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6 12:5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一.教学目标:
1.会根据意思说出词语,并能正确认读。
2.能结合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题目的含义,并说出自己从中受到的启迪。
3. 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列举的三个事例,并用心体会课文是怎样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4.弄清文中三个事例的写作顺序
5. 学习课文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说出自己受到的启发。
2.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好,上课之前,我给大家带来一个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师:从刚才的视频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小结:苹果从树上落下来是生活中很普遍很常见的现象,但是牛顿却能抓住这一细微的现象,找到万有引力定律这个真理。
3.那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真理呢?真理,就是——被实践检验过的,正确的道理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真理有关的课文,齐读课题。
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老师就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展示幻灯片)
(二)复习:根据句意说词语
看来同学们预习时对这课的词语理解得很好,我们一起来读两遍。
下面我们一起来细读课文,感受一下三位科学家探索真理的过程。
(三)新授: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这篇文章作者主要提出一个什么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这个句子在文中的什么位置?请用横线勾出。这种在文章开头提出观点的写法叫什么?(开门见山)。齐读第一段。
3.“一百个”?真的一百个吗?(一百指若干个,不是具体的数量,是很多个)
4.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举了几个事例呢?(3个)
5.课文哪些自然段在讲这三个事例呢(3-5自然段)
6.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这几个自然段,勾画出三位科学家找到的真理。
7.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事例,(出示第三自然段幻灯片)波义耳发现的真理是?()他是怎样发现这个真理的呢?请一个同学们来读这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勾画关键的语句
学生汇报:
小结方法: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一个事例,是先写(),再写(),然后写(),最后写()。(师板书。)
8.再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用刚才学习第一个事例的方法完成事例2和事例3.(先独立完成,然后同桌讨论交流.)
生汇报,展示台展示
小结: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写这三个事例的。
9. 仔细观察这三个事例中的科学家,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提示,重点观察老师用颜色标注的词语)
波义耳是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
20世纪初的一天,因病住院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
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
作者选取三个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职业的人,都是为了说明什么?
这里选取了几个事例?
10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用三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因为三个事例才能从不同的角度证明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为什么会选三个,我们一起读:( ),我们背过这样的名句( )。
11.学了前面的三个事例,你懂了题目的含义吗?请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找到真理。
12.仔细观察上面句子,一个在第几自然段,一个在第几自然段,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首尾呼应,让我们的道理更加明确,深刻。)
13.齐读第二自然段,理解“?”和“!”的含义。
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真理诞生的过程
?(发现问题,不断追问) !(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
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发现真理后的喜悦心情
小结:是啊,这个“?”和“!”凝结了科学家们多少难以名状的情感啊!当他们走向了成功,回首自己的艰难历程时,他们会激动、骄傲,、兴奋地对世人说:“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4.作者在这里不用文字而用符号代替,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把抽象的道理直观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好懂。)
15.课文第六自然段已经是总结了,为什么还要第七自然段?
深化观点,重申观点
16.默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思考:科学家们从疑问到找到真理,他们凭借着什么在这漫漫长途中找到真理?(画出这段中的关键词语)
见微知著
善于发问
不断探索、独立思考、锲而不舍
17.回顾表格,理解见微知著中"微"是什么意思,"著"是什么意思的意思。哪部分是写"微'',哪部分是写"著".
18.科学史上,能从生活的细小现象中找到真理的事例还有很多,你能举几个吗?
科学家反反复复实验,体现了他们那不断探索,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精神,正因为他们的这种科学精神,才找到了真理,这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四)学完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五)归纳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篇议论文,前面我们还学过一篇议论文,题目是( ),这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都是先( ),然后再( ),最后再( )。
(六)拓展延伸:小练笔:用具体的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 下面请同学们拿起笔来,完成下面的小练笔。可参考写作提纲。
出示写作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