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20世纪西方美术的多样表达》教学设计-鲁美版(2019)高中美术《美术鉴赏》
教学主题
《20世纪西方美术的多样表达》是山东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美术鉴赏》第 9课的内容。教学内容及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围绕本课的主题“20世纪西方美术的多样表达”,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多样表达进行一个历史性的概括性的梳理,使学生对西方现代艺术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并让他们知道,西方艺术的发生和发展是与西方的历史情景相关的。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同时,使学生能够大致的了解什么是西方现代派美术,消除学生对其的神秘感、能简单地加以区分,并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对象及特点本课的对象主要是高一的文化班学生。高一年级学生的表现欲和好奇心较强,希望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上却往往表现得羞涩而保守。他们虽然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经历过“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但“底子薄”,对美术学习不够重视,认为 20世纪西方美术作品“看不懂”或“不好看”。为此,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设置情境,运用讲授法、体验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逐层解决问题,完成由“鉴”到“赏”的学习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使学生大致了解 20世纪西方美术在西方美术史上所产生的革命性作用,进而让学生认识到当今世界艺术的多样性,消除学生对西方现代艺术的神秘感,或盲目崇拜、否定的简单化理解,增强学生对图像进行深入识读的能力,进而理解由时代背景带来的美术多样性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产生的原因”、“20世纪西方美术的流派特征”、“怎样欣赏西方现代艺术”等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像艺术家一样思考的乐趣,体验艺术家内心的情感世界,学会接纳多元文化,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培养积极的审美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认识 20世纪西方美术的艺术流派和主要特征,了解西方现代艺术产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难点:
使学生理解,西方现代派美术既有积极的大胆创造的一面,又有“丑”、“荒诞”的走极端式游戏艺术价值的一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播放音乐视频《Dust My Shoulders Of》,欣赏由张靓颖cosplay的西方美术作品。
教师设问:
1.你都发现了哪些美术作品?
2.这样的作品该如何欣赏?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 20世纪西方美术的多样表达。二、师生共同探究,学习新课
(一)了解西方现代派美术产生的原因。
1.工业文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照相机的出现
2.哲学的发展,个性的解放,艺术家对人的主观情感的认识和表达
3.创新意识的体现进入 20世纪,整个世界都处于变化与创造的活跃动荡中,各种思潮层出不穷,西方美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使得现代美术家们也思考:美术究竟是为了再现客观物象,还是抒发创造者的主观感受?所以西方美术发生了快速而剧烈的变革,产生了各种现代流派、主义。如野兽派、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这节课以野兽派、立体主义、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为主来了解 20世纪西方现代美术。
(二)探究发现
环节一:色彩的抒情——野兽派首先我们走入最先敲开现代美术之门的野兽派设问:什么是野兽派?这个名称是如何得来的呢?
【学生活动】:欣赏一段视频,初步认识野兽派,认真体会野兽派的特点。——粗野狂放、没有细节、没有光影
【合作探究】:欣赏野兽派的马蒂斯代表作品《舞蹈》,思考:野兽派的特征?小结野兽派的特征:野兽派将色彩作为独立的表现手段,色彩上大胆使用纯色,从东方艺术中吸取平面化处理画面的手法,强调线条的作用。
环节二:立体主义接下来我们看到的这位艺术家曾说过,我花了四年的时间画的像拉斐尔一样,但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这个希望像孩子一样画画的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西班牙画家,诗人,剧作家,立体主义领袖人物——毕加索。
【学生活动】:展示立体主义第一件代表作《亚威农少女》思考:和之前作品比较,有何不同?西方的立体主义是怎样开始的?这幅画面中共有五个女人,身体是支离破碎的,面孔是扭曲变形的,五官被拉长或延展,难以辨认。色彩夸张而怪诞,有一种神秘的恐怖主义色彩。所有形象和背景都被归纳成大小形状不等的几何块面。这些块面彼此咬合、磨砺,形成了一个新世界。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是毕加索开始探索立体主义的第一张作品,亚威农少女横空出世,标志着艺术史又翻到了新的一页。
【合作探究】: 立体主义的画哪里立体了?
展示作品古典主义《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立体派《戴贝雷帽、穿格子裙的女子》
小组讨论:
1. 画家是怎样观察事物的呢?(学生演示)
2.立体主义对立体的表现不同在哪呢?
小结
立体主义的特征:立体主义绘画带给人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从不同角度、视点去观察对象,以新时空观解释世界,用块面结构分析物象,以体面的重叠交错去组合和再创造,给人全新的视觉感受。(观看视频汇总答案)
环节三:
抽象艺术当形体和空间不断的摆脱与客观事物的联系时,一帮艺术家对形体和空间进行了新的升华——抽象艺术,我们一起看一下。何为抽象艺术?抽象艺术包含多种流派,并非某一个派别的名称,但其共同的特质都在于尝试打破绘画必须模仿自然的传统观念。准确来说,抽象艺术只是一种风格样式,和“具象艺术”相对。它抛弃了对外在物的再现,纯粹运用点、线、面、色四中基本要素构成画面。
【学生活动】:
欣赏抽象艺术代表画家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的系列作品。
设问:同样都是运用点、线、面、色四中元素,两位画家的作品形式有何不同?
【知识点】:
这种以无规律的色彩组合、自由的点线面关系和空间布局的抽象作品称为热抽象;这种以有规律的点、线、面、肌理交错,符号重复或规则构图的抽象作品称为冷抽象。抽象艺术家是怎样来进行创作的呢?
(欣赏视频)教师讲解:通过视频可以看到康定斯基的绘画就像在作曲,他用作曲的形式来画画,他试图将音乐和绘画联系起来,绘画可以像音乐一样无需具体形象,就可以打开新的世界并富予情感。并表达自己的艺术追求。于是,绘画可以听见,音乐也可以看见。小结立体主义的特征:运用点、线、面、色彩基本元素来构成画面表达情感。通感——绘画可以听见,音乐也可以看见。
环节四:超现实主义
【学生活动】:欣赏达利的超现实主义作品设问:为什么达利的作品被称为超现实主义?达利把现实世界中不连贯的片断混合在一起。他喜欢描绘梦境中的景象,以一种稀奇古怪、不合情理的方式,将普通物像扭曲或者变形。达利对这些物像的描绘精细入微,几乎达到毫发不差的逼真程度,通常将它们放在十分荒凉但阳光明媚的风景里。小结超现实主义的特征:表现“超现实”的潜意识意象和梦幻。形象扭曲、变形;描绘写实逼真,表现违反自然的场景。【设计意图】
通过探究学习,认识 20世纪西方美术各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艺术特征。引导学生结合社会历史背景,从文化的角度鉴赏 20世纪西方经典美术作品,了解作品的主题、内涵、形式和审美价值,提升学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的美术核心素养。
三、学习评价20世纪西方现代美术你看懂了吗?
(1)能否说出本课所讲的 20世纪以来西方美术四个各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以及艺术特征?
(2)能否辨析 20世纪西方美术与西方传统美术的差异,理解其所具有的实验性和多元化特点?
四、课堂总结20世纪以来,西方现代美术充满了创新和多元的特征, 艺术家们不再受外界束缚,追求自由与个性。每个美术流派,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情感表达。需要同学们自己不断探索发现艺术之美。
【设计意图】回顾 20世纪艺术家的实验性探索,肯定其勇于创新的精神,从而提升文化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