣的船形屋顶。据此完成1、2题。
1.该传统民居最可能出现在( )
A.蒙古 B.沙特阿拉伯
C.加拿大 D.印度尼西亚
2.这种传统民居反映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冬暖夏凉,降水稀少
C.全年寒冷干燥 D.冬冷夏热,全年少雨
D
A
(2021·湘西学业考)“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由19世纪传入我国广东等华南地区。其主要功能之一是挡避风雨侵袭、烈日照射,营造凉爽环境。读图完成3、4题。
3.在我国“骑楼”挡避风雨侵袭、烈日照射,营造凉爽环境的
功能突出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干燥
C.终年高温干燥 D.终年高温多雨
4.目前,广东对具有一定历史的“骑楼”加以保护,其主要目的是( )
A.便于海外华侨回乡探亲 B.保护当地特色的建筑文化
C.节省当地的土地资源 D.缓解当地住房紧张问题
A
B
(2021·河南学业考)古村落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所在。读黄河流域古村落分布示意图和陕州地坑院景观图。完成5~7题。
5.陕州地坑院是黄河流域典型的古村落,被称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地坑院的特点是( )
A.通风良好   B.防潮防湿
C.利于散热  D.冬暖夏凉
D
6.关于黄河流域古村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多沿干支流分布 ②银川至河口段降水多,古村落少
③多分布在甘肃省 ④历史时期下游多洪涝,古村落少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7.对古村落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合理保护,有序开发 ②增加投入,维护修缮
③整村搬迁,翻新重建 ④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B
链接考点
特色民居与气候的关系
地区 民居图片 民居建筑特点 当地的气候特点 两者的相互关系
热带雨林或热带季风区 双层木楼或竹楼 炎热多雨、比较潮湿 竹楼通风较好,凉爽而且避免潮湿
北极地区 冰块构筑,墙体厚 严寒 冰雪广布,易于取材,墙体厚,利于保持室内温度
热带沙漠地区 墙厚、窗小 炎热、干燥、多风沙 墙厚可以隔热,窗小可以防风沙和热风
我国黄土高原 窑洞 干燥 利用黄土的直立性挖凿成窑洞,冬暖夏凉
新题速递
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据此回答1、2题。
1.上面四幅景观图所展示的是不同区域的传统民居,判断其中描述有误的是( )
A.①是位于东南亚的高脚屋 B.②是位于北极地区的雪屋
C.③是位于西亚地区的村庄 D.④是位于非洲的茅草屋
2.对上述四处民居的设计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所在地区终年高温潮湿,房屋的设计通风防潮
B.②所在地区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
C.③所在地区气候干燥,房屋的材料多用土坯筑造
D.④所在地区终年炎热,多台风,茅草屋便于拆卸
B
D
考点三 发展与合作
1.运用地图和资料考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命题角度
2.运用资料考查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感知真题
 (2021·昆明学业考)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接种疫苗成为抗击疫情的最有效手段。截至2021年4月,我国已有5种国产疫苗进入市场,其中3种在北京研发。中国疫苗以更高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更低的储存条件,为世界人民带来希望。据此完成1、2题。
1.中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新冠疫苗体现了( )
A.南北差距 B.南北关系
C.南北对话 D.南南合作
2.北京成为我国新冠疫苗研发集中地,主要因为( )
A.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多 B.全年温和,降水丰沛
C.是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 D.地处平原,交通便利
D
A
(2021·永州三模)读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3、4题。
3.关于图中①②③④与其气候类型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是地中海气候 B.②是热带草原气候
C.③是热带雨林气候 D.④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4.下列气候资料图,最可能是②地的是( )
B
D
链接考点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分类 所在洲 主要国家 所在半球
发达国家 北美洲、欧洲、大洋洲 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等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
发展中国家 亚洲、非洲、南美洲 中国、巴西、印度等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差距的原因:
新题速递
(2021·黄山质检)2020年11月17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以视频方式举行。如图是金砖五国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金砖五国中( )
A.巴西与南非季节相反 B.俄罗斯是发达国家
C.印度临印度洋 D.国家之间的合作属于南北对话
2.国际经济合作有利于( )
①利用各国优势资源  ②减少生产环节
③提高各国经济效益  ④进行生产的分工与协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C
1.(绥化学业考)下列人口稀疏的地区是( )
A.亚洲的东部     B.欧洲西部
C.北美洲东部     D.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2.(长沙学业考)读图,世界人口纬度分布规律正确的是( )
A.南半球多,北半球少
B.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多
C.北半球中低纬地区最多
D.南半球随纬度增高而增多
3.(新疆建设兵团学业考)顺口溜“高纬高山①,沙漠内陆②,雨林湿又③,人们定居难”中,①、②、③所指代的自然环境特征分别是( )
A.①旱、②寒、③热
B.①寒、②旱、③热
C.①热、②旱、③寒
D.①寒、②热、③旱
(邵阳学业考)根据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下图为1970年以来中国与世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的统计与预测图。读图,回答4、5题。
4.我国进入老龄化的时间是( )
A.1990年前后 B.2000年前后
C.2010年前后 D.2020年前后
5.为减轻人口老龄化问题而实施的“全面二孩”政策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国将( )
A.减少老年人口数量 B.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C.调整计划生育政策 D.减慢人口增长速度
6.(宜昌学业考)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依次分别是( )
A.英语、汉语 B.汉语、法语
C.汉语、英语 D.汉语、俄语
7.(海南学业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欧洲,2020年3月12日中国毅然派出抗疫专家组飞赴意大利,协助防控疫情。中国抗疫专家在与意大利居民的交流中发现,当地的人种和他们信仰的宗教主要是( )
A.黑种人和基督教 B.白种人和基督教
C.黄种人和佛教 D.白种人和伊斯兰教
(株洲学业考)贵州省某河谷两岸,层层落落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呈梯状逐级抬升,与自然和谐共融,这就是著名旅游胜地西江千户苗寨。下图为西江千户苗寨和吊脚楼景观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9题。
8.造成河流两岸不同河段吊脚楼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人口 D.交通
9.关于西江千户苗寨的吊脚楼,推测正确的是( )
A.用不同长度的木料支撑房子(吊脚)主要是为了造型美观
B.吊脚楼对木料的需求较少,对钢铁、水泥的需求量大
C.窗户多、对外敞开有利于通风散热
D.吊脚楼呈梯状逐级抬升,方便邻里交流
10.(贵港学业考)2019年4月25日至27日,中国在北京主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论坛筹备进程中和举办期间,与会各方达成了283项务实成果,签署了总额640多亿美元的项目合作协议。这个实例体现的意义是( )
A.不利于各国经济的独立发展
B.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
C.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D.国际合作和经济全球化
11.(兰州学业考)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传播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这说明( )
A.各国生产相互依赖、相互协作
B. 各国之间仍相对封闭、各成体系
C. 技术、人才、信息互不交流
D. 各国之间没有产品生产的分工协作
12.读甲、乙两大洲轮廓图,关于甲、乙两洲人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洲北部人口稠密讲英语
B.甲洲经济发达,发达国家集中
C.乙洲北部地区居民主要讲英语
D.我国与乙洲各国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地理环境深刻影响着聚落的外貌形态、建筑材料等。读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传统民居聚落主要分布于江南水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传统民居聚落②主要分布于(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15.“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人口条件。读我国三类人口比重变化趋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红利高峰期出现在1990年前后
B.人口红利高峰期过后,我国面临着严重的老龄化问题
C.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在逐渐增加
D.我国人口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