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历史衔接(知识点+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初高历史衔接(知识点+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6 19:56:10

文档简介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这是单页眉,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回顾初中 展望高中
1.夏、商、西周朝代更替
2.分封制
3.青铜器与甲骨文 认识早期国家形成的政治制度,并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等记载,了解早期国家的特征
一、夏、商、西周的建立与灭亡
朝代 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者 亡国者 重要事件
夏朝 前2070年 阳城 禹 桀 世袭制、 “家天下”
商朝 前1600年 殷 汤 纣 商汤灭夏、 盘庚迁殷
西周 前1046年 镐京 周武王 周幽王 武王伐纣、 牧野之战、 国人暴动
二、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1)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2)定期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3.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4.实质:确立了西周社会的等级制度。
5.弊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
三、青铜器与甲骨文
1.青铜器
(1)商周时期种类丰富、制作工艺高超,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及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
(2)青铜器代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2.甲骨文
(1)发现: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2)发现意义:①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②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经典回顾]
1.(2020·山东济南中考)下图是山东省出版发行的一份报纸的报头。请你判断它的命名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2020·甘肃兰州中考)“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实行世袭制 B.实行分封制
C.实行郡县制 D.实行行省制
3.(2020·湖南张家界中考)学习中国古代史要善于抓住“朝代更替”这条主线。与下图中①②③相对应的朝代是(  )
夏→①→周→→→→③→唐
A.隋朝、五代、宋朝
B.隋朝、宋朝、元朝
C.明朝、隋朝、宋朝
D.商朝、三国、隋朝
4.(2020·山东济南中考)历史悠久的汉字文明,是建立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繁荣的不竭源泉。2017年12月26日,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是(  )
A.甲骨文 B.司母戊鼎
C.《论语》 D.都江堰
5.(2020·湖北恩施中考)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社会变化的是(  )
A.甲骨文开始用于记事
B.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D.诸子百家,思想大争鸣
一、夏商西周的政权更迭及政治制度
1.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1)中央: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2)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2.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后来定于殷。
(1)中央: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
(2)地方:实行内外服制。
3.西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京。
(1)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行政”。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2)分封制和宗法制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结构。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矛盾和冲突。
二、商周的经济
1.农业: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商和西周的土地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
2.手工业: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
三、文化:商朝的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四、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特征
1.政治: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地方管理比较松散;实行“世卿世禄”制,国家官职由氏族贵族世代承袭。
2.经济:进入青铜时代;实行奴隶制,进行集体劳动。
3.思想:有浓厚的鬼神迷信和原始宗教色彩。
知识点一 分封制的影响
【例1】 (2021·广东合格考)关于百家姓中的“许”姓,据史料记载,周武王因神农氏的后代文叔知礼守节,勤勉有功,便将其封于许,建立许国。后人便以国名“许”为姓氏。由此可知,与“许”姓来历有关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礼乐制度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许国是周武王分封的一个诸侯国,故与“许”姓来历有关的制度是分封制,故选C。
[答案] C
知识点二 商周时期手工业的发展
【例2】 (2020·浙江温州高一期中)殷墟妇好墓中,有五十多件铜器上留有织物的痕迹。研究发现,这些织物痕迹至少有五个品种,即平纹绢、经朱砂染色的平纹绢、经重平组织的缣类织物、回形纹绮和罗类织物。据此判断,商代(  )
A.青铜铸造推动丝织业发展
B.纺织技术在当时已经萌芽
C.丝织技术达到了较高水平
D.出现负责蚕桑生产的官员
[解析] 根据题干中“有五十多件铜器上留有织物的痕迹……这些织物痕迹至少有五个品种”等信息,可知商代丝织品相对普遍且品种多,其丝织技术有较高水平。
[答案] C
知识点三 商周时期社会经济
【例3】 (2020·山西运城高一联考)殷人的祖先长期从事渔牧业,所以殷人以龟甲、兽骨为工具,而周人以农业为主,运用蓍草为占筮工具,含有对农作物崇拜的心理。从龟卜到占筮,客观上反映了西周时期(  )
A.宗教意识逐渐消失
B.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
C.统治区域不断扩大
D.专制王权已开始萌芽
[解析] 材料说明殷商时期以渔牧业为主,周人以农业为主,从龟卜到占筮客观上反映了渔牧业向农业过渡,根本上体现了生产力的进步。
[答案] B
1.“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然后禹践天子位。”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2.“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一做法旨在(  )
A.建立中央集权 B.维护宗法制度
C.加强地方管理 D.削弱贵族势力
3.西周共12代13王,除孝王外,其余12王均为嫡长子。由此反映出西周实行的是(  )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皇帝制
4.有学者指出,夏商时期,以华夏为中心的“天下”,逐渐形成了松散的方国联合共同体。到西周推行分封制度后,“天下一家”的观念大大增强。这说明(  )
A.夏商周是部落联盟国家
B.分封制是先秦国家基本制度
C.分封制推动了国家统一
D.政治统一是国家统一的前提
5.商朝甲骨文记载了商王占卜的内容,它一般由序辞、命辞、占辞和验辞四部分构成,具体内容见下表。
类别 内容 举例
序辞 叙述占卜的日期和人物 武丁之时
命辞 记录所占卜的具体事情 某次征战
占辞 记录兆文显示的占卜结果 显示大吉
验辞 记录事后应验的情况 得到应验
由此可知(  )
①甲骨文为研究商朝的一手史料 ②商朝王权神秘色彩浓厚 ③甲骨文能够说明商朝历史细节 ④甲骨文实现了文化普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历史学家吕思勉指出:“天子之于诸侯,诸侯之于大夫,犹大宗之于小宗也。此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一以贯之也。”材料表明分封制与宗法制(  )
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B.构建了家国同构的政治体制
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
D.保证了家与国间的良性互动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整个国家政权就是由“大宗”“小宗”的宗法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家族的血缘关系与国家的组织关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周天子在宗法关系上是天下的“大宗”,在政治关系上是一国之君……总之,宗法系统上的等级与政权组织中的等级是对立统一的,这就形成了亲贵合一、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
——摘编自张荫麟《中国史纲》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家国关系上有何特点。
(2)材料二是大宗、小宗示意图,这幅图反映出西周的宗法制有哪些特点?
          (这是单页眉,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回顾初中 展望高中
1.社会经济发展
2.商鞅变法
3.百家争鸣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孔子、老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意义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1.农业: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3.商业: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出现商品交换市场和使用金属货币。
二、商鞅变法
1.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2.内容
政治 ①确立县制 ②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③改革户籍制度 ④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①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 ②鼓励耕织 ③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
3.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三、百家争鸣
时期 学派 代表 人物 主要思想
春秋时期
道家 老子 ①人们应顺应自然 ②主张无为而治
儒家 孔子 ①核心思想是“仁” ②以德治国 ③有教无类
战国时期
儒家
孟子 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荀子 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墨家 墨子 ①兼爱非攻 ②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③提倡节俭
道家 庄子 ①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 ②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
法家 韩非 以法治国
[经典回顾]
1.(2020·江苏淮安中考)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始农耕时期,半坡人以种植水稻为主
B.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进一步推广
C.宋朝时期,小麦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D.元朝时期,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和筒车
2.(2019·山东青岛中考)“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都江堰的修建
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3.(2020·内蒙古通辽中考)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在秦国树立起尚武的精神。北宋却与之背道而驰,重文轻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秦国社会落后,民众野蛮成风
B.北宋经济发达,人们贪生怕死
C.统治者的喜好不同,政见不一
D.时代背景不同,历史使命不同
4.(2020·重庆B卷中考)有人曾经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这一评价旨在说明(  )
A.商鞅变法成效巨大
B.孝公确立皇帝制度
C.春秋时期诸侯称霸
D.战国时期大国争雄
5.(2020·广西柳州中考)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学派提出了自己的治国方略,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中提出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主张的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
(1)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推广。
(2)水利灌溉工程:都江堰、郑国渠、芍陂。
2.手工业和商业: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1.目的:富国强兵。
2.代表:秦国的商鞅变法。
(1)时间:公元前356年。
(2)内容
经济 “废井田,开阡陌”,推动土地私有制发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政治 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社会 管理 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3)影响: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三、“百家争鸣”
1.背景
(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私有经济发展。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2.代表人物及主张
学派 代表 主要观点
儒家
孔子 政治思想:①核心思想:仁 ②为政以德 ③主张恢复周礼 教育贡献:①“有教无类” ②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 文化贡献:整理“六经”
孟子 人性善、“仁政”
荀子 人性恶、隆礼重法
道家
老子 “道”是世界本原、“无为而治”
庄子 崇尚逍遥自在
法家 韩非子 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
墨家 墨子 提倡节俭、“兼爱”“非攻”“尚贤”
3.影响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2)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知识点一 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例1】 (2020·山西运城高一联考)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潮流出现的根源是(  )
A.分封制宗法制瓦解
B.富国强兵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思想碰撞
D.铁器使用、牛耕推广
[解析] 根据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根源性问题应该从经济方面生产力角度考虑。材料“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变法成为时代风潮”属于社会变革,其根本原因是铁器的使用、牛耕的推广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故选D项。
[答案] D
知识点二 商鞅变法
【例2】 (2020·山东高一阶段性联合考试)《商君书》载:“民不逃粟,野无荒草,则国富”“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治国之举,贵令贫者富,富者贫,贫者富,富者贫,国强”。这些记载反映了商鞅的治国方略是(  )
A.发展农业 B.奖励军功
C.中央集权 D.取信于民
[解析] 民不逃粟和重视“本业”体现变法中重视发展农业,故选A项;材料没有体现奖励军功,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强化对地方的控制推行县制,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徙木立信,排除D项。
[答案] A
知识点三 百家争鸣
【例3】 (2021·江苏合格考)某学者认为,那是一个创造的时代,思想巨人一个又一个出现,争相著述,互相辩驳,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井喷。这个“创造的时代”是(  )
             
A.夏朝时期
B.商朝时期
C.春秋战国
D.秦汉时期
[解析] 根据材料中“思想巨人一个又一个出现,争相著述,互相辩驳,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井喷”,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代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此时中国思想文化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故C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朝、商朝时期没有“思想井喷”现象,故A、B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是文化专制、思想统一的时期,而不是“思想井喷”时期,故D错误。
[答案] C
1.公元前704年,第17代楚君熊通再一次向周天子请求提高封号,遭拒后大怒说:“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于是,他自立为楚武王,开诸侯僭号称王之先河。这表明当时(  )
A.禅让制渐成风尚
B.世袭制开始确立
C.分封制遭到破坏
D.宗法制消失殆尽
2.(2022·北京高一检测)商鞅变法提出,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即强制大家庭分家独立生活。这一主张(  )
A.促进了人口的发展
B.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促进了社会局面的稳定
D.阻碍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3.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思想的核心观念是(  )
A.“仁” B.“相生相胜”
C.“道” D.“非攻”
4.《韩非子》记载,韩昭侯谓申子曰:“法度甚不易行也。”申子曰:“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今君设法度而听左右之请,此所以难行也。”昭侯曰:“吾自今以来知行法矣,寡人奚听矣。”据材料可知(  )
A.选贤任能是战国普遍观念
B.法家思想已得到广泛认同
C.法制的推行冲击传统政治
D.官僚选拔机制日益制度化
5.荀子认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在调整社会关系和规范人的行为时,需要对“礼”赋予“法”的刚性。由此可见,荀子主张(  )
A.礼法并重 B.兼爱尚贤
C.以法治国 D.以民为本
6.(2022·辽阳高一检测)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士人颇受重用。当时出现了众多学说和学派,这些学派代表不同阶层的利益,其中代表下层平民利益的学派是(  )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7.治国理政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关注的问题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庶矣哉(人口真多呀)!”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
子曰:“富之。”
冉有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子曰:“教之。”
——《论语·子路》
材料二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
——《管子·治国》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治国理政思想,并结合时代背景指出其目的。
(2)结合商鞅变法,说明材料二反映的治国理政思想有何意义。
          (这是单页眉,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回顾初中 展望高中
1.秦朝统一
2.巩固统一的措施 通过了解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一、秦灭六国
1.时间: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
2.秦朝建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定都咸阳。
3.秦统一意义:结束了长期争战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1.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政治上:创立中央集权制度: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
②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③地方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
(2)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
(4)交通上: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
(5)军事上: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开凿灵渠。
2.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经典回顾]
1.(2020·四川广元中考)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健全纪检监察制度是防止官吏贪污腐化的重要途径。为加强对官员的监察,秦始皇时期设置了(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县令
2.(2020·湖北随州中考)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
A.分封制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C.郡县制
D.行省制度
3.(2020·浙江嘉兴中考)公元前213年,丞相李斯提出,要是臣下以古论今,只有陷国家于不利,他更主张凡私人教学一律禁止,以杜绝“诽谤”。皇帝根据李斯建议采取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统一文字
C.设立太学 D.独尊儒术
4.(2020·湖北荆州中考)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奠定了境内各民族共同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基础的是(  )
A.设置基层社会组织
B.确立儒家学说为正统思想
C.开拓经营边疆地区
D.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5.(2020·山东德州中考)明代才子解缙在一首诗中写道:“石渠南北引湘漓分水塘深下作堤。若是秦人多二纪,锦帆直是到天涯。”与该诗有关的史实是(  )
A.大禹治水 B.兴修都江堰
C.开凿灵渠 D.开通大运河
一、秦统一的条件
1.人民愿望: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2.经济需求: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带来的阻碍。
3.个人条件: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4.综合国力:商鞅变法后,秦国奖励耕战,日益强盛。
二、统一过程: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秦朝。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加强中央集权
(1)皇帝制: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权独尊。
(2)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主管军务);九卿分掌具体事务。
(3)地方实行郡县制:设郡、县两级行政机构,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其他措施: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
3.思想:焚书坑儒。
四、统一的意义
1.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此后历代的基本版图。
2.确立的政治体制,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3.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五、秦的速亡
1.原因
(1)秦的暴政使社会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2)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揭开了反秦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项羽、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势力日益壮大。
2.结果:公元前207年,刘邦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
知识点一 秦朝的统一
【例1】 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中指出,统一了中国的诸侯国秦国国王嬴政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这是因为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一个拥有整个中华文明覆盖范围的中央集权型的帝国。作者认为嬴政最大的贡献在于(  )
A.废除分封制度
B.建立皇帝制度
C.统一文字货币
D.开创统一格局
[解析] 从“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一个拥有整个中华文明覆盖范围的中央集权型的帝国”可知,汤因比认为嬴政最大的功绩在于统一中国,故选D;废除分封制属于秦始皇的功绩之一,但并非“最大”贡献,排除A;建立皇帝制度属于秦始皇的功绩之一,但并非“最大”贡献,排除B;统一文字货币属于秦始皇的功绩之一,但并非“最大”贡献,排除C。
[答案] D
知识点二 郡县制
【例2】 (2021·泉州高一检测)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个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是指(  )
A.创立皇帝制
B.推行郡县制
C.建立三公九卿制
D.确立行省制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故选B;皇权至上、皇帝独裁是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排除A;三公九卿制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排除C;元朝将行省确立为地方行政机构,而之前并无“封建国家和王国”,排除D。
[答案] B
知识点三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例3】 (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期末)秦朝的廷议制度主要讨论有关国家的基本制度和重要的方针政策。参加廷议的既有位高权重的三公九卿,还包括职卑权轻的博士(皇帝的顾问、智囊)。秦始皇让博士参加廷议旨在(  )
A.加强君主的独断裁决
B.监督制约丞相的权利
C.扩大统治集团的基础
D.提高儒生的政治待遇
[解析] 据材料秦朝能够参加廷议的人员既有位高权重的三公九卿,还包括职卑权轻的博士,可知皇帝是为了扩大统治集团的基础。
[答案] C
1.陈怀健在《秦用客与客奔秦述论》中说:“从秦设置丞相开始到秦灭亡的百余年中,担任秦相要职者共24人,而国籍可考的17人中,有16人是以客的身份任相。”材料说明(  )
A.时局变迁世卿世禄制被废弃
B.秦国实力雄厚吸引各国人才
C.秦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D.三公九卿制度下秦相权很大
2.冯劫曾位列秦朝三公之一,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还负责监察百官。当时他所担任的这一职位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
3.在征服“百越”时,嬴政派监御史禄在今广西兴安县境内主持开凿了一条连接湘水和漓水的运河以“通粮道”,并于公元前214年竣工,这就是兴安运河,唐以后称灵渠。这条运河(  )
A.为秦灭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B.凝聚着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
C.在唐以后逐渐受到人们重视
D.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4.秦朝建立后,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其主要目的是(  )
A.巩固国家统一
B.促进经济交流
C.加强思想控制
D.增加政府收入
5.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二者都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B.前者贵族政治,后者官僚政治
C.二者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D.二者都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
6.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弃儒生建议的简单质朴的原始祭山仪式而不用,而是亲自登上泰山(位于今山东)之巅,并立石歌颂其德“明其得封也”,由此开创了中国古代封禅泰山的祭天大礼。秦始皇意在(  )
A.打击儒生推行文化专制
B.确立新的祭祀上天礼仪
C.彰显皇权来源的正当性
D.加强对山东地区的统治
7.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学概要》
材料二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陆续灭了六国,并采用以法家为主、兼蓄并用其他学派思想的做法,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格局。
——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
材料三 秦朝作为中华帝国的开端,确立君、臣、民三层一元的政治结构,君主与官僚构成统治阶级。他们对千万小民的控制和支配,是其最突出的特点。秦汉政治体制规范了最基本的特征、倾向。隋和唐初的制度,是在总结前代制度的基础上,适应新的时代特点而形成的三省制。元由三省简化为一省制,明制追唐,元承宋制……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
(2)概括材料二中秦统治者创新制度所具备的历史条件。
(3)依据材料三,分析秦统治者所创制度的影响。
          (这是单页眉,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回顾初中 展望高中
1.“文景之治”
2.“大一统”措施
3.光武中兴 通过了解汉朝在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一、“文景之治”
1.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1)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2)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峻法。
(3)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2.影响:出现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
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1.政治上
(1)内容:①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
②建立刺史制度。
(2)作用: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2.思想上
(1)内容: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在长安兴办太学。
(2)影响: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3.经济上
(1)内容:①统一铸造五铢钱。②实行盐铁官营、专卖。③全国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2)作用: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很大改善。
4.军事上:公元前119年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三、光武中兴
1.光武帝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
(1)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2.影响: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经典回顾]
1.(2020·山东东营中考)汉文帝采纳大臣贾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的建议,提倡(  )
             
A.以农为本 B.勤俭治国
C.以德化民 D.轻徭薄赋
2.(2020·广西贺州中考)汉文帝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令说:“朕不受献,其令四方勿来献。”汉文帝这一做法,有利于当时(  )
A.廉政风气形成
B.控制豪强地主势力
C.监视地方官吏
D.彻底废除严刑苛法
3.(2020·山东滨州中考)《盐铁论》一书中提到,汉武帝时实行币制的彻底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各地方政府铸钱,同时把盐铁经营权也收归中央。这些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  )
A.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B.成为大一统思想的精神支柱
C.保障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稳定
D.防止诸侯王和豪强地主势力过大
4.(2020·四川成都中考)西汉时期,汉武帝为打破“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强而合以逆京师”的困局,采取的措施是(  )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盐铁专卖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设置西域都护
5.(2020·山东临沂中考)毛泽东在《后汉书·光武帝记》批注中称东汉光武帝刘秀是“历史上最有学问,最会用人,最会打仗的皇帝”。该皇帝曾诏令说:“今边郡盗谷五十斛(hú),罪至于死,开残吏妄杀之路,其蠲(juān)除此法,同之内郡。”这道诏令所反映的统治措施是(  )
A.释放奴牌,缓和矛盾
B.监管官吏,惩处贪官
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D.废除酷法,减轻刑罚
一、西汉初年的统治
1.尊奉黄老无为思想。
2.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3.“汉承秦制”,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4.汉景帝时,削减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
二、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政治
(1)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2)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
(3)实行察举制。
(4)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对地方进行巡视监察。
2.经济: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抑制工商业者,向其征收财产税。
3.思想: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独尊地位。
4.开拓疆域
(1)任用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
(2)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3)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
(4)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比以前更加有效。
三、两汉的文化成就
1.史学
(1)《史记》:西汉司马迁撰写,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
(2)《汉书》:东汉班固撰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2.科技
(1)医学:①《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②《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2)数学:《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3)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知识点一 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例1】 某同学在做历史课堂笔记时,记录了以下西汉的史实。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政治上:“推恩令”、中外朝制度、刺史制度、 察举制 经济上:货币官铸、盐铁官营 思想上:“独尊儒术”、五经博士
A.实行郡国并行 B.巩固中央集权
C.开拓边疆地区 D.确立儒学独尊
[解析] 汉武帝时期通过“推恩令”和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通过盐铁官营政策削弱了王国割据的经济基础;通过“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文化的统一,因此该同学学习的主题是巩固中央集权,故选B;汉高祖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为解决王国威胁中央集权的问题,排除A;西汉开拓边疆地区的史实有北击匈奴,设立河西四郡,派张骞出使西域,设西域都护府等,排除C;儒学独尊是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只是材料的一层意思,排除D。
[答案] B
知识点二 汉代政治的特点
【例2】 下表显示了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这一现象导致(  )
单位:岁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 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寿命 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A.“七国之乱”的爆发
B.“八王之乱”的兴起
C.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D.五胡十六国局面出现
[解析] 根据表格可知,东汉皇帝大多年幼早逝,皇帝年幼,不能主政,大权就由外戚掌握,皇帝长大后,为了亲自行使君权就要依靠宦官,除掉外戚,这又出现宦官专权的现象,如此反复循环,出现了东汉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现象,C符合题意。“七国之乱”发生在西汉初期;“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五胡十六国局面出现在西晋灭亡之后;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 C
知识点三 汉代的文化成就
【例3】 (2020·广东顺德高一第一学期期中)郭沫若曾说:“司马迁这位史学大师实在值得我们夸耀,他的一部《史记》不啻是我们中国的一部古代的史诗,而且说它是一部历史小说集也可以。”这肯定了《史记》的(  )
A.伦理价值 B.开创性
C.文学价值 D.客观性
[解析] 根据材料“《史记》不啻是……史诗,而且说它是一部历史小说集”可知,郭沫若重在肯定《史记》的文学价值。
[答案] C
1.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朝实行中外朝(  )
             
A.有利于控制地方
B.削弱了诸侯的势力
C.有助于加强皇权
D.加速了西汉的灭亡
2.汉武帝时期,曾多次大规模“巡狩”,视察地方,发现很多郡国监御史玩忽职守,地方许多问题没有及时奏报中央政府。为此,汉武帝(  )
A.确立察举制
B.设立十三州刺史
C.实行推恩令
D.发兵平定地方叛乱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
A.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B.法家思想的至尊地位
C.中国古代思想的多元化趋势
D.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4.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军政机构管理西域。该机构是(  )
A.西域都护府 B.安西都护府
C.北庭都护府 D.北庭都元帅府
5.张骞通西域使天山南北地区在历史上第一次与中原连为一体,中原与西域乃至更西地区的交通线路逐步开辟,形成了饮誉中外的“丝绸之路”。它的开通(  )
A.消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
B.延缓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
C.造成了西域地区的野蛮落后
D.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6.(2022·天津高一检测)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
A.写成《伤寒杂病论》
B.改进造纸术
C.发明“麻沸散”
D.传播道教和佛教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公元前6世纪至3世纪之间,关于经济问题的广泛讨论,成为当时“百家争鸣”的重要内容。各学派都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对经济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如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主张足食与藏富于民,并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荀子提出开源节流、节用裕民、礼义为富强之本的主张。
——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
材料二 先秦之时,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甚少。汉武帝时,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民负担。公元前81年,昭帝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但这些经济统制措施,仍基本延续下去。
——摘编自《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的经济主张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经济主张提出的历史背景。
衔接点五 三国至隋唐政权更迭和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这是单页眉,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回顾初中 展望高中
1.科举制度
2.“贞观之治”
3.“开元盛世” 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认识隋唐时期在制度上的新成就
一、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原因
(1)中小地主阶层壮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要求参政。
(2)选拔人才,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
2.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
3.创立标志: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
4.完善: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
5.影响
(1)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2)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3)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二、唐太宗——“贞观之治”
1.治国思想:以民为本。
2.治国措施
(1)政治上: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2)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3.结果: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
三、唐玄宗——“开元盛世”
1.原因
(1)唐玄宗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2)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2.表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
[经典回顾]
1.(2020·山东东营中考)“这种考试制度十分公正,因此,即使是国家中最贫穷的人,也只能说,如果他命运不济,那是‘天意’如此,他的同胞们并没有设置任何不公正的障碍来阻挠他的提升。”材料赞扬了“这种考试制度”(  )
             
A.巧言善辩,登入仕途
B.分科考试,以德取才
C.品评人才,注重门第
D.相对公平公正,平等竞争
2.(2020·江苏宿迁中考)《全球通史》一书指出:“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2 000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最直接的作用是(  )
A.严重削弱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
B.为普通士人做官参政提供了机会
C.不利于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
D.提高了高门权贵子弟的地位
3.(2020·内蒙古赤峰中考)某皇帝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在治国过程中轻徭薄赋,广纳贤才,虚心纳谏,开创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盛世局面,史称(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4.(2020·湖北荆门中考)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在上有”的制度是指(  )
A.三公九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5.(2019·山东泰安中考)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唐太宗的(  )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黄袍加身显威风
一、三国至隋唐政权更迭
1.士族兴起: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2.江南开发: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和民族压迫,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3.“贞观之治”: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知人善任,虚怀纳谏;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4.“开元盛世”:唐玄宗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大力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二、科举制
1.发展历程: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
2.标准:才能。
3.特点:相对公平。
4.影响:(1)积极:①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②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③被西方国家借鉴,发展为现代文官制度。
(2)消极:明清时期演变为八股取士,束缚人们的思想,不利于科技发展。
三、三省六部制
1.内容
(1)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
(2)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
2.影响
(1)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
(2)三省彼此制约,削弱相权,加强了皇权。
四、唐代租庸调制
1.内容
(1)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
(2)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2.作用: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五、两税法
1.目的:解决财政困难。
2.内容
(1)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
(2)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3.意义
(1)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2)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知识点一 江南的开发
【例1】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  )
A.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B.社会动荡不安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丝绸之路开辟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是因为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促进了江南的发展,故C正确;A与材料时间不符;社会动荡不安不利于经济发展,B错误;丝绸之路开辟于西汉,D错误。
[答案] C
知识点二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
【例2】 (2020·山东济南高一期末)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全国军政大权集中于三省,皇帝颁布政令,需要通过中书省和门下省副署才算合法”。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
B.相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
C.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D.有利于保证决策的民主性
[解析] 根据材料“皇帝颁布政令,需要通过中书省和门下省副署才算合法”可知,材料意在说明君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相权的制约。
[答案] B
知识点三 赋税制度的演变
【例3】 (2020·北京高一期末)为解决财政困难,唐朝实施“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人丁为本”即改变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该制度是(  )
A.租调制 B.两税法
C.租庸调制 D.均田制
[解析] 780年唐德宗接受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
[答案] B
1.(2022·济宁高一检测)魏晋时期,在物质生活上崇尚奢华,讲究打扮,甚至“熏衣剃面,傅粉施朱”的社会阶层是(  )
A.士族 B.外戚
C.皇族 D.宦官
2.隋文帝“下令在黄河沿岸交通枢纽要地设置官仓,把关东地区的粮食集中在仓里”。当时著名的官仓主要有广通仓、常平仓等,每仓各有地窖至少数百个。隋代官仓的设置(  )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新突破
B.有利于保障都城的粮食供应
C.加强了南北方的经济交流
D.体现出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3.《步辇图》(局部)展现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唐对吐蕃赞普册封制度的确立
B.唐蕃互派使者维持两个政权的友好关系
C.先进文明对周边民族的向心力
D.通过和亲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4.(2022·辽宁合格考)唐朝进士科是做高官的阶梯,最受重视。下图是《西安大雁塔唐朝进士题名帖》,“雁塔题名”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与之相关的选官制度是(  )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5.唐代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三省长官协助皇帝做出决策。这一制度(  )
A.降低了行政效率
B.削弱了皇帝权力
C.减少了决策失误
D.破坏了中央集权
6.为解决财政困难,唐朝实施“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即改变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该制度是(  )
A.租调制 B.两税法
C.租庸调制 D.均田制
7.(2022·潍坊高一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图二为唐朝长安城东市西市示意图。
图一 
图二
(注:市署为政府管理商业的机构,常平仓、平准署是隶属中央的派驻机构,邸店是专供商人存货、交易和居住的地方)
材料二 
……
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火凤声沉多咽绝,春莺啭罢长萧索。
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唐]元稹《法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长安城两市布局的异同。
(2)材料二体现了唐朝中原地区哪一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这是单页眉,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回顾初中 展望高中
1.唐诗
2.唐代书法与绘画 通过了解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伟大成就
一、唐诗
1.地位: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2.特点: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数量众多,名家辈出。
3.著名诗人
人物 地位 风格特点 代表作
李白 “诗仙” 飘逸洒脱,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 《早发白帝城》 《蜀道难》
杜甫 “诗圣” 淳朴厚重(“诗史”) “三吏”“三别”
白居易 “诗魔” 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秦中吟》 《新乐府》
二、书法和绘画
人物 特点 代表作
书 法
颜真卿 端正劲美, 雄浑敦厚 《颜氏家庙碑》
柳公权 方折峻丽, 笔力劲健 《玄秘塔碑》
欧阳询 刚劲有力, 结构严谨 《九成宫醴泉碑铭》
续表
人物 特点 代表作
绘 画
阎立本 人物形态各异, 神形兼备 《步辇图》
吴道子 落笔雄劲, 风格奔放 《送子天王图》
[经典回顾]
1.(2020·甘肃兰州中考)网上恶搞“杜甫很忙”,这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亵渎,是缺乏信仰,精神空虚的反映。而《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则是以诗词形式弘扬文化自信。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2.(2020·湖北孝感中考)唐朝诗人元禛在其诗作《法曲》中写道:“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这反映了当时的唐朝(  )
A.政治清明,社会稳定
B.经济繁荣,国库充盈
C.文教昌盛,人才辈出
D.民族交融,相互学习
3.(2020·江苏南通中考)他的诗直面社会现实,具有“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诵”的特点。这里的“他”是唐朝的(  )
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D.鉴真
4.(2020·山东菏泽中考)唐朝是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下列描述最能体现唐朝对外开放特点的是(  )
A.双向交流 兼容并蓄
B.政策开明 和同一家
C.恩威并重 怀柔为主
D.昂扬进取 泽被东西
5.(2020·贵州黔西南州中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日本在支援湖北高校捐赠物的包装箱上附了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此诗句出自唐玄宗时期日本长屋亲王《绣袈裟衣缘》。当时唐朝一位高僧有感于长屋亲王的一片赤诚,毅然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大唐文化。这位高僧是(  )
A.玄奘 B.鉴真
C.蔡伦 D.毕昇
一、 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1.三教并立: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融合。
2.“三教合归儒”:隋朝时期,儒学家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三教并行: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禅宗对后世影响最大。
4.反佛斗争: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缜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统治者几度灭佛。
5.复兴儒学:唐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二、文学艺术
1.文学:唐朝时期,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李白、杜甫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
2.书法艺术:颜真卿的颜体和柳公权的柳体最为有名。
3.绘画艺术: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
三、科技
1.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2.雕版印刷术: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
3.火药: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4.天文学:天文学家僧一行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长度。
5.医学:唐朝医学家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知识点一 儒释道三家的融合
【例1】 图一是汉代画像石中的“羽人”形象,蕴含着羽化升天的意思;图二是唐代莫高窟“散花飞天”形象。隋唐时披着佛教飞天的大巾、穿上长裙的无羽而飞的“飞天”普遍存在。这说明(  )
图一 图二
A.宗教与宫廷画结合催生地域特色文化
B.三教合一促进文人画的形成发展
C.浪漫主义风格始终是古代艺术的主流
D.多种文化交流融合推动艺术创新
[解析] “羽化升天”反映出道家的影响,“披着佛教飞天的大巾”反映出佛教的影响,体现出多种文化交流融合推动艺术创新,故选D;材料没有反映出这些画像属于特定地域的文化,排除A;材料画像属于宗教画,与注重写意的文人画无关,排除B;材料画像属于浪漫主义风格,但是没有体现出其主流地位,排除C。
[答案] D
知识点二 唐代文化的特点
【例2】 (2020·安徽合肥高一期末)唐代宫廷的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中都有多部外来乐,有来自西域的龟兹、高昌、疏勒等乐,有来自印度、天竺、康国、安国等乐,以及来自高丽、日本、扶南等乐。促成当时音乐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唐朝军事实力的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加强现实统治的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解析] 据所学可知唐代统治者对外来文化持开放的心态,宫廷中存在多种外来音乐恰好说明唐代统治者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答案] D
知识点三 科技的影响
【例3】 (2020·河北保定高一期末)隋朝的丹元子按照晋人陈卓所定的星座,把周天各星的步位,编成一篇七字长歌《步天歌》,文句非常浅显。元代王祯的《农书》由《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部分组成。其中《农器图谱》对各种农具、水利机械、手工业工具等均有详细的图解。上述举措(  )
A.提高了民众的科学理论水平
B.利于相关科学技术在民间的传播
C.改变了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
D.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
[解析] 材料体现天文、农书的通俗易懂,有利于在民间传播。
[答案] B
1.唐朝诗人杜牧的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
B.佛教思想盛行
C.道教有了新发展
D.佛教取代儒学的地位
2.下表为唐诗诗句,由此可见(  )
诗人 诗句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杜甫 “渔人漾舟沈(沉)大网,截江一拥数百鳞”
刘禹锡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A.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B.宫廷文化已经普及民间
C.文学创作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D.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来源
3.东晋画家顾恺之强调绘画要“以形写意”,其代表作是(  )
A.《步辇图》 B.《游春图》
C.《洛神赋图》 D.《清明上河图》
4.《陀罗尼经咒》为唐刻古梵文经咒,约一尺见方,纸张为纤维较粗之黄麻纸,边上有一行字清晰可辨,为“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印卖咒本”。据此可知当时(  )
A.四川地区已出现雕版印刷术
B.雕版印刷术促进了佛教兴盛
C.四川地区的造纸技术最发达
D.雕版印刷术出现了重大改进
5.据《爱日斋丛抄》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能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这说明(  )
A.唐代雕版印刷术已得到普遍使用
B.活字印刷的书籍逐渐得到了推广
C.学术文化的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
D.雕版印刷术的进步促进文化发展
6.如图敦煌莫高窟壁画《胡旋舞》反映了(  )
A.隋唐乐舞深受西域和周边邻国的影响
B.宗教生活气息浓厚,风格多姿多彩
C.由唐玄宗创作,高出众舞之上
D.反映了隋唐社会的繁荣景象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 300年前的唐朝初期,在南昌曾经有过一次盛会,遗留下一篇名作,就是王勃的《滕王阁序》。王勃用美丽的诗句描述了当时的人力物力。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两句,很确切地道出了初唐时代中国的潜力。以后10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发挥了这巨大的潜力创造了盛唐的文化,为当时世界之冠。
——杨振宁《在广州粒子物理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80)》
材料二 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不但在中国文化上已达到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员参观了武后陵墓,看到侍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已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
——《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
(1)材料一、材料二的共同点是什么?
(2)唐代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罕与伦比”,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材料,说明“为当时世界之冠”的唐文化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这是单页眉,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回顾初中 展望高中
1.宋初加强中央集权
2.重文轻武的政策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制度,认识宋朝政治方面的新变化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措施
(1)军事上:①杯酒释兵权。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2)政治上:①在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②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③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3)经济上: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2.影响
(1)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2)消极:①政府机构重叠,行政效率低下。②官员冗滥,财政开支庞大。③战斗力下降。④地方上财政困难。⑤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1.措施
(1)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地位,逐渐形成文臣统兵的格局。
(2)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2.影响
(1)积极: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2)消极:严重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冗官冗费,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
[经典回顾]
1.(2020·广西桂林中考)“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宋朝这样选任官员的最终目的是(  )
             
A.加强控制地方 B.发展文教事业
C.强化中央集权 D.推行重文轻武
2.(2020·湖南怀化中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反映了宋朝(  )
A.重文轻武 B.等级森严
C.商业繁荣 D.休养生息
3.(2020·浙江温州中考)关于禁军之策,宋神宗阐述:禁军二十二万,“京师十万余,诸道十万余”,使京师之兵与诸道之兵“内外相制”,天下因此安定百余年。这一策略(  )
A.导致了武将专权
B.分割了宰相权力
C.提高了文官地位
D.加强了中央集权
4.(2020·山东德州中考)北宋时期,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正副长官累计超过200人。其中文臣出身者162人,武将出身者39人。这反映了北宋治国策略的特点是(  )
A.藩镇割据 B.民贵君轻
C.休养生息 D.重文轻武
5.(2020·贵州黔西南州中考)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对宋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发展了商业经济
B.调和了民族关系
C.造就了文治局面
D.活跃了市民生活
一、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措施 特点 评价
中 央 (1)由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2)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3)扩大科举取士的规模
地 方
行政 派文官出任地方长官
财政 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
军政 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监察 (1)设立四监司 (2)增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 (1)分散各级机构的权力,互相牵制 (2)中央直接掌控地方部分权力 (3)崇文抑武 (1)这些措施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 (2)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二、辽夏金元的统治
1.辽朝的官制
(1)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
(2)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
2.西夏: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3.金朝:基本沿袭唐宋制度,但却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叫作“猛安谋克”。凡女真民户,每三百户编为一谋克,十谋克编为一猛安。他们被大批迁入中原,在汉族村落之间筑寨居住,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
4.元朝巩固措施
(1)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也用来运输官府物资;又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
(2)在地方管理上,实行行省制度。中央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3)对于吐蕃地区,则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
知识点一 北宋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例1】 (2020·山东德州高一期末)“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宋朝的这一政治体制旨在(  )
             
A.防范武将专权 B.有效分权制衡
C.加强君主专制 D.优化基层管理
[解析] 中书省、枢密院和三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答案] C
知识点二 王安石变法的影响
【例2】 (2020·广东顺德高一期中)梁启超用社会主义学说类比王安石新法措施,把王安石称为社会主义学说的先行者,他的肯定性评价为大多数人所尊奉,成为20世纪前半叶的主流观点。其主要依据可能是王安石变法(  )
A.已经触及封建私有制
B.实质上打击了地主官僚利益
C.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民众利益
[解析] 根据材料“梁启超用社会主义学说类比王安石新法措施,把王安石称为社会主义学说的先行者”可知,梁启超认为王安石变法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进行了打击和限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维护了民众的利益。
[答案] D
知识点三 元朝行省制度的影响
【例3】 史学家把元朝的行省称为“流动的中央政府”,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行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机构
C.行省长官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D.行省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元朝的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代表中央,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A。
[答案] A
1.下表是关于宋朝参知政事的史学记载。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宋朝参知政事(  )
记载 出处
“太祖特置参知政事以佐之” 《续资治通鉴》
“凡朝会奏事,例由宰相、参知政事,分日知印押班(即带领、带班)” 《宋史·职官志》
A.分割了宰相的财政权
B.是特殊时期设置的官职
C.是为分割相权而增设
D.专职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2.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传统“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  )
A.力图长远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B.彻底地解决了社会危机
C.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D.建立了完备的救荒体系
3.《宋史》云:“艺祖(太祖)革命,首用文吏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自时厥后,子孙相承。”由此反映出宋朝治国的特点是(  )
A.无为而治
B.设置南、北面官
C.崇文抑武
D.强化君主专制
4.王安石于熙宁二年颁行均输法,以朝廷的支出所需界定调运的数量,可以“徙贵就贱,用近易远”“从便变易蓄买”;熙宁五年颁行市易法,商贩可以金银产业为抵押向市易机构赊购货物贩卖,加息一分或二分。这两项措施有利于(  )
A.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
B.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
C.保障农民的生产生活
D.增强军队的作战能力
5.金世宗在位期间,金朝进入鼎盛时期,被称作“大定之治”,其本人被百姓誉为 “小尧舜”。“大定之治”“小尧舜”的说法,反映出(  )
A.金政权完成封建化
B.北方各族民族矛盾消除
C.北方民族交融加强
D.当时金朝的统治最清明
6.(2022·广州高一检测)元世祖中统年间,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由此,古代中国(  )
A.三省六部制度得以确立
B.开始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
C.尚书省下降为监督机构
D.中书省成为最高军事机构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藏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春秋·管仲
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收获谷物)以资商,则商病。故农商之势,常若权衡。
——明·张居正
材料二 农为国家急务。所以顺天养财、御水旱、制蛮夷之原本也。
——宋·钱彦远
材料三 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史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
(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不同的经济思想,并说明两者目的上的相通之处。
(2)结合北宋王安石变法内容,说明变法是如何体现材料二主张的。
(3)材料三中张之洞评价了王安石变法。你如何看待他的评价,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这是单页眉,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回顾初中 展望高中
1.四大发明
2.宋词、元曲
3.书法与绘画 通过了解两宋的科技与文化,认识宋朝在科技与文化方面的新变化
一、宋元时期的科技
活字 印刷术
发明 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影响 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指南针
发展 战国“司南”——北宋指南针
影响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火药
发明 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影响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二、宋元时期的文化
1.宋词
作者 代表作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李清照 《一剪梅》《声声慢》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2.元曲
(1)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3.绘画
朝代 代表人物 代表作 特点(或内容)
宋朝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描绘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
元朝 赵孟 《秋郊饮马图》 他的作品被称为“神品”
4.书法:宋元时期,盛行行书。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书法家:赵孟。
[经典回顾]
1.(2020·四川绵阳中考)“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结论逻辑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隋唐实行科举制 形成了人人平等的社会
B 文成公主入藏 中央实现对西藏的行政管辖
C 宋太祖“杯酒释 兵权” 导致地方藩镇割据
D 张择端《清明上 河图》 反映了北宋城市经济繁荣
2.(2020·湖北黄石中考)北宋有位文豪,曾与我们黄石地区的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游览我市阳新境内银山时,手书“铁壁”二字,后人作摩崖刻,至今犹存。这位文豪是(  )
             
A.苏轼 B.苏辙
C.苏洵 D.王安石
3.(2020·山东枣庄中考)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用于“罗盘”导航技术,到13世纪末才被欧洲水手掌握,中国的海船开始使用指南针则是在(  )
A.唐朝初年 B.北宋末年
C.元朝末年 D.明朝初年
4.(2020·湖北黄冈中考)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与革新很难推广和服务于社会,如北宋活字印刷术直至明朝时期仍未推广。而15世纪末,印刷术传入欧洲后,大量印刷人文思想著作和大众文学,促进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正如鲁迅所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出现这种现象的决定性因素是(  )
A.落后保守的思想
B.行业之间的隔绝
C.分散的小农经济
D.封闭的技艺传承
5.(2020·湖南郴州中考)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载:“舟师(船上的技术人员)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从材料中可知这本书最早成书于(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一、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1.经济重心南移
(1)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寡的格局也已定型。
(2)元朝的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了大运河。
(3)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
2.社会的变化
(1)社会阶层观念的淡化:宋朝科举制度更加强调公平竞争,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
(2)人身依附关系的减轻:宋朝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也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
(3)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懈:宋朝时,朝廷对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加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
二、科技
1.宋朝
(1)北宋工匠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2)火药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出现爆炸型火器、管形射击火器。
(3)造出了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4)沈括所著《梦溪笔谈》总结和记载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
2.元朝
(1)郭守敬:制作天文观测仪器,主持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授时历》。
(2)王祯:编撰的《农书》汇集北方和南方农业技术,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
三、文学艺术
1.宋词
(1)原因:两宋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士大夫的著名词作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2)派别: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
2.元曲
(1)特点:包括散曲和杂剧,更加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
(2)意义: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3)代表作家:关汉卿、王实甫等。
3.书法:更加追求个性,不拘法度。
4.绘画:以山水画最为突出。
四、程朱理学
1.主张
(1)“理”是世界的本原。
(2)“存天理,灭人欲”。
(3)方法论:格物致知。
2.影响
(1)积极:①为皇权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适应了封建统治者的需要。②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③有利于促进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2)消极:强调“三纲五常”和尊卑等级观念,压制和扼杀人的自然欲求,禁锢人们思想,阻碍了后期社会的变革。
知识点一 宋元科技的影响
【例1】 (2020·山东威海高二期末)正如西方学者所言:“西方世界现代文明进程中的几乎每一项成就,都以不同方式与印刷术的引进与发展有联系。”该学者旨在说明印刷术(  )
A.是四大文明成就之首
B.推动了西方近代化的进程
C.影响欧洲文化的发展
D.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的萌发
[解析] 根据材料“西方世界现代文明进程中的几乎每一项成就,都以不同方式与印刷术的引进与发展有联系”可知,印刷术的引进与发展,推动了西方的发展。
[答案] B
知识点二 宋代文学的特点
【例2】 (2020·四川资阳高一期末)“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该词(  )
A.清新婉丽 B.雄浑豪迈
C.通俗易懂 D.雄奇瑰丽
[解析] 据材料“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可知为宋代岳飞所作的《满江红》,属于豪放派。
[答案] B
知识点三 程朱理学的社会影响
【例3】 (2020·江苏如皋高二调研考试)据《史记》记载:因为父亲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被迫逃到吴国,后引吴军攻破楚国而复仇。宋代以后,批判伍子胥不忠的观点愈演愈烈。这主要是因为(  )
A.血缘宗法观念的削弱
B.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
C.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
D.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
[解析] “宋代以后,批判伍子胥不忠的观点愈演愈烈”是因为受到程朱理学三纲五常思想的影响,君为臣纲,臣子不得背叛君主。故C项正确。
[答案] C
1.(2022·青岛高一检测)宋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官方在边界设置“榷场”。“榷场”指(  )
A.娱乐场所 B.贸易场所
C.军事要塞 D.行政机关
2.宋朝儒学复兴,其中程朱理学一派影响最大。理学认为人生的目标应当是(  )
A.为生民立命
B.存天理,灭人欲
C.为天地立心
D.秩然而各得其所
3.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科技成就是(  )
A.地动仪 B.火药
C.造纸术 D.活字印刷术
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该宋词的风格特征是(  )
A.刚健豪放 B.婉约含蓄
C.朴素写实 D.沉郁悲壮
5.“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可以用来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
A.坊市制度被打破
B.话本和散曲
C.风俗画和文人画
D.元曲和京剧
6.唐宋时期美术家地域分布统计表如下,某研究者据此得出“经济重心南移导致文化重心南移”的结论。该研究者(  )
比较项 中原 地区 长江中下游 地区 东南沿海 地区 其他 地区
唐朝 73% 11% 6% 10%
北宋 63% 17% 10% 10%
南宋 6% 26% 65% 3%
  ——据俞建华《中国美术家人名词典》(赵雅辞统计)整理
A.能严谨地进行历史推论
B.准确运用了唯物史观
C.忽视了政治因素的影响
D.所依据的史实不正确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
材料三 儒家学说中有下列名言警句:“民为邦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博施济众”“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养浩然之气”“舍生取义”“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
(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主张。这一主张对儒学地位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理学的核心思想及本质。
(3)根据材料三,说明儒家思想在当代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这是单页眉,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回顾初中 展望高中
1.加强君主专制
2.八股取士
3.对外关系 通过了解明朝强化君权的措施及对外关系,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和对外关系方面的新变化
一、朱元璋强化皇权
1.措施:(1)地方:①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②分封诸子为王。
(2)中央:①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
②军事上分散兵权。
(3)实行“厂卫”制度: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东厂。
2.影响:各部门互不统属,互相牵制,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二、八股取士
1.内容: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2.影响
(1)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2)阻碍了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三、对外关系
1.郑和下西洋
(1)概况:1405—1433年,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特点:时间长,规模大,次数多,航程远。
(3)意义:郑和下西洋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2.戚继光抗倭
(1)概况:①1561年,台州九战九捷。
②先后消灭福建、广东的倭寇。
(2)意义:巩固了东南海防,保障了沿海人民的生命安全。
(3)评价:戚继光抗倭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戚继光是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
3.1553年,葡萄牙攫取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经典回顾]
             
1.(2020·广西桂林中考)明朝有位叫钱宰的官员,因为每天都要早起上朝,在家写了一首打油诗发牢骚,其中有一句“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朱元璋第二天就对他说,我并没有“嫌”你,改成“忧”字更合适。朱元璋这么快就知道这首诗的内容是通过(  )
A.丞相 B.六部
C.监察机构 D.大都督府
2.(2020·广西南宁中考)明太祖朱元璋立下“祖训”,要求以后子孙做皇帝“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处以重刑”。朱元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控制思想 B.发展经济
C.强化皇权 D.巩固边疆
3.(2020·山东聊城中考)“(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明史》中的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明朝(  )
A.君臣关系融洽 B.反对铺张浪费
C.君主专制加强 D.饮酒之风盛行
4.(2020·广西贵港中考)据《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材料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
A.炫耀明朝国威
B.加强与外国的友好往来
C.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D.增加中国的海外贸易
5.(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明朝著名将领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诗中的“危”指的是(  )
A.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B.台湾被殖民者强占
C.西北地区遭受侵略
D.东北地区遭到入侵
一、明朝的统治
1.明朝的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
2.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1)废除宰相制度:①目的:加强皇权。
②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加重皇帝政务负担,影响行政效率。
(2)设立内阁制度:①设立:明成祖时。
②职能:票拟。③实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仅备顾问,不参与决策。
(3)宦官专权的出现:①原因:宦官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②表现:获得协助皇帝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负责提督东厂和控制锦衣卫。
二、明朝的对外关系
1.郑和下西洋
(1)概况:15世纪前期,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评价:①积极: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②消极:其目的主要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后来未能持续。
2.戚继光抗倭
(1)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
(2)在福建、广州与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
3.西方的侵扰
(1)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获得了在濠镜澳的租住权。
(2)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据了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
知识点一 君主专制的加强
【例1】 (2022·徐州高一检测)万历六年,内阁首辅张居正因葬父归乡二月,出京时,“六部官员相送”,还朝时,“居正所过,守臣率长跪,抚按大吏越界迎送,身为前驱道经襄阳,襄王出候,要居正宴。虽公侯谒王执臣礼,居正具宾主而出。过南阳,唐王亦如此”。上述情况反映出(  )
A.内阁首辅位高权重
B.相权威胁皇权
C.内阁直接统领六部
D.专制皇权强化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的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法定机构,其权力来源于皇帝的信任,因此D正确,A、C排除;明太祖朱元璋就已经废除了宰相制度,B排除。
[答案] D
知识点二 海禁政策的影响
【例2】 (2022·山东德州高一月考)《论南洋事宜》记载:“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而随着海禁政策的强化,“渔樵不通,生理日蹙,海上居民转而为盗。”据材料可知,海禁政策(  )
A.破坏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B.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C.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有利于抵制西方列强殖民侵略
[解析] 在未实施海禁政策之前,“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在海禁政策实施以后,原本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被打破,导致出现了“渔樵不通,生理日蹙,海上居民转而为盗”的现象,据此可知,海禁政策破坏了东南沿海的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不安定局面的出现。
[答案] A
知识点三 对外政策的目的
【例3】 (2020·山东日照高一期末)洪武二十三年,明太祖命令沿海卫所装备海船:“诏滨海卫所每百户置船二艘,巡逻海上盗贼。”此命令旨在(  )
A.增强海战力量抗倭
B.保护中外贸易往来
C.遏制民间海上走私
D.抵制欧洲殖民入侵
[解析] 根据题干中“诏滨海卫所每百户置船二艘,巡逻海上盗贼”可知该现象体现了明朝的“海禁”政策,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禁”政策主要针对民间的海上走私。
[答案] C
1.“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推行经贸和文化交流,舰队这么强大却没有进行过任何侵略,而是调解纠纷,打击海盗。”此材料评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张骞通西域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2.有学者指出,在张居正之后,“一个个阁臣在舆论的攻击中神情懊丧……(阁臣)无人敢担当……没有了内阁的中枢支柱,明代便在后张居正时代迷失了方向,不可能将政治与社会引向正确的发展轨道”。该学者意在强调晚明时期(  )
A.阁臣懒政导致内阁衰败
B.阁权式微加速王朝衰亡
C.中枢权力机构荡然无存
D.内阁严重冲击皇权专制
3.明代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这一权力称为(  )
A.“下旨” B.“封驳”
C.“批红” D.“票拟”
4.戚继光和郑成功的共同之处是(  )
A.抗击了欧洲殖民者的入侵
B.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C.巩固了明朝的统治秩序
D.使台湾回到了祖国怀抱
5.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6.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评价明朝第三任皇帝明成祖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时说:“中国在争夺世界权杖的比赛中输了一局。”他的理由可能是(  )
A.迁都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B.迁都不利于经济重心南移
C.迁都不利于中国参与海洋开发
D.迁都后明朝长期处于北方边患威胁下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为了独揽大权,一方面采取措施削弱丞相的权力,如从建元元年到建元六年,短短六年之内,就罢免了卫绾、窦婴、许昌三位丞相;剥夺丞相“主臣”“除吏(任免官吏)”的人事大权等;另一方面,为了弥补因削弱相权而带来的空缺,汉武帝提拔了一批出身低微但又才华横溢的文人、近臣,并让他们参与朝政,从而培养出了一批紧密团结在自身周围而又能与丞相为首的官员分庭抗礼的内朝官。
——摘编自郜金山《汉武帝时期朝议制度的研究》
材料二 明成祖永乐初年,阁臣的地位还较低,大都是些编、检、讲读之官,没有官署,行政上与诸司没有从属关系——“不得专制诸司”,阁臣主要奉皇帝旨意办事。……自宣宗后,入职文渊阁的大臣均相继晋尚书,且日后大学士居内阁,官必以尚书为尊,这些都标志着内阁成员地位的提高,也为阁权在其强势时期凌驾于部权之上提供了契机。内阁根据上谕草拟诏敕,但如果内阁认为上谕有假或不妥,则可以封还上谕,等皇帝再示明白之后方可草拟。
——摘编自张海英《明代内阁制度的盛与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设立内朝的原因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汉代内朝与明代内阁的共同点,并分析明代内阁制度的变化。
          (这是单页眉,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回顾初中 展望高中
1.军机处
2.文字狱
3.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了解清朝时期政治和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一、军机处的设立
1.设立者:雍正帝。
2.职责: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3.作用: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二、文字狱
1.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2.时间: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最为严重。
3.影响:摧残了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三、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表现
(1)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2)兴修水利。
(3)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2.作用
(1)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2)推动了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
四、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反映我国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商业
(1)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市镇及商业大城市。
(2)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比如:晋商和徽商。
             
[经典回顾]
1.(2019·山东潍坊中考)有人估算,十七、十八世纪,约占世界总产量一半的白银输入中国,大多成为流通货币。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君主专制强化 B.商品经济发达
C.科技领先世界 D.农业经济衰落
2.(2020·江苏南通中考)苏州盛泽镇在明朝中期还是一个普通的村落;而到明末,“那市上两岸绸业牙行,约有千百余家”。可见,盛泽镇的繁荣主要得益于(  )
A.棉纺织基地的出现
B.全国性商贸中心形成
C.丝织业的快速发展
D.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3.(2020·广西梧州中考)明清时期出现了一些大的商帮。有“无徽不成镇”的说法。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经济重心南移
B.商品经济发展
C.手工业技术进步
D.自然经济的瓦解
4.(2020·贵州毕节中考)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隋文帝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宋太祖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明太祖“废丞相,设三司”;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以上帝王这样做的共同目的是(  )
A.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B.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C.推进政治经济改革
D.杜绝官员贪污腐败
5.(2020·广东深圳中考)清朝翰林官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雍正帝因此将其革职,又派人查他的诗集,以诽谤朝廷的罪名将其治罪。这反映清朝前期(  )
A.大兴文字狱
B.八股取士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焚书坑儒
一、清朝的统治
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奏折制度:①内容:康乾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②影响: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2)军机处:①职责: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②影响: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3)大兴文字狱:①概况:清朝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非常严密,频繁制造文字狱。②影响:对思想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
二、清朝加强边疆管理的措施
1.东南:设台湾府。
2.东北:进行雅克萨之战,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3.西北:①击败准噶尔部,设立盟、旗,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4.西藏:①册封达赖、班禅。②设驻藏大臣。③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5.西南:平三藩、改土归流。
三、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
(1)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玉米、甘薯等)。
(2)多种经营与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
(3)农业生产区域分工的出现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升。
2.手工业
(1)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2)新的经营方式出现(开设工场,自由雇佣劳动)。
3.商业
(1)白银大量流入并实现货币化。
(2)长途贸易和大额贸易的发展。
(3)区域性商人群体出现。
(4)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知识点一 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例1】 (2020·山东德州高一期末)清朝初期,实行贵族共议大事制度,议政王大臣会议中“诸王大臣签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之后,改变了这一局面的措施是(  )
A.设军机处 B.设立内阁
C.废除丞相 D.权分六部
[解析] 议政王大臣会议威胁皇权,雍正时设军机处处理政务。
[答案] A
知识点二 巩固边疆的措施
【例2】 (2020·辽宁盘锦高一期末)清朝前期采取有利于巩固西北地区统治的重要措施是(  )
A.设立宣政院
B.实行金瓶掣签制度
C.设立台湾府
D.设立伊犁将军
[解析] 1762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答案] D
知识点三 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例3】 (2020·北京大兴区高一期末)明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化速度的加剧,随之而来的则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以及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道光《苏州府志》记载晚明(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这是单页眉,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参 考 答 案
衔接点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初中知识再现
1.B 根据题干“齐”“鲁”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众多诸侯的产生主要是通过分封制,齐、鲁名称都源自西周分封制时的诸侯国,故选B项。
2.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袭制是夏朝开始,分封制是西周开创的政治制度,是西周与商朝在政治上的最大不同。郡县制是秦始皇开始推向全国的,行省制度是元朝开始的政治制度。
3.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故①是商。东汉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魏、蜀、吴三国时期,故②是三国。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618年,隋朝灭亡,唐朝建立。故③是隋。
4.A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商朝时期的文字,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故选A项。
5.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是东周时期,甲骨文开始用于记事是从商朝开始的,A符合题意,故选A。B、C、D都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社会变化,不符合题意,排除。
巩固提升 针对训练
1.A 本题抓住关键信息“舜乃豫荐禹于天”,这体现的是根据推举和考察继位的禅让制,故本题选A。
2.C 西周将宗族或亲信插到地方,根本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故选C项。
3.B 本题抓住题干的关键信息“嫡长子”,宗法制的核心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故本题选B。
4.C 由材料“以华夏为中心的天下,逐渐形成了松散的方国联合共同体”可知分封制下形成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推动国家的统一,故选C项。
5.A 甲骨文是考古发现的商朝的文字,因此是研究商朝的一手史料,故①正确;文字中的记载都与“商王占卜”有关,反映了商朝王权色彩浓厚,故②正确;从所记载的内容可以看出,甲骨文记录得非常详细、翔实,说明甲骨文能够说明商朝历史细节,故③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
6.B “天子之于诸侯,诸侯之于大夫,犹大宗之于小宗也”说明天子与诸侯的关系如同家族中大宗与小宗的关系,国家统治关系与家族管理体系模式相同,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特征,故选B项。
7.(1)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政权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了“家国一体”的局面。
(2)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和“家”密切结合;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衔接点二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初中知识再现
1.B 原始农耕时期,生活在我国北方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应以种植粟为主;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到了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进一步推广,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宋朝时期,水稻产量居粮食作物首位,而非小麦;唐朝时期,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和筒车。故本题选B项。
2.C 春秋时期,牛耕和铁制农具的出现,为扩大耕地提供了条件。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为了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国纷纷进行变法。因此,选择C项。
3.D 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在秦国树立起尚武的精神,北宋却重文轻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时代背景不同,历史使命不同。故选D项。
4.A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商鞅担任秦孝公的国相,为秦国开启了帝王之业。因此,题干材料说明的是商鞅变法成效巨大,故选A项。
5.C 道家提倡道法自然,自然无为,提倡与自然和谐相处,政治思想是以人为本、无为而治,提出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主张的是道家,C项符合题意。
巩固提升 针对训练
1.C 分封制下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结构,楚君属于诸侯,自封为王体现了对分封制的破坏,故选C。
2.B 材料表明商鞅变法时期实行“分异令”,此举目的是分家立户,鼓励发展小农经济,其中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的土地性质属于农民土地所有制,这种做法也间接地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故选B;分户独立经营与人口增长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材料的目的是发展小农经济,促进社会局面的稳定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材料是促进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不是阻碍其发展,排除D。
3.A 结合所学可知,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其思想核心是“仁”,故选A;“相生相胜”是五行学说,排除B;“道”是道家的思想核心,排除C;“非攻”是墨家的思想主张,排除D。
4.C 申不害认为韩昭侯设置了法度却又听从身边人的请求,导致法度难行,应该见到了功劳再给予奖赏,根据才能来授予官职,这冲击了传统政治,故选C项。
5.A 根据材料“需要对‘礼’赋予‘法’的刚性”可知,荀子主张礼与法结合,故选A项。
6.C 根据所学,战国时期墨家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还提出了“尚贤”的政治主张,代表的是中小手工业者的利益即下层平民利益,故选C;战国时期儒家代表孟子提出“仁政”、民本思想,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荀子主张礼法兼施,提出“性恶论”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排除A;战国时期法家代表韩非主张以法为工具治理国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排除B;战国时期道家代表庄子崇尚逍遥自由,主张天道无为,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排除D。
7.(1)思想:使人民富裕;注重社会教化。目的:面对社会大变革时期,礼崩乐坏,为了缓和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2)材料二提出重农抑商和富国富民思想。商鞅变法采取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重农抑商的措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为国家富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衔接点三 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
建立
初中知识再现
1.C 秦朝建立后,为加强对官员的监察,秦始皇时期设置了御史大夫,故选C项;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太尉管理军事,县令是地方行政长官,均与“监察”无关,排除A、B、D项。
2.B 根据题干信息,秦实现统一后,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还建立了皇帝制度,确立了君主专制。可以推断出符合描述的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故选B项。
3.A 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称“焚书坑儒”。故选A项。
4.D 秦朝时期经济上改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以秦国旧行的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用商鞅时制定的度量衡标准器统一全国度量衡,文化上实行书同文,D项符合题意。
5.C 灵渠的凿通,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C项符合题意。
巩固提升 针对训练
1.C 据材料“从秦设置丞相开始到秦灭亡的百余年中,担任秦相要职者共24人,而国籍可考的17人中,有16人是以客的身份任相”可知秦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允许其他诸侯国的人才出任宰相,故选C项。
2.C 抓住本题的关键信息“监察百官”,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故本题选C。
3.B 由材料可知灵渠接通了湘水和漓水,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故选B项。
4.A 秦始皇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包括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故本题选A。
5.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秦之前,地方行政制度是分封制,在秦之后,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县制,分封制在本质上属于贵族政治,郡县制在本质上属于官僚政治,故选B;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是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后建立的,在这之前还没有出现封建专制统治,排除A;在分封制之下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而郡县制是以皇帝的任免为基础的,不是血缘关系,排除C;在秦朝建立之后,才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D。
6.C 由材料“秦始皇弃儒生建议的简单质朴的原始祭山仪式而不用,而是亲自登上泰山之巅,并立石歌颂其德明其得封也”可知秦始皇的目的是把皇权与天命相结合,彰显皇权来源的正当性以维护统治,故选C项。
7.(1)举措:首创皇帝制度,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2)条件:国家统一;百家争鸣提供了各种治国学说。
(3)影响:对秦朝:巩固了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
对后世:后世的政治制度在秦朝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权力的统一与集中成为后世王朝的总体趋势。
衔接点四 汉代——统一多民族封建
国家的巩固
初中知识再现
1.A 由材料“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可知,贾谊建议汉文帝重视发展农业,以农为本。汉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A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勤俭、道德教化和减轻赋税的信息,排除B、C、D项。
2.A 汉文帝在历史上以节俭著称,他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以身作则,在位20年,生活简朴,宫室、园林以至车骑都没有增加。结合题目的关键“汉文帝”“不受献”“令四方勿来献”,可知选A项。
3.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大大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故选A项。
4.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信息指的是西汉为打破诸侯王势力强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颁布了“推恩令”,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使西汉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A项符合题意。
5.D 结合所学知识,根据题干可知,光武帝刘秀颁布诏书,以为今边郡盗谷五十斛即定为死罪,是开酷吏妄杀之路,故宣布废除此法,与内地郡国相同。因此,这道诏令所反映的统治措施是废除酷法,减轻刑罚,D项符合题意。
巩固提升 针对训练
1.C 中朝官员品级较低,易于皇帝控制,逐渐成为决策机关,以丞相为代表的外朝渐为执行机构,这种变化有利于削弱丞相权力而加强皇权,故选C项。
2.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汉武帝统治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设置十三州刺史,以加强对地方上的监察,故选B项。
3.D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秦朝的“定法家于一尊”,再到西汉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反映在思想上是由多元走向统一,反映在政治上就是从分裂走向统一,故选D项。
4.A 公元前60年,为了管理统一后的西域,西汉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境内)设置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开始行使国家主权,故选A;唐太宗为了加强对西突厥地区的管理,640年在高昌设立了安西都护府,排除B;702年,武则天于庭州置北庭都护府,管理西突厥故地,仍隶属于安西都护府,排除C;1295年,元朝设立了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排除D。
5.D “丝绸之路”把西汉同中亚、西亚、欧洲和非洲许多国家联系起来,促进了它们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文化的交流,故D正确。“丝绸之路”开通并不能“消除”匈奴威胁,排除A;“丝绸之路”传播东方文化,不会延缓少数民族封建化,也不会导致西域地区野蛮落后,排除B、C。
6.B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得人类书写更为方便,符合题意“影响人类历史进程”,故选B;《伤寒杂病论》系东汉张仲景所著,排除A;麻沸散传说是华佗发明,排除C;蔡伦没有传播道教或佛教,排除D。
7.(1)不同:春秋战国时期主张藏富于民,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甚少;汉武帝时期主张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与民争利,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较多。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频繁;社会生产力进步,农业和工商业发展,经商逐利思想渐浓;小农经济产生;为了富国强兵、赢得战争胜利,重视耕战。汉武帝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富商大贾实力强大,影响中央集权;王国问题亟待解决;对匈奴的战争导致政府财政困难;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衔接点五 三国至隋唐政权更迭
和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初中知识再现
1.D 科举制强调以才能为选官标准。科举制度创造出一种相对客观、公平的选拔机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高位的局面,国家可以选拔更多真正有用的人才。科举制还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读书风气的盛行,D项符合题意。
2.B 隋文帝时废除前朝世家大族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的选官制度,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考试的正式确立。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直到清末才废除。故科举制度最直接的作用是为普通士人做官参政提供了机会,选B项。
3.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李世民,年号贞观,他统治时期,广纳贤才,知人善用,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职责,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历史上称他统治时期为贞观之治,故C项符合题意。
4.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唐朝在政治上,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故材料中“在上有”的制度是指三省六部制,故选C项。
5.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在位20多年,他吸取了隋朝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他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A项对联提到了“吸隋训”“贞观之治”。所以A项是描写唐太宗的。
巩固提升 针对训练
1.A 魏晋时期,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是士族,政治上拥有特权,经济上实力雄厚,生活习俗上崇尚奢华,故A符合题意。
2.B 据材料可知,隋文帝设立的官仓都在黄河沿岸交通枢纽要地,便于利用黄河及广通渠运粮到京师,这有利于保障都城的粮食供应,故选B;隋代官仓的设置与商品经济无关,更体现不出“新突破”,排除A;把关东地区的粮食集中在黄河沿岸交通枢纽要地,不能体现南北方的经济交流和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排除C、D。
3.C 《步辇图》展现的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据此可知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仰慕唐朝先进文化,并且,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据此可知,《步辇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先进文明对周边民族的向心力,故选C。《步辇图》反映的是唐蕃和亲政策,而不是“册封制度”,排除A;松赞干布多次向唐朝遣使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这不是“派使者”的表现,排除B;和亲加强了唐朝和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而不是加强对吐蕃的管理,排除D。
4.D 据材料“进士及第”并结合所学可知,这种选官制度是隋唐时期分科取人的科举制,D正确。世袭制主要是依靠血缘继承官位,与材料中依靠成绩取得进士不相符,排除A;察举制以品德作为选官标准,排除B;九品中正制选官以家世为标准,与材料也不相符,排除C。
5.C 据材料“三省长官协助皇帝做出决策”可知,唐代的政事堂制度,宰相集体议事,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故选C项。
6.B 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故选B;魏晋时期实行租调制,排除A;租庸调制是唐前期实行的赋税制度,其征税依旧以人丁为主,排除C;均田制不属于赋税制度,排除D。
7.解析:第(1)题相同点,据图可以看出,东西两市的中间设管理机构,四角设邸,商铺分布于四周且同类商铺集中分布。不同点,西市商铺密集度更高。第(2)题第一问现象,考生可回答流行少数民族文化或异域文化。第二问原因,可从政治、经济、文化及对外政策方面回答,如政治安定,经济发达,丝绸之路畅通,文化繁荣,开明的民族政策及对外政策等,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相同:市的中部设管理机构;四角设邸;店铺商行分布四周;同类商行分布相对集中。不同:西市商铺更密集。
(2)现象:流行少数民族文化、异域文化盛行(或“胡风”盛行)。
原因:唐朝繁盛,有强大吸引力;对外交通发达(或丝绸之路畅通);民族政策、对外政策开明。
衔接点六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初中知识再现
1.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诗是主要文学形式,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故有唐诗的说法,故B项符合题意;汉朝、宋朝和元朝的主要文学形式分别为汉赋、宋词、元曲,故A、C、D项均不符合题意。
2.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开放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交融进一步加强。据题干信息可知,是中原人学习少数民族音乐、骑射等,这体现了民族交融,相互学习,D项符合题意。
3.B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直面社会现实,具有“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诵”的特点,B项符合题意。
4.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是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促进了中外交流,丰富了唐代文明,提高了唐朝的国际地位,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A项符合题意。
5.B 由材料可知,这位高僧是鉴真。鉴真应日本圣武天皇的约请,六次东渡,历尽艰辛,终于在天宝十三年(754年)携同弟子到达日本,鉴真不仅把律宗传到日本,而且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也传到了日本,为传播唐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故选B项。
巩固提升 针对训练
1.B 诗句描述了魏晋时期寺庙林立的景象,反映了佛教思想的盛行,故选B;儒学在宋代发展到理学阶段,排除A;道教与材料中的寺庙无关,排除C;儒学依旧是官方正统思想,没有被取代,排除D。
2.D 材料分别体现了农民、渔者、淘沙客的辛苦劳作,说明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的来源,故选D;材料涉及下层人民生活,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A;材料是对下层百姓生活的描写,非宫廷文化,排除B;材料强调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的来源,不涉及文学创作推动社会阶层流动,排除C。
3.C 东晋画家顾恺之潜心研究绘画理论,提出“以形写神”, 《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是其传世佳作,故选C;《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排除A;《游春图》是隋朝画家展子虔创作的绘画作品,排除B;《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的风俗画,排除D。
4.A 据材料“边上有一行字……‘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印卖咒本’”可知,唐刻古梵文经咒《陀罗尼经咒》产自成都,说明四川地区已出现雕版印刷术,故选A项。
5.D 据材料“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雕版印刷术促进了“经籍……流布”,即促进文化的发展传播,故D项正确。
6.A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敦煌”“胡”,依据所学容易得出《胡旋舞》反映了隋唐乐舞深受西域和周边邻国的影响。
7.(1)共同点:赞美唐文化的高度发展。
(2)原因:中国的潜力;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唐代的政治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巩固;科举制的确立;经济的繁荣,特别是城市的发展;对外开放和文化多元;佛教的东来注入新的文化成分。
(3)启示:我们既要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又要吸收外国文化的长处,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变潜力为发展的优势。
衔接点七 辽宋夏金元的统治
初中知识再现
1.C 材料主要说明的是“文人治国”。宋朝从中央到地方均为文官,基本消除了造成地方割据和威胁皇权的种种因素,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
2.A 根据题干可知,北宋读书人地位高,军人的地位很低,表明宋朝重文轻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推行重文轻武政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故选A项。
3.D 根据题干可以推断出描述的是加强对兵权的控制,防止出现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项;北宋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削弱武将权力,并未导致武将专权,排除A项;北宋用一半的兵力驻守京师,加强对兵权的控制,并未体现分割宰相权力和提高了文官地位,排除B、C项。
4.D 为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D项符合题意。
5.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故选C项。
巩固提升 针对训练
1.C 根据材料“凡朝会奏事,例由宰相、参知政事,分日知印押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参知政事的设置是为了分散宰相的权力,故选C项。
2.A 由材料“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可知王安石通过招募饥民,兴修水利的方式赈灾,一方面救济了灾民,一方面发展了水利,进而恢复和促进农业生产,有利于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的生计问题,故选A项。
3.C 材料太祖“首用文吏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可见宋朝治国的特点是崇文抑武,故选C项。
4.A 据“以朝廷的支出所需界定调运的数量……加息一分或二分”可以看出均输法和市易法均有利于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故选A项。
5.C “天下大治”是中原传统文化对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历史的赞誉;“尧舜”是中原传统文化中理想君主的象征。金世宗时期被称为“大定之治”,本人被称为“小尧舜”,反映出北方少数民族接受了中原传统文化,故选C。
6.B 根据材料,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为我国省制的开端,开始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故选B;元朝变三省制为一省制,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排除A;元朝的监督机构是御史台,排除C;元朝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排除D。
7.(1)管仲主张重视农业生产;张居正认为农商并重。相通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2)王安石在变法之初就提出“理财为方今先急”,而“理财以农事为先”,制定了一些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措施,如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3)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存在偏见,失之片面。只看到变法剥夺民众导致社会动乱的一面;没有看到变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加强国家军事力量,一定程度上改变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重要作用。
衔接点八 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初中知识再现
1.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反映了北宋城市经济繁荣,故选D项。
2.A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北宋时期苏轼游银山时,手书“铁壁”二字,后人做成摩崖石刻,有银山铁壁之称,至今仍清晰可见。B、C、D项不符合题意,A项符合题意,故选A项。
3.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用于“罗盘”导航技术,到13世纪末才被欧洲水手掌握,中国的海船开始使用指南针则是在北宋末年,故B项符合题意。
4.C 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可知,鲁迅揭露了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出现这种现象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当时分散的小农经济,故选C项。
5.B 北宋朱彧的《萍洲可谈》是中国宋代记述有关典章制度、风土民俗及海上交通贸易等的笔记体著作。北宋时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B项符合题意。
巩固提升 针对训练
1.B 根据材料“宋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可知,“榷场”是在边界进行贸易的场所,故选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娱乐场所是瓦肆,排除A;军事要塞与材料“宋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不符,排除C;行政机关与材料“宋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不符,排除D。
2.B 根据所学,理学认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人生的目标应当是“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故选B项。
3.D 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欧洲人加以借鉴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故选D项。
4.B
5.C 风俗画是世俗化倾向,文人画是高雅文化倾向,故选C项。
6.C 文化重心的南移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且中国古代文化是为政治服务的,文化重心的变化除了受经济因素影响也会受政治因素影响,故选C项。
7.(1)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2)核心思想:理是本原;“存天理,去人欲”。本质:儒家伦理道德。
(3)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的公德意识;以人为本,和为贵的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衔接点九 明朝的政治与对外关系
初中知识再现
1.C 明代初年,沿元旧制,设御史台,监察百官,C符合题意。明太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皇帝的权力空前强化,排除A、B项;大都督府是明代初年全军最高指挥机关,排除D项。
2.C 明初官僚机构沿袭自元朝,朱元璋进行了改革。1380年,朱元璋以图谋不轨之名处死了胡惟庸和有关的官员,同时宣布废除中书省,不再设丞相,C项符合题意。控制思想、发展经济、巩固边疆在材料中均未涉及,排除A、B、D项。
3.C 由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可以推断出描述的是明朝君主专制加强,故选C项。
4.A 结合所学知识,明朝前期,国力强盛,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和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A项符合题意。
5.A 根据题干中“明朝著名将领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可以推断出描述的是明朝东南沿海倭患严重,戚继光决心抗倭,故选A项。
巩固提升 针对训练
1.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强大的船队进行和平的经贸往来、调解纠纷、打击海盗是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故选C项。
2.B 材料“没有了内阁的中枢支柱,明代便在后张居正时代迷失了方向”,反映出内阁权力地位衰败对晚明发展的负面影响,加速明王朝的衰亡,故选B项。
3.D 大学士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用小票墨笔书写,贴在各个奏章上面,称为“票拟”,故选D;“下旨”是皇帝的权力,排除A;“封驳”是三省六部制下门下省的权力,排除B;“批红”是指阁臣拟出的处理意见经皇帝审定,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排除C。
4.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戚继光沉重打击了倭寇对东南沿海的骚扰,郑成功击退荷兰人之后,台湾回归祖国,据此可知二人的相同之处是都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利益,故选B项。
5.A 据材料“以利不胜费止之”和“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据材料可知内阁成功的限制皇帝要求,对皇权起到一定限制作用,权势巨大,故选A项。
6.C 据材料“中国在争夺世界权杖的比赛中输了一局”,可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中国的政治中心处于北方,不具备参与海洋开发的地理位置,故选C项。
7.(1)原因:丞相权力严重威胁了皇权专制;削弱相权导致了中枢权力的空缺。
特点:内朝官员出身与职位低微;内朝官员皆是皇帝的亲信近臣;内朝官员可以直接参与国家决策;内朝官员可以制衡丞相为首的官员。
(2)共同点:服务于皇权专制。
变化:内阁大臣由只备皇帝顾问到可以草拟诏令;从无权管理六部到凌驾于部权之上。
衔接点十 清朝前期的政治与经济
初中知识再现
1.B 根据所学知识,货币是商品经济繁荣的产物。根据题干所述,不难看出当时中国商品经济发达。故选B。
2.C 依据题干中“那市上两岸绸业牙行”信息可知,盛泽镇的繁荣主要得益于丝织业的快速发展,因此,答案为C。
3.B 明清时期,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这些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故A、C、D项排除,答案是B项。
4.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都是帝王巩固统治的措施,共同目的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A项符合题意;严密控制知识分子与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不符,B项排除;推进政治经济改革与“隋文帝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不符,C项排除;杜绝官员贪污腐败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符,D项排除。
5.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清朝的文字狱。文字狱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使知识分子不敢有独立的见解,从而禁锢了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故选A项。
巩固提升 针对训练
1.B 雍正时设立军机处,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故选B。
2.D 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受皇帝直接监督,故选D项。
3.B 据材料可知晚明时期“白银大量流入”丰富了中国的货币供应,为中国实现白银货币化和商品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有利于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故选B项。
4.C 据材料“明代营建紫禁城所用巨木大多出自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山西等省,政府征用民夫数十万,通过江河、运河等渠道,运输里程长达数千里”,可知明代时南北交通相对发达,便利了长途贸易,故选C项。
5.A 清朝制定了针对蒙古族、藏族、回族以及西南少数民族的专门法规,因俗而治,有利于中央加强管理地方,故选A项。
6.C 根据材料“诸凡皇帝颁定的制、诏、诰、敕,例由内阁草拟发出,下属臣僚向皇帝所进的题、奏、表,亦经内阁票签”可知内阁虽为百官之长,但也只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故选C项。
7.(1)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出现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成为商业中心);海外(对外)贸易空前繁荣。
(2)商业资本活跃;形成商帮;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白银成为流通的主要货币。
衔接点十一 两次鸦片战争
初中知识再现
1.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严重损害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C项。
2.C 根据题干中“向近代社会艰难转型”,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独立完整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可以推断出描述的是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选C项。
3.A 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在中外交涉中,清政府因见西方列强侵华舰船均悬挂本国国旗。于是,在1866年,总理衙门确定大清黄龙旗为中国的第一面国旗。由此可见列强侵略推动清政府产生近代国家意识,确定了中国自己的国旗,A符合题意。
4.D 结合所学知识,由材料可知,这反映的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入北京,还闯进圆明园,掠夺珍宝。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5.A 结合所学知识,根据“19世纪60年代初”“远征行动”“英法”等信息判断可知这次“行动”应该是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与清王朝之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在这次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火烧了圆明园,故选A。
巩固提升 针对训练
1.A
2.C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扩张性,而英国殖民者之所以将其称为“通商战争”,是为了掩饰这场战争的侵略性,故选C。
3.A 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打破了广州原有的外贸垄断局面,外贸中心开始转移到上海,这是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故选A项。
4.C 材料信息“惟中国将来如有特恩、旷典、优免保佑,别国得之,佛兰西亦与焉”体现了片面最惠国待遇中的“利益均沾”原则,故选C。
5.C 材料中英国以虎门销烟损害英国利益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与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涉及协定关税,故选C项。
6.A 从材料可知反映的特权是破坏中国司法主权的领事裁判权,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首次提出,1844年美国在《中美望厦条约》凭借片面最惠国待遇攫取该项特权,故选A项。
7.(1)未变的:中国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科举选拔人才的制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天朝上国、藩属进贡、华夷之分等观念;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等。
(2)变化:中国领土的主权与完整遭到了破坏,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解体: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与发展;向西方国家学习,探索强国御辱真理等等。
(3)看待: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屈辱的,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破坏,导致中国政局的动荡;另一方面也促使人们能重新认识中国自身的不足,开眼看世界,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先河。
衔接点十二 国家出路的探索
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初中知识再现
1.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因此,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故选D项。
2.B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结合题目的关键“轮船招商局”“承运漕粮兼揽商货”,可知是民用工业方面,故选B。
3.D 根据题干“虚有其表”可知,材料说明洋务运动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没有改变封建制度的“体”。因此,“虚有其表”的根本原因没有触及封建制度,故选D项。
4.C 根据所学知识,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这极大地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故选C项。
5.C 根据题干“1895年”“牛庄(辽宁省境内)”可知,这场战争发生于1895年,战场包括辽宁等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2月,日军由海城分路进攻牛庄。因此,材料中的“敌军”是指日军,故选C项。
巩固提升 针对训练
1.A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来捍卫儒家的纲常伦理,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故选A项。
2.A 材料反映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意欲通过商战实现国家富强,说明洋务派官员的商战思想承载着民族富强的希望,故选A项。
3.A 题干中“剪我最亲之藩属(朝鲜)”“威海”可知反映的是中日甲午战争,甲午战后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故选A项。
4.D 根据材料“随着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增多,英、德、法、俄等国先后在中国开设了多家银行和工厂”可知,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有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等方式,故选D项。
5.A “通商条约一旦尽撤藩篱,喧宾夺主,……生计尽夺,民何以生”,表明他们担心外国企业对中国企业的压制,加大本土企业的竞争压力,故选A项。
6.B 据材料“但是用长远的眼光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屈辱迫使人们重新进行反思,屈辱促使人们猛醒”可知,“新的起点”指甲午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故选B项。
7.(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殖民扩张使食物品种相互交流;工业文明的需要和促进。
作用:世界各地的食物品种增加,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世界物种的广泛交流,打破了食物品种的地域限制;有利于餐饮礼仪的进步和发展;加强了世界饮食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
(2)观点: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说明:鸦片战争的失败,打破了“天朝上国”迷梦。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举办军事工业,筹划海防,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工业,推动了经济近代化。创办近代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和翻译西方科技著作,推动了教育和思想的近代化。创办轮船公司、修建铁路和办电报局,推动了交通和通讯近代化。所以,洋务运动虽然是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但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衔接点十三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初中知识再现
1.B 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梁启超对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科技而没有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认识到中国科技落后,还要认识到政治制度的落后,目的是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学习西方政治制度,B项符合题意。
2.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后期,面对民族危机,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中国进行了戊戌变法,前者使日本发展成资本主义强国,后者虽然失败,但它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故D项符合题意。
3.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出自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因此,B项符合题意;A、C、D项与题意无关。
4.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作为“新政”,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它的创办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初步尝试,1912年改称北京大学,故选D项。
5.A 根据题干可知,梁启超主持的《时务报》在当时受到了极大关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在上海创办《时务报》,主要宣传维新思想。因此,《时务报》受到极大关注,也就使维新思想广泛传播,故选A项。
巩固提升 针对训练
1.C 由题干中的“1895”和“举子”等信息可知该事件是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举人发起的“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故选C。A、B、D与题干材料无关。
2.A 戊戌维新运动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背景下兴起的,救亡图存是维新变法的目的,故选A。B是变法的高潮,排除;C是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事件,排除;D是190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3.C 由材料“康有为尊奉孔子为托古改制的改革家”可知康有为为减轻变法的阻力,借孔子思想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利用儒家理论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故选C项。
4.C 从材料“特愚妄愤戾,而其术又纯出于野蛮”可看出义和团运动具有落后性,故选C;A、B、D与材料不符,排除。
5.C 《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当时中国大约4.5亿人,即一人一两,以示惩罚,《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廷成为列强在华代理人,故选C。《马关条约》使列强在华设厂正式合法化,排除A;《辛丑条约》中并没有列强割占领土的条款,排除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排除D。
6.C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C。
7.(1)措施:“除旧”主要指废八股;“布新”主要是指在各地兴办中小学堂,在京师设立大学堂等。影响:废八股对传统的儒家教育形成有力冲击,更多的读书人抛开四书五经与科考的束缚而去学习一些更有用的东西(开眼看世界),而不是沉迷于泱泱大国的心态之中故步自封;京师大学堂(新式学堂)的设立,对学术界产生了极深的震动,有利于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
(2)核心观点:戊戌变法推动中国的现代化。思想影响: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政治影响:为清末新政提供蓝本;后来受现代化思想影响的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衔接点十四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初中知识再现
1.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因此,武汉以“首义之城”永载史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因此,武昌起义导致了清朝统治的瓦解,故选C项。
2.B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辛亥革命在“破旧”方面的“首创之举”是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B项符合题意。
3.B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支持革命;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故选B项。
4.B 材料反映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华民国政府颁行法令,服饰不再表现等级划分,体现资产阶级革命派倡导的平等原则,可见政治影响社会生活,B项符合题意。
5.C 根据题干中“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促进了民主平等意识的觉醒,故选C项。
巩固提升 针对训练
1.C 戊戌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主张实行民主共和,两者都是力图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故选C项。
2.A 题中辛亥革命体现独立、民主和统一说明它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下追求民主、独立、国家富强的主题,故选A项。
3.B 代议制是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与题干中“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相符,故选B项。
4.D 梁启超的话反映了中国人才有权利管中国的事,体现了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故选D项。
5.D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而为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故选D。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民族资产阶级社会地位提高都属于内部条件,A、B错误;“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是在甲午战后,但也属于内部条件,C错误。
6.C A是陈独秀像,B是鲁迅像,C是胡适像,D是李大钊像。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故选C。
7.(1)原因:缺乏科学的革命纲领;没有发动广大民众;内忧外患不断;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与妥协性;帝国主义与袁世凯的阻挠和破坏。
(2)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因而“辛亥革命是一次政治革命”;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改变了近代中国的传统习俗,促进了教育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因而“辛亥革命又是一次文化革命”。
衔接点十五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兴起
初中知识再现
1.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故选D项。
2.C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准备”表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故“新的革命斗争”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C项符合题意。
3.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材料“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可知,“它”指的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选A项。
4.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召开。这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此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红船精神”,故选B项。
5.C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和浙江嘉兴南湖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故C项符合题意。
巩固提升 针对训练
1.D 由材料“1919年5月4日”可知,“噩耗”指的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即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故选D。
2.A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故选A。
3.A 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由此可知,这艘红船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实物史料,故选A。音像史料是声音和影像等史料,B错误;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C错误;文献史料是距离要研究的时代较近的人所写的文章或著作,是研究的重要史料,D错误。
4.D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国民革命失败的标志,排除A;“宁汉合流”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排除B;皇姑屯事件中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排除C;张学良“东北易帜”标志着囯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故选D。
5.D 材料“八七会议上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说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D正确;A是遵义会议的内容,排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是在秋收起义后,排除B;C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意义,排除。
6.D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选D。A涉及的是井冈山根据地建立,排除;B是中共一大,地点在上海和嘉兴南湖,排除;C涉及的是南昌起义,排除。
7.(1)信息: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原因: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南京临时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救国运动的影响。
(2)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十月革命的影响;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意义: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思想解放;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衔接点十六 抗日战争
初中知识再现
1.A 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到敌人的后方,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积聚和发展了人们抗日力量。根据地军民顽强抗战,抗击了侵华的大量日、伪军,发动局部反攻,并取得一系列胜利,A符合题意。
2.A 题干材料强调的是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地位和作用。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故A项正确。
3.D 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公开发表,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结合题目的关键“1937年7月15日”“国共合作”“抗日”,可知选D项。
4.D 根据题干中“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战,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可以推断出描述的是全民族团结抗战,故选D项。
5.D 由材料“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日本有多少师团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可知罗斯福的谈话表明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的作用,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D项符合题意。
巩固提升 针对训练
1.B 依据材料“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日军所有的煤矿、电厂、铁路、桥梁、公路、车辆和电讯都遭到破坏”可知,这场战役指的是百团大战,故选B项。
2.D 1943年是中国抗战期间,美英等西方国家之所以与中国废除不平等的旧条约、订立新约,是因为中国在抗战中的卓越贡献,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故选D项。
3.C 根据“所以把日帝与蒋介石同等对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结合当时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日本侵华不断加剧可知,中国共产党主张民族利益至上,故选C项。
4.A 百团大战的历史遗迹是实物史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故选A。B、C是第二手史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D是艺术作品,有艺术加工的成分。
5.C 由材料信息“那里的革命士气和热情令人感动,党代表们在此聆听毛泽东同志的七大报告”可知,这个地方是抗战时期的延安,1945年中共七大在此召开,故选C。洛川、瓦窑堡、瑞金与中共七大无关。
6.C 材料“中国绝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表明了中国维护领土完整的决心,故选C项。
7.贡献:赠送物资,参加革命;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参加解放战争;参加政协会议,参与新中国建设。
情怀:心系祖国,具有爱国主义的精神,投身革命事业,追求进步等。
衔接点十七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
社会主义过渡
初中知识再现
1.C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排除A、B、D。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指的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后,C项符合题意,故选C项。
2.A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故选A项。
3.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京剧演员梅兰芳社会地位的变化就证明了这一点,故选B项。
4.B 由材料“工业投资比例为5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约为1∶7.9”可看出一五计划期间,中国重点投资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A、D,B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人才培养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B项。
5.B 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信息可知,这反映的是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了农村生产的发展,所以题目材料说明了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故选B项。
巩固提升 针对训练
1.A 根据所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选A项。
2.B 据“1950年10月上旬”“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联系所学可知是抗美援朝,故选B。1950年6月实行土地改革,是为了消灭国内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与材料“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没有关系,排除A;1953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C错误;三大改造开始于1953年,D错误。
3.B 材料“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体现的是新中国在外交方面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故选B。A、C、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
4.C 根据材料可知“一五”计划学习了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但同时还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满足人民的需要,体现了将苏联模式与国情相结合,故选C项。
5.B 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就会议主题提出了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故选B项。
6.A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经济落后,尤其重工业基础薄弱,国际上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封锁孤立政策,基于这样的现实,我国需要大力发展重工业,因此材料所述体现了中国国情的客观要求,故选A项。
7.(1)差异: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国家,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作用:新中国成立为国家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政权基础。
(2)原则: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意义:它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的颁行初步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衔接点十八 社会主义建设在
探索中发展
初中知识再现
1.D “文化大革命”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产物,D项符合题意。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钢为纲”“以粮为纲”是“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口号,排除A、B、C项。故选D项。
2.C 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总路线的指引下,又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因此,1958年的热词应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故选C项。
3.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实是对历史事件的表述,而结论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论,“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属于历史结论,A、B、C三项都属于历史事实,故选D项。
4.C 由题目关键“‘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可知选C项。
5.C 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此,他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因此,题干材料所述现象应该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故选C项。
巩固提升 针对训练
1.A 1957年春,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故选A。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皆不符合史实,排除B、C、D。
2.A 1957年我国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也基本建立起来,材料中的论述就是毛泽东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故选A项。
3.A 20世纪70年代中国有三大外交成就,分别是1971年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以及中日正式建交。其中第一次突破“艰难复常,扬眉吐气”是指中国重返联合国,故选A项。
4.B
5.B 根据时间1960—1963年,中国刚刚经历过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时期,故选B项。
6.D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在1956年,1956年提出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是在1956年的中共八大,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故选D项。
7.(1)国际:两极对峙;亚非出现了一批民族独立国家;朝鲜停战国际局势趋于缓和;国内:即将展开大规模经济建设。外交实践: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2)内容:要实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反对霸权主义的威胁;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意义:结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衔接点十九 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初中知识再现
1.C 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并未拥有土地的所有权。两次改革都未让农民拥有土地的所有权,C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项。
2.D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特点政企职责分开,分配制度打破“大锅饭”,企业拥有自主权,企业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联系,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D项符合题意。
3.C 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大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C项符合题意。
4.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热情,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经济得到大发展。
5.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深圳的发展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成果,故C项符合题意。
巩固提升 针对训练
1.A 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公有制的经济基础,故在其之前的过渡时期是公有制和私有制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1979年到1992年,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由单一的公有制逐渐发展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故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是两个过渡时期的相同点,故选A项。
2.B 根据材料可知,邓小平认为只有实现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才能全面发展生产力,这表明当时中国要发展生产力,必须改革经济体制,故选B项。
3.C 根据所学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故C符合题意;A、B、D与题干的“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第一步”不符,故选C。
4.C 1992年南方谈话后,在中共十四大上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此我国开始了新的探索。故答案为C。
5.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法律出台的背景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选C项。
6.B 材料体现的是苏州全面实行联产承包,带来了经济发展,虽然当时还是以生产队和公社为生产单位,但是材料并不是强调人民公社的地位,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7.(1)特区:厦门、珠海、汕头。经验:吸引外资;引入市场调节机制。
(2)观点: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变化: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放——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高一新生入学模拟检测卷
1.B 从“禅让”到“世袭”,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故选B。材料未涉及“神秘色彩”,A错误;材料与家国同构无关,C错误;材料未涉及继承人的品德问题,D错误。
2.D 材料体现的是战国时期的少数民族开始认同华夏族,强调的是民族交融的加深,故选D。A、B、C与材料无关,排除。
3.B 秦始皇命蒙恬修筑了从咸阳直通北边九原的直道的做法,加强了北疆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故选B。公元前221年秦已完成统一,A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匈奴灭亡的说法不符合史实,D排除。
4.A 虽然品秩较低,但刺史可以代表中央,监察地方高官,说明刺史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选A。刺史制度并未导致尊卑失序,B错误;藩镇割据局面是唐末出现的现象,C错误;刺史制度的设立并未削弱丞相权力,D错误。
5.A “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可见北方的少数民族南迁是一个主要的特点,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其阶级性,故B错误;材料无法反映加速南方开发,故C错误;材料涉及的只是人口迁徙的地区,并未涉及迁徙的方式,故D错误。
6.A 据材料“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可知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汉藏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故选A。材料中文成公主入藏时,吐蕃和唐王朝是平等的政权,B错误;和亲是民族交融的手段,而不是贸易往来,C错误;与少数民族的和亲自汉代就有,D错误。
7.A 从材料可以看出,山西、河南、甘肃等地都有石窟,说明这些地方都受到佛教的影响,佛教影响范围不断扩大,故选A。材料看不出南北方的经济发展状况,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佛教,不是道教,也不是儒学,排除C、D。
8.A 派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而且将领不随军调动,这样形成将不识兵的格局,不易形成割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A。B中的“杜绝”表述绝对,排除;题干所列措施并不能直接提升军队战斗力,排除C;将不识兵不利于提高官兵的凝聚力,排除D。
9.C 据“谋克自己不再耕种田地,而是役使汉人种地,他们成为地主”可得出,在与汉族不断接触与交融的过程中,金朝统治者也逐步演变成为类似汉族的地主阶级,这进一步加深了女真族的封建化,故选C。这一现象与统治力量和军事力量的加强无关,排除A、B;材料与女真贵族生活堕落没有直接关联,排除D。
10.A 材料体现的是宋朝时期的土地买卖、交易十分频繁,反映的是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与材料无关,B排除;C、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11.A 据材料可知,这些通俗教育读本都是理学思想世俗化的体现,通过理学思想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恪守本分的生活理念,故选A。儒学正统地位确立于汉朝,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读书重学风尚的形成,排除D。
12.A 明成祖北征鞑靼、瓦剌,南征交趾,派郑和六下西洋,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困难,所以仁宗施行“恤民之政”的主要目的是缓解财政压力,故选A。B是表面现象,C、D与题意无关,排除。
13.A 清朝前期官员向皇帝密呈奏折,直接呈报皇帝批阅,迅速而机密,说明密折制度提高了决策的效率,故选A。材料不能说明密折制度“堵塞”地方官进言,B错误;导致军机处废除的是1901年的《辛丑条约》,不是密折制,C错误;密折制度加强而非削弱了君主对官员控制,D错误。
14.D 唐代以后文学发展为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华丽工整到灵活通俗,这些都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故选D。宋词许多内容体现的是国家分裂和民族矛盾,A错误;这些文学体裁是不同时代的标志成就,不能说明创作风格的多元化,B错误;明清小说更多地描写市井生活,C错误。
15.B 领事裁判权指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这是一种治外法权。它的存在,形成对国家属地优越权的例外或侵犯,故选B。A、C、D与题干材料无关。
16.C 由材料看出,1864-1869年间汉人出任地方巡抚的人数占绝对优势,而满人几乎没有,这是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下,清政府调整地方政权结构的结果,故选C。《辛丑条约》签订以后,西方列强才开始在中国扶植代理人,A错误;地方政权结构的调整,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集权,B错误;材料未涉及科举考试,D错误。
17.B 表格中关于义和团运动的相关表述明显对立,这说明对义和团运动的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故选B。历史解释与历史事实可以统一,A错误;史料虽然冲突,但历史事实能够确证,C错误;“取决于”说法过于绝对,D错误。
18.C 材料所述实质上体现的是中外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这说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故选C。材料没有具体给出是工业品还是农产品,所以得不出A、D;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表明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萎缩,排除B。
19.C 据题干数据可知,1923-1926年,《新青年》发表的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率最高,这一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北伐运动蓬勃发展,因此“革命”一词出现频率较高,故选C。南昌起义爆发是在1927年,排除A;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与题干“革命”出现频率最高的时期不符,排除B;D出现在1927年,排除。
20.A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公报》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由反对到赞扬,反映了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由国内阶级矛盾转变成了中日民族矛盾,故选A。人民呼唤和平民主建国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B错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并未发生重大转变,C错误;国共力量对比开始逆转是在1947年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以后,D错误。
21.B 在解放战争中“攻入锦州”,打退国民党军队多次反扑的是辽沈战役,故选B。百团大战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华北地区,与锦州等无关,A错误;淮海战役与“锦州”等不符,C错误;渡江战役与攻打锦州不符,D错误。
22.A 据材料涉及的年份计算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时间是在1950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次土地改革将地主土地分给农民,摧毁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故选A。合作社是在三大改造时期的举措,排除B;土地改革实行的是私有制,而非公有制,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排除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排除D。
23.A 从材料反映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型工程的兴建或竣工可以看出,“文化大革命”期间尽管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但经济仍有发展,故选A。其他三项根据材料不能得出,排除。
24.D 政府允许小型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说明政府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企业的控制,反映出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故选D。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A;材料只涉及小型企业,因此其他大型企业并没有“得到解决”,排除B;所有制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排除C。
25.C 据“这条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可知,这条道路与改革开放有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故选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找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A排除;从中国共产党建立到1927年,中国共产党走的是城市暴动的革命道路,B排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不是“这条道路”的准确含义,排除D。
26.(1)观点:官僚体系有利于限制皇权。(2分)
说明: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命令要经过中书省起草、门下省驳议、尚书省执行的法定程序,个人意志很难得到发挥,皇权因此受到限制。(3分)
(2)继承:明初仿元制设立中书省,仿宋制设殿阁大学士。(2分)
创新:明太祖废除丞相,分权六部;明成祖设内阁。(3分)
(3)积极作用:缓冲皇帝与国家机构的矛盾,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行。(2分)
原因:明中期阁臣大多具进士资格,文化素养较高;熟悉政令,政治素养较高;立场比较客观,办事公允。(6分)
27.(1)原因:西方侵略加剧导致民族危机加深;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对中国传统家国观念的继承和发展。(6分)
(2)变化:从排满兴汉发展为提倡民族平等、提倡民族团结和融合、主张建立统一的中华民族。(3分)
(3)内涵:提倡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团结抗战;维护国家主权;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8分)
28.(1)含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分)
决策: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3分)
(2)做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作用: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全国农业得到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4分)
(3)深刻变化:改革: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放:上海浦东开发开放。(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