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四章 《声现象》
1、通过击鼓实验,认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通过真空实验,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3、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固体传声最快、气体最慢。
4、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人耳是怎么听到声音的。
知识梳理
一、声音的产生
自然界中处处有声音
活动1:摸着自己的声带,读课本上76页第一句话,体会并说出手上的感觉。
活动2:在桌面上放一些笔,桌面敲击桌面让它发出声音,说出听到和看到的现象?
活动3:正在发生的音叉紧靠挂在线上的乒乓球,说出看到的现象?
说话时声带在振动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一、声音的产生
桌子发声同时笔被弹起
乒乓球多次
被弹开
合作探究4: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敲击鼓面时,能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鼓面在振动?
在鼓面上放纸屑(绿豆),再敲击鼓面,可以看到纸屑(绿豆)在鼓面上跳动。(转换法)
一、声音的产生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一、声音的产生
[交流讨论]箜篌(弦乐器)、笛子(管乐器)、木琴(打击乐器)各是靠什么发声的?
弦乐器
(琴弦振动)发声
管乐器
(空气柱振动)发声
打击乐器
(乐器本身振动)发声
下列乐器是靠什么发声的?
一、声音的产生
往开水瓶中倒水的时候,为什么会有声音
水壶中的空气柱振动而发声
敲击盛水的玻璃杯,为什么会有声音
玻璃杯中的空气柱振动而发声
下列情况是靠什么发声的?
一、声音的产生
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将声音保存下来.
唱片上记录声音的沟槽
一、声音的产生
二:声音的传播
情景一:电视剧《怒晴湘西》中有这样一个镜头:陈玉楼将耳朵贴在地面上,能听到来自远处地下的的声音。陈玉楼听到的声音是由哪些介质传播的?
情景二: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中有这样两句诗,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鱼听到的声音是由哪些介质传播的?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
声音能液体中传播。
探究三:真空也能传播声音吗?
把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入一密封的玻璃罩内,再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我们听到手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停止抽气,再将空气放进玻璃罩内,我们听到手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小组交流:太空没有空气,宇航员出仓执行任务通过什么进行交流。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所以需要靠无线电来对话交谈;
(实验推理法)
二:声音的传播
下列情景说明了什么?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
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伏地听声:人耳可伏在铁轨上听到远处的火车轰鸣声.
宇宙中恒星的爆炸,其威力极其巨大, 能量向四周传播,地球上不能听到巨大的响声。
人们通过空气进行传播声音以交流。
通过土电话就可以交流。
鱼雷在水里爆炸,岸上能听见爆炸声。
二:声音的传播
三、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声波
声源
声波
声源
鼓膜
听神经
听觉
声音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声速大小跟介质和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固体中的声速最大,气体中的声速最小。v固>v液>v气
2.声音的传播速度
1.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回声现象
回声指是声音从振动的发声体发出,遇到山崖、墙壁等障碍物反射回来使其又传入人耳的声音。
0.1s以下*加强原声
0.1s以上*利用回声可以测定距离。
人耳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最短时间间隔是0.1s。
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1、为什么在屋里讲话比在操场上讲话听起来响亮?
2、回声是否能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你知道哪些?
回声可以加强原声.
思考:
回声可以测量距离.
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判断海中物体的存在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v,从发出声音到接收回声所用的时间t。海水深度S的计算公式为S=1/2Vt.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在发声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
2.流星落到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响,但他落在月球表面时,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撞击声传播太慢
D.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的是 ( )
A.用光将鱼吸引到渔网中
B.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走
C.在岸上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
D.在岸上听到波浪拍击岸上的岸石发出的轰鸣声
A
D
B
4.古代打仗时,士兵常常枕着箭筒睡在地上,这是因为敌人突袭的马蹄声可以通过 传到士兵的耳朵里,而且它与空气相比,传声 (选填“快”、“相同”或“慢”)。
5.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中国运动员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成功闯人决赛如图所示,成为中国首位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也是第一位闯入奥运百米决赛的亚洲选手,他这次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约为 m/s。(计算结果保留整数)。若一名运动员以该速度沿直线向一山崖跑去,在某处大喊一声并继续以该速度向前运动,2s后听到回声,则他喊话处距离山崖为 m。(此时声速为340m/s)。
固体
快
10
350
达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