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九年级全册《16.3 电阻-16.4 变阻器》2022年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版九年级全册《16.3 电阻-16.4 变阻器》2022年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16 15:2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新版九年级全册《16.3 电阻-16.4 变阻器》2022年同步练习卷(2)1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51分)
1.(3分)夏季即将来临,为确保学校用电安全,安全部门对学校的供电线路进行彻底排查,发现从变压器到实验楼的电线不符合规格,原因是用镀铜的铝芯冒充铜芯这种电线的电阻偏大,存在安全隐患,导致电阻偏大的原因是
A. 夏季环境温度高 B. 铝的导电性能不如铜
C. 镀铜影响铝芯导电性能 D. 变压器到实验楼太远导致电线的长度过长
2.(3分)下列材料的电阻值,按从小到大排列的是
A. 超导体、绝缘体、半导体、导体 B. 绝缘体、半导体、导体、超导体
C. 超导体、导体、半导体、绝缘体 D. 绝缘体、超导体、半导体、导体
3.(3分)关于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时,导体中电流和这段导体的电阻都增大
B. 导体中的电流减小时,该导体的电阻增大
C. 当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也为0
D. 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无关
4.(3分)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通过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B. 铜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铁导线的电阻小
C.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通过导体中的电流和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
D. 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5.(3分)如图所示,和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
A. 段电阻大,电流小 B. 段电阻大,电流大
C. 段电阻大,电流与段相等 D. 段电阻大电流与段相等
6.(3分)下列关于导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根金属丝被均匀拉长后,它的电阻将变大
B. 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时,导体就没有电阻
C. 没有电阻的导体是不存在的
D. 粗导线的电阻一定比细导线的电阻小
7.(3分)如图所示是一种调节收音机音量兼开关的调节器也叫电位器的示意图,若要使收音机工作时的音量最小,滑片应置于图中的哪一点

A. 点
B. 点
C. 点
D. 点
8.(3分)小军同学想自制一个能调节灯泡亮暗的滑动变阻器在选择电阻部分的材料时,有长度相同的下列材料,你建议小军选择哪一种?
A. 细木棍 B. 塑料绳 C. 细橡皮管 D. 木工铅笔的铅笔芯
9.(3分)三只300欧姆的电阻,采用不同方式连接,可以得到最大和最小的总电阻分别是( )
A. 600欧、100欧 B. 200欧、100欧
C. 900欧、100欧 D. 900欧、200欧
10.(3分)判断一个电阻是否能等效替代另外两个串联的电阻,主要看
A. 电路中的电流是否相同
B. 电路两端电压是古相等
C. 在电路两端电压相等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否相同
D. 在导体横截面积都相等时,导体的长度是否相同
11.(3分)两电阻并联后总电阻小于其中任意一个电阻,是因为并联的结果相当于使导体
A. 横截面积减小 B. 横截面积增大 C. 长度减小 D. 长度增大
12.(3分)教室里装有多盏电灯.上晚自习时,每多开一盏灯,则教室电路的
A. 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 B. 总电阻增大,总功率减小
C. 总电压不变,总功率不变 D. 总电阻减小,总功率减小
13.(3分)为节约用电,小致总是随手关掉家中暂时不使用的家用电器,每多关闭一个家用电器,家庭电路里变大的物理量是
A. 总电阻 B. 总电流 C. 总功率 D. 总电压
14.(3分)阻值分别为和的两只电阻并联在电路中,已知,其总电阻阻值为,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5.(3分)如图所示四个电路中,电阻的阻值和电源电压已知,根据已知条件和电表的示数能测出电阻阻值的电路是
A. B.
C. D.
16.(3分)小阳在家中看电视,感觉室内较冷,他打开了电暖气取暖,下列物理量中变小的是
A. 电视机两端的电压 B. 干路中的电流
C. 电路的总电阻 D. 电路的总功率
17.(3分)有两个可变电阻,开始时阻值相等,都为,现将其中一个电阻的阻值增大,将另一个电阻的阻值减小,则两个电阻并联后总电阻将
A. 一定等于 B. 一定小于 C. 一定大于 D. 以上结果都有可能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18.(4分)如图所示的电阻箱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线 ______来改变电阻大小,若只留下铜塞将其余铜塞拔出,则电阻箱连入电路的阻值是 ______。
19.(4分)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 ______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如图表示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若连入电路的是两个接线柱,要使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大,则滑片应向 ______滑动,要使变阻器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应接入 ______两个接线柱。
20.(4分)滑动变阻器如图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______来改变电路中电阻的。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有两个重要数据,是选用滑动变阻器的依据。如“”,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是______,“”表示______是。
21.(4分)某盒(虚线框)内由二只电阻R1和R2(R1<R2)、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组成,为探究盒内电阻的电阻值,连接成如图电路,电源电压6V,当盒内开关由断开变为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由0.2A变为0.3A.则盒内电阻可能是R1=30Ω,R2=____Ω.也可能是R1=____Ω,R2=____Ω.
三 、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22.(6分)亲爱的同学,你会使用如图的实验仪器吗?
如图所示,该量程电压表的分度值是______,此时示数为______,若选择的是大量程,则此时的示数为______;
如图所示,该电阻箱的量程是______,此时示数为______;
实验室中有一标有“”字样的滑动变阻器,如图所示。若要把它其中的两个接线柱连接到电路中去,共有______种接法;“”指的是______。
23.(6分)如图所示,用电流表、电压表分别测出通过灯泡的电流和灯泡两端的电压,并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通过灯泡的电流,已知电路中电流约为。
连接电路时,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移至 ______ 选填“”或“”端。
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 ______ ,电压表示数变 ______ 。
若闭合开关灯泡不亮,电压表示数约等于电源电压,此时故障可能是 ______ 。如发现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均反向偏转,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是 ______ ;如果移动滑片发现两电表示数均比较小且不变,则原因是 ______ 。
24.(6分)某组同学在学习完串联电路的特点后,继续用图中所示的电路研究串联电路中电阻的作用。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已知的阻值为欧,分别为欧、欧、欧、欧和欧的电阻。
他们先将与欧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到表无示数,表有示数。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上,为了进一步检测出具体的故障,他们用另一个完好的欧电阻替换,写出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的电表示数及相对应的故障: ______ 。
序号 表 表
排除故障后,他们重新实验,实验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上表中。
①分析比较上表中 ______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随着另一电阻值的增大而减小。
②分析比较上表中第二列、第三列与第五列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一个电阻不变, ______ 。
四 、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5.(6分)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绕组连接在一起,正常情况下测得当一个绕组局部发生故障后,测得,问故障发生在哪个绕组?发生故障后,这个绕组的阻值为多大?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铝的电阻率比铜的大,即长度、横截面积一定时,铝比铜的电阻大,铝的导电性能不如铜,用镀铜的铝芯冒充铜芯这种电线的电阻偏大;故错误;正确。
故选:。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是: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解决此题一定要依据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来判断,还要采用控制变量法。
2.【答案】B;
【解析】解: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性质,超导体无电阻,电阻值为“”,导电性能最强,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故材料的导电性能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绝缘体、半导体、导体、超导体。故选:。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性质;超导体的电阻为零。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半导体、超导体、导体和绝缘体材料的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3.【答案】D;
【解析】解: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是导体自身的一种性质,与通过的电流大小及两端电压无关.
故选D.
4.【答案】C;
【解析】解:、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中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大小无关,故错误,正确;
、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所以由于知道铜导线和铁导线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的关系,因此无法比较铜导线和铁导线的电阻关系,故错误;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则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不为零,故错误。
故选:。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反映了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与导体中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大小无关。
此题主要考查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属于基础题。
5.【答案】C;
【解析】解:对于和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的两段导体,由于段的横截面积小,段的横截面积大,故AB段的电阻大于段的电阻;且此两段电阻串联,据串联电流处处相等的关系可知,这两段导体中的电流是相等的。
故选:。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故在分析时用控制变量的思维来考虑;
对于串联电路,电流是处处相等的。
该题考查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应熟记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6.【答案】A;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对电阻大小影响因素的理解,在比较电阻大小时,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与导体中的电流,两端的电压等无关。

A.一根金属丝被均匀拉长后,其长度变长,横截面积变小,所以电阻将变大,故正确;
B.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导体中没有电流,电阻照样是存在的,故错误;
C.当温度降得足够低时,一些导体的电阻可以变为,出现超导现象,故错误;
D.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只比较导线的粗细无法确定电阻的大小,故错误。
故选。
7.【答案】B;
【解析】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线越长,电路中的电阻越大,电流越小,音量越小。
要使音量减小,则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阻线的长度应变长。

滑片应置于图中的点,电阻线被连入电路中的长度最长,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所以选项A、、的
说法不正确,B正确。
故选B。
8.【答案】D;
【解析】解:
、细木棍、塑料绳、细橡皮管都是绝缘体,不能导电,因此它们都不能制作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故ABC不符合题意;
D、铅笔芯是由石墨制成的,石墨是导体,且这种材料的电阻率较大,可以制作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故D符合题意。
故选:。
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要制作滑动变阻器,就要求选用的材料具有以下特点:本身能够导电是导体,但电阻率较大,由此入手结合题中给出的材料特点即可确定答案。
根据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确定制成滑动变阻器材料的特点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9.【答案】C;
【解析】解:三个电阻串联时,可以得到的阻值最大;
总电阻:R串=3R=3×300Ω=900Ω,
三个电阻并联时,整个电路的总电阻最小,
总电阻:R并=
1
3
R=
300Ω
3
=100Ω;
所以可以得到最大和最小的总电阻分别是900欧、100欧.
故选C.
10.【答案】C;
【解析】
该题考查“等效替代法”的应用,等效替代是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陌生的、复杂的、难处理的问题转换成等效的、容易的、易处理的问题的一种方法。
一个电阻替代两个串联或并联的电阻,虽然数目不同,但所起的作用相同,体现的是等效替代思想,根据欧姆定律进行分析。

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知,一个电阻要有效替代另外两个串联的电阻,在电路两端电压相等时,必须使这一个电阻在电路中通过的电流与另外两个电阻串联时通过的电流相同,也就是产生的效果或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相同。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解:导体的电阻取决于导体的长度、材料和横截面积,同种材料的导体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
两个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总电阻要变小,并且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故选B.
利用决定导体大小的因素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分析并理解电阻越并越小.
会用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及具体关系,理解电阻越串越大、越并越小.
12.【答案】A;
【解析】解:家庭总电压保持不变,每多开一盏灯,多增加了一个支路,相当于增加了原来的横截面积,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变大,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家庭电路是并联电路,并联电路中,支路越多,总电流越大,总电阻会越小,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变.
该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电阻特点的应用,知道家庭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路的电压不变是关键.
13.【答案】A;
【解析】解: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并联,且家庭电路的电压不变,而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因此每多关闭一个用电器,总电阻将变大,故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因电路中的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功率之和,所以,每多关闭一个家用电器,电路的总功率变小,故不符合题意;
由可知,电路中的总电流变小,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电阻的规律可知总电阻的变化;电路中的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功率之和,且家庭电路的电压不变,每多关闭一个家用电器时电路总功率变小,根据可知总电流的变化。
此题主要考查了电功率公式和欧姆定律的简单应用,要注意家庭电路的连接方式是并联且家庭电路的电压不变。
14.【答案】D;
【解析】解:电阻并联时,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故总电阻小于任一分电阻,即,故错误,正确。
故选:。
电阻并联时,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因此并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小,据此分析解答。
此题主要考查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属于基础题。
15.【答案】D;
【解析】解:、两个电阻并联,电压表的示数即为它们的电压,但无法测出通过的电流,所以不能测出电阻,不符合题意;
B、被电流表短路,所以不能测出电阻,不符合题意;
C、两个电阻是并联的,所以电压一样,电压可以通过求出,但无法测出电流,所以不能测出电阻,不符合题意;
D、两个电阻是串联的,电压表测的是的电压值,而电源电压已知,所以可以求出电阻的电压,利用公式可以求出通过它们的电流,然后再利用公式求出的电阻,可以测出阻值,符合题意;
故选:。
求解电阻的阻值可利用欧姆定律公式,只要能测出电压值和电流值,就可以求出电阻的大小。
本题型可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利用欧姆定律求解电阻的大小。
16.【答案】C;
【解析】解:
、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都等于电源电压,故错误;
、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打开电暖气取暖,干路中的电流变大,故错误;
、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根据电阻越并越小的规律可知,打开电暖气取暖,电路的总电阻变小了,故正确;
、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工作时的功率之和,就是电路中的总功率,所以电暖气取暖,电路的总功率变大了,故错误。
故选:。
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工作时互不影响,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并联电阻的规律、并联电路功率的特点等对照选项可做出判断。
此题主要考查了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等特点,是一道综合题,要求我们对基本的规律有一个熟练的掌握,但总体难度不大。
17.【答案】B;
【解析】解:因为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支路电阻倒数之和,所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其中任一电阻值,即两个电阻并联后总电阻小于较小电阻的阻值,故总电阻一定小于。
故选:。
由并联电阻的规律,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其中任一电阻值,据此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并联电阻的规律,要明确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其中小的电阻还要小。
18.【答案】长度 13;
【解析】解:电阻箱是利用铜塞插入或拔出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变阻的。
如图,若只留下铜塞将其余铜塞拔出,电阻箱连入电路的阻值:

故答案为:长度;。
电阻箱是利用铜塞插入或拔出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变阻的,即把铜塞插进去,铜塞处的电阻丝就会短路,电流不从电阻丝走了,电阻箱的示数等于拔出的铜塞下方的电阻丝阻值的和。
此题主要考查了插入式电阻箱的原理、使用方法。注意:电流走铜塞时电阻为零,电流走电阻丝时,电阻为相应标示的数值。
19.【答案】长度 右 AB;
【解析】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若连入电路的是两个接线柱,则滑片左侧的电阻丝连入电路,要使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大,则电阻丝的长度要变长,则滑片应向右滑动;
若使滑动变阻器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应接入下面两个接线柱,即和接线柱。
故答案为:长度;右;。
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电阻丝接入电路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的。电阻丝接入电路的长度越长,电路中的电阻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因此可以根据电阻丝接入电路长度的变化来确定电阻的变化。
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上面的接线柱和下面的接线柱各选取一个,即一上一下。决定滑片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是变大还是变小的关键是下面的哪个接线柱接入了电路。
20.【答案】电阻丝的长度 ; 0~50Ω ;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
【解析】解: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在材料和横截面积一定时,滑动变阻器依靠改变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总电压不变,从而改变了电路中的电流;
滑动变阻器标有“、”,意思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是。
故答案为:电阻丝的长度;;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通过改变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其在电路中的正确连接方式是连接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
滑动变阻器标有“、”,标明最大电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掌握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能判断电阻大小变化。
掌握滑动变阻器的结构、接线柱的接法、连入电路的方法、原理、作用、铭牌参数的含义等等。
21.【答案】60;10;20;
【解析】解:当电流表示数为0.2A时,由I=
U
R
可知,电路中的电阻:R=
U
I
=
6V
0.2A
=30Ω;
当电流表示数为0.3A时,由I=
U
R
可知,电路中的电阻:R′=
U′
I′
=
6V
0.3A
=20Ω;
如果两电阻并联,则其中一个电阻为R1=30Ω,R2=
U
I′-I
=
6V
0.3A-0.2A
=60Ω;
如果两电阻串联,则开关与R1并联,故R2=20Ω,R1=R-R2=30Ω-10Ω=20Ω.
故答案为:60;10;20.
22.【答案】0.1 2.5 12.5 0-9999 3209 2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解析】解:由图可知,电压表的量程是,所以分度值是,故此时的示数是;若选择的量程,则分度值是,故此时的示数是;
当各位置对应的数是时,阻值最大,即最大阻值为;当各位置对应的数是时,阻值最小,即;故它的阻值范围是;电阻箱的示数:;
要把有个接线柱的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两个接线柱,则有种的接法,其中接入电路后,无法改变电阻值,因此正确的接法有种;此变阻器铭牌的含义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是允许通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值;
故答案为:;;;;;;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看清量程和分度值,读出对应的示数即可;
电阻箱各旋钮指针的示数与对应倍率的乘积之和是电阻箱的示数;
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的接法;铭牌中的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是把接入电路时的阻值;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
电压表、电阻箱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
23.【答案】A 小 小 灯泡断路 将电池的正负极对调 滑动变阻器的下面两个接线柱同时接入电路;
【解析】解: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最大阻值处,即滑片处于端;
滑片向左移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总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根据串联分压的原理,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分配电压变大,小灯泡电压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灯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断路;电压表示数约等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灯之外的电路是完好的,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灯泡断路了;
发现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均反向偏转,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是将电池的正负极对调;
电压表测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移动滑片发现两表示数均比较小,说明电路为通路,因电压表示数较小,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较大;根据分压原理可知,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较大,且电表示数不能改变,说明变阻器失去了变阻的作用,故原因是滑动变阻器的下面两个接线柱同时接入了电路中。
故答案为:;小;小;灯泡断路;将电池的正负极对调;滑动变阻器的下面两个接线柱同时接入电路。
滑片要置于最大阻值处;
根据滑片的移动确定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再根据欧姆定律确定电路中电流的变化,从而确定电压表的示数变化;
灯不亮,电流表无示数,可能是电路断路;电压表示数约等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灯之外的电路是完好的,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灯断路了;
明确电路的连接,移动滑片发现两表示数均比较小,说明电路连通且变阻器的电阻较大,且示数不能改变说明变阻器失去了变阻的作用,据此回答。
本题涉及到实验的注意事项、电路的动态分析、常见的故障分析以及反常现象的判断等,这几个问题是比较典型的类型习题,一定要掌握。
24.【答案】若两个电压表均有示数,则原故障为R1短路,若两个电压表示数情况不变,则原电路故障为R2断路 第二列、第三列与第四列 另一个电阻增大,则增大的电阻两端的电压也增大。;
【解析】解:两个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两端电压,电压表测量两端电压,更换前闭合开关,观察到表无示数,表有示数,可能是短路或者是断路;更换后若两个电压表均有示数,则原故障为短路,若两个电压表示数情况不变,则原电路故障为断路;
①表中定值电阻阻值保持不变,的阻值逐渐增大,电压表示数测的电压,
研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随着另一电阻值的变化关系,要控制电源电压不变和阻值不变,研究示数的变化随另一电阻即的变化关系,
故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中的第二列、第三列与第四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随着另一电阻值的增大而减小。
②原电路中,两电阻串联,的电阻保持不变,的电阻逐渐增大,电压表测的电压,电压表测的电压,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纵向分析比较表一中第二列、第三列与第五列的数据发现:电阻不变,逐渐增大,电压表示数即的电压逐渐增大,即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一个电阻不变,另一个电阻增大,则增大的电阻两端的电压也增大。
故答案为:若两个电压表均有示数,则原故障为短路,若两个电压表示数情况不变,则原电路故障为断路;
①第二列、第三列与第四列;②另一个电阻增大,则增大的电阻两端的电压也增大。
如图,电路元件情况下开关闭合后,两个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两端电压,电压表测量两端电压,更换电阻后根据两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判定电路的故障。
①研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随着另一电阻值的变化关系时,分析要控制不变的量及变化的量,研究示数的变化随另一电阻即的变化关系,据此分析回答;
②纵向分析比较表一中第二列、第三列与第五列的数据,找到控制不变的量及变化的量,得出电阻电压随这个电阻的大小变化关系;
本题研究串联电路中电阻的作用,考查控制变量法、归纳法的运用及分析数据归纳结论的能力,难度较大。搞清电压表测量的量及实验中控制不变的量及变化的量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25.【答案】解:(1)当测量AB间的电阻时是RAC和RBC串联,然后再和RAB并联;当测量AC间的电阻时是RAB和RBC串联,然后再和RAC并联;
(2)因为RAB=RAC=7.2Ω,在有两个电阻串联的支路中必定有阻值变化的电阻;上述两次测量中,RBC都在串联的那个支路里,所以是BC绕组发生了故障;
(3)设每个绕组分别为R1、R2、R3,如下图,则R2和R3串联,再整体和R1并联,每个电阻阻值均为R,则RAB==8Ω,所以R=12Ω;

发生故障后,RAB===7.2Ω,解得R3=6Ω
故答案为:BC之间的绕组发生了故障,发生故障后电阻值变为原来的一半,为6Ω。;
【解析】
当测量间的电阻时是和串联,然后再和并联;
当测量间的电阻时是和串联,然后再和并联;
当测量间的电阻时是和串联,然后再和并联;
根据各种情况下电阻的大小,判断故障的位置。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路故障的分析能力,应用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是比较复杂的一道竞赛题目。